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报道

  爱的震撼
本报记者郑盛丰
这是一个还在继续发生着的真实故事。
新闻记者的笔常常是写别人的,这一回,让我们从自身写起。
用我们滚烫的心
唤回年轻的生命
壮乡首府南宁,新闻记者还从来没有喝过如此沉重的晚茶。
10月24日,一个美丽的秋夜,首府15家新闻单位的18名记者,以喝晚茶的方式聚集在一起,议题:如何拯救一位天才少年的生命。
他叫江筱茜(Xiǎoqiàn,音“小欠”),3岁随父习书法,1983年,7岁的他在北京作书法表演,国家主席李先念看后亲切同他交谈并与他合影;8岁,他作为中国少年艺术代表团的成员访问意大利;11岁,赴新加坡举行个人书法展览引起轰动;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
不幸,17岁的江筱茜遇上了凶狠的病魔——脑瘤。23日,他被十万火急送进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新华社驻广西记者杜新告诉同行们:江筱茜那位同样富于才气精于画艺的弟弟江筱圻,因淋巴癌已于13岁时去世,江筱茜也因脑瘤作过两次开颅手术,父母已为此消耗了所有资财,现在正为付不出江筱茜的医疗费而困窘。
“我们能做些什么?”最常用的办法是,用报道手段向社会发出呼吁。
可是,记者们提出了新的倡议:具有职业敏感和社会良知的新闻记者,让我们首先做出样子来!
在场的18名记者各倾所有,捐出3000多元钱,救助江筱茜。
第二天,参与捐资的新闻工作者迅速增多。在医院,前去采访的电视记者,先捐钱,后开机;头晚喝过“沉重晚茶”的《经贸时代报》副总编辑陈伶,上午一上班就在报社作紧急捐款动员;《南宁晚报》的4个“老总”,每人捐了100元……
几天工夫,新闻界的捐款逾万元,足够医疗费用。
壮乡的回音——
人间自有真情在
新闻工作者没有忘记传播的使命。
社会报以的不是冷漠。
北海市的一个青年得知此事后,成为社会上第一个捐款的个人;南宁市蓝月亮卡拉OK厅成了第一个捐款的社会集体。
年轻而以良好服务求生存求发展的南宁市“人人服务公司”提供了特别的资助方式:在江筱茜住院期间,派出一个优秀职员前去守护;筹办中的广西北海育才学校,这所当年由延安迁北京现在又重造于北海的人才摇篮,校长李振业专程送来一万元捐款,并郑重授予江筱茜为该校“荣誉学员”证书。
正在北京学习的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长杨基常、宣传部副部长程贞生闻讯后各捐100元;南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甘祥梦,以书法家的名义捐助100元;刚出差回来的自治区副主席李振潜,也在江筱茜手术前夕托人送去200元,又在手术后悄然前来探望;在江筱茜的病床前,还有年过八旬的老教授送来的捐款;南宁市两个班的小学生凑起来一大包角票——显然是他们省下的零用钱……
在爱心的海洋里
生命不是孤立的
11月1日中午12时30分,江筱茜突然停止呼吸!医院当即组成包括3位正副院长参加的手术小组,进行开颅手术抢救。
望着儿子被送进手术室,他的父母哭喊:“筱茜,你一定要回来呀!”
就在这时,从《广西日报》等单位闻讯赶来的30多名新闻记者,自觉地组成3支特殊的队伍:两队男女记者分别守伴悲惊过度而又感激过度的江筱茜父母,一队记者不断地向各个新闻媒介通报手术情况。
医院院长彭青云教授动情地说,从医30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和看见过那么多记者自发为一个病人踊跃捐款,也从来没有遇见过由这么多记者组成的特殊守护队伍。
医护人员尽心尽责,手术持续4个小时。院长最后宣布,手术非常成功,切除的脑内瘤体达9×9×7CM,是迄今为止广西医疗史上切除的最大脑瘤体……这时候,院长看到,泪水从人们眼中奔涌而出。
手术后,江筱茜迅速康复。
人们,以崇高的爱心从死神手里夺回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我们一起思考——
让我们的社会更美好
这些日子里,最担心的是家长,最痛苦的是家长,最幸福的也是家长。
江涛,江筱茜的父亲,一位全身心地爱着自己事业的教师,本来是不爱流泪的,可现在他让泪水尽情地流着。他说:“我一家本是个普通人家,这次得到这么大的社会救助,使我体会到巨大的爱的震撼,人们真好!”
江筱茜的母亲,一位长期来默默承受着生活重压的职业女性,面对社会的无私援助想到另一个问题:我的儿子在社会救助中得救了,但今后还会有像莜茜这样危困的孩子,家长怎么办?
这也是许多记者、医生和社会有识之士都想到并提出的问题。
毫无疑问,这次由我们新闻工作者发起尔后社会广泛参与的救助是成功的。然而,我们还应该努力,去寻找一种途径,让江筱茜父母那样诚实勤奋的劳动者,能通过自己正直的劳动,获得更丰厚的报酬,以消解意外之灾;同时,要迅速发展边疆的社会保险事业,让更多的江筱茜父母处变不惊。
当然,还应有一种能激发爱心和发扬爱心的机制与风尚。
还应有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思考。(附图片)
题图:手术后的江筱茜和父母在一起。
①江筱茜的书法。
②广西新闻工作者在街头义卖,救助江筱茜。
③守候在手术室外的新闻记者及时传递江筱茜的手术情况。
新华社记者谢家华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公仆谈心录

  和县县委书记孙茂川的心里话
想大事干实事
本报记者张振国
孙茂川,安徽和县县委书记,今年51岁,当过军官,干过记者,人们说他是一位“想大事,干实事”的人。
近年来,和县经济发展很快,财政收入1987年为1400万元,去年达2800万元,今年可望达到3800万元。记者问孙茂川,这些成绩是怎么干出来的?
孙茂川说了这样一段话:
想与干是分不开的,是同步的。有时是干中想,有时是想中干,两者缺一不可。光干不想,往往会干错,如果光想不干,那就等于空想。我们这一级干部的毛病,往往是照搬照干的多,勤思、勤想的少。这种学费我付过不少。你想:上面千条线,根根都到县,件件都照搬,怎能都兑现?因此,我们的办法,首先是从实际出发,把和县的实事想明白,对和县人民负责。
“何谓大事?何谓实事?”
大事——就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关键就是要在“坚持”上下功夫,万万不能“按下葫芦漂起瓢”,抓了这个,丢了那个。实事,也有大有小,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对我们县来说,最大的实事就是要提前3年达小康。“引导农民上市场”这句话我们已说了多年。没有路,货物怎么流通?近几年,我们下了狠心,为13个乡镇修通了柏油公路,尚有6个只通沙石路的乡镇,明年可全部铺通柏油路。“信息就是财富”,这话也喊了多年,电话不通、不灵,财富怎么能创造出来?“桃源世界”里实现不了小康。我们现任县长钟鸣同志,是位高级工程师,他对此更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几年我们投入1000多万元,使城区和5个乡镇摔掉了老话机,通上了程控电话,力争在较短的时间里,使这一获得信息的灵便手段遍及乡村。
当县委书记必须想问题,想眼下急着要解决的问题,也想关系久远的大问题。教育问题就是每一个县委书记必须再三考虑的。百年树人,教育关系着整整一代人。县委书记心里系念着的教育,必然是从小学生抓起的。我感到有所欣慰的地方,就是在县委书记任上,为和县的教育做了几桩实事。
县委书记不能不想问题,因为再忙,踱方步的时间总是有的。我每天入睡前,总要看《人民日报》、《安徽日报》等各家报纸,下决心修路,就是看贵报得到的启示。从1974年起,我坚持每天写日记,我觉得这是帮助人思考的好办法。我写日记的宗旨是:为做事而当官,为富民而日记。(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人参市场漫步
本报记者张玉来
浑江地处长白山腹地,是有名的“人参之乡”。早在清朝时,于崇山峻岭之中便有一条从抚松至浑江,再经通化、沈阳入京的朝贡道,将长白山盛产的野山参、鹿茸等山货送往北京。
长白冬来早。刚入11月,已是草木凋零。然而,来到距抚松县城30公里的万良镇,只见万良河畔1万多平方米的市场上,人头攒动,客商如流。展现在眼前的鲜人参、生晒参、红参、参须、保鲜参……令人置身人参的海洋。
浑江市工商局副局长师本桐告诉记者,万良人参市场是在1989年由几户参农领头建起的,几年时间便发育成全国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时下正值人参销售旺季,每天约上市人参0.75万公斤,日成交额13万元左右。万良市场的出现,一改往年参农千军万马下江南,竞相压价的窘态。
记者又来到浑江县城,在火车站站前广场步入一个硕大的棚式市场,宛若走进了蕴藏丰富的长白山资源宝库。各式各样的摊位上,摆放着人参、鹿茸、贝母、党参、细辛等名贵药材,奇形怪状的元蘑、榛蘑、松蘑、猴头蘑等各种菌类令人难分仲伯,皮坚仁香的松籽、红松籽、榛子、山核桃等山果使人目不暇接……
师本桐介绍说,这座山货市场经营品种多达700多个。每天约成交2.25万公斤,客流2万人。1至10月份成交额已达5000万元,年末将突破7000万元。全国已有10省二十几个城市在这里设有派出机构。就在这棚式市场的北侧,已经巍然耸立起一座气势恢宏的高大建筑物。师本桐说,这座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代化、多功能的大厦交付使用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山货批发市场。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新闻

  悲剧演来都是泪
——四川省什邡县假酒事件采访纪实
本报记者陈华四川日报记者刘传建
我们走在丰饶的川西平原上,我们写下这篇文字,竟觉得从笔尖上流淌出来的,是一滴滴苦酒。
惨痛代价
10月4日,什邡(Fāng)县云西乡74岁的老农叶代治像往常一样喝了两杯酒后,连喊头痛、眼花,第二天就死了。儿女们还以为父亲老去,只因年迈,就像乡里别家人那样办丧事。9日那天亲戚来得多,酒不够了,就去刘邦云开的酒厂打来1.5公斤散装白酒接着喝。没想到又出事了。
当我们来到云西乡的时候,叶代治之子叶少云从他那间低矮、昏暗的草房踉跄着走出来,两眼迷蒙,连我们递上的烟都接不住。他抱歉地说:“我连电灯看起来也是绿的。”他弟弟更惨,双目完全失明了。
“都是喝那假酒喝的。”叶少云告诉我们:“我只喝了3杯,也就二两,人就不行了。”
可悲的是,那天还有10来个人喝了酒难受,都吐了,还都以为自己醉了,但其中的周贤才几乎双目失明。
是周的继子廖模生发现了问题。11日他把继父送进县医院,一位医务工作者怀疑是中毒。第二天小廖就把喝剩的酒带到了县防疫站检查。当天下午防疫站就来人封了酒厂。叶家听说后,连夜把叶少云兄弟送进县医院,可是厄运已经难以挽回了。叶少云的妻子赵长琼猛听得家中壮劳力致残了,就像晴天霹雳,真不知日后该怎么办好。
然而,他们还不知道,就在相隔不过两里路的桐子园村,两户农民同样遭此厄运。那村里的廖顺兴爱喝酒,10月5日那天,也喝了从刘邦云酒厂买的白酒,两眼很快就看不见了,直说头痛,两天后死去。11日,廖家办丧事,同村的小伙子廖里刚去吃酒,没过两天也死了。
我们见到了廖里刚年近70岁的母亲,她哭着说:“我37岁才怀上这一个儿子,现在他死了,儿媳带着6岁的孙女回娘家了,我咋办呀?”
斩断毒手
12日,什邡县卫生防疫站接到报案后立即派人赶到槐树村的那家酒厂,封存尚未售出的13坛约2000公斤“白酒”。取样检验结果令人大吃一惊:甲醇含量超标250倍!要知道,食用白酒的甲醇含量每百毫升不得超过0.04%,而人体一次摄入5至8毫升甲醇可导致失明,30毫升即可致死。被查封的这种酒喝上3两就会死人。
情况万分紧急!县检察院于13日接到报案,当晚就对“酒厂”经营者刘邦云、黄开洪执行刑事拘留,查明了两人身份:刘邦云原系县粮食局方亭粮站职工;黄开洪系劳释无业人员,1981年曾因盗窃罪被判刑4年半。
自1991年以来,刘邦云租借已停业的槐树村酒厂作坊开始制售散装白酒。今年8月,黄开洪入伙负责采购和销售。起初他们用食用酒精兑酒,后来二人觉得食用酒精涨价,再用它来勾兑利润薄了。于是买来工业酒精勾兑成“白酒”,请厂里的帮工喝,在不明实情的人身上“试验”,接下来批量生产,从9月17日至9月30日,他们先后四次购回工业酒精,兑制成几千公斤“白酒”出售。
他们制造的假酒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据检察机关认定,到目前为止,在这一假酒事件中,已有4人死亡,4人双目失明,7人不同程度视力障碍。
痛定思痛
什邡县政府采取坚决的措施制止经销假酒。事件一发端,县政府立即责令全县1520户白酒生产和销售网点停止出售,以待检查,由此迅速控制了事态的发展。截至11月5日,全县已经检验并查封有质量问题的酒2000多公斤,销毁有毒假酒1200公斤。县委、县政府进一步提出,要抓住这一假酒事件,加强法制建设和经济环境的治理。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里的人们都在为身边发生了这样骇人听闻的事件而痛心。一个可悲的插曲是,正值假酒致人伤残的消息在云西乡不胫而走,县里通过广播、电视台告诫人们不要喝任何散装白酒的时候,就在槐树村,还有4位农民说:“没听说喝酒还会死人。”他们把已经买下的酒喝了,结果又一次造成中毒。
由此看来,无知和愚昧是一切假货借以得逞的土壤;而缺乏商品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消费者,也在使假冒伪劣商品有可乘之机的同时,使自己成为最终的受害者。在农村,这个问题尤其突出。
有关人员也在反思。“假酒事件”发生后人们才发现,刘邦云的“酒厂”从未经过工商注册,居然已经经营了两年;销售工业酒精的商店缺乏对这类危险品种的管理措施,售货后不开发票。这显然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前车之辙,后车之鉴,在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是无比沉重的。而我们共和国的庄严法律,将会给我们这篇报道画下句号。(附图片)
廖模生(左二)是假酒事件举报者。受害者叶少华(前排右一)、周贤才(前排右二)视力严重受损,行走艰难。 刘传建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
△天津将建首座老年图书馆。该馆除收藏最新的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书刊外,还将重点收藏研究老年问题的书刊资料,设立老年问题研究室、开设图书流通站、配置图书流动送书车等。
△广东禁止“炒楼花”。省人大最近对房地产开发经营条例作出修改,规定“预购的房屋在未竣工并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之前,不得转让”,并增加了相应的违法处罚规定。
△上海即将推出打工“绿卡”。随着浦东开发,上海出现有史以来第二次闯“上海滩”热潮。为切实加强对外来打工者的管理,上海劳动局和公安局研究决定,将对外来打工人员实行“许可证”制度。
△国家旅游局明年推出“文物古迹游”。据悉,此举是为举办1995年中国民俗风情游打基础,以便形成完整的文化性观光产品系列。届时将推出14条专线和中国著名古迹旅游景点。
△上海推出保险贺年明信片。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的有奖贺年明信片,今年增加了一项新功能——保险。由太平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与上海市邮电局推出的1994年附加太平洋保险金卡明信片,集贺年、保险、开奖、集邮等功能于一身。按规定,这种明信片在上海地区的收件人,凡在明年2月28日前发生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最高可获得5000元的保险偿付。(管咏伦刘士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