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3-10-11

1993-10-11新闻联播 文字版

土地的忧思

第8版(副刊)<br/>专栏:品书札记<br/><br/>  土地的忧思<br/> 韩素音<br/> 这本长篇报告文学《土地——忧思的警钟》写得很好,值得大家一读。它论述的问题关系着中国亿万人民的未来兴旺和幸福。作者王治安先生用报告文学的形式,以客观、科学和认真的态度,既写好的,也写问题;既不夸大,也不掩饰地叙述其对国土的忧患,反映了中国人口多、土地少的全貌,启人深思,使我不愿释手,阅至深夜。中国的基本国情是既要很好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良田沃土,使人们得以丰衣足食,又要解决好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必须占用部分土地而带来的矛盾。中国只拥有世界可耕地的7%,而要养活22%的世界人口,倘有失误,势必发生土地危机!遗憾的是,现在有些地方的人们并未完全理解这一简单的道理。<br/> 对土地的保护、利用和开发是我一直关心的事情,希望其对中国农业的稳产、增产提供保证。过去一段时间对森林乱砍乱伐造成水土流失,使全国的沙漠化面积超过了15%,政府下了很大功夫控制沙漠化趋势的扩大,我也邀请过几位外国专家来中国交流这方面的经验。近一两年新的问题又有出现,一些地方不关心对现有良田的保护,无开垦荒地山坡的计划,甚至不切实际的圈划各种“开发区”,虚占良田沃土。无远见、无效益的占用土地,得不到真正的发展,也不符合中国领导人倡导的目的。不严格控制可耕地的占用,产生不利后果是对不起人民的,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个问题。<br/> 这本书除供国内读者阅读外,还可翻译后在国外发行,在拉丁美洲、非洲的一些国家或地区,也存在不注意保护土地,任意砍伐森林等类似问题。<br/> 土地是人类珍贵的有限财富,它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资源!<br/> (本文作者系英籍华裔著名女作家)

苜蓿花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苜蓿花<br/> 梅绍静<br/> 听天上的歌带我回家<br/> 几朵白云在唱《蓝花花》<br/> 随了那吹乱词句的风<br/> 任青石上的水脚下溅洒<br/> 一双枕头上绣的谷子糜子<br/> 灶台边亮着鬓间野花<br/> 长着马眼睛的天多么好看<br/> 采了你这朵山丹丹不怕人笑话<br/> 正月十五挂上红灯来吧<br/> 扑面的黄土峁吹响柔柔的唢呐<br/> 容易走的都是上坡坡路呵<br/> 山浮一轮圆月水赶一群鸡鸭<br/> 走头头儿的那个骡子儿哎呀<br/> 自己走的路不是最好的路吗<br/> 一孔暖窑里的水开了就叫“煎水”<br/> 两个人过有味的日子从不泡茶<br/> 人里头挑人数上你好<br/> 四妹子常和三哥哥在一搭<br/> 沟底里你牵来翠绿的路呀<br/> 峁峁上我种下向阳的花<br/> 生活像四只手真得那么贫穷<br/> 岁月是一个梦假得多么可怕<br/> 日头照着广大的原野和小小的喜气<br/> 通向硷畔是比高原还遥远的苜蓿花

瀑布情怀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瀑布情怀<br/> 纪学<br/> 真真是大自然的造化!<br/> 两边的高山峻峭挺拔,中间的峡谷杂树丛生,颇像现代化城市里摩天大楼之间的街巷。我就是沿着这街巷去探访龙潭瀑布的。<br/> 峡谷中的路,步步充满奇险。级级石阶,近乎垂直悬挂,有的几近90度,乍看不觉怎么样,细瞧下面是不见低的幽谷。走在这样的路上,不陪一百个小心,随时有跌下去粉身碎骨的危险。满坡满谷的古木新树,呈现各种奇异的形状,或如伞张开,或似龙盘绕,或像虎起跳,塑造出别一番景观,峥嵘而又森然。无名小鸟的啼鸣,婉转清脆,不绝于耳,不知是不是故意逗引游人。<br/> 隐隐的,有响声传来,沉雷滚动,海潮拍击,马蹄腾跃,一声声,一声声,不间断,不疲倦。来过的人说,这就是瀑布的声音。我寻声望去,什么也没有,连瀑布的影子也看不到。<br/> 谷还是向下延伸,石级还是向下悬挂,好像没有底,一直通向深渊似的。<br/> 蓦然之间,山势大变,峡谷开阔,一壁巨大的山崖迎面而立,令人想到古代高高的城墙,一股激流垂空飞泻下来,发出震耳的巨响。<br/> 这就是瀑布。那山崖顶端抛出的水流,似一条挣脱羁绊的银龙,毫无顾忌地飞冲腾跃,疾速越过68米的高度,落进下面的深潭。一瞬间,从潭中溅出亿万颗水珠,碎玉一般,向四面抛洒,故而此潭被命名为碧玉潭。<br/> 面对碧玉潭,湿漉漉的水雾,蒸汽一样弥漫飞散,轻柔地扑在游人的脸上身上。有人跳进水中,或撩水戏闹或手捧口饮,或照相留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已经没有了年龄的束缚,所有的人顿时都变得孩子般天真单纯。我屏息瞩目,思绪萦回,品味那水流的姿态和神韵。<br/> 俯身细看,那水并没有被囿于潭中凝固不动,而是顺着铺满石块的谷底,曲曲折折地向下流去。追踪这水,见它冲到又一堵峭壁前,在又一层谷底造出又一挂瀑布,又一泓深潭,有卧龙潭,有珍珠潭。它们也是因势造型,缘形得名。就说珍珠泉吧,它的水下跌的时候,通体都在石头上撞碎了,落到潭里时,如同颗颗珍珠弹跳,故有此名。<br/> 听说,再往下还有来凤潭、仙女潭。前者因倾水处有个勺形石窝,水跌进去很像鸟头,丰羽是阳光下的飞浪。后者则是水瀑均匀地挂在石壁上,远远看去,颇似倩女在洗她的秀发,所以就有了仙女潭这么柔丽的名字。<br/> 同一股流水,在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层次上,造成五个瀑布,五个深潭,而每瀑每潭又各具特色,大小不同,形态迥别,有的汹涌澎湃,有的银丝飘忽,有的似珍珠从天坠落,有的像碧波仙子翩飞,百态千姿,气度非凡。我看过不少大山,不少瀑布,如龙潭这样的景象还不多。<br/> 更令人叫绝的,是这样一股激流,不留恋高高的山巅,也不惧怕曲折的前路,不贪图幽潭的洁爽,也不迷恋山花秀木的挽留,而是不停地向前,向前,冲出一切善意的恶意的阻拦,冲出大山,进入平原,汇进江河,没有强烈的追求和不倦的意志,确实是做不到的。应该说,它的成功就在于它的百折不挠;它的名节的最后完成也正在它不惜自身玉碎!<br/> 如今,置身龙潭飞瀑面前,心中默诵多年前写的诗句,觉得它仍能表达我此刻的心境。<br/> 大自然给了我们美景,人类啊,可不要辜负了它!

“自己放火自己救”析

第8版(副刊)<br/>专栏:丽珠杯杂文随笔征文<br/><br/>  “自己放火自己救”析<br/> 高峡<br/> 一通讯员,眼看年终了,还差两篇见报稿。按单位规定:差,重罚;超,重奖。他急中生“智”:先冒失实风险,寄去一稿,很快见报。接着,他换一个名字,给报社去信揭发上篇失实之处,也很快在“群众来信”版刊出。随后,他又“真诚”地写去一篇检讨,被及时登在“批评回声”栏内。这样,他便超额完成了见报任务,受到重奖。当有人批评他时,他却毫不以为然:“自己放火自己救嘛!”<br/> 该通讯员的文德如何,自有公认。值得注意的是,“自己放火自己救”之类,远非他的“独创”,在生活中还不难找到“同类项”:有的单位忽视消防,留下许多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宣传的是救火英雄。有些厂家对劣次品一律推销,而见报的是“包换了多少多少”。收购农产品打“白条”,兑现“白条”数却上了“成绩统计表”。……所有这类现象,不也是“自己放火自己救”么?<br/> 诚然,“自己放火自己救”,确有自觉和不自觉之分,但其负效应并无本质区别。“放火”之后,不论“救”得多及时,多彻底,损失都是必然的。因此,决不可因“不自觉”就马虎了事——那是吸取不到真教训的;更不可以“自己救火”的“英雄”自居——那会掩盖“自己放火”的错误。多年来,我们为“自己放火自己救”之类付出过惨重的代价,许多人已开始觉悟。某市的一位副市长就大声疾呼:“我们不要先做系铃人,再做解铃人;我们不要先放火,再去救火,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救火英雄’!”<br/> 对于那些“自己放火自己救”的“英雄”,不但不能奖(包括宣传、表扬),还应当罚,有的还要重罚!否则“火”患无穷。<br/> (工作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人民广播电台)

国道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国道<br/> 缪新华<br/> 一担土 一担汗<br/> 祖传的扁担<br/> 挑着民歌<br/> 优美如舞蹈 造型如雕塑<br/> 只是来不及抒情<br/> 人们摩肩接踵<br/> 夯实了岁月 拓宽了希望<br/> 放眼于白云 放眼于蓝天<br/> 太阳驮来了金土<br/> 月亮驮来了银土<br/> 粗犷的号子摇滚而来<br/> 村前的小路<br/> 在老人的记忆里渐渐枯萎<br/> 小村的思维变得茁壮<br/> 在搅拌机“隆隆”的吼声里<br/> 祖辈的铁骨 美好的心愿<br/> 浇铸一座跨世纪的桥梁<br/> 小村的历史 春天的故事<br/> 还有诗人的一腔热血<br/> 以国道为题<br/> 被压路机醒目地印刷<br/> 在大地的版面上

艺文短波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艺文短波<br/> 汇集国内外先进美术设计用品、器材、画具及美术图书资料的’93国际美术用品展,定于10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br/> 同时,在美术馆对面的百花美术用品公司也将举办’93国际美术用品展销活动。

神针曲

第8版(副刊)<br/>专栏:大地<br/><br/>  神针曲<br/> 广向荣<br/> 初夏的仙台,樱花刚刚开罢,来自世界五大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学者云集一堂。中国代表徐贵印,站在国际讲台上,宣读了他的《测角穿刺国人卵圆孔半月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论文。一双双钦佩惊异的目光投向他。“在中国,一所小医院,搞出了这样的成果。了不起!”雷动的掌声淹没了大会主席的结束语。<br/> 三叉神经痛这种来无影去无踪,看不见摸不着疼起来如刀割锥刺般的病魔,难道只有开颅做手术才能控制吗?而且开颅术后仍有复发的可能,患者能承受得了二次、三次的开颅术吗?<br/> 30年前,山西医学院毕业的徐贵印,面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撞墙、打滚、嚎啕,甚至有的去自杀的惨状,不由地暗自垂泪了。这个黄土地上农民的儿子,开始了对征服三叉神经痛这一顽疾的艰苦跋涉。<br/> 一个个夜晚,他泡在尸体解剖室,伴着100个不同规格的颅骨,反复量着、刺着、练着。要练就一种百刺百中的硬功。他将一根12厘米长的穿刺针,经面部准确扎进直径仅0.3×0.5厘米的圆孔内。常常练得手背肿起老高,指头僵木才肯停歇。夜,被深深感动了,捧来了一个个金色的黎明。一根针却不知不觉刺白了他的双鬓。然而,他成功了,他研究的“国人测角穿刺半月神经节治疗三叉神经痛”治愈率达98%,总有效率达100%。1988年这一成果通过全国专家鉴定,达到国内国际先进水平。<br/> 目前,经他治愈的3308例患者中,有小至16岁大至92岁,发病3月至60年病史做过三次开颅术复发后来求治的全国10个省、市患者,均一次见效,无痛苦和后遗症。于是,“华佗再世”“医德高尚、妙手回春”“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镜框、奖旗,满满地挂在他那间小小诊室内,也激励着身边的白衣战士们。

有山皆绿色 无地不春风(图片)

第8版(副刊)<br/>专栏:<br/><br/> 有山皆绿色 无地不春风(书法) 澄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