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百花园

  广播剧的新收获
林克欢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广播剧研究会联合举办的“石松杯”全国广播连续剧评奖活动已经揭晓,黑龙江、齐齐哈尔两家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录制的《紫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王庄故事》,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的《郁达夫之死》等十四部广播连续剧分获一、二、三等奖和入围奖。这是广播剧创作的新收获。
广播是以声音为语言的大众传播媒介。广播剧的局限性和可能性都表现在对声音即口语、人声、自然声响、音乐、噪音这一类特殊媒介材料的理解和运用上。一切思想、审美的层面都必须透过声音的中介才能实现。
《紫藤》叙述这样一个故事:六十年代初,一位工厂食堂的老师傅,同情一位外地来的姑娘,每天打饭都多给她半勺。为了报恩,姑娘嫁给了老师傅的儿子,一同到偏远的乡村。十年间没有哭过、笑过,生下一双女儿之后离开丈夫……
广播剧的独特之处,就在它能减弱、甚至消除内在与外在的对立。《紫藤》充分地发挥了广播剧的这一特长。全剧以水仙的视点,采用倒叙的方法,所有的情节都是水仙坐上南下去海南岛的列车、在思绪万端的情境下展开的回忆。于是,生活的外在舞台内化为人物的内在舞台,一切来自日常生活的外在现实都转化为人物个人的意识内容。车轮的轰响,“藤萝树,开紫花”的儿歌,乡村旷野的雁叫雷鸣,城市嘈杂的市声……都可以理解为人物的心声和记忆深处的乐谱。听众所听到的,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是对亲人也未必诉说的最深层的内心颤抖。正是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人生况味,这些扯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思绪,使得一个平淡的故事,使得普通人平凡、琐碎的人生,融涵着丰富的社会意识内容和沉甸甸的历史,折射出时代大变动五光十色的光谱。
《王庄故事》是一出制作精巧的广播连续剧。编导者在真实的空间感和层次分明的声音空间调度中,平实厚重又情真意切地诉说着一个贫寒乡村的小学教师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感人故事。在全剧中不断交叠出现的鸡鸣狗吠声、猪的哼哧声、蛐蛐声、昏鸦盘旋啼叫声、夜虫幽鸣声……时而单独浮现,时而作为人物对话的衬景,时而与农家琐琐碎碎的日常生活杂音混融在一起,加上院门的吱呀声、桌椅的碰撞声、孩子们顽皮而稚嫩的声音……交织成一部乡村小学繁富的声音交响,创造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描绘了人物动作的背景,营构了与乡村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的乡村小学的教学氛围,使一位在贫寒、清苦的环境中孜孜不倦地坚守了一生的小学教师王文英的形象,益发显得神圣和令人肃然起敬。以上这些,都很有新意。
在我们国家,广播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传播形式,广播剧因其通俗易懂和收听方便,至今仍拥有大量听众。但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广播剧制作日渐减少,对声音媒介材料的特性、艺术表现的潜力、广播剧的基础理论与美学原理,都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有待我们前去开发,填补空白。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

瓮城(焦墨山水画)张仃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艺坛纵横

  健步走向世界
——从93中国油画年展说起
有人把今年称作“中国油画年”。因为今年举办和筹备的全国性油画展览最多。其中有在美术界影响相当大的《具像油画展》,有受到普遍关注的《93中国油画年展》,还有明年春天将举行的强调学术性的《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当然,衡量一门艺术是否繁荣的主要标志是作品的艺术水平和质量。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当代油画不论作纵的(和自己的过去)观察,还是作横的(和别的国家)比较,都取得了值得自豪的成就。就拿《93中国油画年展》来说,参展作品的整体水平比前几年有明显提高。油画界克服了前几年只重观念忽视油画语言技巧和过分强调画面技术处理,忽视作品精神内涵这两种倾向,把注意力扎扎实实地放在油画艺术语言本身的完善和提高上面。油画是从西方引进来的画种,不论古典样式还是现代样式,要在中国的土壤上扎根,必须花大气力钻研油画本身的语言技巧,用熟练的、有修养的油画语言,来表达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此外,在运用油画语言时,还有如何吸收中国传统艺术营养,使油画具有中国风采和中国气派的课题。在这方面,从“五四”之后到50年代,我们的油画家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惜由于许多复杂的历史和社会原因,我国油画家真正安下心来作画也只是改革开放之后这十多年的事。正是在这十多年,我国油画健步走向世界。外国人,包括西方国家的艺术界,只要不存偏见,已不得不承认和重视中国油画的存在这一事实,不得不认真研究中国油画创作活跃和繁荣的状况。许多人惊呼,在西方已经衰落了的架上油画,正在中国这块土壤上大放异彩。
为什么在当代中国油画能得到蓬勃发展?究其原因,除了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艺术创造这一点以外,大概还有下面几点。首先,有写实造型能力的油画,和传统文人画相比,有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和有较强视觉效果的特点;其次,西方油画和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相结合,从中国传统和民间艺术中汲取养料,在中国有西方所不具备的环境和条件,为新形式的创造开辟了光明的前景;再者,油画创作,写生也好,想象的也好,更适合青年人的心态,易使青年人的创造精神得到发挥。最后,当代中国油画活跃的另一重要原因和海外艺术市场的开辟有密切的关系。近十几年来,东南亚地区经济腾飞,人民生活大幅度提高,购置艺术品来装饰家庭成为风尚,更有好事的企业家以艺术投资使自己手中的资本保值、增值,这给中国油画提供了打入海外市场的良好机遇。欧美市民家庭也对写实油画有特殊感情,在欧美画界竞相求新奇怪异而失去传统功力的情况下,保持了良好写实传统和含有东方传统审美趣味的中国油画备受西方世界一部分观众青睐。近几年,国际上最有权威的拍卖行连续几次高价拍卖中国油画作品成功,引起世界艺坛和艺术市场界的震动,这给中国油画以有力的刺激。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国内市场也正在开辟之中,这无疑也是对中国油画家的极大鼓舞。
从《93中国油画年展》看,中国油画在贯彻“二为”和“双百”方针方面成绩显著。油画界已经深刻地认识到,艺术的力量在于感情上对广大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题材在艺术创造中不是无关紧要的,但艺术品的精神内涵主要体现在艺术本体的语言之中。尤其是造型艺术,这一特点更为显著。这一届油画年展获奖作品《行走的人》(石冲作)、《红色的领巾》(陈文骥作)、《母与子——下棋游戏》(阎萍作)等,它们描写的都不是“重大题材”。这些作品之所以获奖,是因为它们是用地道的、丰富的、有个性和有创新意义的油画语言,传达了作者从生活中获得的真情实感,并且体现了有普遍人文意义的主题。它们没有概念化说教的成分,还以其健康、清新和质朴的艺术格调和趣味,给人们提供审美感受。这和那些带有浮躁情绪、矫饰倾向和媚俗风气的作品形成鲜明对比。
毋庸置疑,商业化大潮可能使一些油画家为追逐眼前的名利而被淹没,但更多的人将在这汹涌的浪潮中得到锻炼,经受考验。最终成功一定属于那些坚贞不渝地献身于艺术事业的油画家。我在《93中国油画年展》中似乎也看到了这个前景。


第8版(艺术评论)
专栏:艺坛人物

  悟彻苍润致
邹文
最近,丁聪和吴祖光观看了《张仃山水画展》后感叹道:“张仃真是静下来了”,“张仃的焦墨充满了色彩”。
张仃1917年生于东北,“九一八”后流亡入关。30年代以漫画家身份主编画报,后到延安任教于鲁迅艺术学院。建国初,张仃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实用美术系主任参与主持开国大典环境设计、政协会徽设计和国徽设计,同李可染发起以水墨写生为突破口的美术教育改革,并领导了一场持久的民族民间美术的振兴运动。50年代末,张仃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院长。“文化大革命”身居“牛棚”仍不断进行艺术探索。1979年,他从“隐居”的北京香山农舍复出,主持了被誉为现代中国艺术复兴序幕的首都机场壁画工程。80年代,他将探索了20余年的焦墨山水画提升为自己艺术活动的主旋律。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威胁最大的莫过于磨难和荣誉。磨难可以使人消沉、麻木、失去创作的敏锐和前行的冲动;而荣誉可以令人耽于成就感,不愿否定和超越自己,沉溺在掌声中。76岁的张仃饱经沧桑,却在古稀之年三走鲁中,四上太行,终于完成了他构想的焦墨山水工程。1991年,他展出了60余幅焦墨山水作品,邀来画界同仁“指点评说”,并采纳一些人的意见,开始尝试焦墨淡彩。足见他不断奋进的勇气。90年代以来,他创作了200多幅作品。仅仅是“量”,便不能不让人折服。张仃以周期推出的新作向世人表明,对于他,不存在“功名”和“磨难”的障碍。
张仃是漫画家,装饰艺术家,美术设计家,书法家,教育家,编辑家兼学者,涉足的领域都各领风骚。较之专一型的艺术家,他有更多的选择,但他在各领域“潇洒走一回”之后,却专一地选择了焦墨山水画。焦墨山水成了他艺术行为的一种集约、升华。他放弃了漫画的主题负担而提纯了绘画自身的品性,他放弃了装饰的夸张变形而矫正了艺术的自然形态;他放弃了色彩,而将世界过滤成简单的黑白景象,在极高的层次上体悟人生;针对现代文明的负面影响,他以表现空山野水的形式,近于极端地强调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伟力。这种与全球“绿色思潮”合拍的美学观,寄托了张仃的人生理想。联系张仃本人的艺术经历,他的焦墨山水画有着丰富多彩的烘托陪衬,给观众的想象留出了很多空间。综合作者的背景色和观看的主观色,“张仃的焦墨充满了色彩”。同样,如果不能在中国画近千年的整体生态中去看张仃的焦墨山水,人们可能会说这种形式过于单薄,不甚优美。其实张仃正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实现20世纪末中国画的某种进步。其学术性多于应用性,尖端性多于普及性。美术史家尚爱松题诗概括了学术界对张仃焦墨山水的评价:“图满烟霞情,笔饱金石气。潜思五十年,悟彻苍润致!”就“’93张仃山水画展”给画坛所具有的意义,这里并无溢美之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