1993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拳拳友人心
张志鹏
细雨蒙蒙的一天。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市一所中学的阶梯教室内,幻灯屏幕上映出了中国的长城。担任讲解的是一位年近花甲的学者。
“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你们想不想去中国亲眼看一看这世界奇迹呀?”
同学们异口同声:“想!”
这不是在上地理课,而是一次介绍中国的报告会。报告者是布加勒斯特经济学院教授尼阿姆先生,罗马尼亚科学院地理所的研究员。教授性格开朗,为人谦和。夫人列蒂茨娅在少年宫任物理教师。迄今这对夫妇已5次访华,而在罗马尼亚国内举行介绍中国的报告会,尼阿姆先生已记不清有多少次了。
尼阿姆教授是罗马尼亚第二个赴南极考察的科学家,并曾到西欧和日本等国家讲学和访问。他们夫妇在紧张繁忙的本职工作之余,为何对中国情有独钟?
“我们热爱中国,热爱中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我们又是中国十几年来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见证人。”尼阿姆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令我赞叹。1974年我在北京登上景山俯瞰,除了北京饭店和人大会堂外,几乎看不到什么高大建筑。而去年在同一位置再看北京城时,我惊呆了,现代化的高层建筑真像‘雨后的蘑菇’,遍地都是;人们的衣着服饰变化也太快、太大了!”
“北京,我们每次去,都能感受到它的变化!”夫人插话说。
“这些都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对、成绩大。”教授接着说:“可以想象,中国保持10%的发展速度,到21世纪会怎么样。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中国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繁荣,不仅关系到中国本身,而且关系到全世界。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感到有责任介绍中国,从中国的古代文明、名胜古迹、自然资源到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宗教政策、人口政策等等。我们要让更多的罗马尼亚人真实地了解中国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此,我们组织报告会,放映自己制作的幻灯片……”
罗马尼亚全国的40个县和一个直辖市,教授夫妇都去做过报告。仅像瓦斯卢伊这样一个东部边境县,他们就前后去做报告20多场。全国的机关、学校、厂矿、农村乃至部队,都邀请他们去讲;各行各业的人都是他们热情的听众。
刚率团从中国访问回国的教授夫人想得更多的是孩子。“除了组织报告会之外,我们还想方设法筹措资金组织更多的孩子访问中国。”曾随列蒂茨娅夫人访问过中国的中学生科斯廷高兴地说:“在北京和天津的所见所闻印象太好了。我听过教授夫妇的多场报告会,这次去中国之前,列蒂茨娅夫人专门组织我们阅读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材料。我要给报纸写文章,记述我的所见所闻。”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罗科学院地理所宽敞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尼阿姆教授通过幻灯屏幕上的画面,介绍我国云南和四川两省的风土人情、绮丽风光和实行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加上教授生动优美的语言,听众都入迷了。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千架钢琴的故事
王常顺 韩赤军
人民大会堂宴全厅内气氛热烈,挚情感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妇联主席陈慕华在这里热情欢迎来自东瀛的友好使者若林千惠子一行,感谢她在日本发起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赠送千架钢琴募捐活动,感谢她为发展中日友谊做出的贡献。
若林千惠子是位已有35年歌唱生涯的日本职业歌手,更是中国人民的一位老朋友。少年时代就酷爱中国音乐,成为她致力于中日友好伟大事业的基石。70年代初,已是著名歌手的若林在京都创立“亚洲音乐中心”,把中国的优秀歌曲介绍到日本和其它国家,通过音乐的窗口让日本了解中国,让世界认识华夏。从1976年至今,她曾20余次访问中国,为增进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投入了满腔热忱,奉献出款款真情。
在一次中国驻日本使馆举行的酒会上,人们聊天时谈到由于缺乏必要的器材,影响着中国音乐教学的发展。在以后的几次访华中,她特别留意考察中国音乐教育情况,并生出了向日本家庭募集闲置不用的钢琴、电子琴等乐器赠送中国的念头。1990年10月,她在日本正式发起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赠送千架钢琴的募集活动。
一石入水叠浪重重。若林千惠子的举措在日本得到积极响应,电话从四面八方打向“亚洲音乐中心”,最多时一天竟达百次……
“我家有钢琴,愿为日中友好出力。”
“我家的钢琴,愿赠中国儿童。”
东京、川崎、千叶、松户、富士……各地均有人捐赠,不到一个月,申请捐琴的家庭就已超过400之多。仅仅两个月后,他们募集到的钢琴即有700台。对募集到的每台钢琴,他们都认真登记和鉴定,并在接受钢琴之前家访捐赠者,详细了解每台钢琴的种类,购买时间,使用情况,有无故障等。
然而要把全日本募集到的钢琴集中起来送往中国,谈何容易!鉴定、维修、登记、运输……真可谓千头万绪,困难重重。
在日本,修调一台钢琴约需40万日元,700台就要2.8亿元,再加上租船运输,开支就更加庞大。为了筹措到必须的费用,若林千惠子在“亚洲音乐中心”成立起基金会,面向社会开展募捐活动。在她的带动下,一些日本公司、企业纷纷慷慨解囊;负责捐赠钢琴修调的工厂也主动提出,将每台钢琴的修理费降至20万日元……因而每一台运到中国的钢琴,都由专业人士进行了修整、调试,使其外观、音色都达到最佳效果。
1991年9月23日,日本潢滨港分外热闹,随着汽笛长鸣,一艘货轮装载着首批赠送的50台钢琴、电子琴徐徐离开码头,踏波逐浪,驶向一衣带水的邻邦,把日本人民的深情厚意送往中国……
一年之后,又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北京人民又以鲜花和真诚热烈欢迎若林女士一行再次来华捐赠钢琴。这些钢琴、电子琴很快被分配到北京、天津、济南、唐山等地的学校、幼儿园,千百万孩子伴随悠扬动听的琴声,将若林女士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唱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胸吞百川流
柏生
今年夏季,我借到美国波士顿开会之便,特意寻访了久负盛名的美籍华裔科学家、清华老校友林家翘教授。
当时的波士顿,正值盛夏时节。在约定的那天下午,我乘车找到了他的府第。林先生家离麻省理工学院不远,是一座典型的美国别墅式洋楼,花草绕宅,绿树掩映,环境幽雅,景物相宜。我和林先生从未谋面,但恰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云:“一见如旧识,一言知道心”。和林先生相见,真有一种难以名状的亲情感。他高高的个儿,清瘦的脸庞,身穿一套浅灰而又挺括的西装,虽年逾古稀,目光依然炯炯有神。客厅茶几上,一个高高的玻璃瓶里,洁白的百合花盛开着,像是代表主人在欢迎从大洋彼岸来的客人。
林家翘教授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1年从加拿大转到美国师从当代“超音速时代之父”冯·卡门研究流体力学。如今,他已是世界著名的应用数学家、流体力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很自然,祖国和母校清华大学也就成了我们谈话的主题。
林先生在美国已度过52个春秋,然而他对故土的眷恋始终不渝。他曾多次回中国大陆参观、访问、探亲和进行学术交流。1978年当他第四次来访时,邓小平同志曾亲切会见了他。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寄予了莫大的希望,并为此捐资母校设立了清华大学“林家翘应用数学奖”。
今年77岁高龄的林先生依然十分怀念他在清华园的读书生活。他回忆道,我是1933年入学的。本意是学物理,但我也学了不少数学课,自然是个人的兴趣,也是那时候师长的指导。虽然我最后在学术界的工作方向,并未完全限于大学时代所学,但这一段求学经历,对于我日后事业发展关系非常重大。
清华有很好的学术环境。那时候清华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文、法、理、工,各有学院。教授大都是当时各专业的知名人士。现在看来清华培养的人才,有的成为政界的领导人,有的成为教育、科学、工程各界的领导人并非偶然。
林先生高兴地说,清华现已成立了理学院和经济管理学院,还正在组建文学院,这样有利于推行兼职制度,有利于人尽其才。此外还要注重学术交流,这是科技发展赶超世界一流所不可缺少的。
清华传统的实干,要在年轻一代身上发扬光大。大学教育要重视对年轻科学家的培养,他们肩负跨世纪的重任。林先生不无自豪地告诉我,今年他的学生徐遐生教授获选为美国天文学会自1899年成立以来第一位华裔会长,就是一个有力的明证。林先生多年来致力于星系理论研究,和徐遐生共创的“旋涡星系密度波理论”被世称为著名的“林徐学说”。
聆听林家翘教授一席恳谈,一种敬佩而又自豪的感觉不禁油然而生。林先生大学念的是物理学,但却成了一位国际驰名的数学大师,且在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多个科学领域又多有世界一流的建树。难怪蒋南翔生前曾多次说过:“清华大学就应当培养出更多的林家翘式的人才”。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梅莎丽与中国画
杨汝生
梅莎丽女士自中央美院寄来请柬,邀我去历史博物馆观看画展。请柬上“梅莎丽”三个汉字写得那样娴熟、流畅、娟秀,真难相信它竟出自一个外国人之手。在佳作荟萃、五彩纷呈的“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上,梅莎丽女士是前来参展的唯一一位西方画家。她从童年时代就向往中国,而今踏上华夏大地,又在历史博物馆这庄严的殿堂参加画展,心中的欣喜自不待言。在博览会期间,她几乎每天都泡在展厅里,不是与中国画家切磋技艺,便是与参观者亲切交谈,不少观众还同她合影留念。
梅女士这次共展出10余幅中国画,不论是花卉,还是虫鸟;不论是线条,还是用色,都有其独到之处,博得专家和观众的称赞。尤其是她那幅“野鸭”图,上百只野鸭跃然纸上,千姿百态,煞是喜人,一种“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感觉油然而生。
梅莎丽爱上中国画是40多年前的事。她出身法国名门,家中收藏了不少中国家具,有屏风,有框橱,上面那些精美的装饰画和雕刻在她幼小的心灵中萌发了对中国艺术的浓厚兴趣,她开始模仿画中国画。及至中学时期,父母怕她画画影响学业,曾要她放弃,但一有时间,她仍拿起画笔。当时在法国很难找到中国画老师,她先师从一韩国人学习远东传统艺术,后又跟一个日本人习画。后来,当她知道法国外省某地有一位中国女画家后,曾两次乘几个小时火车前往求教。梅莎丽对中国画的热爱和执著,终于打动了这个画家的心,收下了这个徒弟。
为了掌握中国画的全部技巧,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她除了练中国画外,还大量涉猎中国的历史、文学、音乐以及太极拳等,凡是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她都如饥似渴地去汲取。她还掌握了裱画的技术。为了更好地认识中国,50岁那年,她开始在巴黎东方语言学院进修汉语。短短两年时间,听说读写都达到一定的水平。
经过数年的辛勤耕耘,梅莎丽的中国画已在“花都”负有盛名。她的画曾在许多国家展览,其中一些还为博物馆收藏。她现在是法国中国传统书画协会主席,大皇宫国家美术协会委员暨中国传统书画馆负责人。她为继承中国传统艺术和增进国际文化交流作出贡献,并为向法国公众介绍中国书画做了大量工作。今年2月,在巴黎大皇宫举办的国家美术协会双年展中,她的作品与吴作人等一些中国画大师的作品一起获奖。
已过知天命年纪的梅莎丽并不囿于已经取得的成就,她仍像青年人那样去开拓、进取。在北京办完展览后,她携作品又飞往杭州,参加了在西泠传统艺术学院画廊的中国画展……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
伊宏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一八八三——一九三一),作为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和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同时,他又是阿拉伯现代小说和艺术散文的主要奠基人,二十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本世纪二十年代初,以纪伯伦为中坚和代表形成的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即“阿拉伯侨民文学”)曾闻名全球。
在短暂而辉煌的生命之旅中,纪伯伦饱经颠沛流离、痛失亲人、爱情波折、债务缠身与疾病煎熬之苦。他出生在黎巴嫩北部山区的一个农家。故乡的奇兀群山与秀美风光赋予他艺术的灵感。十二岁时,因不堪忍受奥斯曼帝国的残暴统治,他随母亲去美国,在波士顿唐人街过着清贫的生活。一八九八年,十五岁的纪伯伦只身返回祖国学习民族历史文化,了解阿拉伯社会。一九○二年返美后仅一年多的时间,病魔先后夺去了他母亲等三位亲人。他以写文卖画为生,与为人剪裁缝衣的妹妹一起挣扎在金元帝国的底层。一九○八年,他有幸得到友人资助赴巴黎学画,并得到罗丹等艺术大师的亲授与指点。一九一一年他再次返美后长期客居纽约,从事文学与绘画创作,并领导阿拉伯侨民文化潮流。当他感到死神将临,决心让自己的生命之火燃烧得更加光耀,遂不顾病痛,终日伏案,直到四十八岁英年早逝。
纪伯伦是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岁月,他写下了传遍阿拉伯世界的爱国诗篇《朦胧中的祖国》,他讴歌毕生苦恋的祖国:“您在我们的灵魂中——是火,是光;您在我的胸膛里——是我悸动的心脏。”爱与美是纪伯伦作品的主旋律。他曾说:“整个地球都是我的祖国,全部人类都是我的乡亲。”他反对愚昧和陈腐,他热爱自由,崇尚正义,敢于向暴虐的权力、虚伪的圣徒宣战;他不怕被骂作“疯人”,呼吁埋葬一切不随时代前进的“活尸”;他反对无病呻吟,夸夸其谈;主张以“血”写出人民的心声。
文学与绘画是纪伯伦艺术生命飞翔的双翼。纪伯伦的前期创作以小说为主,后期创作则以散文诗为主。此外还有诗歌、诗剧、文学评论、书信等。《先知》是纪伯伦步入世界文坛的顶峰之作,曾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纪伯伦的画风和诗风一样,都曾受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一七五七—一八二七)的影响,所以,文坛称他为“二十世纪的布莱克”。一九○八—一九一○年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艺术期间,罗丹曾肯定而自信地评价纪伯伦:“这个阿拉伯青年将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在东方文学史上,纪伯伦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激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另一方面,纪伯伦风格还见诸于他极有个性的语言。他是一个能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作的双语作家,而且每种语言都运用得清丽流畅,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像从东方吹来横扫西方的风暴”,而他带有强烈东方意识的作品则被视为“东方赠给西方的最好礼物”。
早在一九二三年,纪伯伦的五篇散文诗就先由茅盾先生介绍到中国。一九三一年冰心先生翻译了《先知》,为中国读者进一步了解纪伯伦开阔了文学的窗扉。近十多年来,我国又陆续出版了一些纪伯伦作品。这位黎巴嫩文坛骄子在中国有越来越多的知音。(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图片世界

驰名世界的伦敦星期日“画廊”,乃是海德公园西侧的一段矮墙,长约数里。每逢周日,各路画家、艺术家云集于此,将自己的得意之作置于墙上展卖。照片上的一批塑像,实为废铜烂铁之作,系艺术家别具匠心,用废旧的下水管道、螺钉螺帽、钳子扳手、铁锁铁锅等拼凑而成,倒也惟妙惟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