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5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地质界“奥林匹克”盛会将在京召开
 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组委会成立
 李鹏致信祝贺 邹家华到会讲话
本报北京10月4日讯记者朱剑红报道:本世纪全世界地质界最后一次盛会——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将于1996年在我国召开,今天,大会组织委员会在京成立。李鹏总理向组委会发贺信,邹家华副总理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
李鹏总理的贺信说,欣闻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组织委员会成立大会今天正式召开,这是我国地质界期待已久的一件大事。请接受我对大会的衷心祝贺,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李鹏的贺信说,国际地质大会具有百余年的悠久历史,规模宏大,是国际科学会议中一个高层次的国际学术组织。中国为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中国召开感到十分高兴,相信国际地质界的这一盛会将对加强世界各国在地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对于我国扩大开放,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大会组委会及各工作委员会齐心协力,团结广大地学工作者,在各有关部门和地区的大力支持下共同把这次国际地学大会筹备好,为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际地质大会是全世界地球科学界四年一度的盛会,享有地质界的“奥林匹克”之美誉。中国从1983年起提出了由我国主办一届大会的申请,10年申办努力,终于结出硕果——1992年日本京都第29届大会正式决定,第30届大会将于1996年8月在北京召开。今天同时成立的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荣誉委员会,由李鹏总理担任荣誉委员会主席,邹家华、钱其琛、宋健和罗干等国家领导人任副主席。大会组委会主席由地矿部部长朱训担任,组委会将负责大会的组织领导和重大问题决策,编制和审定大会筹备、组织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邹家华说,我国作为国际地质大会的主办国家,一方面要向世界各国同行充分展示中国在地质工作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给地质工作带来的勃勃生机和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也要虚心学习国外在地质工作领域的先进经验,做到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第1版(要闻)
专栏:

  北京实行日报早投
本报北京10月4日讯 北京邮政管理局为提高邮政服务水平,解决1994年京版报纸的增期扩版发行,从10月5日起,对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科技日报、北京日报等19家日报实行早发、早运、早投、早售。5日清晨6时,北京邮政管理局35个支局的报车将准时发出,各支局到上午8时30分止就会全部投送完毕。从即日起,北京城区有300多万读者每天可提前两小时左右见到报纸。     (罗亚毅)


第1版(要闻)
专栏:

  进一步丰富和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本报评论员
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获得丰收,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广大的文艺工作者遵循党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努力创作,向人民群众献上了不少精美的精神食粮。文学创作繁花盛开,影视节目绚丽多彩,戏剧舞台争芳斗艳,文化市场十分活跃。党中央关于“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的部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扫黄打劣”工作优化了文化环境,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正在得到有效的调动和发挥。
我们面临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和任务,生气勃勃的时代生活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文艺创作如何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还需要广大文艺工作者作出积极努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文艺创作,总的来说是要促使人们振奋精神,鼓舞斗志,培养和陶冶人民的高尚情操,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当然,也要给人们在工作之余带来欢乐。”一支优美的歌曲,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一台健康高雅的歌舞晚会,一部上乘的影视节目,都可以使人得到愉悦和享受,激励和振奋人们的工作热情和干劲。文艺工作者应当多出好作品,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做出贡献。应当看到,现实生活在不断发展变化,群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情趣也在不断提高,新的形势对文艺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研究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比如群众对文艺需求的新变化,传统的艺术形式与现代内容的关系,青年人的审美需求和欣赏特点等等,这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和反映我们时代的历史进程,丰富和繁荣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文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各种思想观念的交流和碰撞,不可避免地在文艺领域和文化市场中有所反映。一方面,文艺园地百花争艳,生机盎然;另一方面,一些平庸和低俗的书刊、磁带,宣扬色情和迷信的出版物,也时有发现,败坏了读者的胃口。广大人民群众对文艺工作寄以很大的期望,他们希望文艺工作者增强责任感,激浊扬清,高扬时代的主旋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潮中,创作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鼓舞人们去夺取新的胜利。
丰富和繁荣群众的文化生活,关键是要抓落实。文化工作有专业和业余两支大军,我们党有做好文化工作的经验,继承传统,发挥优势,将会进一步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活跃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重要的在于群众性,在于参与。我们有大量出版园地,有众多新闻媒介,有各种影剧院和娱乐场所,有各具特色的民族传统节目,丰富和活跃群众的文化生活,大有可为。我们相信,坚持党的“二为”方向,认真贯彻“双百”方针,通过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和各方面的努力,社会主义的文艺百花园,会更加姹紫嫣红,烂漫多姿。


第1版(要闻)
专栏: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上强调
 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武装全党首先武装各级领导干部
本报北京10月4日讯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班今天在中央党校开学。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胡锦涛在研讨班上强调,坚持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项根本性工作,关系到我们党、我们国家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都要把组织全党认真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坚持不懈地切实抓好。
出席会议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丁关根、尉健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建新。会议由丁关根主持。
胡锦涛在讲话中主要谈了中央举办这次研讨班的意义、目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15年,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坚定地沿着这条道路大步前进的时期,也是邓小平同志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时期。这15年中,我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沿海开放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在世界风云变幻的情况下经受住严峻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人民如此丰富、生动的伟大实践,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同时又为这一理论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的实践和首创精神,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他以非凡的马克思主义的求实态度、探索勇气、创新精神和革命胆略,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把握代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新生事物,及时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并把它升华到理论的高度,从而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不断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
胡锦涛说,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首先就要武装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我们的高级干部带头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一理论,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领导水平,加强工作中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避免或减少大的失误,还可以把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带动起来,促进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伟大的精神力量变为团结凝聚全党全国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物质力量。
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就是要给大家创造一个集中精力深入学习理论和研究思考问题的条件;同时进一步引起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对学习理论的高度重视,在全党形成认真学习、研究理论的浓厚空气,把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落到实处。
胡锦涛希望研讨班的同志认真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和个人实际,总结15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力求得到较大收获。他说,15年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各地各部门的事业都有了很大发展,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新鲜经验,这是一笔十分宝贵的财富。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理论思维认真进行总结、概括和提炼,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对于我们今后在领导工作中正确决策,改进工作,完善政策,推动事业更快更好地前进,都大有好处。
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通过改革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原有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15年的实践充分证明,这条路子我们走对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当前全国总的形势是好的,同时,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不能沿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现在已不适用的老思路老办法,而必须用新思路新办法,通过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解决。他希望研讨班围绕如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个重大课题,深入研究,提出真知灼见。
胡锦涛最后希望研讨班的同志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学习理论同思考问题结合起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畅所欲言,互相切磋,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取得丰硕的成果,把研讨班办好。
丁关根在讲话中说,中央决定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是落实党的十四大关于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这一战略任务所采取的重要措施。他希望参加研讨班的同志通过学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解得更透彻、把握得更准确、运用得更自觉,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领导工作水平,推动我们的事业更好更快地向前发展。
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中央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吕枫、王维澄、郑必坚、汪家镠等。
参加这期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理论研讨班的学员共45人。其中大多数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中央部委、解放军各大单位和武警总部的主要负责同志,还有宣传理论战线的领导干部和党的理论工作者。


第1版(要闻)
专栏:

  国务院举行第10次常务会议李鹏主持会议 原则通过预算法(草案)和教师法(草案)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李鹏总理今天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草案)》和《教师法(草案)》。
国家预算和管理是实施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过去,我国的预算管理存在着编制程序不清、管理权责不明、审批不严格、执行不认真以及监督不力等问题,致使国家预算缺乏应有的法律严肃性。1991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预算管理条例》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各级权力机关、政府机关、各级财政部门以及各部门、各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权,加强对预算编制,预算审批、预算执行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以法理财、依法治财,使财政预算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现在提交审议的预算法草案包括总则、预算管理职权、预算收支范围、预算编制、预算审查和批准、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监督、法律责任和附则等。
今天审议的《教师法(草案)》,根据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审议时提出的意见,对教师的管理体制、教师的计划分配与聘任制、教师的待遇、教师职务等问题进行了修改。
会议原则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草案)》和《教师法(草案)》,作进一步修改后,将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主席会见克莱普什议长
双方希望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周树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上午在中南海会见了欧洲议会议长埃贡·克莱普什一行。宾主一致表示希望进一步发展中国和欧共体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会见中,江泽民对克莱普什作为欧洲议会议长首次访华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欧洲议会和全国人大之间日益增多的交往表示高兴。他希望,议会之间的交流能增进中国与欧共体及其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彼此间的友好合作。克莱普什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访华为发展欧共体同中国的关系作出贡献。克莱普什还对中国所取得的“举世无双的经济成就”表示赞赏。他认为,同中国一样,欧洲正处于一个巨大变化的时期,欧洲十分关注中国的发展,希望发展对华合作关系。
江泽民在介绍国内形势时说,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经济发展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借鉴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管理经验。他说,在努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中国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丙乾和人大外委会主任委员朱良等参加了会见。


第1版(要闻)
专栏:

  江泽民会见尼雷尔
新华社北京10月4日电(记者张益俊)国家主席江泽民今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坦桑尼亚前总统、南方中心主席尼雷尔时说,如何发展本国经济,是当今第三世界国家共同面临的课题。
江泽民说,加强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合作,有许多工作要做。他表示,中国支持尼雷尔和南方中心为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所作的努力。江泽民赞赏尼雷尔和南方中心在促进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尼雷尔说,这是他第11次访华。此行的目的是在为将南方中心转为常设机构而筹措资金的同时,亲眼看一看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江泽民向客人介绍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形势。
尼雷尔应中国人民外交学会邀请于9月29日抵京。外交学会会长刘述卿参加了今天的会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