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爱国主义教育精品
 ——《中华五千年》录音带听后
  刘祖禹
摆在我案头的是一盒装璜精美的中国历史故事录音带。金黄色的盒盖上,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中华五千年》五个字是这么雄浑遒劲,似乎透示出中华民族悠悠久远的历史的厚度。
这里面盛放着具有巨大艺术魅力、令人爱不释手的40则历史故事。从远古开始,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一直到清朝。五千年的深邃思想,五千年的伟大成就,五千年的杰出人物,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凝聚在这不足20个小时的声带里。虽然,这样说也未免有些夸张。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是一座浩淼无际的海洋。这里选辑的仅仅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但是这一部分是有象征意义的,是最能体现光辉的五千年历史面貌的精粹。
中国是人类文明仅有的几个发祥地之一。这些闪耀着我们伟大民族优良传统光辉的历史故事是爱国、爱乡、爱本土的极好教材。在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里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根!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面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伟大旗帜。爱祖国,爱自己民族的历史,还有什么比这更激动人心,更赋予人以智慧,更注入人以勇气的东西呢?世界上不管什么社会制度,什么意识形态的国家,在爱国这一点上都对自己国家的人民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我国,爱国主义教育是宪法明文规定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事实上,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祖国的历史、地理、文化和民族的杰出人物瞠然无知或知之甚少,他的爱国就难免是抽象的、空洞的,甚至是盲目的、苍白的。这一代青少年中不少人由于人所共知的种种原因对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对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优秀的诗词歌赋,对影响全人类文明的许多杰出发明创造,对许多深邃精微的哲理思想略无所知,甚至孤陋寡闻到对那些曾经是世世代代脍炙人口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大诗人、大发明家……的名字也从未所闻。这确是知识结构上的严重缺陷,也是形成某些人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持否定、鄙夷狭隘偏见的直接原因。
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儿童抓起。每一个人在启蒙时期镌刻在脑海里的记忆是毕生铭记难忘的。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建立经常性、多样性、生动活泼、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机制,在长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上见功夫。而艺术化、形象化的教育更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他们的心理要求。要向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应该感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们和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的精心设计和精心创造,他们提供的《中华五千年》中国历史故事系列录音带正是这样的精品。每个历史故事都改编成为一出历史剧。有角色对白,也有旁白;有情节的流水展开,也有点睛传神的背景描述;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合;虚和实的有机渗透,一个个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了;一个个历史故事“活化”了,给人以很深的艺术感染力。


第8版(副刊)
专栏:

  赞新淮剧《金龙与蜉蝣》
  陈贻亮
上海淮剧团演出的《金龙与蜉蝣》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那就是对于戏曲艺术全面的突破和创新。它非常明显地区别于旧的、传统的戏曲舞台面貌,但它又确确实实是戏曲。它继承了戏曲艺术的创作方法,却改变了旧戏曲的表现形态,因而能够做到看起来面目全新,又仍然保持了戏曲艺术的主要特征。
《金龙与蜉蝣》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时代性与总体性。时代性和总体性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时代的艺术观指导之下,才有可能进行全面的总体的突破与创新;又只有进行了全面的总体的突破与创新才能更为强烈地体现时代性。中国戏曲的传统艺术之所以举步艰难地未能推进全面的突破,就因为在总体上缺少这种时代艺术观的指导;而许多戏曲剧目,有的即使剧本很好,也因在演出总体上未能完成全面突破,总是难以产生面目全新的艺术效果。
过去,对于戏曲艺术的改革,有一种指导思想,认为应该“移步而不换形”,这种观点在提出的当时无疑是正确的,但时代进步了,艺术的指导思想也应随着时代而发展。从现在说,要完成时代性的飞跃,我以为既要“移步”也要“换形”。因为,“移步”只能在同一规范内产生诸多不同的风格和流派,而“换形”才能从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跨越。当前戏曲艺术所迫切需要的正是这种从旧的时代向新的时代跨越。《金龙与蜉蝣》的贡献在于实践并探索了这个跨越,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例证。
我特别赞赏《金龙与蜉蝣》所自我标榜的“都市新淮剧”这个命名,它具有一种自觉的、大胆的、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多少年来,我们一直为戏曲的走入低谷而忧心忡忡。戏曲发展的历史,到现在是走了一个大回环,原来是由乡村的草台班,经过努力走入了城市。戏曲从农村进入城市的过程,其实就是戏曲自身在艺术上不断提高努力争取城市观众的历史,也就是在艺术上不断更新的历史。现在戏曲之所以被迫退出城市市场,究其因,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不能适应城市观众的审美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它太旧,就是因为它失去了不断更新的主动性。
《金龙与蜉蝣》不仅在演出的艺术形式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就在剧本的内涵上也达到了可贵的深度。戏里写了四代人——老王、金龙、蜉蝣、孑孓,他们一个个都和王位、权欲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之间有一条隐蔽的但又是可以窥见的遗传的链,在四代人身上,都可以找到同样的基因。我很欣赏老王的幽灵屡屡出现,这充分显示了这种权欲的传统性和继承性。《金龙与蜉蝣》是人性恶的悲剧,剧中的四个男人都是恶的化身,可贵的是编导者在具体地描绘、刻画他们的时候,并不流于概念化,而是使每个人物各具特点,一个个都是复杂的具体的人。《金》剧的深度,还主要在于揭示了为恶者必将自食其果的规律,有一种震撼的力度。
对于戏曲来说,这个戏的表演也有新的突破,何双林、梁伟平、马秀英等演员都有出色的表现。戏曲的传统表演是采取类型化的表现方法,演员都划分了行当,但是像剧中的金龙、蜉蝣等这样的人物,都不是戏曲传统的行当所能概括得了的,《金》剧的演员们在演出中突破了行当局限,创造了具体的这一个,特别是梁伟平的蜉蝣,更是深入细致。
《金龙与蜉蝣》尚存在一些不足,如还不能彻底摆脱戏曲的某些艺术平均主义的陋习,在戏剧情节、场面处理上也还有一些不尽合理和不够真实的地方,但《金龙与蜉蝣》的整个演出是完整的,美好的,具有很大的艺术震撼力量,它的全面的突破性成就,将给戏曲艺术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第8版(副刊)
专栏:

  执著追求生活的底蕴
 ——看代路剧作有感
  胡可
在话剧举步维艰的今天,我们仍有一些剧作家一直坚守着话剧的岗位。他们安于清贫,怀着对社会主义事业的使命感,锲而不舍地不断向人民作出奉献,使我国的话剧在困境中仍在不断地开拓前进。他们的创作成果,既产生了好的社会效益,也给剧团带来经济效益和声誉。对于这些剧作家们,我是怀着深深的敬意的。山东的代路正是上述剧作家们中有代表性的一位。
话剧不够景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方面来说,在于我们的作品能否符合广大观众的要求。有同志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戏剧家们要有点市场意识。这话我是同意的。其实,市场意识也就是观众意识,要善于把观众吸引到剧场来,要适合观众的要求,要使戏里揭示的矛盾和人物的命运为观众所关注,要给观众带来情感的满足和思想的启迪。总之,在于戏剧能否感应时代的脉搏,在于那思想和艺术的魅力,而不应把它理解为迎合某些观众的不健康趣味。
代路是一位有着明确观众意识的作家。他的通过计划生育当中的纠葛描写农村各类人物心态的喜剧《哥仨和媳妇们》,青岛市话剧团曾连演400多场;全国100多个剧院(团)上演了这个戏,而且均达百场以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他的描写中学生生活的儿童剧《飞吧!海燕》和《回声》,又被国内几十家剧院(团)相继演出。今年来京演出的儿童剧《陈小虎》,曾获文化部全国儿童戏剧评比剧目一等奖,我看过此剧的演出,深为小观众们的热烈情绪所激动。代路的两部描写当代工人的话剧《海边有个男儿国》和《女儿城》,都是有分量的优秀之作。剧中塑造的装卸队长马玉龙、劳模方兰花等人物的典型性,这些形象包容的丰富社会内容和带给观众的启示,我认为是代路剧作的最可宝贵的收获。就我读过看过的他的几部戏剧的印象来谈,我觉得代路是一位坚持独立思考的,对人民、对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强烈责任感的剧作家。他爱憎分明,着眼于生活中复杂矛盾的揭示和新人形象的塑造。他是一位坚信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自觉地从生活土壤中汲取滋养,善于从人民生活中提炼题材的剧作家。因为有长期的积累而新的构思源源不绝。他又是一位勤奋学习、勇于探索、思路开阔的剧作家。他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又广采博收,不拘一格,每一部戏都有新的追求,新的特色。我衷心祝愿他坚持这条道路,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8版(副刊)
专栏:

  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华美奖
 全国群众影评征文比赛举行
由中国电影评论学会、总政文化部影视局、中影公司联合全国四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电影公司,七大军区文化工作站和武警总部电影发行总站,十大电影报刊、九家电影制片厂联合主办,杭州市家用电器工业公司协办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华美奖全国群众影评征文比赛”活动将于今年十一月下旬至明年五月在全国展开。陈慕华、吕正操、夏衍应邀担任此次活动的总顾问,陈荒煤担任评委会主任。参评的第一批影片为《秋收起义》、《井冈山》、《重庆谈判》、《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新中国第一大案》、《战士·领袖·书》等。(柏青)


第8版(副刊)
专栏:

  豫剧《能人百不成》在京演出
应文化部邀请,河南省濮阳市豫剧团近日在京演出《能人百不成》,该剧塑造了一位颇具个性的农村青年改革者的形象。剧作朴实亲切,语言风趣生动,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中荣获优秀剧目奖及十项单项奖。
(玉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新故事片《飞越》
杂技艺术是中华民族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世界艺苑中独领风骚。影片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杂技艺术团严格训练,勇闯新路,屡攀高峰,多次在国际大赛中夺得金牌的事迹,展示了他们复杂的感情世界和几代人奋勇拚搏的精神。
该片编剧孙泱、导演翟俊杰。主要演员有李钢、舒晨、徐正运、王志刚、黄宗江、普超英、秦怡、王丽云等。
(艺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