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2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报刊文摘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说
钱伯海撰文提出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新说法。他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生产性活动才创造价值。这在过去可以成立。而在现代社会,不仅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创造价值,并且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创造价值。在企业内部,不仅活劳动创造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需要发展。他认为,社会从事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的各种劳动,无论是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都是社会劳动,所有这些社会劳动都创造价值。因为从微观上看,企业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实际上就是从宏观上看的社会活劳动创造价值。任何一个企业单位的物化劳动,正是其它企业单位的劳动者提供的活劳动形成的。只有从微观上承认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才能全面贯彻和实践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并使之得到完善和发展。
(转摘自《当代学术信息》1993年第4期)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探索商榷

  对近代西方经济思想史上“三次革命”的再认识
黄道霞
市场经济,是一个历史发展、实践演变过程的产物,这种变革或演变反映在西方的近代经济思想史上,有过“三次革命”。对这“三次革命”,历来存在不同的评价。今天,有必要重新研究、评价。
第一次革命:“斯密革命”。亚当·斯密的主要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发表于1776年。当时,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需要扫除市场交换关系自由发展的障碍,“斯密革命”便应运而生。斯密清理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这两个经济学派在市场上的某种“计划”倾向,在其理论中贯穿了一个基本思想,就是允许市场自由竞争的思想。为了反对看得见的手对市场自由竞争的干预,他宣布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他认为:“每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决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斯密的这个推论,通俗地说就是:追求自身利益的个人,由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从事着有利于他人和整个社会的事情。这个原理,是西方市场供求自动调节论的理论基础,一直主宰着西方市场经济思想。
斯密的市场论,在方法论上,为市场的独立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这就是把市场买卖交换关系从人类行为学、社会心理学、伦理学的角度来进行研究,论述了劳动价值学说,“认识到了剩余价值的真正起源”。斯密“说法中的天真形式”以及“对立见解的痕迹”即自相矛盾之处,那是因为他是“创始者”,是处“在摸索、试验中”,所以也“是很自然的事”。
第二次革命:“边际革命”。是指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的具有国际性的边际效用学派理论。这一理论是由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和法国的瓦尔拉等几位学者分别提出来的。经过后继者的发挥,到20世纪初进一步成为一个体系。它是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又一次创新。
在研究范围上,它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从生产关系决定市场关系的研究,单就市场研究市场。这是进一步地完成了从斯密开端的把市场独立起来,作为专门的研究范围。这种变化是当时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当时,资本主义已基本完成向机器大工业的过渡,正在开始由自由阶段向垄断阶段的转化,一些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到空前地接近于实现斯密原理的一种完全自由竞争的、自动运行的市场状态。市场的繁荣、扩大,也使得市场运行的复杂化程度和动态性、不稳定性大大增加,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专门研究市场,必须深层次地研究市场;而且,经济理论的发展,也要求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从16世纪以来,从早期的重商主义,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即经过三四百年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宏观的、本质的、规律性的研究,包括价值论、分配论、剩余价值学说、再生产理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以及生产关系决定市场关系的研究。但是,已有的一些经济研究成果,对解释、解决当时面临的纯粹市场问题的挑战,如自由竞争的好处与市场上的“无政府主义状态”问题,供求关系与价格的均衡、稳定问题,商品的可销售性与消费者理性选择问题,资源稀少性与市场配置问题等等,往往无能为力。因此,“边际革命”是开始适应这种需要的前驱,它标志着经济研究重点对象的变化:从宏观转到微观,从基础转到应用,从生产关系转到市场关系,从生产转到消费,从供给转到需求。
第三次革命:“凯恩斯革命”。这是本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世界性大危机、并在开展长时间的市场与计划问题的论战声中产生的,以凯恩斯1936年发表他最有影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著作为标志。它主要是采用了“总量分析”理论。“发展了有效需求的理论;即决定整个产量水平的理论。”他认为: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包括消费和投资),而有效需求的大小又主要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即“消费倾向”、“对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预期”和对货币的“流动偏好”以及货币数量。“凯恩斯革命”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他的“就业均衡论”,认为自由竞争下的市场力量,并不必然导致社会经济趋向充分就业均衡;而均衡只是一种“特例”、“通例”,是“就业不足的均衡”。这一理论实际上是批判、推翻了从斯密以来“市场自动调节论”,而主张国家干预、调控市场。这就成为市场经济理论上的又一个新的转折,使市场从完全自动调节、自由放任运行体系转变为国家调节、控制下的市场运行体系。从本世纪3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主张逐渐覆盖、主宰了西方世界。70年代,西方经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现象,产生了“凯恩斯主义危机”,各种非凯恩斯学说“群起逐鹿”,但这些学派仍共同强调市场是具有内部动力、活力,能够自动运行的理想机制,只是不同程度的反对国家对市场不必过多干预。这表明这些学派并未从根本上“背叛”凯恩斯主义。
上述三次革命,代表人类认识市场经济手段、机制的三个进程。这一历史进程中,有个重要现象,就是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西方经济研究体系,开始发生专业化的趋势,传统的、老的“政治经济学”体系,向现代化、新的“经济学”体系转化。这种转变的主要标志是三部有影响的巨型新《经济学》陆续问世:1948年初版的萨缪尔森著《经济学》,1963年初版的利普希、斯戴纳合著《经济学》,1983年初版的费希尔、唐布什合著《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两种体系的不同是:前者以生产关系为主要研究的对象,后者以市场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新的“经济学”实质是市场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用货币或不用货币进行交换的种种有关活动。”包括“人们如何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者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如机器、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社会成员消费。”
我们很长时间,没注意经济研究体系的这种变化,所以,在评价以市场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新“经济学”时,容易简单地予以否定。现在我们借鉴外国经验,对西方市场经济理论,按照新的思想、观点,总的说来,要作肯定的评价。否定之否定。
这是不是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否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生产关系角度、从本质上、从宏观方面,科学的、系统的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经济规律,与从微观方面、从应用上、从经济手段角度研究市场运行规律的市场经济理论,并不一定冲突、对立。只是我们明确了这一大前提,两者是可以都不否定的。
那么,肯定“边际革命”,是不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论原理?也不否定。尽管从考茨基、布哈林以来,原苏联、东欧的理论工作者,几乎(波兰的兰格等少数人例外)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实际上“边际主义”学派最终用以测量他们的“边际效用”、“均衡价格”等尺度,并不是什么主观理性价值标准,而还是以客观的市场商品的价格作标准,这意味着他们仍然是以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积累起来的劳动价值论作基础的“价值反证”。1971年8月西方经济界在意大利纪念“边际革命”100周年时,研究《边际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认为:“边际主义的这种最后的产物,是不是应该被认为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辅助,而且不如作为它的后继者”。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学术动态

  “唯物史观与价值论的统一”
中日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部分学者与日本唯物论者访华团于1993年9月2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关于“唯物史观与价值论的统一”学术讨论会。会议围绕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论的理解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关于价值的概念。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价值,是对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满足及人的自我实现而言的自然与社会的事物的必要性和有用性,并且具有作为人的行为目的和手段的意义,进而成为人的行为规范和理想的东西”。有的学者通过对价值在人的生活世界中的历史(文化)功能性的考察,认为“价值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张力,是人的文化意向的客观显现”。有的学者提出“价值是评价的结果或产物”。由于思考的视角不同,各自界定的内涵重点不一样。
关于价值的质的规定性。有的学者从下述几个方面规定价值的本质:①价值是人作为社会生物的需要与现存世界的必然的历史的联系。②价值是人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特有方式——以发展求生存。价值是客观现实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肯定关系。③价值有时间上的矢量性,是趋向未来的动态关系。④价值是以否定性为媒介的动态关系。肯定性价值和否定性价值(或曰正价值和负价值)在历史实践中相互转化,由此决定了价值的相对性;但相对之中有绝对,是否有利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价值评价的绝对尺度。⑤价值是以自我意识为媒介的客观关系,是客观可能性通过有意识的活动向现实性转化的客观趋向。有的学者强调,我们所讨论的是价值的哲学本质,并且提出“以对象化与非对象化的矛盾为经,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为纬所反映出来的人本身的发展,就是价值的哲学本质。”
关于价值的形成及其作用。与会者一致认为,价值起源于人的活动,不论是实践的、对象的活动,还是理论的、认识的活动,抑或是艺术的、审美的活动,都因具有价值才成为人的活动,从价值关系的角度看,人的一切活动都可以把握为价值活动。但是,价值本身并不存在于客体之中,也不存在于主体之中,它是在主体——客体的关系之中形成的。因此,价值的作用在于:①价值是物的世界属人化的桥梁。人的活动使“自在性”的自然世界转化为人的客观对象性世界,这个转化是以人对自己同外在世界进行区分为基础的,而区分之所以可能,是人的活动的功能在外界展示的可能性的表现。人正是以生命活动的功能性需要为起点把世界事物逐步属人化的。②价值是主体际和谐建构的中介。主体际关系的成立,以形成外在的社会结构和内在的道德法则为基础,而社会结构和道德法则是主体际式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体现,是主体际和谐建构的价值。主体际和谐建构的不断实现,是不断通过价值设定的方式而获得的,这就是人类走向文明和进步的道路。③价值是人格自我生成的前导。人与自我的关系是人的生活世界中最高级的文化关系。自我主体作为意识主体代表了自我的“应有”,而自我客体作为意识客体则代表了自我的“现存在”。人的人格的生成,就是自我主体和自我客体之间的价值张力起作用的历史过程。也就是说,人格的自我生成,是人在其生命存在的绝对性层次上和在其生活世界中的生命状况的相对性层次上不断进行自我价值反思的结果。
关于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与会者一致认为,在唯物史观中真理和价值是统一的。有的学者指出,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外在客体的需要,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得到满足,人的目的即他所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实现,而实践又要有科学认识的指导和价值导向。事实证明,正确反映社会现实、发现历史规律(真理)与人们的利益和价值观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作为社会认识最一般方法的唯物史观,特别强调真理观与价值观的统一。有的学者认为,我们不应当把真理概念局限在认识论范围,而应将它扩展到价值学领域。特别在价值评价中,其真理性的标准也是唯一的,即社会实践。有的学者通过对近代以来中国改革思潮中的价值观问题的解析,指出从选择马列主义到找到中国革命的具体道路乃至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体现了价值观与真理观的统一。(卞崇道)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社科书讯

  社科书讯
△由郭国勋主编的《哲学应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哲学应用的理论探讨,其中也包括某些不同的观点;第二部分是哲学应用的实践探索,其中包括我国著名大企业、市区的重要经验。全书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和十四大精神为指导,贯彻理论与实践统一精神,是哲学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晶。
△蔡定剑撰著的《中国人大制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书对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包含的一系列问题作了较为全面、准确、客观的阐述。
(木土)


第5版(理论·学术)
专栏:报刊文摘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有三方面
高尚全在《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现实国际研讨会综述》中说: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如何从传统的国家直接微观控制体制转向宏观间接调控体制,建立健全有效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二是怎样完善和发展市场体系,特别是促进生产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完善;三是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特别是解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
(摘自《当代学术信息》1993年第4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