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引进优良品种 帮助运销加工
淳化新收苹果七成已有“婆家”
本报西安10月5日电陕西淳化县各部门为苹果生产“牵马安镫”,不仅注意引导果农按市场需求扩种良种果树,还帮助果农开展运销、加工、储藏,保证增产增收。截至目前,今秋下树的8500万公斤苹果,早熟的新红星已销售一空,晚熟的秦冠、红富士等也有70%找到“婆家”。
淳化地处渭北旱塬南缘,适宜苹果生长。近十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苹果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产业来抓。秦冠、新红星、金帅等优良新品种在这里落户,矮化新红星、红富士、王林、乔纳金等品种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县果园面积已达15.1万亩,实现了农村人均一亩果。
与此同时,淳化县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转变职能,从产供销各个环节提供服务。县上每年拿出数十万元用于技术培训,举办各种培训班,培养出农民技术员1500多名。全县除建成11个果品加工厂、果箱厂外,还建成各类苹果贮藏库1000多个,年贮量达1万多吨。为帮助农民搞好销售,全县还建立了33个果品服务公司、5个批发市场;以县外贸公司和供销社为龙头,组建的有400多台车辆、2000多人的运销队伍,更为果农销售产品提供了便利。
县果树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全县苹果总产6000万公斤,农民人均苹果收入533元;今年预计产果8500万公斤,仅林特税收入就可达700万元以上。
(任彦军 孟西安)


第2版(经济)
专栏:

  “国光”竞争乏力 运销渠道欠畅
辽宁果农面临严重“卖难”
本报讯据中国商报报道:辽宁苹果今年获得丰收,总产预计可达85万吨左右,比去年增产6%。但行家们担忧的是,在丰收的形势下,“卖难”的阴影笼罩着苹果购销市场。
其原因主要有:一是新果区、新品种大面积增加,竞争加剧。近几年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出现了大片新果区。他们生产的苹果中,秦冠、红富士、乔纳金等名优品种比例大增。这些新品种以个头大、质量优、色味特的优势走俏市场。相比之下,辽宁省的当家品种“国光”则缺乏竞争力;二是收购资金缺口大,严重制约收购数量。近几年,收购部门和果农都吃够了“打白条”、索要果款难的苦头。沉痛的教训使果农下定决心,今年不给现钱不卖;产地收购部门下定决心,销地不带现钱不给收购。但今年由于银行信贷资金紧张,产销两地经营部门都缺乏收购资金,只能是有多少钱收多少果,直接影响收购数量;三是车皮紧张,有果运不走,严重制约了销地购果积极性。
鉴于上述情况,今年辽宁苹果买难、卖难、经营难已成定势。往年9月份,销地客户已络绎不绝,纷纷前来产区订货,今年却寥寥无几。为维护广大果农利益,保证丰产丰收,建议政府及有关部门及早制定相应措施,调动收购部门的积极性,积极引进销地客户尽早消除“卖难”阴影,确保今年苹果购销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2版(经济)
专栏:编后小议

  坚持不懈解决“卖难”
三番
今年各地苹果喜获丰收,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广大果农担心的“卖难”,也往往与丰收相伴而生。因此,解决“卖难”问题仍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不可掉以轻心。
我国苹果产量近年稳步上升,老果区逐年增产,新果区大片出现,市场供求矛盾缓和。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苹果色、味、形以及销售服务有了更高要求。而不少老果区目前当家的还是“国光”等老品种,缺乏竞争力;许多新果区购销网络尚未形成;加上今年各地资金、运力普遍紧张,在大面积丰收的情况下,农民担心的“卖果难”,就很容易出现。
正视市场供需关系的新变化,苦战几年,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良新品种,是解决“卖难”的关键。眼下,当务之急还是采取措施,疏通销售渠道,保证果农今年增产增收。


第2版(经济)
专栏:

  从农场看农户
——黑龙江垦区采访记事与思考(三)
本报记者吴长生
垦区的农场体制改革,几经反复,至今也未能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但始终坚持改革方向、兴办家庭农场不动摇的农场,日子普遍好过,却是公认的事实。许多农场陷入困境,干部、职工谈到不景气的原因,都认为“改革不到位,总来回翻饼”是最关键的一条,把人心翻散了,劲头翻泄了。而绥滨农场则是勇于改革、坚持“不翻饼”的突出代表。
产权清 机常新
 打破上工大呼隆、按月发工资旧体制,实行大农场套小农场改革,总让一些人担心的是:大农机分到家庭,肯定“一茬烂”。有人甚至断言:“这是败家!”可事实却正好相反。从1985年把农机全部折价到“家”的绥滨农场,如今机械保养得最好,更新得最快,职工自购农机的热情最高。而多数分分收收的农场,现在几乎都面临着农机老化、无力更新的难题。
在绥滨4队的场院上,正忙着翻晒麦子的几位家庭农场的当家人,暂时放下活计,与记者唠起了年景。有机户周广珠:“今年摊上三场好雨,麦子产量高,15垧地(每垧15亩),起码能打45吨。15垧大豆也行,长势不错,虽说不如去年,但每垧收两吨二三没问题。”他是老农机手,1985年买了队里的一台康拜因,随机包了30垧地。“到今年底,近10万元的折价款就全还清了。”“每年只用个把月,花那么多钱买机械值吗?”“值,能多包地,还能为旁人服务挣作业费,有得赚。”周广珠回答得很肯定。“差不多10年了,该大修了吧?”“自家的东西,用前、用后保养下大力,机械磨损少,还能再挺几年。”每年的收入,他一时说不清。大伙一起列了一串帐:每年要交1万多元的机械款,去年花3万多元盖了新房,给大儿子娶媳妇花了小两万元……
由于产权明确,职工爱惜使用农机,精心保养农机,舍得花钱自购农机。各家庭农场不仅还清了1985年转让时核定的848万元的折价款,而且自筹资金2000多万元,购置了一大批更大、更新的农机,光大型联合收割机就有160多台。现在,这个农场的配套农机不仅能满足本场50多万亩的耕作需要,而且农忙时可以输出机务,为兄弟场和附近农村提供有偿服务。
协作体 受欢迎
绥滨农场总共有家庭农场3000多个,其中有机户369个,承包70%的土地;无机户2700多个,承包30%的地。起初,各种各的,一条一溜,既影响机械作业效益,也不利于统一喷药、采用先进技术和轮作倒茬。很快,群众自发创造了新组织——协作体。
协作体一般由两三个有机户组成耕种、收割配套的机组,再吸收十多个无机户参加。公推的协作长负责组织协调生产。协作体内,实行机工、人工按价顶抵,余数付款的原则;一般是统一耕种、收打,分开田间管理。人们把这概括为:“地有数、机到户,合着干、分开算,远看一大片、近看有界线,统一耕种,按区轮作。”
绥滨8队共有7个协作体,薛江春是年轻的协作长之一。他家承担耕种任务,原有一台链轨式拖拉机,价值1万多元,今年又花1.8万买了精密点播机。用它播大豆,不仅能节约1/5种子,还可以深层施肥。另一家有康拜因,负责收割。他们协作体共13户,包了1500多亩地。
“你们怎么个协作法?”
“开春,我家把全部地都翻耕、耙平;然后各户抓阄定地块,再依照各户的打算按顺序播种,种时考虑合理轮作倒茬。药物拌种是统一的,但用什么种子、下多少肥由各家自定。喷杀虫药和灭草剂有飞机;中耕松土按各家需要,有机户提供服务。秋天由收割机分着收。”
“为什么要抓阄呢?”“地有远近、肥瘦,抓阄公平,谁也没怨言;再说,还可以督促翻耕整地的认真干,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家的地是哪溜,一点也不能马虎。”
“除此之外,协作长干什么?不催催田间管理什么的?”
“不用,种自家的庄稼,可不像过去吃大锅饭的时候,农时都把得准着呢。我顶多再管管机工、人工结算的事,挺简单的。”
“大家服你吗?”小薛不好意思地说:“服,因为我尽量做得公正”。
王洪生是无机户,两口子包了60亩地。种地靠协作体,粮食虽说远不如有机户打得多,可他有木工手艺,每年至少干挣3000多元。爱人年年养六七头肥猪,也能赚小两千。他说:“我不会弄机械,但种地不用发愁。像我这样的无机户,基本都养着猪、牛、羊,或干点别的,从地以外找收入。”
绥滨农场现有260多个协作体,春种、秋收全不用场长、队长多操心。以1985年为界,前8年全场粮豆总产是31.6万吨,后8年是42.1万吨;单产也提高了50%多。虽然生产单位划小了,产量却上去了。从表面看,这是“大”“小”的变化,而实质上,这是内在机制的转换,经营机制、分配机制、积累投入机制全变了,变得充满了活力。
小农场 大农户
虽说都姓 “农”,可“一大二公”对农场的影响远比农村深。至今有人担心办家庭农场会“富了和尚,穷了庙”。绥滨农场的实际是大小农场全比过去富了。职工年均收入由1984年的815元提高到1992年的2624元;人均住房面积由不到7平方米,增加到11平方米多,而且多数户翻修、新盖了房子;人均存款增加了5倍。
农场更是实力大增。过去光是6000多职工的工资和50万亩地的生产费用两项,每年就得3500万元。现在全部由家庭农场自理。改革使家庭农场成为投资主体后,近几年共自筹资金4200多万元更新农机、修建住房、购买奶牛,而以往这些都是要由农场支付的。农场卸去包袱,收回农机、住房折价款,再加上逐年收取利、费,得以集中财力兴办那些家庭农场办不了、办不好的事业。他们已先后投资2800多万元,兴修农田水利,建设种子处理中心、粮食处理中心、农用飞机场,改善通讯、交通及福利设施,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改革前8年,农场有6年亏损,累计净亏1200多万元,专用基金、包干节余全是赤字;后8年,农场年年盈利,共盈利1300万元,专用基金、包干节余增至700多万元。
农场机关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机构精简,管理人员减少了多一半,年节约管理费近百万元。原来的物资科等行政单位改办成了物资、粮贸、水利、种子等专业经营性公司,形成较完备的服务体系,本着微利原则,向家庭农场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有偿服务;并辐射到周围农村。
从周围乡村的农户角度看,和他们同样种田的家庭农场都还是农场,不过比过去小了一点。而从原来大一统的农场角度看,3000多家庭农场实际是3000多农户,比一般农户大一点。有人总担心这种改革是一种倒退,“农场和农户一样了,怎么得了”!其实,只要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变得和农户一样有经营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又有什么不好呢?!农场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经济实力增强,职工有了旺盛的投资和生产的积极性并迅速富裕起来,这怎么能说是倒退呢?!大锅饭变成小锅饭,一个积极性变成了3000个积极性,这是一种历史性的大进步。
从长势看,农场的庄稼普遍好于一般农户。这得益于地多、机械多,科学的耕作习惯,有利于取得规模效益的“协作体”,以及在农场原有基础上迅速形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说明,农户还要进步,方向就是——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小农场、大农户”。
绥滨农场改革的成功,不仅展示了国营农场的发展前景,而且从一个新角度再次证明了近十多年来农村改革大方向的正确。只要坚持不“翻饼”,沿着明确产权、组织创新、完善社会化服务的轨道继续走下去,农户经济的活力还强着哩!


第2版(经济)
专栏:流向市场的水

  谈谈水怎样流向市场
水利部部长钮茂生
编者按:《流向市场的水》这个专栏今天结束。我们请水利部部长钮茂生同志写了这篇文章。他就水利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的问题,谈了一些带全局性的意见,权作这个专栏的小结。
应当感谢读者的支持。两个月来,我们接到了不少来信和来稿。它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城市乡村,干部群众,中央有关部门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了他们的看法。在如此多的地方,有如此多的人关心这个栏目,说明“水利走向市场”的问题,已经开始引起广泛注意。可惜,由于报纸版面的限制,我们只能发表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在结束这个专栏的时候,我们强烈地感觉到,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才刚刚开始。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心我国水利事业,使水利得到更快的发展。
与水打交道,在一些国家叫“水务”。我国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首次使用了“水利”一词。他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
照我看,水利这个名称起得好。它用两分法告诉人们,水利,在为社会尽其利的同时,自身也要得其利,没有自身的经济效益,水利不可能有长久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国以来,水利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水土保持、航运、水产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但是,水利在造福社会的同时,在相当程度上却忽略了自身的经济效益。目前,全国水利工程数量不足,标准偏低,已建成的工程设施老化失修严重,8万多座水库十损其四。水利全行业的亏损和效益衰减状况,已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们分析,水利行业内部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不同性质的产业:第一类如防洪、水土保持等,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主要应靠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第二类如灌溉、排水等,可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实行有偿服务,逐步走向自我维持,良性循环。第三类如城镇供水、水力发电、水利综合经营等,属于生产经营型,应在经营中达到自我发展。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通过改革、制订、完善三类产业不同的产业政策和经营管理措施,使整个水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一、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水利固定资产经营管理体系。把国有水利固定资产纳入国家固定资产管理体系,进行清产核资,重估资产,界定产权,明确归属,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以保障水利固定资产的保值和增值。
二、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水利投资体系。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实行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建立“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系。
三、建立完整的、合理的水利、水电价格体系。我们长期以来没有把工程供水、供电作为商品来定价,收费仅为成本的一半。由于价格与价值的严重偏离,水利工程难以维持简单再生产,整个行业陷入贫困。因此,当务之急是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水费、电费改革,逐步理顺和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这是当前水利改革的重点,也是水利走上市场的突破口。此外,我们还要按照国家规定,征收好水资源费等,严格实施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四、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完善水利产业结构,转换内部经营管理机制。服务范围要扩大,服务内容要深化,服务手段要多样化。从大水利的角度出发,开展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积极主动地为城市、工矿企业和乡镇供水。大力发展水电和水利综合经营,增强水利经济实力。转换经营机制,使水利成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础产业。


第2版(经济)
专栏:

  新疆农业连续十五年丰收
本报讯新华社记者蒲立业、本报记者夏珺报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大面积实施“丰收计划”,大大提高了全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自1978年以来,这个区在多年遭受自然灾害和粮食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全区农业生产创造了15年连续丰收的好成绩,今年夏粮总产又比上年有所增加。
新疆地域广阔,生产条件较差,全区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0%以上。自1987年以来,全区结合实施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安排下达的丰收计划,又自行安排实施了大批丰收计划项目,共累计实施丰收计划68项,总面积达7156万亩。丰收计划一开始实施,就以其综合运用各种农业技术的优势,引起了自治区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6年中,区财政累计拨款445万元,用于丰收计划实施,各地财政部门也拿出1156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丰收计划的技术推广、科技培训、检查验收和成果奖励。
在提供充足的资金、物资基础上,自治区专门设立了丰收计划奖,把农业收成同科技人员的收益密切挂钩。


第2版(经济)
专栏:

  松花江建立农民负担监督制度
本报讯黑龙江松花江地区建立农民负担管理监督新制度,保证国家和省有关减轻农民负担的规定得以严格执行。
农户实行卡片制、举报制。由地区农委统一印制的“农民负担登记卡”上面印有农民应缴纳的合理负担的项目和标准。农民按卡交费,卡上没有的,农民有权拒付。
村级费用包干制。村的各项管理费每年年初由县(市)定指标,承包给村支书、村民委员会主任和会计。年终把使用情况公布于众。
县(市)要定期对使用农民负担款的单位进行审查、审计。 (杨桐波)


第2版(经济)
专栏:

  东庞煤矿综采“特区”创高效
人员减60%,产量增24%
本报讯河北邢台矿务局东庞煤矿大胆改革,建立了以高产高效为宗旨的改革试验区——综采“特区”。
该矿的综采“特区”是以连续4年创原煤产量百万吨的综采二队为基础建立的。“特区”的人员极为精干,职工由原来的196人减为80人,干部管理人员由12人减为4人,党工团干部一律兼职。矿上给“特区”以特殊政策:减人不减工资总额;除参加每月一次的矿工作会和重要会议外,有权不参加认为不必要的任何会议;除安检科负责对特区安全生产的检查监督外,取消其他考核检查。
这个矿的综采特区3月1日开始生产运行以来,产量效率大幅度提高。到9月30日,生产原煤81.26万吨,比上年同期提高24.2%。工程质量一级品率达到100%,机电设备完好率达到91.5%,回采工效月均每工38吨多,比上年提高46%。“特区”回采工作面效率达到每工65吨多,职工人均收入比1992年平均月收入提高一倍。 (曹国华 王学文 李仁堂)


第2版(经济)
专栏:

  中外企业家洽谈会在京举行
本报讯’93中外企业家洽谈会近日在京举行。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及国内企业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洽谈会。会上发布了各国市场信息及分析资料,开展了中国投资研讨会、房地产信息发布会等活动。(文君)


第2版(经济)
专栏:

  通县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商建立合作关系
本报讯北京市通县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已与美国、俄罗斯、日本、匈牙利、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建立了友好的合资合作关系。该县6日开幕的集饮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于一体的小吃节吸引了国内外大批客商。 (李永刚)


第2版(经济)
专栏:

  广州洪慧公司向韶山赠金表
本报讯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生100周年,广州洪慧公司特制纪念手表一万块,最近将一块顺序编号00099的金表捐献给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手表正中上方刻有足金的毛泽东浮雕头像。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馆长田余粮日前在京接受了捐赠。(雪慧)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建行为三峡工程筹资逾十亿
本报讯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三峡工程专业分行大力筹措资金,全力支持三峡工程建设。从去年10月至今年9月上旬,累计筹集、供应资金10.8亿元,有力推动了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三峡工程导流明渠开挖初具规模,导流明渠陆上开挖已开始施工;其它施工项目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
(陈智)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短讯

  首届中国北京房地产交易展示会召开
本报讯首届中国北京房地产交易展示会10月4日—6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此次房地产交易展示会由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中房协房地产市场专业委员会和中外房地产信息中心联合主办,据统计,参展企业近百家;前来咨询、参观、投资的外国客商也达百家;参展项目120多个;有包括三个开发区、十多幅地共500多万平方米的土地进行招商;跨省市换房信息多达500余条。组委会在此次交易展示会上推出了5万平方米的民用商品住宅房。 (剑红)


第2版(经济)
专栏:

  金融整顿不忘发展经济
铜山农行把信贷资金用在刀刃上
本报讯江苏省铜山县农业银行在积极开展金融整顿的同时,采取多种得力措施,大力筹措资金,竭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1—8月份累计发放各类贷款7.7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8月末全县已实现工业总产值41.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9%。
国家实施整顿金融秩序,加强宏观调控的决策以后,该县乱集资、乱拆借的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但资金的严重短缺,仍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对此,铜山县农行边整顿、边开拓业务,进一步完善存款承包机制,调动干部职工抓好存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积极开辟存款来源,改建或扩建一批储蓄网点,为顾客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存款工作不但摆脱了困境,而且保持了超常规的增长。到8月底,各项存款达到16.89亿元,比年初净增2.1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长0.52亿元。
该行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压缩对常规农业支持的比重,着力支持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集中7479万元资金优先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商品基地建设、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1—8月份累计发放贷款580万元,支持兴建了蔬菜、粮食、果品、小商品等7个较大型专业批发市场。 (姚新远 初涛)


第2版(经济)
专栏:

成(成都)渝(重庆)高等级公路,是我国目前在建公路里程最长(340.2公里)、投资最多(20亿元)、规模最大的大型建设项目之一。担负该工程两个合同段施工的铁道部十六局五处2100名建设者,大胆向国际标准化施工迈进,创出了采用“塑料插板排水”法处理软土路基等20多项新技术。截至8月底,工程已综合完成79%以上。①科技攻关。②路基施工。③护坡施工。④桥梁施工。成海忠杨卧龙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