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0版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日喀则:弥漫着商业气息
张小平
千百年来处于封闭状态的西藏高原,正在静悄悄地迎接着21世纪的来临。不久前,我第15次来到这个称作“世界第三极”的清凉世界,切身地感受到了雪域西藏的开放热流和藏族人民的现代意识。
——作者
走在西藏第二大城市、后藏首府日喀则的街道上,我们发现,这里的民居都是新建的两层藏式楼房,上面住人,下面开商店、旅馆或甜茶馆。参与商业活动已经成为当地居民的时尚。
我们来到离扎什伦布寺不远的邦坚巩自由市场。这里的店铺、坐商足有二三百家,商品的丰富和特色让人眼花缭乱,既是商品市场,也可以称作是展示西藏文化的露天博物馆,许多雪域独有的工艺品让人一再驻足,留连忘返。令人感兴趣的是,这里的藏族同胞都能操简单的英语。我们正在同藏族商人问价,前面又围上了一堆人,凑上前去,只见一群藏族姑娘一手拿着藏式手镯、宝石、念珠、铜铃、戒指等东西,一手拿着计算器,用英语在同几位欧洲游客讨价还价,他们神情开朗、坦然,充满着自信,英语说得也很流利。
紧挨着这个市场的丹增旅馆在日喀则小有名气。我们慕名走访了这家个体旅馆的经理多苏·丹增。
丹增今年62岁,红光满面,脸上总是堆着笑容,看上去十分健康。他开的旅馆有三层,一层是商店、饭馆,饭馆包给了甘肃来的个体户,经营西北风味的揪片子和泡馍。二层住的是内宾,有的房子长年被在外经商、办事的人租用。三层住外国游客,旅馆给他们保管物品,提供藏式饭菜。他的旅馆是1986年开业的,生意一直很好。去年纯收入有3万多元。丹增告诉我们,来日喀则的外国游客都愿意到他这里住,因为既便宜,又干净,还有“酥油味”。现在住在这里的有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7个国家的客人。我们和一位日本女游客进行了交谈。他叫梅野节代,是从日本东京来的,途经香港、广州、兰州、西宁,从格尔木坐汽车进藏。她说,在日本时,她就在一本英文西藏旅游指南中知道日喀则有个丹增旅馆。丹增用英语问她感受如何,她用英语连声说:好,很好。
我们坐下来,在一间宽敞的卧室里和丹增交谈。这是一间典型的藏式客房,里面有6张藏式矮床,上面铺着毛织卡垫,还有舒适的靠垫,室内十分干净,四周墙上和方形藏桌上画满了“六长寿”、“四和睦”、“八宝”等藏族传统的吉祥图案。
丹增说,旅店开业以来先后接待了3000多名外国游客。丹增的女儿有三个孩子,这位外公一再教育他们要好好读书。现在外孙(女)中,老大在市里的高中学汉文,以后让他到内地上大学;老二在离日喀则不远的谢通门县读藏文,丹增让他学习和掌握藏族文化;老三是女孩,12岁,已经送到尼泊尔学英语。“将来毕业回来,帮我接待游客,办好旅馆”,丹增这样策划着。
丹增对现状并不满足,他打算在中国与不丹、锡金、印度交界的亚东办一个大商店,那里很快就要对外开放。亚东、樟木和阿里的普兰形成开放带后,丹增要干更大的事业。他说,现在的政策好,群众高兴,我也高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希望能多活几年,看看21世纪的西藏。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天经”译哈文恩泽穆斯林
《古兰经》有了哈萨克文版
本报讯被各族穆斯林尊称为“天经”的《古兰经》,已由民族出版社用哈萨克文字出版,填补了世界译坛出版史一项空白。
阿拉伯文《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穆斯林文化的精华。此经共30卷、114章、6200余节,已问世1400多年,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23年(公元610—632年)之久的传教过程中,作为安拉的“启示”陆续颂布的经文,由其弟子默记或录在兽皮石版上,成为伊斯兰教最高的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其文体新奇美妙,语言独具魅力,为世界上人口大约1/4的穆斯林所尊崇,已被译成60多种文字,刊印过2762种版本。“古兰”系阿拉伯文的音译,即“诵读”的意思。
《古兰经》分“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基本功课。它在当时针对阿拉伯半岛社会状况,申述种种主张和伦理规范,并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确立的宗教、政治、经济、社会、军事和法律制度;反映了与多神教徒、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之间的争辩;根据传教的需要,引用了一些流行于阿拉伯半岛的故事、传说和谚语等。囊括了公元5至6世纪阿拉伯人的哲学、宗教、法制、历史、风俗习惯和科学预言等等。
在哈萨克人民当中,除了极少数人外,很多人只是会念诵阿文的《古兰经》,却不懂其内容的真正涵义。为满足广大读者多年来的要求,经译者哈再孜、马哈什锲而不舍的努力,并经民族出版社编辑出版,哈萨克文版《古兰经》才终于同读者见了面,这在世界上还是一次创举。哈萨克文版《古兰经》,是从阿拉伯文直接翻译的,译者还增加不少注释,对于研究阿拉伯文学史、宗教史的学者和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研究价值。
(闵宣)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彝寨风情醇如酒
戈沙
在云南,彝族是最有代表性的山地民族之一,它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及传统文化,据说彝家的太阳历和彝调都是令世界感到惊叹的奇迹。在海埂众多的民族村中,彝族村自然是独领风骚了。
一进正门,就是象征彝族文化的崇拜物“牛”角形的大门与飞檐,据说在各村的大门设计中是最有创意的,正门面对照壁上是石刻三虎腾飞浮。三头彝人喜爱的猛虎雕得虎虎生风、动感十足。走入园内,迎面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广场,这个广场的构思同样新颖。它是根据彝家人发明的《太阳历》而设计的,广场上有石刻的十二生肖动物塑像,有10个象征生命之源的“日月球”,广场正中央是高耸云天的彝族图腾柱、雕刻有他们喜爱的猛虎。也许是因为这古老的崇拜物构成了庄严、肃穆甚至神秘的气氛,我觉得它们一点也不比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塑逊色。来自外地的游客们边听导游介绍这个古老又充满智慧的民族的故事,边选择一个和自己属相相同的动物合影。
彝族村的魅力是多方面的。除了富有动感的建筑、雕塑外,这里的娱乐设施也充分显示出这个山地民族好动、充满生机的个性。在园子内有各种各样的秋千供儿童乃至成人游玩。如在木架上搭起棕绳挽就的秋千,几个朋友一推一送,打秋千的人就被推得老高、荡入云天;磨秋是一条横木搭在架子上,两头伏上游人,就可以横地里打起转来。园中有水锯、水磨,也使从未到过山寨的人们倍感新鲜。由于彝族文化独特的魅力,“火把节”前夕,省民委、文化厅和楚雄彝族自治州最近在彝族村举办一个“滇西民族文化走廊”活动,在村里游客可以看到彝族古巫歌舞表演,路南彝家“斗牛”比赛。在彝族“酒歌楼”,来自山区的彝家女将敬上你一杯自制的荞子酒,唱一段彝山调。在彝族人居住的红土毡房顶宽敞的凉台上,还可以坐在松毛堆上观赏十多种彝族服装、歌舞表演,再尝尝著名的“彝式八大碗”菜,喝喝“八道茶”。于是,虽然不是身居彝寨,却可以从头至尾感受到地道醇厚的彝山风情了。(附图片)
图为海埂云南民族村彝族村太阳历广场。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此处傣家情浓
孙国英
当你走过都市拥挤的车流人群,视觉疲乏于高楼大厦、白墙彩灯,在棕榈、榕树、美人蕉的绿色掩映中,突然发现一座傣式小竹楼,那份宁静的喜悦会扩散到你的全身。这就是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附近的傣家村大酒店。
傣家姑娘最喜爱的鲜花,洒满了傣式竹门;门两边一对硬木雕刻的云南大象,温和而友善,它和傣族人一起从西双版纳的丛林中走过来,带来了傣家景、傣家情、傣家的美味佳肴。
这里,不论是大堂还是雅舍,一律是竹墙竹门,枝枝蔓蔓的绿叶从粗藤条编的顶棚上垂下来,满屋生绿;加上傣家风情十足的壁画,以及大堂与雅舍之间的竹桥流水,身着傣家紧身小衣、孔雀筒裙的“小菩少”(傣语指未出嫁的少女)穿行其间,都让你感觉置身于纯朴清幽的傣家寨子。竹桥上还挂着一面三尺来长的象脚鼓,敲来鼓声浑厚,让你想起几千年前那个动人的传说。
单这一种氛围,足以使你流连忘返。更有那竹筒米酒、竹筒米饭清香四溢,石头烫菜、火把什锦妙趣横生。一盆“菠萝八宝饭”上来,保管使你垂涎欲滴、匆忙举箸。菜有四类:竹筒类、汽锅类、坛子类、香酥水果类,是技术人员两年深入南疆实地考察、整理提炼而成,被烹饪界人士誉为“美食之奇葩”。席间还会有秀眉秀眼的傣家姑娘用脆生生的嗓音向你报上:“这是傣家双拼。双拼是香茸草烤鱼和鸡茸土丝,香茸草是产于西双版纳的高级香料。这道菜的特点是吃鱼不见鱼、吃鸡不见鸡。”
这里日客流量可达几百人,高峰期180多人的位置爆满,还有客人在喝茶赏景等候。傣家村“村长”——总经理白晓麟,干过餐饮业也搞过建筑,酒店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的傣式装饰,是他带着伙伴在云南德宏、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区考察回来亲自设计的。他要献给顾客的,是人、景、菜融为一体的完整的傣家风情。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赫哲族“网滩”
赫重运
金秋时节,祖国东北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地方沸腾起来了。赫哲族人的“网滩”(捕大马哈鱼的地方),点燃了一堆堆篝火,皎洁的月光,洒在泛起浪花的江水上,衬着一条条渔船,一张张渔网和那活蹦乱跳的大马哈鱼,好一幅动人的图画呈现在眼前。
当火一般的晚霞映在黑龙江上,染得边陲抚远县城更加妩媚多姿。登上抚远山,举目眺望,宽阔的大江上,飘荡着数百只船儿,赫哲族渔民一网便捕捞上100多条大马哈鱼。然而,这丰收的景象,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抚远县为了保护天然的大马哈鱼资源,1988年在黑龙江边建立了大马哈鱼人工放流站,每年把用天然大马哈亲鱼孵化出的幼鱼放流到黑龙江里让其游向大海,待四五年后长成成鱼回归江中,才有今天一网100多条的收获。
抚远,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洲地带,全县6000平方公里面积,竟有大小河流56条,湖泊水塘500多个,可捕鱼的水面达46.3万亩,比全县耕地还多10万亩。据说全县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上有60个捕鱼的“网滩”,其中有22个是专门在中秋捕大马哈鱼的地方,每年至少可捕捞20多万尾。这些年,抚远县大马哈鱼连年出口创汇。尤其是那晶莹润红透明的鱼子,含有丰富的磷酸盐钙质和维生素A、B等物质,三粒小小鱼子的营养价值竟然可以等同一个鸡蛋。渔民们捕到大马哈鱼后,立即破腹取子,一条鱼有3500至5000粒鱼子,足有一公斤重,送县水产部门加工后,装罐冷冻出口世界各国。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的客商,逢秋来到抚远县,运销大批新鲜大马哈鱼和鱼子,由此,抚远随着大马哈鱼而闻名于世。
大马哈鱼,又称鲑鱼,属回游性鱼类,每年仲秋之际从鄂霍次克海游来黑龙江、乌苏里江,在这里繁衍;幼鱼在江水中越冬,翌年4、5月间开始游向遥远的鄂霍次克海,在大海中生活三至五年,再成群地游回出生的故乡而结束自己的一生。据渔民告知,这时从大海游来的大马哈鱼,铺满了江底,所以,渔民们连夜下网,不然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
赫哲族人对大马哈鱼,有着深厚的情感,可以说赫哲人是大马哈鱼养大的。赫哲族世居黑龙江津街口、八岔子和乌苏里江的四排乡,专靠捕大马哈鱼为生,吃的是鱼肉,穿的是鱼皮。但社会动荡、民族压迫使赫哲人到1949年时只剩下400多口人。现在,人民政府为赫哲族人盖起漂亮的砖瓦新房和二层小楼,赫哲人人口增长10倍以上,达到4200多人。捕鱼的赫哲族姑娘也穿起漂亮的花色连衣裙,吃着大米、白面和各种自己种植的蔬菜。然而,每逢来了客人,尤其是在“网滩”上,赫哲人仍然喜欢摆上各种各样的鱼宴,以当今赫哲人的鱼菜名肴招待客人,这可是难得享受到的口福。
笔者做客“网滩”鱼宴,见主人尤大妈从江边的鱼囤子里拎出一条足有5公斤重的乌苏里江大鲤鱼,挂在树杈上,从尾部割一刀,鲜血便淌在地上,去鳞后敏捷地从脊背上抽下细细的鱼肉丝,放在盆里渍上醋。过一会,鱼肉由红变白,倒掉醋,放上小红辣椒,拌上盐、姜丝、味精、大蒜、野葱和土豆丝。这道即杀即制的芳香、爽口、清新、鲜美的江边杀生鱼,真是下酒好菜。
抚远渔乡和赫哲族的“网滩”,以及江边鱼宴是那样令人难以忘怀,而边陲渔业的发达和赫哲民族的兴旺,更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中甸入夜不寂寞
入夜时分的中甸县城,霓彩闪烁,一条长长的街道上,行人川流不息。夜市上除各种商业摊店、歌舞厅、卡拉OK外,还汇集了近百个烤藏粑、煎洋芋的小火塘。有的火塘边还围坐着三两个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他们边品尝,边用手势与藏胞“唠嗑”。这个个火塘,像是把整个中甸县城组成了一个篝火晚会。
中甸位于川滇藏三省交汇处,是云南省西北较偏远的一个县,居住着纳西、彝、白、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群众,虽有滇藏、川滇公路经过,但仍然通讯滞后,文化生活单调,被人们称为“死角”。
去年下半年,国务院及云南省决定中甸县对外开放,当年来中甸虎跳峡、天生桥、碧塔海等地观光旅游的外国人就达到2000多人。这样一来大大刺激了商业企业,单个体工商户就由原来的近百家,猛增到上千家。今年云南省又把迪庆州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中外客商来投资开发矿产的,收购天麻、茯苓等土特产品的也随之增多。中心镇藏族姑娘扎西央宗告诉我:“一个月前街上的夜摊多了,起初我把摆摊、做烧洋芋的想法告诉家人,他们都觉得太‘土’了,肯定没人吃。但我还是与同村的几个伙伴一块来到了夜市上,几天下来,不像最初那样怕羞了。现在,每晚收入在20至30元之间。”
目前,中甸县城做各种生意的客户有1868家。像烤藏粑、烧洋芋这些新上市的火塘,还不包括在内。中甸县城从此再不寂寞了。●张现社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我首次参加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
本报讯今年7月底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第13届大会上,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被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接纳为荣誉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所阮西湖教授当选为常务理事。这是中国第一次派出代表团出席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大会,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被接纳为荣誉会员和当选为联合会常务理事。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普米族两兄弟同获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本报讯由中国作家协会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奖活动近日揭晓,云南怒江州普米族同胞兄弟尹善龙、尹秀龙榜上有名。
为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而设立的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最高奖,每四年举行一次。总人口仅2.9万余、祖祖辈辈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深山密林中的普米族同胞兄弟尹善龙、尹秀龙的获奖作品是发表在云南《边疆文学》上的短篇小说《多情的独龙河》。据悉,在国内文坛上,同胞兄弟获同一殊荣的还屈指可数。
(阿普民)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承德民族高等师专教改见成效
本报讯近年来,河北省承德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他们密切结合地方实际和教育发展趋势的由主辅修制、双学科、专选班等组成的办学模式,培养学生一专多能,全面提高了学生素质;在收入分配方面采取向第一线教师倾斜的政策,拉开档次,鼓励教师多上课,上好课,还根据教师的实际能力,采取低职高聘、高职低聘的方法,调动优秀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学校采取多种途径,解除教师在生活方面的后顾之忧,有效地稳定了师资队伍。(余梓东)


第10版(民族大家庭)
专栏:

木叶声声
在法国举办的民间艺术节上,我国布依族演员教外国朋友吹木叶。
吴铭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