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日大使举行宴会
庆祝中日友好条约生效十五周年
张国成
本报东京10月26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中国驻日本大使徐敦信今晚在大使馆举行宴会,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生效15周年。
徐敦信大使和日本副首相兼外相羽田孜先后在宴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徐敦信在讲话中说,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继中日邦交正常化后,两国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中日和平友好条约进一步巩固了两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使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到了新的历史阶段。他说,条约中的反霸权条款明确表达了两国政府和人民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信念和决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展望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未来时,徐大使说,中日双方对此已有许多共识和有利条件。首先,双方对两国关系的重要性都有充分的认识;其次,中日关系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基础,搞中日友好是得人心的;第三,扩大经济交往是双方共同利益之所在;第四,国际形势要求中日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与合作。最后,他表示期待着羽田孜副首相兼外相不久将对中国的访问。
羽田孜在讲话中回顾了1972年以来日中关系的发展。他在讲话中引用中国古语“源清流洁,本盛末荣”。他说,正像这句话所表达的那样,任何事情要想常盛不衰,必须具有牢固的基础。他表示相信,随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条约的重要性将愈益明显。


第6版(国际)
专栏:

  加拿大大选揭晓
自由党获胜保守党惨败克雷蒂安将组阁
本报渥太华10月26日电记者邹德浩报道:加拿大大选昨天举行,由于地区时差较大,投票工作从早9点一直进行到晚8点。初步结果今天凌晨揭晓,由吉恩.克雷蒂安领导的自由党获得压倒多数的胜利,原执政的保守党失利。
统计数字表明,在众议院的295个议席中,自由党得177席,改良党得52席,新民主党得9席,保守党只得了2席,其它党得1席。魁北克省的魁北克人集团在全省75个席位中获得54席的多数选票,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记录。鉴于魁北克省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加上该省的独立倾向严重,因此,魁北克省的席位和动向备受人们注意。
保守党领导人坎贝尔承认竞选失败。59岁的克雷蒂安将成为下届政府总理,他在选民的欢呼声中发表了电视讲话,他表示要尽全力发展加拿大经济,迎接未来的挑战。
这次大选是加拿大第35届众议院选举,全国共有14个政党参加,提出了50多名候选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第十二届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闭幕
据新华社利马索尔(塞浦路斯)十月二十五日电(记者陈德昌)第十二届英联邦国家首脑会议今天在塞浦路斯滨海城市利马索尔闭幕。会议发表的最后公报阐述了英联邦国家领导人对当今世界局势的看法和准备采取的对策。
公报说,与会代表认为,冷战的结束使得国际和平、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前景大大改观。但是冷战结束给人们带来的希望被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蒙上了阴影”。
公报谈到此次首脑会议重点讨论的南非问题时说,南非局势有了很大改善,取消对该国经济制裁的条件已经成熟。
公报支持以色列和巴解组织达成的和平协议,并希望有关各方保持和平势头,以便达成一项有利于该地区各国人民利益的公正和全面的解决办法。
公报说,英联邦国家领导人对波黑局势感到关切,并敦促国际社会竭尽全力,以便早日公正、平等和全面地结束那里的冲突。
与会各国领导人认为,世界经济形势很严峻。公报要求早日结束“乌拉圭回合”贸易谈判,并将期限定在今年十二月十五日。
来自英联邦成员国的三十六位政府首脑和十一名部长及一千多名代表出席了为期五天的会议。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俄罗斯调整亚太政策
吕岩松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10月中旬对日本进行了首次正式访问,这是他继韩国、中国和印度之行后第4次出访亚太国家。
俄罗斯独立后,因政治及经济上的种种原因,在外交方面实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方针。鉴于严酷的国际政治现实以及国内舆论的压力,去年7月叶利钦总统强调俄罗斯“要坚决走向东方”,其外交政策应是“丰富多彩”和“全方位”的。去年底、今年初叶利钦总统对亚太3国的访问及后来正式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对外政策构想基本条例》进一步确定了俄罗斯被舆论称之为“以西为主、东西兼顾”的外交策略。
从叶利钦几次访问期间的言论看,这一政策的主要考虑是:确定自己的“欧亚大国”地位,同亚太地区国家发展平衡和稳定的关系,特别是扩大同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以带动其远东地区的经济发展。
俄罗斯发展同东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对其本身的稳定与发展至关重要。从政治上说,这有利于平衡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增加外交活动的回旋余地。叶利钦总统在对亚太4国访问期间多次表示,俄罗斯放弃原苏联在亚太地区建立“三角、多角关系”的外交政策,不把任何一个亚太国家视为潜在的敌人,而是希望与之建立伙伴关系。他还反复强调,俄罗斯处于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的优势,负有把两大洲连成“统一的交流网”的使命。他还建议在该地区确立多边谈判机制、建立危机调解系统,防止军事紧张局势的发展,谋求建立亚太地区集体安全机制。
从经济上看,俄罗斯认识到,蓬勃发展的亚太地区将成为俄重要的贸易伙伴,并有可能在其向市场经济过渡、特别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加速发展进程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国家许诺援俄金额多达数百亿美元,但实际到位资金寥寥。目前,俄罗斯经济危机仍在不断加深,生产继续滑坡的同时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财政赤字严重。这更加深了俄罗斯利用亚太地区资金、市场和经验发展经济的迫切感。叶利钦总统访问期间同韩国、中国、印度和日本签署了大量经贸合作文件。
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武器出口仍是俄罗斯获取外汇的重要来源。亚太地区一些国家是俄罗斯传统的武器销售市场。俄与某些国家签署军事合作协议,试图以此巩固军售市场,缓解因国内订货骤减给军工企业带来的压力。
舆论认为,俄罗斯调整对亚太的政策已取得初步成果,同亚太国家的关系得到改善。但俄亚太政策仍面临不少困难。首先,在旷日持久的“北方领土问题”上未取得突破,俄日关系全面正常化尚属未定之天,这无疑将影响俄在亚太地区发挥作用。其次,目前俄罗斯国内政局动荡,投资环境欠佳,俄大量吸引亚太地区资金也并非易事。第三,在国际市场上,美国的军火、战略原料贸易占垄断地位,俄罗斯在亚太地区扩大军售势必或已经引起美国的不安。俄美在军火贸易市场上的磨擦难以避免。俄新的亚太政策目前尚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今后将会随着形势的变化进一步调整。


第6版(国际)
专栏: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访美
双方呼吁以叙恢复中东和谈
本报华盛顿10月26日电记者鲍世绍报道:美国总统克林顿25日中午在白宫会见了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双方共同呼吁以色列和叙利亚恢复中东和谈,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在会见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克林顿说:“我们必须使中东和平进程继续下去,直到全面实现和平为止。我相信以色列和叙利亚人民都想看到这一进程往前推进。”
穆巴拉克对中东和谈前景表示乐观,他相信以叙之间的鸿沟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越过。据透露,埃及总统在回国途中将在大马士革停留,再次向叙利亚总统阿萨德表明,克林顿强烈希望以叙之间达成协议。
目前,以叙之间的对话暂告中断,因为叙利亚坚持只有以色列对归还戈兰高地作出保证,它才参加和谈。


第6版(国际)
专栏:

  布隆迪安葬被害总统
种族冲突加剧数十人死亡
据新华社金沙萨10月25日电据扎伊尔电台今晚报道,在军事政变中丧生的布隆迪总统恩达达耶以及其他一些政府成员已于23日在布隆迪首都布琼布拉被安葬。
恩达达耶是在由前总统巴加扎21日发动的军事政变中被逮捕后不久遭杀害的,同时遇难的还有国民议会议长和其他一些政府成员。
由于政变军人主要来自图西族,总统支持者来自胡图族,因此,军事政变发生后,两族间武装冲突加剧,目前,已造成数十人死亡,其中包括不少儿童。据联合国有关机构统计,已有近25万布隆迪难民逃往邻国卢旺达。
此外,流亡卢旺达的布隆迪政府成员再次呼吁布隆迪人民起来反抗政变军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梅杰呼吁北爱尔兰共和军停止暴力
据新华社伦敦10月25日电英国首相梅杰25日再次呼吁北爱尔兰共和军放弃暴力行动。
北爱尔兰共和军23日在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安放炸弹炸死10人,炸伤50多人。支持北爱尔兰共和军的新芬党领袖格里·亚当斯25日声称,如果英国政府接受他本人和社会民主工党领袖约翰·休姆提出的和平方案,他将建议北爱尔兰共和军停止暴力行动,并保证其对此作出积极响应。
梅杰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重申不与策划爆炸事件并杀害无辜平民的人进行协商的立场。梅杰还拒绝考虑立即改变政府对北爱尔兰和北爱尔兰共和军的政策。


第6版(国际)
专栏:

  乌克兰拟批准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
本报莫斯科10月26日电记者丹林报道: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弗25日对基辅进行了访问。访问结束时他说,乌克兰已承诺批准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
会谈后他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克拉夫丘克总统向他保证将说服议会在本届会议期间批准削减进攻性战略核武器条约,并加入核不扩散条约。根据关于裁军安全保障框架协议,美将为乌拆卸和运出核弹头提供1.75亿美元的援助。在谈到美援问题时,克里斯托弗说美国明年将向乌提供总额为3.3亿美元的援助;如乌的经济改革“真正开始”,美将提供更多的援助。他还表示,乌在推进经改中可以指望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获得数十亿美元的贷款。


第6版(国际)
专栏:

  尼客机被劫我乘客无恙
新华社拉各斯10月26日电中国驻尼日利亚大使馆官员今天在这里说,中国银行代表团一行4人已经从尼日尔首都尼亚美安全返回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际会议。
中国银行代表团乘坐的由拉各斯飞往阿布贾的尼日利亚国内班机昨天被尼日利亚持不同政见者劫持到邻国尼日尔。
中国使馆官员感谢尼日利亚驻尼日尔大使馆派官员专门看望了被劫机者释放的中国银行代表团一行4人。


第6版(国际)
专栏:

莫斯科红场上列宁墓的岗哨自10月6日被撤消后,瞻仰列宁遗容的人依然络绎不绝。
新华社记者蔡志培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