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第9版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人生舞台

  “满负荷”之后
本报记者陈国琦
一招“满负荷工作法”又一招组建河北第一家企业联合体——东方塑料联合公司,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顿时成了名人——报刊上有名儿,电视上有影儿,喇叭里有声儿。可他没陶醉,又在琢磨新招数。日前我问他:“最近又在干什么?”
他回答,正在琢磨着,怎么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的自主权落到实处去。具体地说,刚施出两个新招:
一招叫“公有民营”,即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将厂里的国有资产(主要是设备)租赁、承包给个人,使之成为二级法人代表,拥有相对独立的生产权、经营权、用人权、分配权和财权,除按规定上缴利税外,多赚的钱归己。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彻底分离,使全厂经济效益持续提高,职工收入随着增加,企业的凝聚力也增强了。
另一招是组建东方就业开发公司,改变现行就业制度。把全厂人员——从厂长到工人,从总工程师到技术员,都由公司重新聘用。公司先聘用工厂的法人代表——厂长,再由厂长聘任副厂长及中层管理人员。被聘者完成任务不好或聘任期满,回公司两年后,只享受一般人员待遇,这就把他过去搞的三项制度改革又推进了一步。
眼下,张兴让就在全力推进这两项改革,新任石家庄市委书记赵金铎赞扬他的创新精神。但张兴让还是那句“口头禅”:我的个人经历,我的学识水平,促使我得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不进则退。
这话是他的肺腑之言。
张兴让一九三六年底出生在河南省一个贫农家庭。十六岁入伍不久,就奔赴朝鲜战场。战场归来,正待鲲鹏展翅,建功立业,一场灾难降临——一九五七年,他因说了句直话而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天津静海县团泊洼农场,默默无闻地耕作。改革开放的春风,把他送到了企业管理的第一线。他深知年华不再,惟有奋力一搏。
张兴让爱自己的家。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眼下,他的女儿已结婚,儿子远在南非,退休的老伴照顾着双目失明的公爹和天真活泼的小外孙女。温暖的家庭使张兴让得以把全部精力扑在工作和学习上。在他的家和办公室里到处都是书,他是一个打心眼里爱读书的人。他读完了书爱琢磨,先后写出了《我的人性论》、《赚钱是企业的天职》、《关于“公有民营”》等论文,在报刊上发表,在大会上介绍,人们爱看也爱听。
他不仅爱读书,也善于和别人交流心得体会。我找他采访,他就和我探讨在新时期怎样弘扬企业工人的优良品德。他的体会是: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产品有了市场,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是为人民服务了。企业赚了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这就是作了贡献。(附图片)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专题特写

  潮涨潮落读者群
——北京图书馆采访手记
本报记者戴玉庆
读者哪去了
 拔地而起的北京图书馆比10多年前气派多了,可如今的北图门庭反倒冷清了。一些从70年代末起就是北图常客的读者不禁自语:当年排队挤破图书馆大门的读书人,今天都跑哪儿去了?
90年代的经济发展热潮猛烈地冲击了新一代读书人,潮头之猛使得名声显赫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北图竟显出了几分冷清。1992年这座亚洲第一书城平均每天接待读者5377人,比上年减少11%;借阅流通的书刊比上年减少了近一半。更让馆长担心的是,去年北图的工作人员平均每周外流一个,今年上半年又流失了40人。如此下去,北图会唱“空城计”吗?
“也许是收入太低留不住人,我们馆外流的人员主要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北图副馆长唐绍明对记者说,“北图一年的经费开支为4000万元,其中3000万元用来购置书刊。如今全馆1700名职工的工资加奖金,每月平均才为200元出头。”
外面的世界
书城外,一首流行歌曲唱着:“外面的世界很精彩”。那么在北图书城之中呢?记者问一位两年前从这里走出来的女大学生——如今一家外企公司的电脑录入员:“为什么要放弃多年苦修来的专业去‘下海’?”她反问:“为什么年纪轻轻就把自己关在沉闷的‘书橱’里呢?”记者再问:“你难道不知道,这座巨大的图书馆里曾推出一批举世知名的学者、教授: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哲学及数理逻辑教授张申府、中西交通史专家向达、贺昌群……他们曾供职于北图,而后又成为国家的一级教授。”姑娘眨眨眼,看来这些名字对她确实很耳生。
首都医学院教授秦笃烈10多年前跑北图时刚过不惑之年,如今他强烈地感到,同自己一起泡图书馆的友人们日渐稀少。秦教授说:“80年代初,北图还在文津街旧址,全馆只有700个座位,看书得赶大早排队领号。那时,像我一样的中年读者特别多,读者在跟时间赛跑。”
同秦教授经历过的时代相比,90年代的中青年读者似乎不时兴在图书馆里“与时间赛跑”了,一眼望去,生活中有了更多的机会:一个中文专业的大学讲师,可能同时又在某家广告公司当创意执笔;一位电脑工程师可能会在股票交易所寻找一份第二职业。自甘寂寞闭门读书,还是走进市场把知识转变为经济效益?不少人选择了后者。
坐标的变化
“其实,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北图一位管理员对记者说,“改革开放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90年代的读者不乏其风采。”
记者几次去北图,都看到了一位文质彬彬的读者。他是北京一家传播公司的刘先生,前不久辞别报界转入商海,最近他正频繁地骑车横贯北京,奔走于公司与北图之间。他说起缘由:“公司在筹划拍制一部反映海外华人生活的纪实片,资料只有北图收藏最全。”正说着,他面前已摞起七八本中英文参考书了。他所以上北图读书,是为了把知识或信息直接转化为商品。
如今的青年读者非常务实。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生刘劲彤对青年读者作了大概的分类:一是来北图查阅出国留学资料;二是撰写毕业论文;三是查找科技文献。他说他自己属于第三类。毕业后的一年中,小刘帮助几家公司开发电脑软件,他“泡”北图是为了既提高专业水平,又尽快拿出成果,获取合理报酬。“或许有一天我自己也能开办一家电脑公司呢!”他的目光中满是希望。
北京图书馆出现读者群的变化,直截了当地反映了社会对于知识的新认识,以及读者对于自身位置的新设定。北图不同类别的书刊利用率极富说服力:据抽查,经济类图书的利用率从1988年的7.95%,上升到1992年的21%;如今的热门书已不再是文学、数学、哲学一类艰深的“大部头”;极具实用性的计算机知识、经营管理、外贸经济、新产品科技信息等书刊早已取代前者成为新一代读书人的“焦点”。读者的构成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校大学生读者的比重由过去的60%降为现在的35%;从事科技开发和科学研究的读者则由过去的15%升至40%;来自企业的读者已由5%上升为15%。
兴旺当有时
经济体制改革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包括图书馆的读者群,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的变化。这种调整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尽遂人愿。纵观世界各个文化大国,社会经济大变革之际,那里的国家图书馆的读者都会剧烈增减;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图书馆事业也将随之发展,走向兴旺。
北京图书馆的读者们确实比过去一个时期减少了,但人们也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经过社会变革的调整,会有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走进北京图书馆。北京市政府专业顾问张其昆教授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曹家瑞就对记者表示了这样的信念:“因为能和无数图书结伴,昭示着人的一生踏上了永远进取的阶梯。”不是吗,几乎每一个接受记者采访的人都承认,今天走进北图的读者比过去更讲求实效,更加坚定地承认实践对知识的需求和检验,这当然是时代进步的一个标志。(附图片)
上图:1993年10月15日,本报记者徐 烨摄于北京图书馆阅览室。
中、下图:10年前,新华社记者杨溥涛摄于上海图书馆门前。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新风物志

  中国最北边的人家
刘津
人们大都知道中国北极村,那就是黑龙江省漠河县漠河乡漠河村,却很少有人知道住在北极村最北的一户。
虽说是最北,实际上也就是比邻居家的房子北去三四米远,再往北六七米远就是黑龙江边了。房子的风格和邻居的也没有啥两样,从墙壁到房顶全是由木头垛起来的,当地人称它是“木克楞”。室内面积有70平方米那么大,各间屋子全由地板铺地,房子高大、宽敞、明亮,室内彩色电视机、洗衣机、地琴(用来装衣物的箱子)一应俱全,还有一幅港台明星的倩照挂在室内的醒目处,使小屋显得富有现代气息。夏秋的清晨和傍晚,黑龙江的流水声,森林中的鸟啼声,伴着野花的芳香从窗口传进来,给这北极小屋增添了温馨甜蜜。
这是一户普普通通的农家,当家的叫潘景文,今年36岁,是很小的时候随父母搬迁来到此地的。9年前,他和他的山东老乡鲁霞喜结姻缘,盖起了这栋房子居住,却没有想到日后引来那么多人参观,成了北极村一景。
唠起家事和心事,潘景文觉得在这里喝黑龙江水长大,熟悉了周围的山水草木,已不愿离开了。自家有两垧地,种的是土豆和麦子,自食有余,也不用交公粮。农闲时拉木头、打鱼,一年下来也有6000多元钱的收入,4口之家日子也算过得殷实、自在。
与丈夫相比,鲁霞想得更多一些,她已渐渐地习惯了这里的寒冷气候,但还是想搬到一个能让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地方,北极村毕竟太偏远了。鲁霞穿着时髦,每当提起女儿,她满脸都洋溢笑意和自豪。女儿今年上小学二年级了,是个优秀生。
随着旅游业在北极村的兴起,最北一家成了记者、作家和旅游者喜欢来的地方。台湾《八千里路云和月》等国内十几个电视、电影摄制组,先后拍摄了最北一户的大量生活画面,更有众多的游人在房前和主人合影留念。新闻媒介的传播,使最北一家也逐渐有了知名度,如今,他们已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信件200余封,有询问生活环境的,有问自然景观的,有的还提出来北极村落户哩!(附图片)
寂静的漠河北极村。赫重运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热点新闻

  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微笑
——郑州铁路公安段破获麻醉绑架儿童案纪实
本报记者李杰 
 早晨,孩子不见了
1993年10月1日早晨,郑州火车站候车室长椅上,江苏邳县农民孙金鹏从昏睡中醒来,发现自己4岁半的儿子孙彬不见了,顿时头晕目眩……
昨晚6时许,孙金鹏带着儿子来到火车站,准备买票乘车回江苏,一个男青年和他搭上了茬,一起吃了饭,男青年还买了一听高橙饮料倒在杯子里递过来。喝了片刻后,孙金鹏就昏睡过去了。
“孩子被骗走了!”突然腾起的念头击碎了孙金鹏的心,他马上对自己说:“赶紧报案。”
侦查员紧急出动
上午9时,郑州铁路公安段接到报案。
翻开记录,这已是从去年11月以来,以相同手段进行的第五次作案了。有只黑手频频伸向过往单身旅客携带的儿童,使用麻醉药物致使大人昏迷,然后拐走儿童。一年中,有5名儿童遭此毒手,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5岁半。
郑州铁路公安处为此组织了专门警力,半年奔波,线索时现时断,至今尚无头绪。
接到孙金鹏报案,公安段负责人刘培珍、张会中、王高潮立即赶来,向他详细询问。他们根据案情断定,这是一系列麻醉绑架儿童案,似为同一案犯所为,而且案情还在继续,必须斩断毒手。
由于报案及时,他们判断案犯没有走远,为了人民的安全,为了母亲和儿童的微笑,节日里,公安段干警紧急出动。
红衣人和女青年
受害者提供线索,作案者穿一件红衬衣。
侦查员遍访昨夜今晨曾在候车室落脚的旅客。一名旅客说,这个红衣人曾带着两名女青年来过这里,又把女青年带走,半小时后一人返回。
孙金鹏也记起,确曾见过这两名女青年。线索扩大了,刑警周臣献带着孙金鹏在车站内外查找,11时,他们在站前广场找到了这两名女青年。
女青年说,昨夜她们被穿红衣的男青年带上一辆旅社的接站车,拉到了一家旅店,但是具体位置记不得了。根据新线索,王高潮和刑警带着女青年驾车在郑州市内寻找,在杜岭西街找到了她们住宿的振华旅社。
旅社一位杜姓工作人员确认,一位红衣男子带她们来到接站车前,掏钱安排她们住宿,并说次日下午来接。这个红衣人今年以来已在该旅社住过四五次,使用的名字叫曲卫民。
这个“曲卫民”的相貌特征,与受害人提供的情况极为相符。
公安人员决定,抓获这个重大嫌疑人。
案犯就擒,继续追击
一张网张开了。
振华旅社的接站车按时来到郑州火车站广场边。10月1日下午6时,重大嫌疑人出现了,他走向接站车,打算去旅社接两名女青年,再转手把她们拐卖出去。
旅社工作人员指认,他就是“曲卫民”。早已守候在侧的刑警任金城、张玉晨等3人突然上前,将其擒获。
经审讯,嫌疑人供认真名叫许为明,25岁,河南商城县农民,自1992年11月以来至前日在郑州火车站采用同样手段麻醉了5名家长,绑架了5名幼儿,转卖后得赃款13600余元。
根据供词,公安人员立即着手擒拿同案犯,解救被绑架儿童。于是我们看到了10月6日发生在郑州火车站的一幕:
上午11时,北京开来的251次列车在郑州第一站台停稳,6名全副武装的人民警察将3名罪犯押下火车。接着,5名警察每人抱着一个被解救的儿童走下火车;来自江苏、四川、安徽、河南的家长扑上前去,与久别的孩子紧紧抱在一起,热泪长流……
到此,案情还没有结束。就在记者发稿时,罪犯许为明又供出,他还曾在河南其它地方麻醉过两位家长,绑架了他们的两个孩子。人民的公安战士又出动了,为了母亲和孩子的微笑……(附图片)
罪犯许为明被押解下车。
题图:被解救出来的5名儿童王彦军摄


第9版(各地传真)
专栏:东南西北

  东南西北
▲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和上海市科技咨询服务中心共同承办的上海市人才技术市场日前开业,标志着上海人才交流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比利时合资的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实施住房计划,参加该计划的职工负担公司提供住房房价的百分之二十五,在十年内取得住房所有权。该公司大部分职工表示愿意参与此项计划。
▲广东通信建设重点从沿海转向山区。今年山区通信总投资十二点三亿元,为历年之最。山区企业和农村电站收入除按国家规定上缴所得税和“两金”外,全留地方用于通信建设。
▲湖北社会集团消费从九月起下降。据抽样调查,一些中高档饭店酒楼娱乐厅的营业额比七月份以前下降了四成。
▲湖南祁阳县居民居住条件提前迈入小康,人均居住面积由五年前的七点六平方米,增加到十四点七平方米,比国家规定的二○○○年居住小康标准高出二点七平方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