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家电市场由旺趋缓
进入7月份以来,持续了几个月的家电销售骤然降温。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彩电、洗衣机、电冰箱销售量增幅分别比上月回落18至36个百分点,录像机销量由上月的增长59.8%变为下降1%。8月份,销售继续下滑,8种主要家电商品销售量与上年同月相比,增长的仅有洗衣机、录音机、彩电,但增幅也分别比上月回落29、11和35个百分点,录像机、电冰箱销量则分别下降23.7%和1.3%。
家电商品销售出现降温,主要原因是:
1.政策效应。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后,调剂市场的人民币对外汇比价由持续下滑转为回升,增强了居民对人民币的信心,缓解了市场上购物保值的势头,部分进口及国产名优家电价格开始回落。
2.消费心理的变化。两次提高银行存贷利率,加强对社会集资和金融市场的管理,对吸引居民储蓄、减少即期消费、稳定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弱化了对消费品市场的冲击力。7、8月份新增城乡居民储蓄存款767亿元,比上年同月多增390亿元。
3.价格的制约。美元汇率的变化,致使部分家电商品形成了高进低出的局面,影响了市场销售。
4.上半年的购买热潮,使一些消费者提前购买了部分家电商品,因此,家电市场出现暂时的“消费断层”,也在情理之中。
从长期的角度看,家电市场仍将是平稳的增长趋势,不可能大起大落。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目前市场降温,但一些厂家受前期需求过旺,生产高速增长的惯性驱动,产量仍居高不下。7、8月份全国家用洗衣机产量分别比上年同月增长54.7%和60.5%,家用电冰箱分别增长62.1%和54.1%。照相机、电风扇、吸尘器、房间空调器、电饭锅等生产也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专家指出,在家电市场日趋平稳的情况下,为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厂家应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搞好售后服务上下功夫,而不要盲目追求产值。
(9月23日《市场报》严先溥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月饼的起源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说到月饼的起源,历来有多种说法。其中一说,相传是明初大臣刘伯温所创。为把反元日期串通起来,他们利用中秋节互馈麦饼之机,把起义日期写在纸条上暗藏于饼里,约定8月15日造反。从此每年这天,家家户户吃麦饼以示纪念。还有一说,说吃月饼起源于唐朝。传说唐高祖李渊,有一年欢庆中秋佳节,与群臣共尝吐蕃商人所献的圆饼。高祖仰望天上又圆又亮的明月,笑道:“应将圆饼邀蟾蜍”。自此,赏月吃饼也就相演成俗,世代相传。
以上传说,虽然流传甚广,但缺少史实依据。根据民俗学资料得知,中秋节俗应是起源于上古先民对月亮(月神)的崇拜。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书舜典》:“肆类于上帝,?于六宗,望以山川,遍于群臣”。“类”、“?”、“望”均是对不同神灵的祭祀方式。“六宗”包括“天宗”,即祭祀日、月、星之神。可见我国上古之时,已把月神列为天神之一而加以崇拜了。
由于先有“拜月”,而后有“赏月”。有了“赏月”,才会有“月饼”之食。唐高祖所吃“圆饼”,并非现今的“月饼”,它有可能是后来制造月饼之发端。但作为食品的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南宋《武林旧事》一书。该书云:“月饼”是“蒸作以食”的饼食。薄而软,没有馅,有如“薄软云衣似,团栾月样描”(宋人“咏月饼”诗句)。大概迨至明清之际,月饼才越制越精,吃月饼之风也就逐渐盛行起来。“八月馈月饼,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馈,大小不等,呼为‘月饼’。市肆至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这是沈榜在《宛署杀记》中记述明代万历年间北京中秋节赠月饼之风俗习惯。
(8月26日《粤港信息日报》韩伯泉文林松涛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话说天坛祈年殿
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一四二○年),原名大祀殿,用来合祭天地。明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年),改建为用来祭天祈谷的大享殿;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年)更名为祈年殿。
祈年殿是极为罕见的亭式,三层檐攒尖殿顶的圆形大殿,矗立在五千九百平方米的汉白玉三层须弥座上。殿高三十八米,直径三十米,殿的构架上没有一砖一石、一铁一钉,完全是木质结构,并巧妙地取消了长柁巨檩,以十二根内柱和十二根外柱(分别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天十二个时辰,合之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四根龙井巨柱(象征四季)环转支托,上部枋棁桷榱皆以榫卯相扣,把象征二十八星宿的二十八根巨柱牢牢连为一体,殿内顶部还装有壮观的九龙藻井。整座殿的结构,复杂精巧又极其科学,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达到了形神兼备的完善境界。
不幸的是,清光绪十五年(一八八九年),祈年殿遭到雷击,在一天一夜的大火中烧毁。光绪皇帝心如火焚,急命重建。而掌管建筑事务的工部竟没有祈年殿的工程资料,群臣遍查《清会典》、《明会典》也找不到祈年殿的图纸和尺寸。后来紧急召集参加过修缮祈年殿的民间工师问计,终于发现了一位工师,他在施工中以惊人的记忆力把祈年殿的结构和各处尺寸准确地默记心中,工部惊为奇人,遂“以其言绘图进呈”光绪皇帝旨准,经过六年的施工,于光绪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祈年殿重新屹立,再现辉煌。
(九月九日《北京日报》王化君 顾孟潮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不可忽视的“第三状态”
现代医学将健康称为第一状态;将疾病称为第二状态;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则称为第三状态。通常,在各种因素的刺激下,除少数人出现明显的疾病外,绝大多数人是处于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
调查发现,占人群总数的30—50%左右的第三状态者,不像健康人那样精力充沛,生气勃勃,也不像病人那样面容憔悴、萎靡不振,却经常感到食欲不佳,疲乏无力,情绪不稳,头晕、失眠、关节疼痛等。尽管他们自我感觉不好,去医院检查又查不出什么病患,使人难以理解。
导致人体第三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影响等等。在这些不良因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生理功能暂时失调,造成如精神紧张综合症、疲劳综合症、疼痛综合症等。另外,某些内在致病因素、生物因素对人体的影响,不致产生明显的症状,如无症状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人体的第三状态具有较强的可逆性,当一个人的不良习惯或自然、社会危险因素有所改变,机体对危险因素的耐受性会增强,产生相应的免疫力,从而使疾病逐渐隐退,机体逐渐进入健康状态。
减少“第三状态”人群的比例,能有效提高人口质量,是利国又利民的好事。(9月14日《四川日报》徐继坚文 王敏才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水、井、坊与城市
人类的生活离不开水,先民们为了汲水方便,就住在河边,旱地上只有掘井取地下水才能在那里生活。古时所谓“凿井而饮,挖穴而居”,正是原始人生活的情形。限于工具和技能,当时治水和凿井的人同样都是英雄。古书记载我国最早发明凿井的人是伯益。
夏商时期,对水井已有文字记载,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的文物中,甲骨文上已有了“井”字。“井”字的形象是井上四木相交的栏圈,一井可供八家人用水,古制八家称为“井”。殷周时,官府将每方土地(九百亩)按“井”字形划分九个区,正中间那个区是“公田”,八家可以共用这个水井食用和灌溉。不仅农业如此,人们在集市交换商品也围绕水井进行。《管子·小匡》:“处商必就市井”,“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所以把商品买卖的地方叫“市井”。
由于“井”字形的市场不能满足各行各业众多客商的交易需要,后来逐渐形成了“#”形的坊。小坊的四周由高墙围住,开东西二门,中通大街;大坊开四门,场中有“十”字街,大小坊内有巷曲与住宅相通,夜间则关闭坊门。隋唐时的长安城,划分全城108坊为棋盘式小方块,城中最北部是宫城、皇城。皇城前左右两隅是东市和西市,为全城的贸易市场、邸店和手工业作坊集中的地方,与城中的几条干道相通。当时有“前宫后市”、“日中为市”之说。因为“坊”为一些独立的单位,此时的城市还较为封闭。到了北宋时,封闭式的坊日渐为横巷所代替。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比较真实地见到当时的情景。
城市人多,需要的水就更多,为了解决用水的问题,古代的大城市都建在江河或湖边,这样便于取水,如汉唐都长安,四周有泾、渭、灞、浐、沣、滈、潏、涝等河流,有“八水绕长安”之说。六朝故都南京,附近有玄武湖、莫愁湖、秦淮河;九朝故都洛阳,有洛水、伊水直通黄河;宋都汴梁有汴河。靠近河流除方便居民吃水以外,还可以漕运。江南的大米,东南的海盐通过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运往汴梁、洛阳、长安。这些地方由于临河的方便,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很快发展为当时的驰名城市。(9月4日《房地产报》沈洪文 汪慧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人体为什么不断增高
人类身高一代高于一代的情况,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在近80年中,我国18—25岁的城市男女青年,平均每10年分别增高2.3厘米和2.15厘米。
那么,人体为什么会越长越高呢?早在20年代初,原苏联人类学家布诺克曾提出现代人体增高与“异地婚姻”有关。他认为父母出生地之间的距离越远,其子女生长得就越高。
1935年,德国学者科赫提出了一种理论,认为太阳光的辐射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着巨大的影响,人变得越来越高大,是因为受日光照射的时间增长的缘故。
4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迈尔斯提出人体增高与气候有关。他认为地球变冷和空气温度降低会促使身体增长加快。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科学家先后提出了种种假说。有人认为,加速生长是因为小孩和孕妇维生素摄入量的增多,营养情况的普遍改善,尤其是高蛋白食品、奶制品、糖和动物脂肪的增加。有人以为,这是由于人受到无线电站、电视发射机、雷达和X射线装置等的电磁辐射所造成的。还有人认为,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生命节律的加快,是导致人体增高的重要原因等。
究竟人越长越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在这个问题上,至今还没有一致的看法和明确的答案。不过日本京都大学川烟博士认为,在影响人体身高增长的因素中,后天性因素占80%,先天性因素(即遗传因素)仅占20%,后天性因素包括运动、情绪、营养、生活方式和医疗条件等。这究竟是否准确,还有待于科学实践来检验。
(8月14日《中华周末报》韩杰文 朱贵军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何时运动最好
人们已经注意到,国际、国内体育比赛大多安排在傍晚进行,因为此时,运动员最能出好成绩。美国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运动中心一位保健运动医学教授让一组运动员在同一天的早上和傍晚分别测验100米跑、跳远、游泳、推铅球和划船,然后仔细比较和分析每一参加者早晨和傍晚的各项成绩,结果最高成绩都出现在下午后半段。此时运动员们的体力、肢体反应的敏感度及适应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经过多次重复试验,结果相同。
研究者认为,体育比赛安排在傍晚最能取得好成绩,健身运动的最佳时机也在傍晚,因为人类身体的各种活动是受生物时钟所控制的,在一天24小时之中,体力的最高点与最低点都按一定的规律升降,而促进体力发挥至最高点的多种因素,一般在下午的后半段达到最高值。
据英国生理学家汤姆·雷利测定,下午4—9时,体内的一些与代谢有关的激素分泌活跃,使全身肌肉以及各内脏器官温度都升到最高水平,由于体温增高到细胞内各种酶最适宜温度,增强了酶的活性,使身体对外界环境的应激反应能力达到最高水平,神经的灵活性也最好,大脑皮质的兴奋性集中,肌肉的活动敏捷而协调,能够更好地发挥健身效果。
日本的研究表明:心脏病人在一天内对身体负荷反应有所不同,早晨的反应最差,如果这时进行较重的体力劳动或大运动量锻炼,就容易出现危险,这主要同早晨血液粘稠容易形成血栓,继而栓塞、心脏冠状动脉有关。为此,提出心脏病病人进行体育锻炼最好避开心脏病发作的“早晨高峰”,以傍晚为好。
(9月8日《今晚报》肖祥云文 王雪森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红白“罚款单”(9月15日《长江开发报》唐少仪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