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重铸汉字的辉煌
卞毓方
历史使命
王永民每场报告都少不了引这些话:
“公元1605年,弗朗西斯·培根在《学术的进展》一书中写道:随之我们就会看到智慧和学问之碑是怎样远比权力或武力之碑更加长垂不朽。因为荷马诗歌已流传两千五百多年而未失去一个音节或一个字母;而在此期间却有无数座宫殿、庙宇、城堡和市镇已被腐蚀完毕或毁灭殆尽,难道事实不是如此吗?”
王永民每场报告都少不了这个例子:
美国学者哈特在其名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把我国蔡伦排在第7,把德国的古腾堡排在第8。蔡伦发明造纸术,古腾堡发明印刷术,这两人的排位远在彼得大帝、阿育王和拿破仑之前,也排在成吉思汗、凯撒大帝和秦始皇之前。
引出这番话,举出这个例,王永民旨在说明:智慧和学问对文明历史的渗透、推进,远比权力与武力为大;而在智慧和学问的碑林中,与文字技术有关的发明之碑,又远比其它发明更为高大、壮观。
然而,当20世纪信息社会的浪潮势不可当地涌来之际,人们失望地看到: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媒介的、使用了数千年之久的汉字,一夜之间失去了昔日的辉煌;汉字已经失去了一个世纪之久的打字机时代,而今又不能快速输入只有26个字母键的计算机,汉字走进了时代的死胡同,已经成了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羁绊。
汉字一定要进入电脑,“铅与火”必须迎接“光与电”的挑战。
那么,由谁来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呢?
在浩荡科学大军中王永民挺身而出。
王永民是在1978年进入汉字输入技术的攻关阵地的。把数千年的国粹,把数百年的国忧,把数十年科学界的探索,把人生的追求,聚拢,粉碎,统统熔于一炉——王永民立志要重铸汉字的辉煌。
他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于1970年4月25日到四川永川国防科委1424研究所报到,5月25日就患亚急性肝坏死住进了重庆新桥医院。后来回到家乡河南,又在一次车祸中险些丧命。那时,他在南阳地区科委工作,负责南阳某厂的总工承接的“汉字校对照排机”项目的归口管理。在一次论证会上,充满自信和热情的王永民凭着多日的钻研,提出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他的方案彻底否定了总工的“幻灯式键盘”方案。总工被激怒了,拂袖离席而去,临出门时丢下一句话:“王永民算老几?给我当学徒还得再学三年!”
王永民没有自甘屈辱,他找到地区科委领导请缨:
“把‘汉字校对照排机输入键盘’这个项目交给我。在南阳,没有人比我更合适。”
领导被说服了。一接过挑子,他才知道事情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放眼望去,前人已经在这一领域踩下了许多脚印,但没有哪一行脚印能为他指点迷津。采用电报码吗?每一个字都要死记硬背,谁有那么大的本事?采用大键盘吗?一个字就是一个键,一万个字就是一万个键,这要有多大的键盘?找起字来又是多么麻烦?采用拼音法吗?汉字同音的太多,一音多字,挑选起来不胜其繁,何况许多字又难认难读,加上方言土语,口音各异,这条路也难走通。
王永民拜著名学者郑易里为师,把能搜集来的字典、词典都拿来分析,把每一个字都拿来解剖登录——仅此一项工作,抄写的卡片就有12万张,垛起来足有三层楼高。天地万物,都有其内在的组合规律,找出其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最佳途径。王永民含辛茹苦,经过4年奋战,以拥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优势,对汉字的字源和构字规律作了浩繁而透彻的分析研究,终于就有了惊人的发现:现代汉语常用的12000多字,原来只用600多字根便可组成!
茅塞顿开!王永民量化了东汉学者许慎关于“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论点,找到了入门的钥匙。然后和他的助手又用一年时间,把600多个字根精减并组合摆放在180键,140键,120键,90键……36键,26键,最后是25键之内,形成一个只用100多字根,排列井然有序,编码方法构思巧妙,输入效率空前之高的电脑汉字输入法,使千百年来庞杂无羁的汉字,第一次被纳入科学的轨道,就范于现代文明。
1983年8月,在上百家同行的竞争中,这个仅仅使用25个键,使汉字输入电脑的速度每分钟首次突破百字大关,被称为“五笔字型”的技术,在郑州报告了我国古老汉字的春天。汉字输入电脑“不能与西文相比”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潇洒推销
王永民还有一句名言:“这世界其实也是推销的世界”,“要成功,就要善于推销”。
推销需要全方位的舞台,对于王永民和他的“五笔字型”,一省的天地未免显得狭小了。1985年春天,王永民北上京华,租住在地下室,开始了一生中最为潇洒,也最令人起敬的推销。
王永民的推销法门之一:“龙门敢跳,杂院能钻”。京华能接纳这个自称是“一介书生,半个农民”的发明者吗?王永民一会儿在高等学府的礼堂,一会儿又到了居民大院的地下室,只要面对听众,他讲起来就口若悬河,绘声绘色;500人他去讲,5个人也去讲,有饭招待他去讲,没饭吃也去讲。应邀到联合国和马来西亚讲演,他以自己广博的学识和生动的谈吐,震惊四座;而在一次受到排挤的国内展览会上,“五笔字型”展台被搁在了不显眼的角落,王永民依旧是一派大将风度,竭诚为用户服务,最终使自己的展台成了整个展览会上用户最多的“王府井”。
王永民的推销法门之二:“务实创新,没完没了”。他把爱因斯坦的名言“科学是一本永远也写不完的书”作为座右铭,精益求精,永不止步。1988年初夏,在荣获国务院命名的全国劳动模范后一个月,他又首创了“王码繁体汉字电脑系统”,为中文电脑产品走向世界开拓了广阔前景。而作为推销者,他又一头扎入滔滔商海。1989年7月,他在北京中关村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投资注册了王码电脑公司,用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多方位的才能,营造自己的经济舞台,去和世界对话。
王永民的推销法门之三:“走自己的路”。在我国,多年来似乎成了惯例:不管有什么新的汉字输入法出来,其发明者首先要对“五笔字型”进行“大批判”。王永民的对策是“不理睬”;而且永远不失学者风度,从来不去评论别的方案是优是劣,他只相信科学、用户和实践。这一点使他大得人心,可谓是“技高一筹”。
王永民的推销法门之四:“慷慨对簿公堂”。他把不得已打官司当作是一种推销,而且是最能引起轰动的推销。他父亲曾教过他“屈死也不告状”,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树大招风,窝里斗!你不打别人,别人偏要打你哩!王永民感慨地说:“怕者不来,来者不怕;既有国,又有法,不打白挨打,打了不白打。”
在近十年的推销中,王永民练就了一副出众的口才。他的话,准确,流畅,幽默,生动,具有穿透力,富有感染力,常常博得满场喝彩;1992年春,他面对清华大学300多名博士生和教授,报告之后三次谢场,但全体起立长时间鼓掌使他无法走下讲坛。这对于“五笔字型”的迅速普及,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竭诚奉献
199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南海接见首都优秀党员代表时强调指出:共产党人要讲奉献,我们这一代人命里注定是奉献的一代。
王永民作为今年新当选的“北京十大杰出共产党员”之一,有幸参加了这次接见,他对自己肩负的使命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自己奋斗长达15年的科学事业有了更深层次的历史感和责任心。
王永民自立志献身于科学的那一天起,就不奢望这名誉那称号,也不奢望这证书那奖金。他只是从小就背诵诗词,学习篆刻,酷爱我国的汉字,不忍心汉字走入绝境;他只是崇尚中华文化,坚信在信息时代,东方社会会有大的发展。要是他失败了呢,就把教训告诉别人,免得他们再走弯路。要是他成功了呢,就把成果宣讲开来,让全社会都来分享。
所以,当他用3年时间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份“汉字字根实用频度表”,就在天津的一次学术会上毫不犹豫地予以公开。而当五笔字型获得美、英、中三国专利,被称为“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重大发明”时,他又以科学家的冷静,给多年来关心、支持、甚至反对过他的人,一一写了感谢信。他在信中说:
“门捷列夫说得好:‘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五笔字型’研究成功的道路上,洒满了前人和当今学者、社会各界、广大用户以及我的助手和学生们的心血,我之所以有所创造,除了我个人的十年拚搏外,还因为我从他们那里吸收了丰富的营养。他们都为‘五笔字型’作出了长期、宝贵而无私的奉献,我永远由衷地感激他们,并将永远铭记他们的业绩。”
“‘五笔字型’的荣誉,应当属于一个时代,应当属于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五笔字型’,肯定会有别种发明同样有效地解决汉字输入电脑这一世界难题。”
“在‘五笔字型’这一事业中,我是不可缺少的,但在祖国科学的大事业中,我又是微不足道的。大事业犹如一座殿堂,千万支蜡烛才能使它辉煌。在这里,每一支蜡烛都很重要;因为都熄灭了,就没有辉煌;但就某一支蜡烛来说,却没什么了不起,因为,即使你这一支熄灭了,还有千万支继续燃亮。”
他不光是发明家、有突出贡献的国家级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实业家,他还是一位很称职的政治思想教员。他很注重公司员工的思想素质,引导他们在时代的洪流里摆正自己的位置。他对工作一丝不苟,有时严格得使人难于接受。可作为名人,他又谦恭待人,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在公司里,他是最高领导,又是无可挑剔、令人心服口服的榜样。他常说:“个人离不开集体,集体离不开社会”。王码电脑公司党支部,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党支部;而他的公司,在中关村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林林总总的3500多家公司中,连年都是“北京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他曾谢绝美国一家高科技公司年薪10万美元之邀,毅然回国从事他那弘扬汉字文化的事业。
如今,他在功成名就之后,依然艰苦奋斗,经常骑自行车上班,乘公共汽车去讲课;依然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有时是十七八个小时,饿了就吃方便面,从不休息节假日。人们说他是中关村最苦最累的老板。
王永民至今没有在银行存过钱,不但把每年个人应得的上百万元资料费纯利全部留在公司使用,而且他还利用每一次作报告的机会现身说法,讲述他为公司职工制订的六字行为准则——爱国、务实、创新;讲述他在成就和荣誉面前要防止“电压升高”,必须及时“接地放电”的理论;讲述他“事业当头,个人利益就在其中”的道理。这既是对自己的鞭策,也是防治“头脑发热”的良药。
正是这种赤子之心和奉献意识的凝聚,使他踩到了时代的鼓点。这是他的魅力之所在。也是当代青年与他产生共鸣的底蕴之所在。这就是为什么在清华大学也好,在复旦大学也好,在兰州大学、湖南大学等等也好,许多青年听了他的报告,都有一种明净的感觉——一洗凡尘的明净;又都有一种升华的感觉——自觉“人生为一大事而来,为一大事而去”的升华;再就是一种实现人生价值的冲动——是那种恨不得把自己化做一支火炬,燃烧起来,造福人类的冲动。
也许,像“五笔字型”这样解决一个时代的难题,在国内外引起轰动,如此广泛地造福于社会,如此深刻地对我国的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产生影响,如此直接地为各年龄段、各阶层人士直接使用,从而改变着千百万人的书写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发明,是不多见的。“五笔字型”之所以历经十年,久盛不衰,日见其广,为我国90%以上的电脑用户,为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华人以及联合国总部所使用,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科学价值,在于它集文字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信息论和人机工程学相关知识之大成,创造了洋为中用、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体系,在古老的汉字与现代文明之间架起了彩桥。通过它,汉字可以迈入下一个世纪,走向辉煌。


第5版(文学作品)
专栏:

  恶战清水河
程贤章 黄俊
震惊中外的深圳清水河特大爆炸事故平息已经两个月了。血与火的教训使深圳人惊醒,也引起智者们的思索。对于这场灾难的由来以及应该引出什么样的教训,人们正在评说。
深圳一位边防警官告诉我们:“事故发生以后,出动了近1万名消防边防武警战士,1000多辆救火车和各种灭火车辆,在一平方公里的清水河爆炸区作战。这是和平时期罕见的一场恶战。”我们这里所记叙的就是这场恶战中公安消防边防武警指战员们的一部分英雄战迹……
公元1993年8月5日中午1时20分,晴空万里的中国南方崛起的新城——深圳特区上空,冒出了一朵蘑菇云,清水河危险品仓库区第四号仓库发生意外的大爆炸。某西方国家的人造卫星刚好掠过深圳上空,地面接收站人员在荧屏定格上指着那蘑菇云惊叫:“这座城市完了!”立即,周围所有的人瞪大了眼睛,为一座现代化城市的即将毁灭发出惊叹!
深圳上空瞬间升起的蘑菇云,确实举世震惊。清水河危险品储运库在深圳东北隅,占地约二平方公里。其中,威胁最大爆炸力最强的是240吨双氧水和八个罐、41个卧罐及刚运到的18个车皮的液化气、1个加油站。这些危险品爆炸后等于100万吨炸药,相当于美国在二战时期掷到广岛的原子弹,足可把深圳市罗湖、福田两区摧毁。
8月5日中午1时许,四号仓库管仓员发现仓库里堆放的黄磷等化学药品冒烟,用灭火器灭火不起作用,旋即报警,深圳市公安局消防处值班员当即调笋岗消防中队出动三台消防车。当车辆刚开出库门一分半钟,清水河四号仓库就发生了一次相当于10万吨当量的强烈爆炸。市局消防处负责人听到爆炸声,首先想到邻近的液化气罐库。他命令“119”值班员立即调动罗湖、上步、田贝、福田等消防中队火速赶到现场。5个中队11台消防车,在15分钟内赶到清水河库区。四位处领导也都在10分钟内赶到火点,冒着生命危险迅速跑步进入爆炸点,进行火场侦察,当即成立火场指挥部,召集各参战中队指挥员进行简要的战前动员,并下达三项应急措施。
扑灭这场大火,为的就是防止再一次大爆炸,保卫大深圳。各路消防人员为了更有效地扑灭火灾,都奋不顾身地到紧靠火点不到10米处射水。灼热的高温和有毒气体,熏得消防勇士泪流满面,胸闷气喘,而且面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同志们把生死置之度外,紧张地投入战斗。田贝中队干警,战斗在爆炸点最前面,也是爆炸的正面方向,他们深知此时此刻的责任重,紧握水枪,与烈火决一死战,勇士们被浓烟毒气熏得站立不稳,只好趴在地上卧式射水,确保任务的完成。
在第二次大爆炸前十几分钟,深圳市公安局主要领导陆续赶到现场,简单听取火情汇报后,便勇敢地冲入火海。
在现场指挥的蔡处长和肖政委异口同声阻止:“局长,现场危险,去不得的!”
杨水桐一阵苦笑:“你看,消防队的同志正迫近火点灭火,大家都不怕危险,我们怕什么?”于是,杨水桐和其他几位局领导冲进热浪翻滚的火海。
就在这个时候,从第六仓库冒起滚滚浓烟,颜色开始变黄,继而变成墨黑。有火场经验的消防处肖政委急下命令“消防队马上后撤,火场有新险情!”消防战士奉令后撤,刚跑了十几步,在那几秒种的瞬间,第二次更为强烈的大爆炸发生了。六号仓库在强烈爆炸声中倒塌。火球从浓烟中迸出,向天空四溅。在天摇地动中,水泥块、碎铁块、几尺长的钢筋、石块、玻璃片铺天盖地在火场四周迸射。西边垃圾场和南边煤气场的两座山头起火了。杨水桐、黄九明两位副局长和田贝派出所所长曾志德在爆炸中壮烈牺牲了。消防人员充分利用平时所学的救火逃生技能迅速钻进了车底、跳下水沟,钻进钢筋圈或扑在低洼处,最大限度减少了伤亡事故。即使这样,仍有41人负伤,其中8人负重伤。消防处肖政委,市公安局副局长黄振芬均负了重伤。局长梁达钧负了轻伤,但当他听到两位副局长壮烈牺牲,当场昏倒。待他一睁开眼睛,立即向医务人员请求:“我不能离开火场,火场需要我指挥!”摇摇晃晃,一鼓劲冲向火场。
与消防队同时到达火场的有深圳边防武警七支队十一中队、武警医院、深圳特种边检站布吉分站。当第一次爆炸时,武警医院已有3/4的玻璃窗被震碎,有几十个伤员被抬入医院。抢救伤员的任务本就够繁忙了,可院长娄海容却立即指挥80多个医务人员立即到位,并抽出四个区队约600人跑步赶到火场。战士们分头抢救伤员,维持交通,疏导围观群众,一部分人上山扑火。七支队十一中队和布吉分站的武警官兵,三分钟集合完毕,10分钟内跑到爆炸现场,除疏散群众外,最大的任务就是扑灭紧贴液化气库的两座山头的熊熊烈火。无论十一中队、武警医院,还是布吉分站,都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时就主动赶到现场扑火救灾。他们说:火灾就是命令。
8月5日白天,清水河库区爆炸时一直刮东南风,北面仓库爆炸,本不会引起南面和西南两座山起火。但因第二次爆炸力极强,摧毁性大,有几团火球直飞落在两座山上,引起熊熊燃烧的山火。火势直逼山底下煤气仓库与石油仓库,这两处油库起火,深圳市的福田区、罗湖区十几万人的生命和财产面临毁于一旦的危险。近800名边防武警战士像800只登山虎,在烈火的呼啸中,展开了“刺刀见红”的冲刺,有的脱下上衣,有的折下松枝,奋不顾身扑火。打了一遍,再打一遍,明火灭了,暗火又燃。战士们五人一组,躺下来一齐滚翻,把余火彻底扑灭,身上烫起刺心疼痛的伤疤。一分钟又一分钟,一小时又一小时,两座山火终于被武警战士完全扑灭,缓解了两处油库的险情,立下了火场第一功。
爆炸巨响过后,武警广东边防总队深圳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郎益礼,与黄金超政委同时到达火场。郎益礼四次闯入火海侦察火情,及时向指挥部报告。第二次爆炸时,钢筋、水泥预制件碎块、瓦砾和各种各样爆炸物,堆满通往液化气库区。火场又有十几次小爆炸,一次,一条通红的足有一米长的钢轨,从爆炸场迸射到气库,刚好从表面滑下,插入地面半米深。为了杀开一条生路,郎益礼和黄金超带领深圳市武警支队、皇岗边检站等单位官兵,清理出一条400米长30米宽的通道,为液化气库排除险情,为救火部队扫清道路。
这时,爆炸场依然烈火熊熊、硝烟冲天,东倒西歪的厂房和七横八竖的残垣断壁、铁块钢筋,整个场地好像经历了一场颇具规模的战争。空气中弥漫着刺鼻呛人的恶烈臭气,这是危险品和化学品爆炸后的污染。省委领导同志连防毒面具也没有,只用口罩挡一挡污染的空气,在市委负责同志陪同下视察火情。省委负责同志不无担忧地说:火场依然烈火熊熊,火势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这怎么办?
省公安厅消防总队副总队长陈建辉,很有信心地说:“我们几千边防武警战士正在待命扑火。”
省边防总队副总队长苏少军立即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作了简短动员。他说:“我们正面临一场火战,生与死、血与火摆在我们的面前。灭火,消防部门是老大哥,他们站在最前沿,我们也决不能落后!执行指挥部决议,我们边防在现场的3000名战士组成七个梯队,扛水泥筑防火带。因考虑到火势过猛,空气里弥散剧毒,每个梯队战斗时间为半小时。现在我宣布,六支队和边防分局为第一、二梯队,共产党员带头上!”
“坚决服从命令!”参加会议的团级干部大声响应。
火场上,只见扛水泥包的敢死队指战员们,鼻子、嘴巴罩着干毛巾,吃力地用手用脚甚至用牙把水泥包撕开,然后将水泥倒在消防战士用泡沫枪喷出的泡沫里。在烈火烤炙下,湿水泥很快烘干。直至凌晨四时,火场的火苗被控制住了。一直在火场坚持指挥的陈建辉冒着危险,钻进双氧水罐仓库,用手去摸双氧水罐。双氧水罐开始冷却了!众人才松了一口气。天亮时分,清水河仓库区的火情完全得到控制,燃烧了16小时的大火基本扑灭。
深圳人民不会忘记。5日夜晚,中山、东莞、珠海、广州、惠州、佛山、清远市的消防队出动100多辆消防车前来增援。对扑灭清水河大面积火灾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有近万名公安消防、边防武警和解放军防化兵开赴火场,几百辆红色的消防车和救护车拉响警笛,在这里进行了一场恶战。在烈火面前,他们屹立着,组成了一堵直面烈火烧烤的铜墙铁壁,谱写了一曲响彻云霄的英雄主义赞歌。
(全文载广东《珠海》和《新闻人物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