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闭幕会上讲话强调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
农业的基础地位丝毫不能动摇
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要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农产品市场是否繁荣、农民收入是否增加为目标;政府领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职能可以归纳为引导、支持、保护、调控八个字
朱镕基丁关根李岚清李铁映邹家华钱其琛任建新等出席温家宝主持会议
本报北京10月21日讯新华社记者姬斌、本报记者何加正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强调,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新形势下,农业的基础地位丝毫不能动摇,农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要以农业生产是否发展、农产品市场是否繁荣、农民收入是否增加为目标。政府领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职能可以归纳为引导、支持、保护、调控八个字,就是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帮助农民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改善外部政策环境;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农村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中共中央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结束。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政主要负责人,中央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的负责人,认真讨论了江泽民总书记在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讨论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在今天的闭幕会上,李鹏作了总结讲话。朱镕基、丁关根、李岚清、李铁映、邹家华、钱其琛、任建新、迟浩田、宋健、陈俊生、司马义·艾买提、彭珮云、罗干等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主持。
李鹏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问题。他首先谈了要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础地位的问题。他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起步早,进展快,效果好,走在全国改革的前面。改革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起到了重大作用。但是在充分肯定农村改革与发展所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必须高度重视目前农业面临的新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少地方领导干部的精力转移了,不同程度地忽视和放松了对农业的领导。这就为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还是不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快速发展的国民经济还要不要依靠农业来支撑?回答当然是肯定的。第一,全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稳定农业就是稳定农村、稳定全局,这一条不会改变。第二,以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替代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改变工业和国民经济对农业的依存关系。强调向市场经济过渡与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并不矛盾。第三,只有农业稳定发展,农产品供应充裕,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才有稳定的基础。第四,发展农业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保证。
李鹏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就十分重视农业。这次加强宏观调控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加强农业。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经济越发展,越要加强农业。他说,发展农业,说到底是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农产品价格是关键。
李鹏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领导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职能,可以概括为引导、支持、保护、调控八个字。
在谈到加强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引导,帮助农民顺利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轨道问题时,李鹏说,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政府要更多地通过经济信息、经济政策、经济杠杆逐步引导农民适应市场的要求。把农产品推向市场相对容易些,而要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则难度更大,主要难点一是面临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农户如何选择生产经营项目?二是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市场大需求如何有机地衔接起来?三是如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他说,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需要从多方面努力:
第一,引导农民面向市场,必须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产品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生产上新台阶,既要有产量目标,也要有优化结构的要求,还要有农民收入的目标。要打破传统的单一农业结构,大力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和运销业,使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农产品的增值。
第二,引导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市场需求联结起来,使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适销对路。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支持和引导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配套服务。要积极推行贸工农一体化服务形式,根据市场需求搞加工,按照加工需要安排原料生产,以贸工农的顺序组织生产和经营。各种服务组织与农民打交道,要广泛运用经济合同形式。
第三,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和其他乡镇企业合理布局,并与农村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要依托现有的集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逐步实施,切不可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哄而起。
李鹏在谈到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持,改善外部政策环境问题时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往往容易自发地流向比较效益高的产业,对社会效益大、自身效益低的农业来讲,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目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是这样,就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也要这样做。
他说,中央和地方都要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在对工业投入中,也要增加发展农用工业的投资比重。要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李鹏说,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农业机械装备,以及植树造林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农产品贮藏、加工、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三个方面。他说,小平同志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靠科技、靠教育,靠实现农业的现代化。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在机构改革中,要充实和加强县乡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各级财政用于科技服务组织的事业费不但不能减少,还应逐步增加。要十分重视农村教育事业,重点是普及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把学文化与学农村所需的各种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结合起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发展农村经济培养更多的人才。
李鹏指出,就产业和区域来讲,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主要支持四个重点:
第一,支持粮棉主产区发展经济,帮助这些地区尽快改变“粮棉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状况。
第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从1994年开始,国家将建设一批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示范区,带动全国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更快发展。
第三,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我国改革的一个巨大成就,对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和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要充分肯定,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扶持乡镇企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加快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股份合作制的试行,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要认真研究,兴利除弊,不断加以完善。
第四,扶持贫困地区。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已提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用七年时间,力争解决目前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是个重大的战略计划,要认真地组织实施,确保实现。
在谈到关于加强对农业的保护,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问题时,李鹏说,农业生产风险大,比较利益低,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政府必须给予保护。今年已开始建立粮食保护价制度和粮食风险基金,对农业生产资料实行最高限价。当前要着重做好两个方面工作:第一,要逐步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健全以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测体系,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建立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真正做到货畅其流、产销两旺。第二,要制定和实施农业保护政策。最重要的是价格保护。首先从粮食做起,在现有基础上尽快健全较为完善的粮食保护价制度,今后逐步扩大对其他农产品的价格保护范围。
李鹏说,农业的保护政策,除实行价格保护外,当前需要特别强调几点:一是减轻农民负担;二是收购农产品不得“打白条”;三是国家合同定购粮“三挂钩”的化肥、柴油平议差价和预购定金的财政贴息,全部实行价外加价;四是保护耕地;五是实行农业保险,健全农业风险补偿机制,要逐步健全和完善保护农业的法律体系,走上以法治农的轨道。
李鹏强调指出,保护农业的实质是保护农民利益。为农民谋福利,农民才会拥护你,社会才能安定,政权才能巩固,这是我们党积几十年的经验。近几年有些同志的群众观念淡漠了,各种挤农、挖农、坑农的事情时有发生,严重侵犯农民利益。这种现象绝不允许继续存在。
李鹏在谈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确保农村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问题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他说,目前我国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完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二是建立粮食风险基金,三是建立政策性农业银行。
李鹏强调,无论是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凡是由于放开粮食价格而减少的补贴不能挪作他用,一律用作粮食风险基金,并根据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凡是挪用到其他方面的,一律追回。
李鹏说,今年,由于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了对农村工作的领导,采取了一系列的重大政策措施,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农村形势很好,农业生产比年初预计的要好。当前,要下大力组织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安排好明年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为争取明年的农业丰收奠定一个好的基础。
李鹏最后强调,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一次重要会议,必将对我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和生产力的发展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关心农业,支援农业。各级党委、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具体措施,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所确定和重申的各项方针政策。(附图片)
10月21日,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闭幕。李鹏、朱镕基等出席会议。 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乔石会见英国前首相希思
希望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取得成果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访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时表示,希望中英双方经过耐心谈判,最终就香港问题取得一个好的结果。他说:“这对中英两国很重要,对香港也很重要。”
乔石说,中英关系总的讲是好的,经贸关系也发展得不错。但是港督彭定康提出的政改方案给两国关系造成了困难。
在一个半小时会见中,乔石还向希思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计划生育政策和西藏的情况。双方还就一些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
这是希思第17次访华。他首次来访是在1968年。


第1版(要闻)
专栏:

  中英将举行香港问题第15轮会谈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从外交部获悉,中英双方商定,中国政府代表、外交部副部长姜恩柱和英国政府代表、英国驻华大使麦若彬将于10月27日和28日在北京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与基本法衔接的原则以及中英已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就香港1994/1995年选举安排问题举行第15轮会谈。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佛教协会人士时强调
要重视和关心宗教工作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罗观星、新华社记者孙本尧)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在会见中国佛教协会人士时强调,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都要认真贯彻与宗教界“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上相互尊重”的原则,重视和关心宗教工作。
李瑞环和孙起孟、帕巴拉·格列朗杰、司马义·艾买提、王兆国、阿沛·阿旺晋美、赵朴初等领导同志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正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的全体代表。
会见前,李瑞环同新当选的中国佛协领导成员亲切会面,对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说,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年历史,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佛协成立40年来,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引导广大信教群众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贡献、组织教务活动、加强自身建设、进行佛教文化学术研究以及开展对外友好活动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李瑞环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宗教界朋友在内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任何社会团体想在当今中国更好地发挥作用,都必须善于在这一宏伟事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发挥自己特有的优势。他希望宗教界朋友们继续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开展有益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最大限度地动员广大信教群众投身到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李瑞环说,各级党和政府,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保护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帮助爱国宗教团体和人士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和问题,努力在党和政府与宗教界之间形成更加和谐融洽的关系。他同时希望宗教界人士更加积极主动地协助党和政府,共同开创宗教工作的新局面。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瑞环会见瑞士客人
指出中国需要借鉴外国金融管理经验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张益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今天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瑞士信贷银行副董事长德瑞克一行时说,中国在加强和改善金融管理方面需要借鉴外国的经验。
李瑞环指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金融管理是中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并说“我们在这个方面的经验还不多,需要更多地学习和借鉴外国的经验”。
瑞士信贷银行自1985年以来已先后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代表处,它是瑞士第一家在中国设代表机构的银行。德瑞克是应全国工商联邀请来华访问的。
李瑞环对瑞士金融界朋友的来访表示欢迎,对瑞士信贷银行多年来为加强中瑞两国在经济和金融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所做的努力表示赞赏。
李瑞环说,中国在当前加强经济宏观调控中,正抓紧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包括改善对外资金融机构的管理。他希望瑞士信贷银行进一步加强与中国金融机构的合作,扩大在华业务,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德瑞克表示愿意进一步扩大瑞士信贷银行与中国金融界的合作,努力推动瑞中两国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交流。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兆国和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等会见时在座。


第1版(要闻)
专栏:

  应江泽民主席邀请
文莱苏丹下月上旬访华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外交部发言人吴建民今天下午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文莱达鲁萨兰国苏丹哈桑纳尔·博尔基亚陛下将于11月4日至8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文两国1991年建交以来文莱苏丹陛下首次访华。


第1版(要闻)
专栏:

  增加共识促进合作
第五次中日经济讨论会圆满结束
本报大连10月21日电记者刘鲁燕、张书政报道:由本报与日本经济新闻社共同主办的第五次中日经济讨论会今天圆满结束。
两国专家、学者和企业界、新闻界的100多人参加了讨论会。与会代表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中日经济合作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日方关心的中国宏观调控问题,中方代表说明,这次宏观调控与历次调整不同,解决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依靠改革的深化,而不是全面紧缩。整顿经济秩序混乱现象,将会更加有利于引进外资和扩大对外开放。
关于日本对华投资和技术转让问题,双方充分肯定3次日元贷款对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日方代表指出,为更好地运用日元贷款,要加强调查研究,使其更有效地用于真正需要援助的地区和项目。此外,日方对中国的经济立法、政策透明度、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提出了建议。中方希望日本进一步扩大对华直接投资,放宽技术转让。
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是与会代表共同关心的热点。双方就完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建立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和外汇体制改革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大连市市长薄熙来在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与会代表还就大连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双方认为,这次讨论会开诚布公,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增加了共识。希望继续通过新闻媒介的沟通,进一步推动中日经济技术合作。


第1版(要闻)
专栏:

  财税物价大检查进展顺利
头9月已查出违纪金额34.76亿元
本报讯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全国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进展顺利,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自查阶段基本结束,已经转入重点检查阶段。
据统计,截至1993年9月底,全国共查出违纪金额34.76亿元,其中应补交入库金额20.69亿元,已补交入库金额11.19亿元,入库率为54.09%。在查出的34.76亿元中,属于企业和单位自查部分的有30.75亿元,占88.5%,被查部分有4亿元,占11.5%。
到9月底,全国已进行自查的企业和单位有190.7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为611.73万户),占应自查户数的75.3%,其中自查有违纪问题的有47.85万户,占已自查户数的25.09%。已进行重点检查的有6.3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为27.11万户),重点检查面为2.5%,其中有违纪问题的有2.96万户,占已重点检查户数的46.7%。
大检查工作发展还不很平衡,一些地区和部门的自查工作还不够认真,有些地区的自查违纪面只有5%左右;一些企业和单位还没有开展自查,有些地区的自查面只有60%左右。大检查办公室提出,自查交白卷、走了过场的要一律列作重点检查对象。对查出的各项应交违纪款项,要抓紧收缴入库,把大检查成果体现到增加财政收入上来。各级财政部门、大检查办公室和各级政府派出的工作组和检查组,要加强对违纪款项收缴入库情况的监督检查,力求做到边检查、边核实、边处理、边入库。
近日,国务院已向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派出10个工作组,以推动和帮助地方搞好重点检查。(柴坚)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长春引松入长工程奠基
被长春市民称为救命工程的“引松入长供水与环境工程”,日前举行奠基庆典。该工程地跨吉林市和长春市,建设总投资达18.8亿元,是建国以来长春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成以后,它将成为长春市供水的主体,年引松花江水3.08亿立方米。 (汪波)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广珠准高速铁路将兴建
广(州)珠(海)准高速铁路经广东省政府批准,日前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开始勘测设计,将于年内动工兴建,1996年建成。广珠准高速铁路全长127.6公里,为国家一级双线公路,时速160公里,由地方自筹资金建设,远期运量为1200万吨。(潘建国)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我在英国建贸易中心
中国贸易中心于近日在英国竣工。该中心将是欧洲第一个专为中国商品提供“窗口”的常设展览馆,占地近两万平方米,展品范围包括轻工、纺织服装、医药保健、建材、电子等十几大类。该中心是由英国著名的对华贸易集团成员之一的威远集团投资兴建的。(任之)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惠通高科技城在沪奠基
惠通高科技城于10月18日在上海浦东金桥出口加工区奠基。沪港合资兴建的这座高科技城,占地1.3万多平方米,投资额2亿元人民币,建成后将成为高科技项目交流、展示、服务的中心。
(周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