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发挥专政职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
——学习邓小平《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一文的体会
司法部部长肖扬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文选》第三卷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为题,首次公开发表了小平同志1983年7月19日在北戴河与公安部负责人的谈话。关于这次谈话的具体经过、情形,刘复之同志在《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及《严打就是专政》等著作中详细而生动地介绍过。当前,重温《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一文,对于完整、系统、准确地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充分发挥专政机关的职能,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环节
在《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谈话中,小平同志鲜明地提出:“我们保护最大多数人的安全,这就是最大的人道主义”;不能让“犯罪的人无所畏惧”;“我们说过不搞运动,但集中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还必须发动群众”。这些思想和观点发人深省,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它讲清了强有力地行使专政职能与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关系,民主与专政不可分,只有对犯罪分子实行专政,才能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对罪犯手软,就是对人民的“不人道”;它讲清了严惩犯罪与加强法制的关系,对犯罪分子不及时依法严惩,本身就违背社会主义法制,我们的法律要真正成为人民群众、政法部门同犯罪分子作斗争的锐利武器,而不是让犯罪分子置若罔闻、无所顾忌,这样才能惩腐恶、儆效尤,充分显示人民民主专政的威力;它讲清了严厉打击犯罪分子与发动群众的关系,依靠群众、鼓励群众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是我们的好传统,在“严打”斗争中,放手发动群众,造成一定声势,大张旗鼓地开展斗争,把犯罪分子孤立起来,把其嚣张气焰坚决打下去是很必要的,即使在平时,我们也要动员群众,发动各单位、各部门综合治理,保障社会持续稳定。
小平同志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论述对保障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进行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依靠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过程中,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方面不可免地仍存在着诱发犯罪的因素,刑事犯罪将是长期影响社会稳定和妨碍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旧体制交替、改造和建设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更要充分估计到同犯罪分子的斗争的重要性。当前,全国社会治安形势基本是稳定的,但确有一些不安定因素,在一些城市、农村乡镇和某些铁路、公路线段,治安不好,车匪路霸猖獗,人民群众极为愤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手软不得,改革开放的中国决不容邪恶横行。对那些肆虐一方的流氓盗窃团伙、黑社会势力、车匪路霸和作恶多端、怙恶不悛的犯罪分子必须坚决镇压。唯有这样,才能够顺利实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
二、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引导党和国家坚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全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很好。然而,当时的社会治安却还没有根本好转。一些人特别是一些青年人受“十年动乱”遗留的无政府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毒害很深,加上我们实行开放、搞活政策以后,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没有跟上去,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渗透,新老社会渣滓的捣乱,使一些早已绝迹的社会丑恶现象重新出现,刑事发案率急剧上升,特别是不断发生一些骇人听闻的重大恶性案件,如东北“二王”(王琮方、王琮玮)抢枪、抢劫、杀人大案,上海控江路事件,北京北海公园事件等;犯罪分子的气焰在许多地方相当嚣张,有的发展到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地步,一部分群众包括少数干部、民警在内,担心犯罪分子行凶报复,因而出现了“坏人神气、好人受气、积极分子憋气,基层干部泄气”的不正常状况。如果我们对这种状况不迅速加以制止,必将引起人民群众的不安和不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然没有希望。从这种实际情况出发,小平同志果断作出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重大决策。他提出:在三年内组织一次、两次、三次战役,一次就打他一大批。他要求对刑事犯罪分子坚决逮捕、判刑、劳改;对杀人犯、流氓犯罪团伙分子、教唆犯、人贩子、老鸨儿等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此后,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这三个《决定》都贯穿了小平同志的谈话精神。公、检、法、司机关肩负起党和国家的重托,从1983年8月至1987年初持续进行了三个战役的“严打”,这次严打战役的气势、规模、效果,是继1950年至1952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之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又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仅1983年8月至年底实施的第一战役的第一仗,就摧毁犯罪团伙7万多个,逮捕流氓犯罪分子数以十万计,缴获枪支18000多支,子弹42万多发,群众检举线索150多万件,群众扭送犯罪分子47000多人,投案自首的10万多名。1984年继续开展第一战役第二仗并转入第二战役,案件继续下降,人民群众获得广泛的安全感。这年全国刑事案件立案51万多件,其中大案63000多件。1986年,同样由于坚持了“严打”第三战役,全国刑事案件立案数仍为54万多,大多数地区治安秩序较好,群众仍然有安全感。从1984年到1988年,我国经济建设经历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展现了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改革和发展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整个国民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严打”斗争创造的稳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生产秩序。实践证明,搞现代化建设,任何时候都离不开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这一手。
三、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职能,保障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司法行政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年,司法行政机关与公、检、法机关联合作战,为贯彻邓小平同志指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斗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国劳改、劳教单位共接收了140多万劳改犯和劳教人员,并严厉打击狱内、所内的犯罪活动,基本上做到了“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改造好”;律师机构在刑事辩护中坚持抓好事实、证据、定性和适用法律四个环节,协助审判机关正确定罪量刑,在接待群众,办理各项法律事务中,以案释法,引导人们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纷争;公证机关通过提高办证质量、提高合同履约率,减少纠纷发生,同时注意揭露违法、诈骗合同;人民调解组织以防止矛盾激化为工作重点,主动调查纠纷苗头,力求将不安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法制宣传部门运用多种形式,宣传党中央关于“严打”的决策及相关法律,造成强大舆论力量,提高人民守法、护法的自觉性;部属政法院校师生,走上街头,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通过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参与“严打”斗争,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今年以来,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参加打击“车匪路霸”和流窜犯的专项斗争,加强了对卖淫、嫖娼和吸毒人员的教育改造,严格监管措施,提高改造质量,维护监所秩序。狱内发案率、劳教人员逃跑率均大幅度下降。人民调解组织也发挥了抑制刑事案件发生、维护社会治安的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今年1至9月,共调解民间纠纷552.97万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为刑事案件6.3万起。维护社会稳定需要不断加强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打击、预防、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各个环节中,司法行政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做好劳改、劳教、人民调解、法制宣传等工作,可以起到惩罚犯罪、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化解矛盾、防止违法的作用,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百万司法行政干警的头脑,要自觉地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本系统的实际结合起来,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司法行政各项工作改革,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更有力的法律保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服务,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服务,为保护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方便人民群众服务,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服务。


第5版(理论)
专栏:

  切实加强沿边开放地带的精神文明建设
杨光洪
黑龙江省是我国对东北亚地区国家开放的前沿。沿边开放以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切感到,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大力发展区域性跨国经济贸易过程中,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经贸发展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精神文明建设一年迈出一大步。
一、沿边开放为该地带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1)沿边开放解放和发展了当地的生产力,为精神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5年前,黑龙江省边贸份额仅占全国边贸总额的0.8%。去年,全国对原苏联地区贸易总额接近50亿美元,其中,黑龙江省就占1/3。沿边开放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该地带经济发展,使原来相对贫困的19个边境市县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如黑河市,1992年城镇职工平均货币工资为2027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046元,城乡储蓄存款余额高达177869万元。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评比中,该市所属7个区县(市)均榜上有名,在全省14个市地中第一个实现了“满堂红”。
(2)沿边开放有力地促进了人们的观念更新,激发起人们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逐步树立起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3)沿边开放促进了各国之间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取人类文明成果。
(4)沿边开放使精神文明的硬件建设有了较大幅度进展。5年来,19个边境市县狠抓了城市的美化、绿化和净化。优美的环境、良好的卫生条件、畅通的交通运输网络成为该地带鲜明的特点。现在,该地带人均绿地覆盖面积和植树比率、自来水入户率、环卫和公共设施等项指标,均超过内地。
二、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不断解决沿边开放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课题
沿边开放也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
(1)对思想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人们对那种仅仅来自于领导宣传教育不满足了,对那种居高临下、你打我通的教育方式不满意了,逐步形成了自我参与、自我选择的思维方式。为适应这种转变,5年来,省委先后开展了三次以解放思想换脑筋为内容,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使沿边开放地带领导和群众在发展经贸中树立了“边境有边,贸易无边”、“让利得利,争利无利”、“贸易先行,以贸兴业”等思想。现在,不尚空谈、讲求效益的价值准则,正在逐步取代不重效益的价值准则;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正在逐步取代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自重、自信、自强的价值主体,正在逐步取代自我贬抑的价值主体。在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同时,要求人们自觉地在思想上增强反腐防变的自觉性,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5年来,沿边开放地带的各级党政组织,坚持对涉外人员整章建制、定期整顿;对出国劳务人员集中培训、严格纪律;在社会上广泛开展“扫黄打丑”,净化文化市场;对党员、干部进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严肃处理那些腐败分子,有效地保证了沿边开放的顺利进行。
(2)对道德建设带来了新挑战。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确立与沿边开放和发展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是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沿边开放地带的各级党政组织,通过教育引导、典型示范、舆论传播、集中培训、弘扬表彰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那些符合改革开放要求的,与发展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仅佳木斯市职业道德培训,三年来就有15万人次参加。42所“文明市民学校”,对全市市民进行普遍的道德教育,使全市市民的道德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成为全省通贸兴边的窗口。黑河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自觉地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制定了“工商行政干部六大纪律八项注意”,向全市市民公开所有法规、程序,避免和减少了为政不廉等问题,连续三年被地区评为文明单位标兵。
(3)给文化建设带来了新任务。沿边开放以后,该地带人员流动不断增大,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高低不一,使得文化需求趋向多样化。当地人民群众由于物质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和意识急剧增强,欣赏水平发生新的变化,在紧张的劳动之余渴求多样的文化消费。面对上述新情况,各级党政组织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是采取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各种娱乐型文化事业发展。二是采取扶植政策,增加投入。以萝北县为例,小小的县城从1987年至1992年共为教育投资1600万元。目前,县镇内9所学校有标准教学楼11栋16000多平方米,砖瓦化、围墙化均达100%,全县70%学校达到了上级规定标准,连续三年被省评为改善办学条件先进县。三是采取倾斜政策,深化文化事业内部改革,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文化团体。正是由于实施了政策导向,使本地文化生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沿边市县干部群众一般都缺乏商品经济观念和改革开放意识,不太熟悉经济工作特别是外贸工作,这样的思想文化素质很难适应沿边开放的要求,因此,沿边开放以后,我们在培养和引进智力型、经营型、经贸型和科技型人才的同时,大力开展经贸知识、商品经济知识和俄语的普及教育。5年来,共培训人员几十万名,使从事经贸工作的业务人员40%以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副经理以上干部60%以上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并会一门外语;一般出国劳务人员都经过集中培训获资格证书之后才准许出国。现在,该地带干部和群众的综合素质比以前有较大幅度提高,增强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本领,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为沿边开放的战略升级服务,把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阶段
为了适应进一步推进沿边开放的需要,沿边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要在构建价值体系、加大文化含量、深化理论研究和加速机构改革四方面整体推进,争取把沿边开放地带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向新阶段。
(1)促进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进一步转变,构建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满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新型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为推动沿边开放提供明确的价值判断标准,使精神文明的思想建设和道德建设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
(2)加大沿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文化的含量,使边疆文化与城市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成为不同的文化形态,并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在沿边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政通人和的开放环境中,必将出现文化复兴局面。把文化事业作为一项产业来抓,促进文化企业的不断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大力加强教育投资,推进科技进步和繁荣娱乐型文化的同时,要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推进具有中国东北特色的边疆文化长廊建设。
(3)深化对沿边开放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科学认识其特点、规律、途径和发展趋势,为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当前,要紧密结合沿边开放的实践,认真研究该地带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和文化发展战略,使之更加适应沿边开放的要求,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参与开放和建设。
(4)加速各级精神文明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自身的改革以及职能的转换,从实际出发,建立一体化、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精神文明建设新体制,实施对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的强有力的领导,从根本上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马克思的哲学历程》简介
张奎良的新著《马克思的哲学历程》最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以全新的视角探索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线索、机制及规律的学术著作。全书53万字,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入探究马克思哲学真谛的又一新的尝试。该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全书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中心,重新划分了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分期,用孕育、确立、扩展和升华四个时期涵盖了马克思一生的哲学生涯。贯穿这四个时期的哲学主线是马克思基于人的社会实践而对历史发展的科学理解。创立、拓展和不断完善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哲学追求。
2.本书以较大篇幅阐述了马克思对19世纪五六十年代欧亚美大陆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哲学分析,这是作者从浩如烟海的哲学和历史资料中独立地提炼和概括出来的。其中马克思对民族解放运动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相互关系的认识及其演变,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本书以研究马克思的晚年思想为重点,着力从他晚年人类学笔记中阐发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新升华。马克思晚年对历史发展的多样性与一致性相统一的问题进行了重大的理论探索,特别是他的东方社会理论以其跳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而熠熠生辉。本书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以巨大的现实感和使命感,将马克思晚年的探索与邓小平的理论贡献相衔接,认为马克思晚年提出的跳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实际上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先河,为当代邓小平构思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和史学佐证,邓小平是马克思晚年探索的卓越的继承者和完成者。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党建理论的新探索
也是
任克礼同志的著作《新时期的党建工作》(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本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感,又有一定理论高度的党建读物。
该书立足于十四大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意义、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党建的思想理论基础、组织建设、党风问题等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作者没有使用空话、套话,而是切合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在第一章论及思想建设时,作者提到市场经济的准则与党员的价值信念的冲突,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市场经济重视利益驱动,而共产主义道德强调无私奉献,如何协调?市场经济遵循的原则是等价交换,而党性的要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怎样统一?市场经济要求经营管理上自主经营,政企分离,而一个企业的领导作为党员必须服从组织,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对这些现实的矛盾该书都作了深入剖析。又如,党风是执政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作者不仅不回避,而且还在该书中重点予以论述,并把反对腐败作为党风建设的一个极其严峻的课题尖锐地提了出来。


第5版(理论)
专栏:书刊评介

  《现代石油企业劳动管理》出版
陈耕主编的《现代石油企业劳动管理》一书,最近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该书把提高劳动经济效益作为管理目标,以对劳动力的科学管理为主线,系统地阐述了现代企业劳动管理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它对促进企业进一步重视和做好劳动管理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书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