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9日人民日报 第12版

第12版(副刊)
专栏:

  黄河砥柱
董耀章
潮起潮落
浪平浪啸
三门峡仰天长歌
黄河水一泻滔滔
层层叠叠
叠叠层层
岁月挤压在岩层深处
诉说着晨钟暮鼓代代朝朝
大禹奔波的足迹
长出了一篇篇神话
劈山夺路的板斧
蕴藉了一曲曲民谣
大坝巍巍
锁住了黄水胎生的野性
清波粼粼
碧绿了华夏大地漫漫诗涛
望神门——早已隐了
望鬼门——早已藏了
望人门——感叹三声
早沉入水底暗暗自嘲
清风明月
沧桑古道
历史捧镜
照出了人间的悲欢离合
渔帆点点
笑语涌潮
红日溶金
托现出黄河儿女的一代风骚
中流砥柱
天塑神雕
开天辟地一身铁骨
古往今来辉耀碧霄
一只只船儿脱险了
一排排恶浪败阵了
中流砥柱啊
像一尊不朽丰碑耸立黄河水道
中流砥柱
一个晶晶亮亮的水洗词汇
你的存在是为了甩开苦难
你的理想是为了超越崇高
你腔里有一团浩然正气
你大脑中有一个闪光信条
为抒写人间真情
为描绘大地画稿
你守护中华文化的摇篮
你展示着古老民族的景潮
历史的风景线在这里拉开
一幕一幕从远古文明到辉煌今朝……


第12版(副刊)
专栏:九州风物

  红果情
魏修良 呼培兴
小时候,经常往两郎山上跑。
老人说,山上有神果果,孩子吃了好养活,说是老一辈有兄弟俩在山上杀富济贫,死后变成两棵酸枣树,结出的果果酸煞人,甜透心。
当时人们在兄弟树前立起兄弟祠,诚心供奉。“文革”中兄弟祠拆了,兄弟树也五马分尸。
老人说,那天夜里,梦见兄弟树不忍离去,粉身碎骨后,将每片叶、每条根都深深扎入两郎山上,化作棵棵山楂树,结出了红红的果子。老人的梦风一样传了开去,农家庭院、阡陌堰堤便都栽上了山楂树。
许是那时候埋藏在心底下的神果果始终魂牵梦绕着我,每每回乡总要到两郎山上看一看,尝一尝红果果。
1991年的金秋,家乡破天荒办起了山楂节,引来了八方宾朋,唤回了在外的子孙。隆重的节庆没让我激动,让我吃惊的是父老乡亲们是怎样在石旮旯里搬出了200多万个土石方,挖出了近百万个果坑,栽上了8000亩山楂,道乡岭、峰舌埠,七岭八沟到处都是。果品产量竟达到240万公斤,成为这一带最大的林果基地之一。我更没想到愚昧封闭的穷乡僻壤上竟也建起了年产上千吨罐头的生产线和600吨的冷藏库。短短两年之后,1993年初,在一片欢庆的鞭炮声中,在父老乡亲们的笑声里,年生产能力500吨、消化鲜果5000吨、出口创汇200万美元的山楂浓缩原汁生产线又建成投产了。再次回到故土,我手托着带有家乡商标的罐头,喝一口家乡的甜汁,尝一个家乡的红果,心底下便生出一种自豪、一种炫耀,高密大地上不仅有晏婴、郑玄、红高粱,也有拒城河两郎山上的红果果。
这甜甜的红果,这神奇的两郎山,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终于圆了老人们的富裕梦,圆了乡亲们万千美好的憧憬。


第12版(副刊)
专栏:

  一川秀水妍宜春
张恩和
宜春的地名是那样悦耳动人,原先我以为那是取自“四季宜人,气候如春”,这回问当地朋友始知是因为古时城西有百泉汇聚,中最大者沸然喷射,泉水“莹碧如春,饮之宜人”,时人称之为“宜春泉”,城市也由此得名。
宜春古名袁州。我知道宜春最早就是因为吃了遐迩闻名的“袁州皮蛋”(即松花蛋),那晶莹剔透如茶色玻璃的蛋清,暗绿凝重如碧玉的蛋黄,尤其是令人有些不可思议的那镶嵌在蛋清中一朵朵美丽的松花,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现在,当我来到这座古老却又年轻的城市,看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和许许多多旧式民居并排而立,宽阔平坦的柏油大道和狭窄简陋的石板小路紧密相联,穿着入时的城市姑娘和肩挑箩筐的乡下老表混杂而行,锃亮美观的机动车辆和颇显寒酸的脚踏三轮和平共处……我的心真是有些醉了。
最令我心旷神怡的是当我站在雄伟的秀江大桥上,放眼看一江秀水汩汩地由西向东穿城而过。秀水又名袁水,袁河,发源于罗霄山脉之武功山,是赣江的一条支流,因为流至宜春境内水势开始平缓,泥沙下沉,水澄深碧,莹澈如练,故称秀水或秀江。其上游两岸奇峰叠嶂,有“袁河三峡”之说。宜春市区的秀河上,有四五座桥把南北两市紧密地连在一起。只见远处近处的几座桥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桥下水面有数叶扁舟,几个渔人在静静地撒网捕鱼,微风起处,碧波荡漾。这种融现代风貌和古朴韵味于一体的景观,我想在别处决不可寻觅。
宜春城中人民公园内的宜春台,据说最早为西汉长沙王刘发之子刘成封为宜春侯,在城中及周围立五台,宜春台为其中最胜者。春台山顶,现存一高甍巨桷之三层楼阁,虽非旧物,然颇有特色。园中又有石碑,上镌“宜春”二字,遒劲中带有几分秀气,传为慈禧手笔,虽有慈禧印章,然查无确切记载。出城西南行20公里有明月山,下有温泉(本地人称“温汤”),水温68摄氏度,水质无色透明,富含钾、钠、钙、矽等多种元素,对人体很有益处。据当地同志介绍,宜春不仅是一座风光美丽的城市,更是以机械、轻化、建材为主的新兴工业城市,尤其是机械工业发展较快,产值税利在全省仅次于省会南昌列为第二,而其油茶生产更居全国首位,获有“油乡”的美称。
在离开宜春时,我站在秀江岸边,看东去的河水静静地从脚下流过。我自然想到生活在这里的宜春人,他们默默地劳动和奉献,像河水一样正在不断向前,最终也是把自己汇入现代化的世界大潮。清人袁佳翰有写《秀江晚眺》诗云:“绿杨城郭水西东,波面长桥卧霁虹。江上诗情晴更好,夕阳红比晚霞红。”他站在秀江岸边诗兴大发,浮想联翩。可以肯定,如果是现在,他一定会想得更远,更深,更多。


第12版(副刊)
专栏:丽珠杯杂文随笔征文

  “前面就是”及其他
曹利君
下乡问路:“去××屯还有多远?”所遇野叟村妇,无不热情相告:“前面就是,一里多地儿。”闻之,不免生出许多感慨:到底是乡下人朴实厚道,不像有的城里人那么爱摆架子,那么见钱眼开,问个道儿,似乎也要递足小费才开尊口。不过,走着走着,又疑疑惑惑起来。回头看看,已经走出二三里地了,往前瞅瞅,那村屯还不见影儿。看来乡下人热情归热情,而他们这种里程概念的精确度,是要大打一番折扣的。
并不是所有的城里人都有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机会,但也切莫以为这种野叟村妇式的幽默无处领受。不信,你到时下一些装潢考究的酒家(包括快餐店)试试,那里的情形简直跟在乡下问道儿没啥两样!描着血红大口的礼仪小姐笑迎你来——“请进!”“请坐!”“请点菜!”之后,还有一杯热茶“请润口!”这份热乎劲儿,真叫你肚里竖棍,腰板挺直,自我感觉良好!等到热茶变成凉茶,肚子咕咕叫饿,你才发现有些不妙:菜呢,咋不上菜呢?店家的答复总是肯定叫你满意的:“稍等一会儿,马上就来!”至此,你该明白了,啥叫“马上就来”?其实,就是左等不来,右等不来。下次呀……换八抬大轿抬也不来!
话说得再远些。这类“前面就是”、“马上就来”的幽默,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并非罕见。比如时下一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就带有这种先热后凉的味道。主管部门又是组团进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发布各种优惠政策;又是发邀请函,频送秋波,好歹把人家从老远的地方请来了。但是,如此种种的繁文缛节,拖拉作风,实在令人望而生畏!于是,外界就有这样的传闻: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结果,我们许多善意的初衷,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弄出的一点眉目,都由于这类小小的怠慢而前功尽弃。这种中国式的幽默实在叫人一点也笑不出声来。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委办公室)


第12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李明光画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这位来自梨乡——山东莱阳的画家,深得古今名作熏陶,取南北各家之长,以他独到的感悟和灵秀之笔,多次写生祖国名山大川,逐步形成了自己新的画风。(钱守仁)
 △由光明日报主办的《书摘》杂志创刊一年以来,受到各界读者的好评。它一靠选材精当,思想健康。二靠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知识性强。三靠曲高和众,雅俗共赏,从而使《书摘》的发行量位居同类刊物之首。(闻逸)


第12版(副刊)
专栏:

青山多画意红叶助诗情(书法)王鸿济


第12版(副刊)
专栏:

磨坊(水粉画)刘克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