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月9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国际)
专栏:

  “禁飞区”危机面临摊牌
巴格达:用导弹回答任何袭击
华盛顿:逾期限美将轰炸目标
综合本报开罗、华盛顿今晨电记者徐平、张启昕报道:伊拉克内阁8日召开紧急会议,副总理阿齐兹会后发表声明说,伊部署在南部地区的地对空导弹将驻留原地,以回答任何袭击。
阿齐兹还表示,伊拉克拒绝美英法俄的最后通牒,不承认所谓“禁飞区”;伊有在南部保留导弹的权利,如遭攻击,伊将坚决回击。
据悉,伊拉克领导人萨达姆当天还接见了军方高级将领。
据报道,美国7日重申,伊拉克必须在8日下午5时30分(格林尼治时间8日22时30分)前把其防空导弹从南部地区撤出。
美官方人士称,美侦察到伊部署在北纬32度“禁飞区”以南地区的一些导弹发射架正在移动,但未按最后通牒要求撤离南部。美情报官员预言,如伊不按最后通牒行事,美将轰炸伊的导弹和机场。
另据报道,科威特内政部7日发表声明说,科北部边界阿兹米亚哨所5日晚遭到一伙伊拉克武装人员的袭击,科边防巡逻队与来犯者交火两小时,目前局势已恢复平静。


第6版(国际)
专栏:

  登陆以来最大军事行动
美军攻占索马里军营
新华社摩加迪沙1月7日电(记者刘江)驻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的美国军队今天上午攻占了联合索马里人大会主席艾迪德的一所军营,并缴获了一批包括坦克、装甲车在内的重型武器。
这是美军自去年12月9日进驻索马里以来,在首都地区采取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美军发言人皮克中校告诉记者,昨天傍晚,美军的车队路经此处时遭到军营内的一些武装分子的袭击。鉴于这一行动违反了有关协议,美军向军营内的武装人员发出最后通牒,限其于昨晚10时缴械投降,可是对方没有作出反应。
今晨6时左右,美军发现军营内有人准备动用大炮,便开枪射击,同时组织部队向军营进攻。美军直升机向军营内的一些建筑物发射了火箭和炮弹,美军坦克也用重机枪进行扫射。双方激烈交火大约40分钟。
记者在军营南门采访了艾迪德派士兵艾赫迈德,他说,昨天傍晚,当美军的一些军车通过附近的大道时,索马里一武装者向其开枪射击,美军立即还击,当场打死3名艾迪德派士兵。在今天早晨的交火中,又有4名索马里武装人员被美军打死。
今天上午,距离战斗地点仅5公里的美国使馆区加强了警戒。


第6版(国际)
专栏:日本通讯

  踏访周恩来足迹
新华社记者张焕利
周恩来总理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日本东京都中野区东中野5丁目是周恩来曾经住过的地方。这里有一个周恩来研究会,会员们敬仰周恩来,并以自己能生活在周恩来曾经住过的地方而感到自豪。
中野区是日本唯一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结成友好关系的市区。自1986年9月5日和西城区结为友好区以来,中野区每年都开展多种形式的友好活动。
20年之前,田中首相访华时,周总理告诉日本记者说:“年轻的时候,我曾在中野住过。”
那么,周总理青年时代在中野的什么地方住过呢?中野区一批热衷于日中友好事业的活动家怀着极为兴奋的心情,开始了细致的调查。
翻开《中野区史》,其中确实有记载。1917年,19岁的周恩来从天津南开中学毕业来到了日本,希望能进入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在的东京教育大学)学习,当时就住在东中野小学附近的东中野5丁目。这一带,当时名叫“华洲园”,是东京花农种植鲜花的地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带的建筑全部被炸毁,“华洲园”的字样只有在电线杆上还能找到。
东中野5丁目也是一向积极从事日中友好活动的日本创价学会中野文化会馆和中野和平会馆的所在地。创价学会的一些青年人逐户探访当年周恩来住在这里的情况。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他们终于发现,周恩来当年不仅在“华洲园”留下过足迹,
创价学会立即通知正旅居东京的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宜女士及其丈夫,请他们到东中野参观。
周恩来研究会还举办了纪念展览会,以表达对这位为日中两国友好、为人类幸福和世界和平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伟大政治家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第6版(国际)
专栏:

  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
杜尚别市实施紧急状态
本报莫斯科1月8日电记者吕岩松报道:塔吉克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从今天零时起在该共和国首都杜尚别市及其相邻地区实施紧急状态,与此同时,杜尚别市区内将实行宵禁。
命令任命塔吉克内务部长萨利莫夫为杜尚别市城防司令,并负责其它地区紧急状态的保卫工作。
命令还委托驻塔俄军第201摩托化师调拨装甲武器及人力协助紧急状态的执行。
命令指出,采取这一果断措施的目的在于尽快稳定塔吉克局势、保障公民安全和收缴非法武装手中的武器。
据报道,塔吉克最高苏维埃有关主动上缴非法携带武器的命令日前已经到期。现在仍有大量武器控制在非法武装手中。


第6版(国际)
专栏:时事焦点

  最后期限就在今天
易之
美英法俄6日向伊拉克发出从“禁飞区”撤出防空导弹的最后通牒,于格林尼治时间8日22时30分(北京时间今晨6时30分)到期,海湾局势一触即发。
到今天凌晨止,伊拉克对部署在“禁飞区”的导弹作了调动,但没有宣布调动去向。这是海湾战争以来,该地区出现的最严重的危机。
西方国家没有发出政治解决危机的任何信号。美海军已将“小鹰号”航空母舰从索马里海岸调回海湾,进入临战状态。伊方则宣称,伊军队已从海湾战争中“恢复”过来,并将“为伊拉克人民和这个阿拉伯国家的荣誉和尊严”而战。
1991年1月17日,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在联合国规定伊从科威特撤军的最后期限过去18个小时后,于子夜发动了攻击。美英法俄这次发出的最后通牒到期时,海湾又进入了子夜。就在今天吗?
政治谈判的安全门仍然紧闭,但只要双方愿意,每分钟都可以将它打开。


第6版(国际)
专栏:

  首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北欧四国决定联合向马其顿派兵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综合本社驻联合国、斯德哥尔摩和赫尔辛基记者报道: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政府已决定联合派部队参加联合国在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采取的维持和平行动。
瑞典等北欧4国政府是应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要求作出这一决定的。它们将联合派遣一支由700人组成的部队,前往马其顿,执行联合国安理会去年12月10日通过的795号决议所规定的维持和平任务,防止前南斯拉夫的战火向马其顿蔓延。这支联合部队将于2月中旬抵达马其顿。
这是北欧国家首次联合派遣部队执行联合国的维持和平行动。
瑞典在去年3月派出143人参加了联合国在波黑共和国执行的维持和平行动。


第6版(国际)
专栏:国际瞭望

  进退离合自有缘由
——从布什与密特朗会晤看法美关系
张祝基
美国总统布什本月初在巴黎与法国总统密特朗举行会晤,事后双方宣布,法美关系友好,在前南斯拉夫问题上没有分歧,但对解决关贸总协定谈判中的分歧没有取得进展。布什还说,美国和法国都是大国,大国间出现分歧和矛盾是完全正常的。此话不失为坦诚之语,但却没有说明为什么法美两个盟国间总是恩恩怨怨、龃龉不断。
事实上,在前南斯拉夫问题上,法美之间也并非始终意见一致,法国一向主张欧洲的事由欧洲人自己管。去年4月,先是欧共体12国以召回驻南大使压南交战各方停火。随后不久,美国就策动孤立和制裁塞尔维亚,同时还声言要对前南斯拉夫动武。6月,密特朗亲赴战火纷飞的萨拉热窝,去开辟人道主义援助通道,意在告诉美国,在前南斯拉夫问题上欧洲并非无所做为。可是密特朗刚离开萨拉热窝,美国国防部就宣布,为保护向萨拉热窝运送人道主义援助,美国要出动飞机和军舰,与此同时,美国两支特遣舰队驶入濒临南斯拉夫的亚得里亚海。显然,法美两国在接口叫板,一个比一个调门高,一个比一个态度硬,实质是争夺处理南斯拉夫危机的主导权。
法美欧洲防务之争年深日久,而南斯拉夫危机正同这个问题紧密相连,在这次考验和机会面前,法美两方岂能你谦我让?可是,欧共体多次调解均告无效,不得不求助于联合国。而美国也无力单独解决这场危机,于是,只有共同干预。不过,法美之间的矛盾并没就此打住。在建立波斯尼亚禁飞区问题上,法美也各执己见。美国怕陷进另一个“越南”,大选之年更不愿向联合国提供派驻波黑维持和平部队,所以主张进行“预防性打击”,摧毁塞尔维亚的机场、防空炮群或燃料储备。而法国(包括其他西欧国家)则坚持只拦截违反禁飞规定的飞机,主要是威慑,因为“蓝盔部队”主要是法英士兵,真要动武,难免不招致自己部队在陆地挨打的风险。可是,前南斯拉夫的兵燹战祸愈演愈烈,“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于是,法国立场出现了松动。去年底,迪马外长表示“不排除法国对塞尔维亚空军机场进行轰炸的可能性”。而布什也表示注意到单方面行动对部署在波斯尼亚的“蓝盔部队”可能造成的危险,这样,双方的立场才趋于一致。
如果说,法美政治方面的矛盾目前集中在前南斯拉夫问题上,则它们在关贸总协定谈判中的争吵便是其目前在经济方面矛盾的一个焦点。不过,这个问题更明显地反映出各自国内因素对其相互关系的影响。美国在大选之年急于使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大功告成,对于法国来说,虽然对欧美农产品贸易协议行使否决权可能得不偿失,但是法国社会党政府民意指数不断下泻,为了保住农民的支持票,贝雷戈瓦总理还是声称决不退让。
两极对抗的格局瓦解后,日美欧西方盟国间的矛盾随之突出。对于法美两国来说,在政治方面,法国长期以来不甘心当伙计,而是依托欧洲向美国争平等伙伴地位争夺地区主导权,使欧洲在未来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兀立。争夺市场的经济摩擦和矛盾也将更趋激烈。不论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由于它们各自国内因素的影响,法美之间的你争我夺有时会表现出更为扑朔迷离的进退离合。尽管1月20日美国白宫即将易主,法美之间关系发展的逻辑还是可以看得清的。


第6版(国际)
专栏:

  以允国际红十字会探望被逐者
联合国特使表示欢迎
据新华社耶路撒冷1月7日电(记者李红旗、刘汝华)以色列政府今天允许国际红十字委员会的代表通过以色列本土及其在黎巴嫩控制的地区,前去探望被驱逐的400多名巴勒斯坦人。
红十字代表处宣布,如果明天天气晴好,一名女医生和另一位红十字会成员将乘联合国提供的直升机前往黎巴嫩南部无人区,同滞留那里长达3周之久的被逐巴勒斯坦人对话,以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所需援助。
加利派往以色列的另一位特使加莱克汗今天晚些时候抵达以色列后,立即对以允许国际红十字委员会探望被逐巴勒斯坦人的决定表示欢迎。


第6版(国际)
专栏:

  寻求振兴良策
克林顿召开经济会议
据新华社华盛顿1月7日电美国当选总统克林顿7日在小石城召开了高级经济官员会议,商讨在财政赤字继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振兴美国经济。
布什总统在6日提交的一项预算报告中预计,1994财政年度美财政赤字将比原先估计的高出180多亿美元,而削减财政赤字正是克林顿1月20日入主白宫之后的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当选总统克林顿在就任后几周内,将对布什总统6日提出的预算进行整体修改,提出自己的1994年度财政预算。


第6版(国际)
专栏:

  波黑总统主张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
不接受划分为10省份地图
新华社联合国1月7日电波黑共和国总统伊泽特贝戈维奇7日指责一份将波黑分成10个省份的地图是当地塞尔维亚人要使种族清洗合法化的企图。
伊泽特贝戈维奇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这份由前南斯拉夫国际会议两主席万斯和欧文在最近的日内瓦交战三方会议上提出的地图,几乎将所有受种族清洗的地区都置于塞尔维亚的控制之下,使“种族清洗的果实”得到了认可与合法化。他说,塞族驱逐了几百万波黑人,如果这张地图得到承认,这些难民将难以返回家园。他宣布,波黑不能接受这张地图。
伊泽特贝戈维奇所指的这张地图,将波黑共和国划分成10个由较松散的中央政府控制的省份,而他本人则主张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伊泽特贝戈维奇是一个穆斯林,目前正在纽约同联合国安理会主席商讨日内瓦会议事宜,并将于7日下午前往华盛顿会晤美国领导人。
迄今为止,波黑的塞尔维亚族、克罗地亚族和穆斯林三方的民族冲突已持续了9个多月。


第6版(国际)
专栏:

  泰马总理举行会谈
希望尽快实现东南亚“三角”合作计划
本报曼谷1月8日电记者成元生、吴日光报道:泰国总理川·立派昨天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同马来西亚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希望尽快实现泰、马、印尼“三角”合作计划,加速有关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
泰国总理川·立派和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在会谈时特别就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北部、印尼苏门答腊岛的“三角”合作计划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双方希望尽快实现该合作计划,以推动该地区的开发和经济发展,这对泰、马、印尼三国都有利。
川·立派昨天在出席马来西亚全国工商总会的午宴上发表演讲时,还主张建立“湄公河盆地经济区”,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经济。他指出,湄公河盆地经济区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中国和泰国。这五个国家加强经济合作将使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在世界上更具有竞争力。他主张先将五个国家的公路贯通联系起来,在经济上互通有无,加强合作。


第6版(国际)
专栏:

  我驻日大使举行新年招待会
本报东京1月8日电记者张国成报道:今晚中国驻日本大使杨振亚在大使馆举行招待会,与日中友好各团体的负责人欢聚一堂,共贺新年。
杨大使说,过去的一年对中日两国关系是重要的一年。中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关系,特别是经贸领域里的合作都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去年上半年江泽民总书记、万里委员长访日;下半年天皇陛下访华,都取得了圆满成功,使中日友好关系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目前,中日两国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他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中日关系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


第6版(国际)
专栏:

  挪探险家只身滑雪抵南极
本报斯德哥尔摩1月8日电记者丁刚报道:奥斯陆消息,经过50天长达1310公里的滑行,29岁的挪威探险家艾林·卡格7日清晨到达目的地南极极点,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独自用滑雪板滑行到南极的人。
这次探险活动的新闻发言人爱尔兰德森在奥斯陆说,卡格是通过设在极点附近的美国阿蒙森—斯科特基地与外界取得联系的。按原定计划,卡格应该每天滑行大约22公里,然后接应他的人将赶到极点,用飞机将他接出。但是,卡格实际平均每天滑行26.2公里,提前10天到达了目的地,而预定接应他的人员目前还待在智利的彭塔阿雷纳斯。
卡格是去年11月17日从靠近威德尔海的伯尔纳岛开始这次探险的。在整个探险过程中,他没有要求外界给予任何帮助。他拖着一个小雪橇,带有重125公斤的必需物品,到达目的地后重量已经减少了一半。卡格自己的体重也减轻了15公斤。为了和外界保持联系,他随身还携带了一个小型发报机,可以告知他所在的方位,并能发出“一切顺利”、“新年好”和“SOS”等简单信号。
卡格是一位律师,热爱极地探险,曾于1990年和一位同伴在没有任何其他帮助的情况下,用滑雪板滑行到北极极点。
据卡格的朋友介绍,这次探险没有任何科学研究目的。卡格本人在从挪威出发前称此行是向命运挑战。


第6版(国际)
专栏:

1月7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开罗总统府会见巴勒斯坦国总统阿拉法特,双方讨论了中东局势等有关问题。
新华社记者唐师曾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