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难忘的教诲
余秋里
今年12月26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一百周年诞辰。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正以各种形式纪念这个具有重大、深远历史意义的光辉日子。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毛泽东同志亲自领导下,在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我曾多次亲自聆听他的教诲,他那高瞻远瞩、富有深刻哲理的谈话,给了我深刻的启示,给了我信心和力量,至今难忘。
(一)
1946年初,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压力下,不得不召集有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一系列有利于和平民主的决议,并于1月10日发布了停战令。但墨迹未干,蒋介石就背信弃义,继续调集军队向许多解放区进攻。到了这一年的6月,他认为已准备就绪,就从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开始,发动了对各解放区的全面进攻。11月初,蒋介石调集胡宗南10个旅、宁夏马鸿逵5个旅的兵力,积极准备向陕甘宁边区进攻。
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中央军委电令晋绥第一纵队进驻陕甘宁边区。当时,我们358旅正在山西省山阴县整训。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后,部队即日夜兼程赶到临县,由碛口渡过黄河,经关堡、绥德到达延安附近的七里铺待命。部队到达延安以后,立即开展了保卫毛主席、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的立功运动。一天,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喜讯: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同志要接见第一纵队的全体指战员。部队沸腾了,大家欢欣鼓舞地准备接受毛主席的检阅。
1946年12月5日下午,我旅和独一旅的指战员整装集合在延安飞机场,等待毛主席的检阅。在一阵嘹亮的军号声中,毛主席、朱总司令、刘少奇、林伯渠同志,在纵队司令员张宗逊、政委廖汉生的陪同下,冒着瑟瑟寒风,来到延安飞机场。我记得很清楚,毛主席当时身穿一件灰色布大衣,围着一条深蓝色围巾,穿一双半旧的布鞋,裤脚还打着补丁。毛主席来到队伍前面,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绕着边排走到最后面,再从中间走回去,边走边挥手致意,然后才健步走向主席台。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和风势,他看到风比较大,又没有扩音设备,怕大家听不清他的讲话,就让随行人员找来一张大方桌,摆在了队伍中间。在热烈的掌声中,毛主席登上大方桌,声音洪亮地说:“同志们,反动派要进攻解放区,我们要反对他。在各解放区,我们打了许多胜仗,只5个月的功夫,就消灭了他39个旅。现在,他们又要进攻我们陕甘宁边区,进攻我们延安。你们来了很好,党中央欢迎你们,边区人民欢迎你们,党中央派我们当代表来欢迎你们。我们一定要把进攻的反动派消灭掉。”毛主席还分析了全国的形势,他充满信心地说:“在华北、东北,我们的军队很多。他们到处在打反动派。我们有力量,有很多的军队,解放区的人民支持我们,国民党地区的人民称赞我们,外国朋友也称赞我们。我们一定能打败敌人!”最后,他号召我们要搞好军民团结。他坚定地说:“军队要和边区人民团结在一起,把军民关系搞好,那样,我们就一定能打胜仗!”毛主席话音刚落,全场就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随后,朱总司令、少奇同志、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也讲了话。
毛主席和中央首长的接见,使干部战士受到了极大的教育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坚决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打垮反动派的进攻,誓死保卫延安。随即在全旅开展了苦练技术、钻研战术的群众练兵活动。训练场上到处呈现一派自觉苦练杀敌本领的生动景象。
1947年3月,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集中34个旅25万的兵力进攻延安。当时西北野战军只有2万多人,敌我兵力对比是十比一。在党中央、毛主席领导下,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直接指挥下,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战,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收复了延安。我们358旅直接参加了保卫延安的历次战役,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多次受到西北野战军的嘉奖和表扬,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同志亲切的接见和检阅。
(二)
1948年10月10日,党中央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伟大号召。1948年11月,我西北野战军二打榆林以后,结束了内线进攻,准备转入外线作战,举行战略反攻,将战火引向蒋管区。
西北野战军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兵员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解放战士日益增多,在连队中的比例已经达到60%,有的达80%以上。这些解放战士,在国民党军队中受了许多的反动欺骗宣传,参加我军后由于战斗频繁,没有受过全面系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因此,不少解放战士阶级界限模糊,情绪不稳,在战斗中有的甚至贪生怕死,畏缩不前。我们有些干部虽然为我军的不断胜利所鼓舞,但担心今后更加艰苦,斗志也有所减退。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我军面临的伟大任务很不适应,彭德怀司令员决定进行冬季整训。
我和黄新廷旅长反复商量后决定,这次整训,首先进行国共两党两军对比教育,提高阶级觉悟。后来,我们结合解放区兴起的土地改革运动,进一步发展为以诉苦(诉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为中心的群众运动。这是一次伟大的群众自我教育运动。
工作中由于采取了诉苦和三查的方法,启发和提高了干部战士的阶级觉悟,划清了阶级界限,展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军队内部的团结,基本上解决了部队思想不纯、组织不纯的状况,严肃了纪律,增强了军民团结,极大地调动了部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把部队战斗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1948年1月,西北野战军在米脂县杨家沟召开团以上干部参加的前委扩大会,中央领导同志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开始后,彭总告诉我,毛主席要接见我,了解部队诉苦三查的情况。有一天晚上9点多钟,我来到毛主席住处。毛主席先问了部队的一般情况,然后,他问我诉苦三查是怎么搞起来的?我告诉主席,我们组织诉苦时先作调查,找出苦大仇深的典型,让他们先讲,引发大家诉苦,提高阶级觉悟。这样,每个连队一开诉苦会,大家都争着倒苦水,会场上形成一片诉苦声。有的还喊口号:“打倒土豪劣绅!”“打倒贪官污吏!”“打倒蒋介石!”一边喊口号,一边把枪举起来,表示战斗的决心。我们领导上很放手,用典型把群众发动起来,再顺着群众的激情引导群众进一步找苦源、挖苦根,使大家认识到蒋介石是地主老财的总代表,要彻底翻身过好日子,就要跟着共产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毛主席说:“这个对,要顺应群众的心愿,按自己的主观意愿办事,是不会成功的。”当天谈到晚11点多,毛主席说,今天就谈到这里,明天再谈一谈。
第二天晚上九点,我又来到毛主席住处,毛主席说,你谈谈解放战士的情况。可以看出,主席对部队里解放战士比重很大,非常关注。我说:“国民党军队的战士,除了个别的兵油子,绝大多数都是贫苦出身,有的是被抓来的,有的是用钱买来的。他们在家受地主老财的压迫,到国民党军队里又受长官的压迫,受不了就逃跑,就被打死。实际上他们的阶级成分跟我们子弟兵一样,有的家里比解放区来的战士还要苦。经过诉苦教育,他们的觉悟提高很快,揭发坏人坏事坚决得很,阶级界限划得很清楚。接着,我向毛主席汇报了几个解放战士的转变情况。毛主席听了我的汇报,很高兴地说:“很好!很好!我们从中央苏区起,就想找到一个教育俘虏兵的好形式,这次诉苦三查的办法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你讲清楚了,明天你到会上去讲,请陈毅同志也参加。”1月20日,我在前委扩大会议上汇报了358旅开展诉苦三查的情况。
杨家沟会议以后,毛主席把诉苦三查运动正式定名为新式整军运动。战士们在这次运动中所激发的阶级觉悟,在宜川、瓦子街战役中发挥了巨大威力。这次战役,全歼胡宗南集团主力整编第29军,毙伤俘敌近3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宜川大捷。
1948年3月7日,毛主席写了《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高度评价了新式整军运动的伟大意义。
(三)
1958年1月下旬的一天,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我当天下午到毛主席办公室开会,并特别嘱咐我,要早一点到,毛主席要和我谈话。
我接到通知后,一直在考虑,主席和我谈什么呢?我想到前几天开会,周总理把我叫到一边,对我说:“秋里同志,我们准备让你和李聚奎同志对调一下,请你出任石油工业部部长。”我当时思想毫无准备,稍加考虑后说:“总理,这个任务我可承受不了啊!”总理说:“你考虑考虑,毛主席还要找你谈话。”我想,毛主席找我谈话,是不是谈这件事呢?下午,我按中央办公厅的通知,准时来到毛主席住所。主席让我坐下以后,对我说:“总理他们提议,调你到石油部当部长,我们都赞成。总理和你谈过了吧?”我说:“总理和我谈过了。我考虑,我没有搞过工业,石油在地下,情况更复杂,这个任务我恐怕承担不了。军队中比我强的人很多,是不是另选一个人?”主席没有直接回答我的话。他问我:“你今年多大年纪了?”我说:“43岁。主席哈哈一笑说:“43岁,儿童团嘛!”我听了主席幽默风趣的谈话,不禁笑了起来。
接着,主席神情严肃地说:“我过去说过,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克服困难,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不要摆官僚架子。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主席稍微停了停,又说:“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打仗、搞经济建设都是如此。”
主席见我默默地听他谈话,又转而问我:“你是不是不愿脱军装啊?”我赶紧说:“不是。”主席说:“部长以上干部调动,是中央决定,不是转业。”主席还笑着说:“你如果转业,要发一笔财呢!”主席又说:“李聚奎同志是个很好的同志,他年纪大了。你年轻,精力充沛。中央决定,你们两个换一换。”
这时,参加会议的同志陆续来到了毛主席办公室。我对主席说:“主席,我服从中央的决定。我一定按着你的指示在实践中去学习,努力把工作做好。”主席说:“好!就这么定了。你如果缺干部,可以指名要,军以上干部你愿意选谁就选谁。”
主席和我谈话的时间不长,但给了我深刻的启示,给了我信心和力量。“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经济工作,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成了我的座右铭。在以后24年多的经济工作中,如果说我能学到一些工业、经济方面的知识,做出了一些成绩,都是得益于毛主席的亲切教导。
毛泽东同志离开我们已经17年了。他的伟大的革命业绩,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第5版(文件·报告·回忆录)
专栏:

  聂帅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郑维山 傅崇碧 徐信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尊敬的聂荣臻元帅离开我们一年多了。我们这些当年曾在聂帅直接指挥下转战晋察冀的老同志,每每聚首,回顾历史,总离不开聂司令和晋察冀这一话题。聂荣臻元帅创建晋察冀边区的卓越贡献,是他戎马生涯中极为光辉的篇章。聂荣臻的名字与晋察冀边区紧密相联。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创建56周年之际,缅怀聂荣臻元帅的光辉业绩,以示纪念和寄托我们的哀思。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聂荣臻司令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巩固和发展,建立了特殊的历史功绩。
聂荣臻司令员是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受命开辟晋察冀敌后抗日根据地的。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向我华北大举进攻,国民党军队一触即溃,纷纷南逃,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相继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急!为挽救民族危难,中国共产党坚决抗战,并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15师首战平型关告捷后,中共中央军委根据华北战局变化,作出新的战略部署。1937年9月24日,毛泽东同志指出:“目前应以全力布置恒山、五台、管涔三大山脉之游击战争,而重点于五台山脉”。因此,在“该处应设置军政委员会一类的领导机关。应选择能独立领导党政军各方面之干部”。八路军总部在部署中决定把开辟五台山为中心根据地的艰巨任务交给聂荣臻同志。同年10月25日,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在向毛泽东《关于冀察晋绥军事部署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平绥铁路以南、同蒲铁路以东、正太铁路以北、平汉铁路以西为晋察冀军区,以聂荣臻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翌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军委批准了这一决策。
聂荣臻司令员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身经百战,受到过政治、思想、军事等全面的考验与锻炼,具有进行革命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丰富经验,是一位文武兼备,军政全才的优秀高级将领,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承担了这一重任。当时晋察冀地区社会秩序极端混乱,人们惶恐不安,到处呈现一片兵燹之后的荒凉景象。聂司令受命后率领一支不过3000人的孤军,在冰雪寒冷的五台山区艰苦转战,不仅面临饥寒交迫,而且面对凶恶强敌。在此艰险情况下,聂司令迎难而上,意志坚定,积极策划开辟抗日根据地。他后来回忆说:“当我受命留在敌后五台山的时候,尽管当时战局瞬息万变,留下的兵力极少,有千头万绪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但是,我首先考虑,首先着眼的,是如何在晋、察、冀三省边界地区创立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根据地。”
聂荣臻司令员对于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有着明确的思想和自觉的行动。在开往抗日前线的火车上,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曾问聂司令:“以你对河北、山西一带的了解,我们在哪些地方开展游击战争更适宜呢?”聂司令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在顺直省委工作的经验,胸有成竹地回答说:“晋冀察绥四省交界地区山岭起伏,很适合开展游击战争。”聂司令指出,要胜利地进行游击战争,必须有比较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依托。晋察冀地区处于华北抗日前哨,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他以战略家的眼光深刻指出:“如果我们在这里成功地创建一块抗日根据地,就会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心脏,直接威胁着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太原、张家口等敌人的战略要点。并能有效地拖住敌人,给敌以致命的打击,成为敌人的心腹之患,在将来会成为反攻敌人的最前线的有利阵地。”他还指示我们,创造根据地的决定因素在于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武装,正确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只有我们高举抗日这面大旗,人民群众就会踊跃地聚拢在这面大旗之下。从而统一了指战员们的思想,坚定了大家的信心。在聂司令的指挥下,大刀阔斧地出击,在与敌战斗中很快打开了晋察冀边区的局面。先后开辟了雁北、察南、冀西、晋东北和南部地区等抗日游击区。1937年11月7日,宣布晋察冀军区正式成立;13日,聂荣臻发布命令成立隶属于军区的四个军分区,统一了边区的军事指挥。晋察冀军区的建立,标志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最初规模已经形成。
为了培养干部,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1937年11月20日聂司令员决定以115师随营学校为基础,在阜平县东、西庄开办了晋察冀军区军事政治干部学校,孙毅任校长。聂司令和其他党政军领导经常骑马到校讲课,徐信同志就是第1期学员。郑维山同志从第2期开始调任军政干校任教员,我们都听过聂司令生动深刻的讲课。军政干校共开办了3期,培养了大批干部,基本上解决了根据地和扩充部队的急需。
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创立,为建立边区抗日民主政权提供了客观要求和根本条件。聂司令非常重视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工作。早在五台山时,鉴于当时国民党军队溃退南逃,该地区极端混乱的无政府状态,他就多次与地下党员五台县长宋劭文商讨和策划建立统一的抗日民主政权问题。聂司令对宋劭文同志说:“要抗日,要发动群众,要稳定社会秩序,没有一个统一的抗日政府依靠是不行的。同时,部队要扩充、要吃饭、要穿衣,急需解决财政问题。这些,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进行领导和组织,是很难办到的。我们得抓紧时间,把统一的抗日政府建立起来。”随着边区的扩大和斗争形势的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北方局的指示,1937年11月18日,聂司令召集晋察冀各省军、政、民领导人开会,于12月5日正式成立“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筹备处”,负责筹备成立边区政府。1938年1月10日至15日,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河北省阜平县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了以聂荣臻等9人为委员的晋察冀边区临时行政委员会。至此,宣告了华北敌后第一个抗日民主政权的诞生。它是我党和毛泽东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理论的伟大成功;它丰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国家政权的学说;它使华北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曙光。
聂荣臻司令员告诉我们,创建抗日根据地,既要巩固,又要不断发展,要在发展中求巩固,在巩固中求发展。既反对保守主义,又反对冒险主义。在根据地创建初期,聂司令实行的是发展中求巩固的方针,以北岳区为中心,派出部队挺进平西,平北,冀东,迅速打开了局面,使北岳、冀中、平西、冀东、平北根据地连成一片。1938年10月,发展到拥有两个政治主任公署,8个行政督察专员公署,72个县政府,1200多万人口的广大地区。使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成为华北敌后坚不可摧的抗战堡垒。在抗战初期那种山河破碎,社会混乱的状态下,聂司令创造领导的晋察冀边区的抗日民主旗帜在华北敌后高高飘扬,极大地鼓舞了敌后军民和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聂荣臻司令员领导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理论与实践,受到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赞扬和评价。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称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1939年1月,聂司令向党中央写了一份关于晋察冀初创时期的情况报告,着重阐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创造形成发展的战斗历程,总结了边区抗战的经验教训。毛泽东看到报告后,确定把这个报告单独成书,由《八路军军政杂志》社正式出版。毛泽东亲自为该书题写书名《抗日模范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并在作序中指出:“聂荣臻同志的小册子,有凭有据地述说了该区一年半如何坚持游击战争的经验,不但足以击破汉奸及其应声虫们的胡说,而且足以为各地如何实行三民主义、如何唤起民众以配合抗战的模范。”朱德总司令写序中指出:“晋察冀边区的创造、巩固与发展,对于我国的抗战,有着重大而深切的意义:首先它给全国军民以坚持敌后抗战之信心与模范的榜样;同时它给日寇以无穷的打击与深痛的隐忧;……它起着在今天配合全国军民之英勇战斗,去停止敌人之进攻;在将来配合全国主力之出击,成为反攻敌人之最前线有力阵地之伟大作用。”实践证明,中共中央和中央首长对晋察冀根据地的评价是十分正确的。(附图片)
聂荣臻同志(后排右五)1939年6月在唐县和家庄与出席晋察冀军区政治工作会议的主要领导干部的合影。本报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