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行动纲领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性转变。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决定》所设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鲜明特色。它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由现代企业制度、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五个主要环节构建而成的。
改革新阶段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围绕主要环节协调配套地进行,实现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推进;二是注重体制和政策的规范化。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有赖于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体制上的转变;二是发展模式的转变。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全面推进改革的重要会议。会议所通过的决定,遵循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把党的十四大所确立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和系统化,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制订了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蓝图。这是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性的转变。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种转变,实质上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和全国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历史时期是以改革开放为其显著标志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进行认真的改革,改变经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精简各级行政管理机构,大胆下放权力,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自主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解决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提出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问题,故可视为市场经济之发轫。以此为开端,尔后又连续前进几大步:由强调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发展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又发展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再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都是不断前进的。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必然要进行一系列相应的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迅速扩大,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逐步展开,使我们具备了今天这样的基础,有条件实现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推进;另一方面,体制改革虽然在许多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但某些重要领域改革的滞后,成为经济体制链条上突出的薄弱环节,又影响着改革的深化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也迫切要求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推进。这些年来,理论上的探索和对国外情况的研究,也有长足进展,使我们能够进一步总结自己的经验和借鉴国外的经验。这表明,勾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蓝图设计,既是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具备了这种客观可能性,时机已经成熟。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于是应运而生。
在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中,有许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重要决定。其中,关于新的经济体制的综合性的总体设计有两个。一个,是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个决定,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提出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全面经济体制改革的方针和任务。这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从初期的以农村为重点,进入以城市为重点的新阶段,对以后改革的推进起了重要作用。另一个,就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这个决定,勾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设计了一幅继续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蓝图。这是十四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贡献,将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产生深远影响。有了这个基本框架和总体蓝图,改革工作的指导就能够更有预见性,改革的推进就能够更具整体性和规范性。这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局性整体推进的新阶段。

《决定》体现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既设计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蓝图,又抓住了当前影响改革和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既借鉴国外的经验,体现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总结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特征;既反映了抓住时机、加快改革的紧迫性,又注意到新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渐进性。这种思维缜密的总体设计,是顺利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市场经济体制同社会基本制度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同样的社会制度,经济体制也不尽相同。例如,同样是资本主义制度,不同的国家,例如美国、德国和日本,在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就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是来自凭空的构想,而是由不同的社会经济和历史背景所产生的。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决定》所设计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体现了这一基本要求,具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鲜明特色。这个基本框架,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前提下,由五个主要环节或者五大支柱构建而成。这就是:
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决定》所做出的关于现代企业制度的理论概括,指明了企业改革的方向,是企业改革在思路上所迈出的重大步伐。我们要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制度。这种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要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公有制特别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其主导和骨干作用,促进经济发展。
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以市场形成价格为前提。现在大部分商品价格已经放开,继续深化改革的重点,是在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的同时,尽快取消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加快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进程。现在市场的作用在许多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同时也存在着市场盲目发展和经济秩序混乱现象,必须规范市场行为,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和良好的经济秩序。
健全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国家的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往经济体制改革中突出的薄弱环节,因而成为当前改革的重点领域。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计划、金融和财政。要通过改革,建立其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现在,一方面政府还管理着一些本应不管或者少管的事情,同时有些应由政府管理的事情还没有完全管好。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转变各级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主要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
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相适应的,也是符合现阶段中国国情的。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的政策。要通过劳动工资制度改革,建立正常的工资形成和增长机制。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分配政策和税收调节,避免由于少数人收入畸高形成两极分化。
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全阀,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企业改革难以大步前进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将会有力地促进企业改革。要按照社会保障的不同类型确定其资金来源和保障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搞的所谓“福利国家”政策现已陷入困境,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低,国家更不能也无力包揽过多。
正如国民经济的运行是有机整体一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这些主要环节,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这些环节的改革,都是建立新的经济体制所不可缺少的。实现改革的全局性整体推进,就是要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协调配套地进行全面改革。这是改革新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
改革新阶段的另一显著特点,是注重体制和政策的规范化。《决定》在各个环节的改革上都强调了这一点。这是全局性整体推进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其必然结果。改革发展到今天,已经具备了体制和政策规范化的条件,不能用新的不规范代替旧的不规范。规范化要通过经济法律和法规的建设来实现。一般说来,除了人类幼年时期的原始社会以外,任何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都不能没有法律来规范和保障。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更必须有完备的法制来规范和保障,正如体育比赛必须有严格的规则。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在法制建设方面有长足的进步,但至今仍然是我国改革和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例如,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形式,但我国至今还没有公司法,这就很难按规范化的要求组织公司。我国经济法制本不健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又确立不久,立法工作任务繁重,加之社会法制意识差,因此,加强法制建设是一项迫切的任务。决定把法制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并且强调改革开放与法制建设的统一,要求改革决策与立法决策相结合,抓紧制定关于规范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宏观调控、完善社会保障、促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法律,用法律引导、推进和保障改革顺利进行,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在地包含着法律制度的建设,因为各方面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体制,最终都要体现或者凝结为法律,才能得到巩固并长期坚持下去,而不会轻易地因人而兴,或者因人而废。这是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要求。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在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发展的,是个渐进的过程。改革从农村开始逐渐向城市拓展,开放从沿海开始逐渐向内地推进,许多改革措施先在局部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行推广,这都是渐进性的表现。而在渐进过程中,又抓住有利时机实现重点突破,以此推动改革全局。例如,农村联产承包制的实行就有力地促进了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这使我们既顺利推进了改革,又避免了大的社会震动,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现在强调改革要全局性整体推进,并不是说各方面的改革必须齐头并进,步骤上不能有先后,工作上不要有重点。现在强调体制和政策的规范化,也不是说各个地区各个部门要“一刀切”,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不再需要进行试点。“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不平衡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从实际情况看,经济体制各个环节改革的进展,迟速差异是很大的。现在滞后的突出薄弱环节是财税、金融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经济法律制度的建设等。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已经有了具体方案,正在组织实施,改革滞后的状况可望改观。国有企业改革已经指明了方向,具体办法正在积极探索。经济法制建设正在加紧进行。抓住这些薄弱环节实现突破,使之和整个改革步伐相适应,同时也就实现了全局性的整体推进。在今后的改革进程中,仍然需要发扬大胆试验的精神,有的措施出台仍然需要先行试点。要在《决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和总体设计的原则规定下,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有了总体框架和总体设计,就可以使各个环节的重点推进和试点有更明确的目标,使试点经验更便于推广,从而使改革既有重点又有节奏有秩序地协调向前发展。
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和优点,在于有四项基本原则。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党所领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其基础。《决定》强调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强调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自身建设,强调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这不仅是顺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而且是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把亿万群众的巨大创造力量,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上来。

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解放了生产力,使8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90年代要实现经济发展的第二步战略目标,从温饱达到小康,从根本上说,也要靠深化改革。目前是深化改革的有利时机,我们要以贯彻这次中央全会决定精神为契机,积极推进改革,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条件。要谨慎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创造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比较宽松的经济环境。只有这样,改革和发展才能顺利进行。这是我国改革的一条重要经验。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改革和建设都搞不成。如果各方面经济关系绷得很紧,甚至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不利于改革的推进,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改革和发展的健康进行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经济建设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中心,改革归根到底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才能进一步提高,国家实力才能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现在国内外形势都比较有利,我们确实面临着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我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现代化进程开始不久,投资需求旺盛,国内市场潜力很大,从经济成长阶段看,正处在经济迅猛扩展时期。经过四十多年来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的高速增长,我国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比过去雄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提高了管理水平。国际环境总的说也对我们有利。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之下,只要我们按照决定精神,积极推进改革,必将给我国经济注入强大的活力,把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的现代化,有赖于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是体制上的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是发展模式的转变,即从过去那种片面追求产值速度和盲目扩大投资规模的粗放式发展的路子,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目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矛盾,大都同体制上的弊病和发展模式上的偏差有关。因此,不仅改革要有新的思路,发展也要有新的思路,即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在优化结构、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多下功夫。旧的发展模式是旧体制的产物。今年以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功,说明解决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归根到底也要靠深化改革。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需要解决许多极其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而且应该借鉴国外一切有用的经验,但不能照搬照抄外国的模式。可以而且应该继承我们自己的优良传统,但必须积极开拓创新。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伟大的,但前头的路更长。我们的认识比过去无疑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迅速发展变化着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对许多领域仍然知之不多,知之不深。重要的是,我们已经走出了一条在实践中开拓前进的正确道路,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在前进,认识在发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继续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也将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总结了过去十多年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为继续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可以预期,只要我们按照这个纲领性文件规定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就一定能够逐步达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5版(理论)
专栏:学术动态

  党校系统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1993年10月,中共中央党校、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和湖南省党的建设研究会在长沙共同举办了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中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与会代表认为,要正确评价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56年后社会主义时期的毛泽东,一定要树立全面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既看到他的错误,也要看到他的历史功绩;分析他的错误,要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辩证法。要正确认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说的继承是指哲学上的扬弃,列宁对马克思、毛泽东对列宁、邓小平对毛泽东的继承都是这样一种扬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共同的哲学基础,正是在这种基础上,邓小平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与会学者在探讨关于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时,有三种观点。一、毛泽东哲学思想是关于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立场、观点、方法,是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法、历史观三者的一体化,其中特别突出了方法论。二、毛泽东哲学思想是由实践论、矛盾论、群众论构成的。三、毛泽东哲学思想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方法论。
与会学者认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思想,有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如:他提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能否定商品生产、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与外国人做生意等等。这些对于我们今天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仍有现实意义。
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起于毛泽东50年代的探索。另一种认为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简单地等同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社会主义理论;毛泽东和邓小平都坚持社会主义,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二人是有区别的,而且各自的结果也不同;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起点只能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关于反腐败问题,多数代表认为不能把毛泽东反腐败、反和平演变同邓小平反腐败、反和平演变看成一回事;毛泽东反腐败、反和平演变,但没有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来,反而以阶级斗争为纲,大搞群众运动,结果酿成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灾难;邓小平反腐败、反和平演变,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局面。同时,代表们认为,也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反腐败、反和平演变,他的一些作法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如:他搞反腐败首先从自身做起,从高级干部抓起,以身作则,干部示范;他抓反腐败,“严”字当头,果断坚决,建国初期“三反”、“五反”,杀掉刘青山、张子善,就是例子,从不姑息养奸;他总是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从不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意图掉以轻心。
(段若鹏)


第5版(理论)
专栏:

  《朱理治金融论稿》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出版的《朱理治金融论稿》一书的出版座谈会十月在京举行。
朱理治是老一代经济专家,曾在抗日战争和建国前后,分别担任过陕甘宁边区银行行长和东北银行总经理,留有十余万字的关于金融问题的报告、讲话稿和文章。这些著述对研究我国现代金融史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金融工作规律,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座谈会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和延安地区分行及陕甘宁边区银行纪念馆联合举办。有关方面负责人和老同志及学者四十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