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世界经济风景线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3年年度报告谈起
  黄千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撰写的1993年《世界经济展望》和年度报告摆在面前,诸多的统计图表和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一幅90年代世界经济的风景线。
就世界整体而言,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在1991年跌入低谷,只有0.5%;1992年稍有爬升,达到1.75%。世界经济已连续3年呈景气低迷之态。《世界经济展望》预测,199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达2.25%,1994年可达3.5%,但又明确表示对此全无把握。
90年代世界经济的特征是: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表现不佳。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1991年前后跌入经济负增长。当美、英、加3国经济开始爬出谷底、缓慢回升之际,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却同步下跌,于1993年初跌入谷底。
与此同时,东亚地区在世界性景气不振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增长纪录”。由于世界经济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90年代的世界经济风景线便是一幅东高西低的图景。
西方经济:90年代开门不吉
在世界跨入90年代之前,西方主要工业国普遍存在乐观的预测。《2000年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认为,“90年代,世界将进入经济大繁荣时期。多种因素促成了这种经济繁荣。”上述看法大都基于对未来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高新科技产业化的乐观预测。此外,也有少数学者认为,由于经济周期长波的影响,90年代将出现世界经济大危机。90年代初的实际情况却介乎二者之间,表现为温和的衰退和疲软的回升。
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3年《世界经济展望》提供的统计图表和分析看,西方主要工业国的这次经济衰退表现出一定的不同步性和不均衡性。从1988年起,西方主要工业国开始出现经济增长减速现象。199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相继跌入负增长,日本、德国却出现了经济上的“小阳春”。1991年,美、英、加3国经济已跌至谷底,开始回升,德、日经济增速却急速下落。(参见表Ⅰ)
表Ⅰ: 西方7国经济增长率(%)
国 家
  美 国   2.5  0.8 -1.2  2.1
  日 本   4.7  4.8  4.0  1.3
  德 国   3.4  5.1  1.0  2.0
  法 国   4.1  2.2  1.1  1.8
  意 大 利 2.9  2.1  1.3  0.9
  加 拿 大 2.3 -0.5 -1.7  0.9
  英 国   2.1  0.5 -2.2 -0.6
(材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3年年度报告)
随着90年代西方经济转入“低空运行”,西方国家的失业状况继续恶化。1992年经合组织国家的失业人数近3000万,失业率达7.9%。据经合组织最新预测,今年,它的24个成员国的失业率将上升到8.2%,失业人数可能增至3400万,其中,美国和加拿大将达1100万,欧共体成员国将达2020万。欧共体去年12月的失业率已达9.6%,预计今年底可突破11%。
90年代西方经济的另一特征是,国际金融领域出现了剧烈的动荡。德国出于国内需要,坚持高利率政策,同时由于欧共体成员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欧洲货币体系于1992年9月陷入严重危机。英镑和里拉暂时退出汇率机制。这次危机可能推迟欧洲货币联盟的进程。
此外,西方股市在90年代亦颇为动荡,如日本东京股票价格去年8月跌破了15000日元,比1989年末的股票价格高峰下跌了63%以上。
西方经济:症结与前景
许多学者认为,西方主要工业国的经济不振是由周期性危机加上结构性问题所致,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低空运行”的态势。
从世界市场的角度看,由于南北差距日益扩大,不能形成新的市场,发达国家本身的市场已呈饱和状态。这从根本上制约了世界经济,包括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
世界科技革命虽然仍在继续深入发展,但从目前看,仍未能形成影响经济全局的产业规模,产生新的经济生长点,因而也难以对市场带来重大推动,形成世界经济的大高涨。
在80年代,西方主要工业国中,虚拟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际经济而超速发展。在美国,依靠扩大债务、寅吃卯粮而形成了里根经济繁荣,股市狂升,垃圾债券盛行。在日本,金钱游戏越玩越火,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与日俱升,“泡沫经济”急剧膨胀。然而,欠债毕竟要还,虚拟经济最终还是要受实际经济的制约,90年代的西方经济衰退,似可被视为对虚假景气和“泡沫经济”所进行的双重调整。
西方主要工业国80年代所积累的国民经济结构性失衡导致90年代的金融狂泄,元气大伤,调整恢复尚需时日。美国1990年公私债务累计已达133849亿美元,现在1美元可供支配的个人收入中要用20美分支付债务利息。克林顿政府提出“重振美国经济”的口号,以削减赤字和刺激经济为政策目标,由于两者的矛盾性,鱼与熊掌,颇难兼得。德国在实现统一后,每年对东部的财政支援达1500亿马克,从而被捆住手脚。德国3级政府的预算赤字已从1990年的525亿马克升至1992年的1350亿马克,1992年国债已达13500亿马克,日本虽已经历了“泡沫经济”的破灭,但股价、地价对国民生产总值之比依然偏高,仍需经历一段时间的调整。
西方主要工业国在冷战结束之后,注重本国利益的内向倾向抬头,经济政策的协调能力有所降低。表现之一是在货币政策上各行其是,德国坚持高利率政策,触发了欧洲货币体系的危机和西方金融市场的混乱。二是贸易摩擦加剧,难以达成妥协。由于法国不接受关于美欧农产品贸易的布莱尔宫协议等原因,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一拖再拖。
对于许多西方工业国来说,“富贵病”也许是一个根本性的症结:高消费、高赤字、高债务、低积累、低储蓄和低投资,随之而来的是劳动意愿和进取意识的低落,劳动者素质相对降低,劳务成本过高,生产竞争力减弱。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在许多一般商品的大规模生产上已难以与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竞争。
面对目前的经济困境,西方主要工业国中已出现了寻求变革的趋向。美国克林顿以“新政”面貌上台,日本打破了战后自民党执政近40年的格局,意大利发生了政治大地震。就经济政策而言,西方各国似乎出现了向强调政府干预方向回复的势头。以美国为例,克林顿政府似乎想在供应学派和凯恩斯主义之间寻找一个现实可行的平衡点,有人称之为以供应为导向的行动主义,它主张用促进公私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实行合理税赋、提高劳动者素质等手段重振美国经济,既不同于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波动的新保守主义,也不同于主张刺激需求的凯恩斯主义。
目前,西方主要工业国也具备一些有利于经济回升的因素,如通货膨胀率较低、利率水平也较低、国际原料价格和石油价格也较低。所有西方工业国在1993年后期均可走向回升,摆脱互相牵制的局面。西方各国在经济上亦出现了一些积极迹象。
东亚经济:乘风起飞后来居上
90年代以来,美国、西欧和日本先后陷入衰退,整个世界经济景气低迷。在此一派萧瑟之中,唯独东亚地区的经济一枝独秀,保持了6.5%的经济增长水平。中国1992年的经济增长率为12.8%,居全球之冠。今年,亚洲“四小”的经济增长率预计将达7%,东盟的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4国为6.8%,越南7%,老挝5.5%,中国可望达10%以上。(参见表Ⅱ)
由于东亚地区30多年的经济增长,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明显加大。1960年,亚洲经济仅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今日已占25%,预计10年后将扩增为1/3。依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世界经济展望》的统计,按1987—1989年的平均汇率计算,日本、中国和亚洲“四小”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世界的18.6%,按购买力平价方式计算,1990年,上述数字为16.02%。
表Ⅱ: 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
国家和地区
  中 国   4.2  4.3 7.8 12.8
  香 港   2.7  3.3 4.2  5.0
  韩 国   6.2  9.2 8.4  4.7
  马来西亚  8.8 10.0 9.0  8.7
  新 加 坡 9.2  8.4 6.7  5.0
  中国台湾省 7.6  4.9 7.3  6.4
  泰 国  12.0 10.0 8.2  7.5
(材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3年《世界经济展望》)
东亚经济:特色与展望
东亚经济被认为奇迹,引起各方极大兴趣,各种论文,各种解释,见仁见智。择其荤荤大端者,介绍如下:
有学者认为,东亚经济模式是一种典型的“指导性市场经济”。东西方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由于东亚的工业化都属于“后发性”,当其现代经济发轫之际,就须在西方国家占有的世界市场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为此,政府必须出面组织财力物力,扶持本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看不见的“市场之手”与看得见的政府之手互相结合,共同配置稀缺资源和协调经济运行。
政府必须在维护宏观经济稳定、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制定产业政策、保障经济竞争的公正性和进行社会利益再分配等方面发挥其不可替代的职能作用。东亚的经验表明,政府以有效的方式和适当的力度干预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政府干预必须依据市场规律来规划进行。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复杂化,政府应及时调整干预力度,实行从直接干预向间接干预的转化。
许多学者还从文化角度探讨了东亚经济模式的成功。现代工业文明是从欧洲文明中发端的。战后东亚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表明,东亚社会在保持其文化特性的同时,对现代工业文明具有适应性和承纳力,这种现象触发了“儒教文化圈”之类的种种议论。经济形态的背后必然有相应的文化支撑因素(价值、道德、习俗、社会组织形式等),前面所谈到的东亚政府干预模式,一方面固然出于经济生活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来自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渊源。东亚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传统崇尚学习,从而有利于这些国家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水平。多数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资金来自储蓄而非股市,平均储蓄率为国民生产总值的30%以上,远远高于北美、西欧的发达国家。这一现象也是同东亚地区人民的传统文化心理密切相关的。
东亚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善于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环境提供的可能性。例如,日本、亚洲“四小”和东盟国家先后利用了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传递的机遇,80年代的中国也充分利用了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四小”产业传递、世界市场容量扩大的机会,使经济上了一个台阶。
对东亚各国和地区来说,其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的互补性较强,因而近年来地区内部的贸易和投资不断增加。东亚地区内部的贸易在其对外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1980年为33%,1989年升为39%,目前已超过40%。由于东亚对美欧市场的依赖减少,因而在90年代西方衰退时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
对于东亚经济的未来,舆论界普遍持乐观态度,认为这一地区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太平洋世纪已露出晨曦”。
据亚洲开发银行的一份研究报告,东亚地区经济1993年仍可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产业分工形成新的格局,初级产品的发展将趋缓慢,以微电子工业为中心的高附加价值产品将发展迅速。这一地区在90年代将实现制造业结构普遍升级,在新的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阶梯型产业结构分工体系。东亚地区还将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新热点。
结束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在国家兴衰、社会变迁等变化背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被普遍认为是社会变化的原动力之一。西方的经济衰退和缺乏动力并非全由暂时的因素所致,人们普遍产生了危机感,人心思变。不过,如何走出困境的思路目前似乎还看不清楚。东亚国家和地区目前经济正走上坡路,潜力巨大,充满机会和希望,一定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应有的地位。(附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