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国际影坛

  一个世纪后的震撼
郑园园
根据左拉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萌芽》最近在法国隆重上映,引起强烈反响。9月27日,首映式在北方工业城里尔举行,不少矿工看完影片后泪水长流,当地矿工工会向导演颁发了金质奖章。29日,影片在全国公映,电影海报印着满脸煤黑的矿工的形象,出现在巴黎街头,勾起人们对上个世纪矿工苦难生活的回忆。
《萌芽》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爱弥尔·左拉的名著。小说以19世纪80年代法国北方煤矿工人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他们“墓穴般暗无天日”的贫困生活——长期的饥馑、微薄的工资、毫无保障的工作条件,描写了他们的抗争、流血和失败。1885年左拉完成这部作品后说,本书写的是“雇佣工人的崛起,劳动与资本的斗争,这就是这本书的全部意义所在”。左拉希望小说能宣告未来,因此用了一个含有象征意义的书名:《萌芽》。按法兰西共和历,春季的第一个月份叫“萌芽之月(芽月)”。书名正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幼芽将破土而出。列宁的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回忆说,在左拉的小说中,列宁最喜欢《萌芽》。
《萌芽》问世108年了,左拉的时代已远离我们而去。而今,在西方,煤矿工业已是“夕阳工业”,闹工潮也不再时髦,《萌芽》的主题似乎“过时”了。在暴力片、色情片、恐怖片充斥银幕之时,为什么偏偏有人看中这“陈旧”的题材,斥巨资来拍这样一部吃力难讨好的片子呢?
法国著名导演克洛德·贝里是这部电影的制片人、编剧和导演,集三任于一身,可见他对该片钟爱之深。贝里从影30年,执导过不少电影,如《我爱你们》、《再见,木偶》、《让·弗洛莱德》,赢得了巨大的声誉。1986年,他在寻觅新剧本时,再次读了《萌芽》,他的心受到震撼。小说勾起了他对自己家族历史的回忆。他的父亲是一个加工毛皮的工人,同时也是工会活动分子,一生充满艰辛。父亲曾絮絮叨叨地讲,他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使贝里这一代人过得更好。现在,贝里的确功成名就,跻身法国上流社会,但他不能忘怀上几辈人的苦难和奋斗。他下决心要将《萌芽》拍成一部面向大众的电影,这部电影应凝聚他的父辈以及上几代人的集体回忆,对当代人有所启示。他说,今天的社会进步是上几辈人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斗争才赢得的;19世纪流淌的殷红的血,在20世纪才开花结果。今天,虽然有了带薪的假期,有了一周40小时的工作制,但是,左拉描写的苦难、失业、饥饿依然存在,反对不公正、争取社会平等的斗争有着永恒的意义。他希望观众在走出影院时带着深深的思考:当自私、贪婪、膨胀的物欲吞噬着人们的灵魂时,左拉小说所表现的劳动者之间的亲情与温情,团结与互助,仍然是照亮人们心灵的一盏明灯。
改编名著,对导演是个严峻的挑战。《萌芽》早在1913年和1962年已两次改编成电影,却都不成功。贝里将拍摄这部电影作为一种责任,他要把《萌芽》拍成一部史诗般的巨片。他坚持邀请深受大众欢迎的歌星雷诺出任男主角朗蒂埃。雷诺是位严肃的歌手,曾有许多色情片导演请他出演,他都拒绝了。这次,他犹豫再三,因为从未拍过电影,生怕演砸了,辜负了导演的厚爱。可他最终还是接过了片子,并全身心地投入。他到矿区生活了3个月,和矿工结下了友谊。拍片中,每每回想起他当过矿工的祖父,想起依偎在祖父怀里歌唱的温馨的童年,他的表演也就更为投入。贝里还请来法国当红演员,有“大鼻子情圣”绰号的德巴蒂厄和女星缪缪担任片中的两个重要角色——马厄及其妻子。片子动员了8000名群众演员,耗资1.6亿法郎,堪称法国电影史之最。当银幕上出现几千起义矿工举着镐头呼啸着向矿井进军的镜头时,观众感受到一股撼天动地的力量。
既有英勇与悲壮,也有温情与浪漫。电影把浮乐村中以马厄一家为主线的矿工的家庭生活表现得十分细腻生动,它所展现的法国北方地区19世纪的风光、风情和民俗也很耐看。值得一提的是,其不少镜头是在矿井深处拍摄的:黑的坑道,黑的脸庞,毫无哗众取宠之意。影片着力于表现坑道里超负荷的劳动,表现在矿井崩塌的生死关头,劳动者之间的真情,演员演来真实,配乐效果强烈,令人怆然涕下。克洛德·贝里感叹地说:“越拍摄,越投入,《萌芽》是我的心灵之作,成熟之作。”
《萌芽》上映后,不少影评认为,当前法国经济不景气,失业大军迅速扩大,尤其是今年入秋以来,各企业解雇工人的“黑潮”狂卷法国,势不可当,《萌芽》此时上映,势必在300多万失业者和受到失业威胁的数以千万计的人心中引起共鸣,影片的价值,也就超出了纯艺术的范围,带有很强的社会性、政治性和现实性。不过,也有反对这部影片的,里尔地区的“速冻品大王”就曲折地表达了他的不满,他担心,把法国北方拍得这么灰暗,会影响他的速冻食品出口……
我在香榭丽舍大街的一家影院观看了这部影片,同场的观众多为大学生。散场时,大家默然无语,心头沉沉的。走出影院,我问其中的一对情侣:“有意思吗?”“当然,现在还有许多社会不公,还有贫困。”这一代年轻人,读左拉作品者已不多了,而电影上映后,左拉的小说竟成为畅销书。因为贝里的电影,提供了一把认识和理解左拉的钥匙,使人们了解到左拉作品超越时空的意义。作为一个艺术家,克洛德·贝里不媚俗,不取巧,他走向生活,走向民族历史,故此,他能在20世纪末,使一部上个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品再度引起震动。(附图片)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他山石

  罚与法
任维东
去过新加坡的人,都对新加坡的文明与秩序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时,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个岛国严格的法律和众多严厉的罚款。
7月,挨近赤道的新加坡正是酷热季节,我们来到这个美丽的花园国家。
一走出樟宜国际机场,前来迎接的陪同赖先生,就好心地提出了忠告:“请不要在有冷气的公共场所抽烟,不然,要罚款的。”
原来,新加坡政府对吸烟有着极为严格的限制,在办公室、餐厅、车站、商店、影剧院、地铁、汽车内等举凡有空调的地方一律禁止吸烟,违者必定严处。这下可苦了我们一行中的“烟民”,每到一处,总是先打听何处可吸烟,有时没有,就只好使劲憋着烟瘾。
据新加坡朋友介绍,政府为了禁烟,采取了许多措施,用英语、华语、马来语、印地语等4种语言文字在电视、报纸上广为宣传,卫生部长亲自主持反吸烟运动开幕仪式,今年则把禁烟的重点放在了青少年身上。政府规定:青少年在公共场所吸烟或拥有烟草食品,初犯罚款50新加坡元,重犯罚100元;出售香烟给18岁以下青少年,罚款5000元;提供香烟给青少年,罚款500元;把香烟当做礼物分发给青少年,罚一万元或坐牢6个月以下。政府还成立了戒烟所,帮助已有烟瘾的青少年戒烟。
虽然如此,在公共场所吸烟的情况仍未根绝。我们曾几次在下榻的酒店门前见到地上有乱扔的烟蒂,也目睹过当地的青年男女在巴士站吸烟。新加坡最大的报纸《联合早报》曾报道说:“针对一些青少年在禁烟法令生效后继续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问题,卫生兼社会发展部长再次提醒青少年认真看待这项法令,因为违例吸烟是严重的犯法行为。违例的青少年一旦被控上法庭并被判罚款,将永远留下一个不良的记录。日后,他们在申请工作时,这个不良记录对他们的前途是很不利的。”
在新加坡要罚款的项目还很多。比如,行人乱过马路和驾车者在行人过斑马线时不让其过马路要罚款,乱吐口香糖罚一万元,给野鸽子喂饲料罚款1000元,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均要处以重罚。就在我们到达新加坡的前几天,就“有19名男女因乱丢垃圾被罚劳改,分别到滨海公园和樟宜海滩公园打扫”。新加坡政府的公共卫生法令授权法庭发出“劳作悔改令”,判处严重违法的乱丢垃圾者到指定的公共地点打扫,最高处罚是打扫3小时,如果被判劳作悔改的乱丢垃圾者违反法庭命令,将被判罚款5000元或坐牢两个月。新闻媒介还要给予曝光,让之名誉扫地。
新加坡的社会秩序和治安状况是好的,正如新加坡人所说:在这里,人人都知道应当做什么和不许做什么,违犯禁忌将立即受到惩罚。新加坡治国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就是“法律与秩序”。
有人认为,新加坡实行的是严刑峻法。国家严禁赌博、色情图片。对贩毒超过10克的一律处以绞刑,那些持枪抢劫、蓄意杀人或犯有残暴强奸罪的也统统被判处死刑。就连非法在该国逗留超过90天的,也要受到坐牢兼鞭刑的严惩。所谓鞭刑是英国殖民地时期留下的一种酷刑,执行时先脱下犯人的裤子,再用药泡制过的鞭子抽打。即使是健康人一般一次也只能挨5鞭,再打就要致残甚至致死,所以行刑前要由医生判断犯人能承受的鞭数,一次不够,过几天再打。
对国家公务人员的贪污现象,政府更是严惩不贷。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起,就开展了反贪污运动。前社会发展部部长任职期间为全国建造政府组屋、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在1988年,他因建盖政府组屋之事接受了80万元贿赂,后被告发,反贪污调查局也掌握了证据,但还未起诉,他就自杀了。即便是清洁工人接受乱扔垃圾者意在减轻打扫处罚的5元钱贿赂,也同样要被判坐牢或罚款。
虽然新加坡实行的是严刑峻法,但在西方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影响下,并非一点问题也没有。翻看当地的报纸,可以时常看到有关治安的报道。这也说明,仅靠罚款和严刑是不能完全解决问题的,还必需对国民进行坚持不懈的道德教育,新加坡政府正在探讨如何抵制西方某些不良文化的冲击,朝这一方面努力。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夜间耕作 少生杂草
德国农学家最近进行的一项试验显示,收获后的土地如在夜间耕作,杂草可比白天耕作的少四十倍。据分析,许多野生植物的种子要在光线的刺激下才能发芽,这就是说,光照是种子发芽的一种“信号”。
为了保证“绝对黑暗”,专家们选择在没有月光的夜间进行耕作,拖拉机也不使用任何照明灯,而以军用红外夜视仪代之。对某地十公顷农田进行的试验表明,实行夜间耕作的土地上,仅有百分之二的野草种子发了芽,相比之下,采用白天耕作,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九!
(白夜 编译)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寻蜜鸟
在非洲,有一种会寻找野生蜂蜜的灰色小鸟。这种鸟在找到蜂蜜后,就飞到主人面前,一边围着主人转圈,一边不停地叫,以引起主人的注意。当主人跟着它来到蜂巢前后,它便栖在一旁的树枝上静候,直到主人取出蜜为止。当然,主人也少不了要用一些蜜犒劳这位“向导”。更有趣的是,据当地人讲,如果谁在取到蜜后未给小鸟应得的报酬,它就会予以报复,下次说不定会把你领到豹或狮子的洞穴去。  (有观)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人的名片
黄瑞耀
美国一位报纸专栏作家访问日本,在短短5天里,竟收到上千张名片,有白色或彩色的传统名片,也有散香、变色、播送音乐的新潮名片,甚至有每张价值640日元的镀金名片。他惊愕之余,不禁对日本人的“名片意识”刮目相看。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有互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上除姓名外,还印有工作单位、团体名称、所属部门、职务、地址、电话号码等。在社交场合,主动向初识的人递名片,并无炫耀身份之嫌,相反,不带名片的人,会给人以“连老子的大名都不晓得”的高傲或吝啬印象;说“名片用光了”,则被认为有失礼貌。因此,许多日本人总是随身携带名片。有关方面作过“走访客户时随身携带哪些必需品”的问卷调查,97.8%的人把名片列为“第一必需品”。
在日本,交换名片具有一定的礼俗,一般地位低者或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面向对方;折叠名片或在名片上记点什么都是不礼貌的;还有,女性使用的名片大多比男性的小。
“名片”在日语中称作“名刺”。古时候中国人把竹子或木片削得细细薄薄的,在上面写上姓名,据说“名刺”一词便由此而来。
日本的名片也反映着日本民族的特性,日本人的节俭,从名片上可略见一斑。许多公司与客人交换名片时,会附上一句:“这是本公司再生纸制成的”,或者指着名片角上的一行字:“此名片用本公司再生纸制成”。因为节俭和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况且,此举又可在公众中树立注重环保的良好的企业形象。
日本科技和工业的高度发达,也体现在名片上。有一种刚问世的条形码名片是用一种特殊的印刷机印在名片上的,当把条形码对准与电话相接的阅读器,或用与话机相接的扫描笔对条形码进行扫描时,电话就会自动接通,而无须拨号。还有一种带照片的原色名片,根据计算机图形学原理,用图像扫描器将照片或图片输入计算机合成,然后直接输出转印在纸上。音乐名片采用的是对折的形式,打开它时,装在里面的集成电路受到光线的照射,就会奏出悦耳的音乐来。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艺术银行
肖勇
加拿大正面临发展艺术与经费短缺的矛盾。在寻求解决途径的过程中,艺术银行应运而生。
艺术银行在国家文化艺术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下,于1982年创办,旨在通过广泛收购艺术作品,一方面改善艺术家的生活,另一方面促使他们的作品与大众见面。银行成立以来,相继投入1400万美元,购买了2300位艺术家的作品,共计1.6万件。这些作品目前的总价值已升至3000万美元,其中2/3可对外租借,年租金收入约120万美元。
对于艺术品良莠的识别,银行有一个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承担。评审会定期在渥太华开会,先对寄送去的艺术品的书面材料、音像带进行审查、筛选,尔后组成若干小组分头到各地,实地考察艺术家的工作室或画廊,以求作出准确的评估。
银行将收购来的艺术品分门别类后,便面向社会出租,客户包括政府机构、学校、医院、企业、福利团体。租借的艺术品通常用于公开展出,有效地缩短了艺术家与大众间的距离。近年来,由于租借业务兴旺,银行的购买力随之提高。于是,银行又制订了新的出售方案,允许艺术家在3年后买回自己的作品,并允许客户有条件地向银行购买艺术作品。这样,既有利于广开财路,又有利于收藏那些最具代表性的精品。每年,艺术银行还向一批有杰出贡献的艺术家颁发奖助金。
收购——租借——展出——销售——再收购,艺术银行的运作,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一条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请保护嗅觉
意大利的环保组织正在全国开展一场“保护嗅觉运动”。有关组织的一位发言人指出,人们习惯于关注食品中是否添加了色素等化学品,却对充斥于日常生活的香水、除臭剂、灭蚊灵、香波等熟视无睹。其实,这些“香源”大多以化学品制成,吸入多了同样危害健康。由此,“人工合成香源”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他还建议,公共场所应提倡使用以鲜花、药草等制成的“天然香源”,以保护人们的“嗅觉”。 (尤远)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珠子语言
居住在非洲东南部的祖鲁人,使用着一种独特的珠子语言。恋爱中的男女青年,利用不同颜色的珠子来表示不同的意思和感情。例如,小伙子若收到所爱姑娘赠送的紫红和黄色珠子,就说明姑娘在早晨和黄昏时特别想念他。因为紫红色珠子代表日出,黄色珠子表示“我很嫉妒”。米黄色珠子表达的意思较复杂,喻意:“虽然你家牲畜不多,也不富裕,但我愿意嫁给你。”栗色珠子则表示“我希望和你在一起”。如果有哪个小伙子收到一串嵌有白色珠子的项链,那他会格外的高兴,因为这表明他的意中人对他的各方面都很满意。(江于)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笑豆”
阿拉伯某些地区生长着一种奇怪的灌木,这种灌木上结的黑色果实,人吃了就会大笑不止,可延续半小时之久。(胡兵)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与民同乐

在智利南方城市康塞普西翁街头,一支民间乐队正在义务演奏。该乐队由志趣相投的年轻人自发组成,他们常利用闲暇时间,把美妙的乐曲传送民间。孙国维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