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民族工作者手记

  关键是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杨候弟
稳定和发展,是我国民族地区的两大主题。要求得稳定和发展,就必须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建国以来,在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中,如何兼顾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
日前,我和国务院有关部委的同志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考察。进入阿坝州,从各级地方干部,到平头百姓,几乎无不称道正在兴建的一座水电站——太平驿水电站。同行的小司机,少言寡语,说到去太平驿电站,顿时兴奋起来,对电站的方方面面,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电站位于该州汶川县境内,总装机容量26万千瓦,年利用小时6615小时,年发电量17.2亿千瓦小时。这是一座由中国华能集团公司、阿坝州人民政府和国家能源投资公司合资建设、共同决策、共同管理的大型水电站,三方投资比例分别为50%、40%和10%。投资三方成立的董事会是电站的决策领导机构,董事长由华能集团公司代表出任,副董事长由阿坝州人民政府代表出任。董事会对电站的有关重大问题行使充分的决策权,改革了建国以来一直实行的投资、建设与管理相脱离的旧体制,实行了投资、建设、生产运行管理三统一的新体制。
这是一座自治地方群众参与其中的水电站。群众集资是阿坝州投资的主要来源。那位小司机就购买了投资电站的债券。“勒紧裤带搞电站”,这是阿坝州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他们把电站看成是自己的电站,坚信电站建成后,自治州的投资环境、财政状况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一定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因此,在两年多的建设期间,电站没有发生过社会治安等影响工程的情况,征地、移民、搬迁等工作很顺利,工程进展快、时间短。
总之,阿坝州的太平驿电站建设,以改革的精神,在处理国家整体利益和自治地方利益方面,在国家帮助自治地方和自治地方自力更生相结合方面,提供了一个范例。
民族关系,是一种社会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关系到一个多民族国家的长治久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民族关系中的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经济利益关系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曾经指出过,各民族在经济利益关系上的失衡,是民族间发生摩擦的根源。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和国家十分注意用政策和法律手段来调整多民族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各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规定: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建设企业的时候,应当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利益,作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照顾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在去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都再次指出:国家和有关部门在民族地区开发资源,兴办工厂企业,建设各种项目和基地,都要树立着眼于带动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在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要同当地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他们强调说:这是一个需要明确地讲清楚的方针性问题。笔者认为,这是建国以来我们在民族自治地方搞经济建设的一条事关全局的经验总结,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应当说,这件事情,我们还做得不够,还必须在探索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完善。(本文作者为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为了班禅大师的嘱托
本报记者刘伟新华社记者李志勇
8月,藏北草原进入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丰腴的牧草绿色转深,浑圆的山头铺上一层茸茸的绿毯。我们来到海拔4300米以上的当雄,中国首座现代化牦牛冻精站在这里破土动工兴建。
57岁的藏族高级畜牧师张云对此感到欣慰,因为自己的一项科研成果即将开花结实,而且,十世班禅大师当年许下的心愿也终于可以了却。
不可想象藏族人民的生活中怎能缺少“高原之宝”——牦牛。从古至今,牦牛几乎是藏族人民的生存之本,衣食住行须臾离不开,全世界1400万头牦牛,90%在青藏高原,它们与藏族人民相依为伴,坚忍不拔地在“世界屋脊”上创造生命的奇迹。
然而,由于长期近亲繁殖的原因,牦牛的品种却在退化,变小、变弱。已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大师生前十分关注这个问题。他倡导“利用西藏野生动物资源(野牦牛等)丰富的优势进行杂交,获得生长发育快、个体大、生产性能高的家畜,推动牧业生产和科研的发展”。
早在1984年,张云作为西藏第一个科技承包者承包当雄县种畜场,就把精力集中到研究选育优良牦牛品种课题。以一台旧显微镜、几支试管起家,在破旧的羊配种室改装成的实验室里反复探索,终于运用现代冻精输配技术,利用野牦牛强壮的基因,优选出半野血的种公牛,可一年四季采集、制作高质量的牦牛冻精,连带形成一整套驯化、调教种牦牛的方法。1987年,这项成果得到西藏自治区组织的专家鉴定验收。
即使不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当雄牦牛冻精站的条件也是相当简陋的,几排平房,内部几乎没有装修。技术人员从液氮罐里取出当年和隔年的牦牛冻精粒,在恒温水浴锅中解冻,置于300倍的显微镜下。
多年的试验表明,牦牛冻精输配受胎率和繁殖成活率比自然交配提高30%左右。1990年首次向周围牧民群众示范推广此项技术,不仅打破了历史上自然配种状况,而且产犊多、品质优、体格壮、患病少、生长快,更让牧民们惊喜的是,冻精输配生下长相一模一样的牛犊,非常可爱。近几年,西藏拉萨、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区都开始小范围推广,牦牛冻精粒供不应求。
班禅大师生前获悉张云的成功大为高兴,数次专门邀见他,称他的试验是“一项新的创造性工作”。言谈中,大师流露出能建起一座现代化冻精站的愿望。
“如今可以告慰班禅大师在天之灵了。”张云黑红的脸膛泛出宽慰的笑容。国家科委、农业部、西藏自治区政府、援藏基金会都给以大力支持,列入了“星火计划”,一座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年产6—7万粒的牦牛冻精站不久将像一颗明珠闪耀在当雄草原。“正如大师所说,这是造福藏民族的事业!”
墙外广阔肥美的草原上,获得野牦牛遗传的一群慓悍种牦牛奋蹄撒欢,抵触腾踏,与蓝天碧野一起构成了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图景。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小镇风景

  野三关镇经商妹
谭大凡 陈择美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群山环抱,杜鹃花开,映红山间。昔日勤奋持家的农家妹子涌进了市场,各显身手。二点五公里的街面上,装饰一新的门面、鳞次栉比的摊点、品种繁多的农副土特产品,应有尽有,经商妹子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野三关镇曾是贺龙同志指挥革命战争的老根据地。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春风从沿海吹到这里,广大农家妇女纷纷涌进经济市场,同男人们一起,为山镇经济建设作贡献。在国道“三一八”、“二○九”公路线的杨叉坝处,一年前还是无人居住的地方,如今已有二十多家农妇办起了经商摊点。放眼望去,一栋栋平房和木质吊脚楼房林立,好一派土家风情。
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来到一家姊妹饭店。店主是谭家湾村土家族女青年谭香菊、谭小荣,衣着整齐,待人热情。闲聊中主人说,我们姐妹是去年春才到这里来做生意的,开始办店困难很多,我们俩从案头学起,客人由最初的几个现已增加到几十个,每天毛收入一百多元。
时值中午,我们来到了露天市场。那里人山人海,别有一番景象。一位中年妇女从笼里捉出一只叽叽咕咕大叫的白毛公鸡,一过秤竟有三点二公斤,顾客给卖主一张“大团结”,乐呵呵地走了。笔者问,“这么大一只鸡,只卖十元钱,亏不亏?”卖主说:“这是良种鸡,长得快。这不,今年二月从恩施种鸡场购回一百只小鸡,仅养了两个半月,就长这么大了。优价出售,才能把生意盘活。手里有了资金,我又购买回三百多只小鸡,再过两个月又可以做一笔大生意了。”卖主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野三关镇的农家妇女已开始告别男耕女织的传统生活方式,为搞活山寨经济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截至今年六月底,全镇吸收外资达五十多万元,集市贸易额由十年前的二十三万元猛增到七百二十多万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二千八百多万元,外贸出口额达一百五十多万元,被人们称为鄂西的“小特区”。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长征路上后来人
——共和国最年轻的州长
张国威
“伟大的母亲——党和人民给了我一双翅膀,我没有理由停止飞翔。”——泽巴足
泽巴足这位共和国最年轻的州长——度过了第31个生日不到半年就走上了州长工作岗位。
他胸中涌动着一个强烈的愿望——使全州77万各族人民尽快富起来。
他是藏族农民的儿子,出生在当年红军长征走过的茫茫草地——川西北的若尔盖草原上。
他说:“我是草原上的一株牧草,离开了人民这块沃土,没有党的阳光,就会枯萎。作为州长,就要为雪山草地的繁荣、富裕尽心竭力。”从乡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副州长,直到1987年末当选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州长,泽巴足的富民心愿,变成了一副实实在在的担子,压在肩头。雪山草地上,留下了长征后来人的坚实足迹……
阿坝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在这8。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然游荡着贫困的幽灵,也蕴藏着亟待开发的富饶资源。泽巴足熟悉这块土地,就像熟悉阿妈慈祥的面庞。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要腾飞,各族人民要尽快脱贫致富,就要大力开发资源,发展商品生产,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泽巴足和州里其他党政领导走遍自治州的山山水水,提出了“充分利用水能资源优势,调整经济结构,以开发水电能源为先导,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
如今,阿坝州的水电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起步早的汶川县,在1988年率先进入全国第一批农村初级电气化县的行列。茂县、理县、南坪县已列为第二批农村初级电气化试点县,全州人均年有电量为700千瓦时,95%以上的乡、村用上了电,农村人均年用电量为250千瓦时,大大高于全国、全省的人均水平。州里建成了汶川、理县、茂县小电网,并架设165公里长的110千伏高压输电线,与成都大电网相联。草坡、甘堡等骨干电站,除保证州内工业用电外,余容还供往成都市,这在经济尚不发达的西部民族地区,是多么骄傲而振奋人心的事!
出售商品电,不能获取发展水电的最佳经济效益。泽巴足的眼光扫描到“优势”与“效益”相结合的深层次领域,决心利用能源优势,把矿藏资源优势发挥出来,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使其成为全州经济发展的依托。
旧社会“行半日不见人烟”的雪山草地,现在已建成了一批以州内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主要原材料的铁合金、电解锰、人造水晶、工业硅等工厂,产品有的闯进了国际市场,有的是国内建设的急需品,有的是本州建设的原材料。“七五”期间,阿坝州的工业年产值首次超过了传统农牧业的年产值,这在阿坝州经济发展史上是一次飞跃。
雪山草地上,年轻的州长,朝气蓬勃,任重道远。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一方水土

  沙海“桃花源”
张继民
近年来探险家们常把生活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新疆于田县达里雅布依乡居民,形容为“桃花源”中人。笔者前不久有幸涉足这个秘境,便不由自主寻觅起“桃花源”的痕迹。
我们从县城出发,经过杳无人烟的沙丘、河滩,跋涉70多公里才能看到这个乡的第一户人家。其他户与户之间也是相隔几公里或几十公里。散布在克里雅河流域寥若晨星般的独门独户,多为沙丘所遮挡,茂草所掩映,设若没有当地向导的指引,往往走到近前也难以发现。
达里雅布依是一个美丽迷人的地方。沙漠中的克里雅河极为平缓,沿岸风光旖旎,葱绿的芦苇、粗壮的胡杨树,倒映在长镜般的河水中,形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这里虽然没有艳丽的桃花,但一团团粉红色的红柳花、一束束白黄色的罗布麻花,也足以把克里雅河点缀得恍若仙境。
古朴的居民给人以返朴归真之感,让人感悟着原始的纯真。他们住房、围墙是用树木的枝杈或芦苇编成的篱笆筑起。顶盖随便散搭着疏枝,太阳光照射下来,室内光影斑驳,饲养的鸽子,可随意从疏枝的缝隙中飞进飞出。他们喜欢清洁,室内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被子也叠得整整齐齐,堆放在坑毡上。居民的饮食虽然简单,平日以馕为主,但他们的身体却很健康,正如达里雅布依乡副乡长买吐尔迪·买提努尔所介绍,全乡1000余人,平均寿命70岁,最大的108岁老人依然健在。
在达里雅布依附近,令人发思古之幽情的,还有被沙漠覆盖的鸟坚勒克、喀拉墩等古城,遗址上的陶片和古钱有着不尽的历史研究价值。他们拥有世界上罕见的沙漠绿洲,并生活在长河消逝的地方。这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达里雅布依成了国际旅游的热点。近年来,除国内科学探险队屡屡来到这里考察外,还有一批批高鼻深目的外国旅游者来此探奇。从此,达里雅布依居民不仅悉知祖国的飞速发展,也清楚地球上发生的大事,从苏联的突变到菲律宾火山爆发。可见,他们远非陶渊明对“桃花源”中人的描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应该说,遥远的达里雅布依,乃是中国的“世内桃源”。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黑龙江省呼玛县白银纳乡鄂伦春族妇女、全国“三八”红旗手孟淑芳,冲破重重阻力,组织鄂族女子清林队已近10年,人员最多时达60多人。如今这个女子清林队人均年收入达到2400多元。韩墨摄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全国藏学研究工作座谈会结束
本报讯全国藏学研究工作座谈会日前在北京结束。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藏学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和部分专家,还有中央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座谈会主要交流了各地的科研情况和工作经验,研究当前藏学研究事业面临的形势,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内的主要任务。与会代表在座谈中,非常扎实地进行了交流,互通信息,进一步认清了藏学研究的形势,明确了指导思想、方针、任务、重点方向及科研课题,对我国藏学研究上一个新台阶,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台湾历史与高山族文化》出版
本报讯《台湾历史与高山族文化》近日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张崇根运用丰富的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和民族学资料,围绕台湾历史上的若干重要史事,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台湾历史的重要成果。 (录之)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我国民族学十年教学科研成果斐然
本报讯中央民族学院民族学系建系十周年庆祝活动日前举行。该系是在吴文藻、费孝通等先生的积极倡导下,于1983年正式成立的。近十年来,为繁荣和发展我国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截至今年9月该系共培养本科生200多名,招收硕士研究生143名,博士研究生6名。在科研方面,近7年来共承担国家和部委级研究项目29项,有17部专著获国家或省市各种奖励32次。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纳西族东巴文化艺术节落幕
本报讯九月十五日在北京隆重开幕的纳西族东巴文化艺术节日前落下帷幕。东巴文化是中国云南省纳西族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知识宝藏和富有神奇色彩的民俗风尚而闻名天下。这次艺术节期间,演奏了纳西族古代音乐、演出了纳西族歌舞,展览了纳西族原始东巴绘画及当代东巴绘画,同时,一些纳西族著名学者和专家还为艺术节作了专题演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