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12月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为人民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
徐俊西
邓小平同志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一向非常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重视文艺在建设精神文明中的特殊地位和影响。《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明确指出,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文艺工作者应该用自己的作品“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正是本着这样的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追求,上海的文艺工作者在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的领导支持下,在“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努力。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文艺创作是人类艺术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的最高意旨应该通过审美的形式,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现实和改造现实。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文艺作品就应当“真实地反映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本质,表现时代前进的要求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从而激励人民奋发有为地投入变革现实的伟大斗争。这几年来,上海的作家、艺术家们在全国和上海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的推动和感召下,以满腔的热情深入生活,努力把握和体验雄伟的时代精神,描绘时代人物,几乎与生活同步地创作出像《大桥》、《魂系何方》、《OK股票》、《大潮汐》等一批高扬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
这里从理论上值得注意的是,当我们的不少读者和观众的审美记忆里还常常把反映重大题材和“主旋律”的作品同以往那些公式化、概念化的东西联系起来的时候,如何努力提高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自然就是更加重要的了。通过这几年的艺术实践,应该认为我们在这方面是有所进步、有所提高的。这不仅表现在通过拨乱反正,人们已自觉地运用邓小平同志一再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已往那些“假大空”、“三突出”之类伪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进行了认真的清理和批判,而且还体现在通过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所激发起来的对于新的审美意识和叙事方法、表现手段的不断探索和追求。这就使得我们今天的作家作品在表现时代精神和社会生活主旋律的同时,还在题材风格和表现方式多样化的发展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追求。如其中既有像《大桥》、《大潮汐》那样贴近生活的现实题材,又有像《开天辟地》、《大上海风暴》那样的革命历史题材;既有《曹操与杨修》、《金龙与蜉蝣》那样富有现代审美意识和历史感的现代悲剧,又有《OK股票》、《GPT不正常》那样充满幽默诙谐情趣的轻喜剧;既有像《天梦》、《第一诱惑》那样注重歌颂新时期创业者的优秀品质和光辉业绩的时代颂歌,又有像《明月照母心》、《烛光里的微笑》那样刻意抒发人间至情至爱的心灵的旋律……这样,就使这些作品能够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赏和喜爱,为“主旋律”的创作赢得了声誉。正因为这样,所以现在在上海自觉投身改革、努力反映壮丽多姿的现实生活的作家作品已越来越多,蔚成风气。即以今年的文艺创作为例,在470部集电视剧和27台戏剧新剧目中,就分别有270部集和16台是反映现当代生活的,各占电视剧和戏剧创作的60%左右。这在当前严肃的文艺创作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不能不说是一种令人鼓舞的现象。
当然,我们说体现时代精神主旋律的文艺作品也可以而且应该做到题材、体裁和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并力求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达到完美的统一。但这并不是说,由此我们就可以不要或忽视整个艺术创造和审美活动的更加丰富多样化的发展。因为不言而喻,在整个异彩纷呈的文艺园地里,单有高扬的“主旋律”,还是不能构成恢宏绚丽、急管繁弦的华丽乐章的。因而正像邓小平同志所说:“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繁荣昌盛的局面。因此,只要在总体上有益于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使人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我们就应该采取兼收并蓄、自由竞争的方法,热情加以鼓励和支持,而不要简单划一,求全责备。因为在艺术鉴赏的问题上往往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例如我们最近到北京来演出的四台戏剧中,京剧《扈三娘与王英》和小剧场话剧《美国来的妻子》,就都算不上是什么重大题材,但博采众长,不拘一格,却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这些剧目的丰富多采的艺术特征和异曲同工的审美效应。正因为如此,所以邓小平同志一再告诫我们,“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
那末从当前来说,我们应该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哪些必要的条件呢?根据这些年来上海文艺工作的实践,我们认为,首先,要着重帮助文学艺术家们在积极投身到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的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新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所发生的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从而逐步获得正确地、有力地反映当前现实生活的创作源泉和创作激情;舍此,是无法真正进入“艺术地把握世界”的创作过程的。
其次,如何根据艺术创作的特殊性和规律,为作家艺术家们创造一个有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艺术才能和个性特征的人文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前所说,邓小平同志从正确地分析总结我国长期以来文艺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出发,为我们创造这样的环境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思想保证:一方面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批判和排除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为制订和坚持党在新时期的正确的文艺方针路线开创了新的思路和局面;一方面从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的角度,强调不搞群众运动,提倡与文艺家平等交换意见,尊重规律、尊重人才,反对简单的行政命令。认为在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领域把行政命令“看作是坚持党的领导,其结果,只能走向事情的反面”。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当前的文艺工作中必须认真学习和贯彻的。
再有,就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文艺工作者和艺术生产部门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倾斜的文化经济政策,这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将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我国上层建筑的许多领域的时候,便显得更为重要。例如由于市场机制往往不能正确地体现艺术产品的审美价值和因此所造成的一部分文艺作品或艺术门类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不平衡,就必须采取必要的经济手段和政策措施来加以调控,才能使它们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得以正常地生存和发展。不然的话,如果不加区别和不加保护地把所有文艺成果和艺术门类都投向尚不完善的文化市场,就势必像目前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的情形那样,使得许多由于“曲高和寡”或注重教育功能而缺少经济效益的高雅文艺和严肃文艺陷入困境,无法去和那些只是为了赚钱而一味迎合读者观众低级趣味的庸俗低劣的东西竞争。在这方面,这几年来上海的文艺事业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商品大潮的冲击,使得各种传统艺术样式和优秀文艺作品仍能得到一定的繁荣发展,不能不说是和我们较早实行的、为各种亟待扶持的优秀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活动提供了一定的经济资助的文化经济政策有关。
总之,我们相信,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深化文艺体制改革,建立和健全文化市场机制和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充分发挥作家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社会主义的文艺事业就一定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金熊猫”奖的思索
卢子贵 李达明
’93中国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评奖已于国庆前夕圆满结束。
参加本届评奖的有22个国家和地区选送的140部电视片。获得本届最佳故事片大奖的是日本的《良太的夏天》,最佳纪录片是中国的《远在北京的家》。最佳男女主角分别由中国演员吴京安(《老磨房》中饰罗罗)和美国演员凯瑟琳·哈罗德(《不公正的裁决》中饰莉莉)捧走。
从本届评奖可以看出,由国家广电部决定在四川和上海分别隔年举办的国际电视节,愈益得到国际影视界的重视。这次评选活动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味思索的问题。
一、人的现实环境和精神世界,应是电视作品关注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偏离了这一点,作品就失去了最深刻的价值和意义。
这次参赛片品类繁多,有纪录不同国家、民族、人们的生活遭际的片子,也有刻画山川风光、地域风情、生态环境、动物世界的作品,可谓异彩纷呈,不一而足。有的风光片拍得颇具匠心,美妙绝伦,像油画大师笔下的帧帧艺术珍品。但是这类题材并没有获得评委们的特别青睐。美国评委格林伯格说:“这样的风光我在别的地方也看过。没有或很少有人的活动,再美的风光也全变得苍白乏味。”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表现人的生活中,几部一味靠猎奇来标新立异的片子,并未获得作者所期望的新奇效应。相反,西藏国际文化影视公司摄制的《僧俗之间的克珠》则由于真实、生动地揭示了亦僧亦俗的西藏活佛克珠的日常生活而获得了提名奖。
在纪录片评选中,引起评委们一致兴趣的是我国的两部纪录片《远在北京的家》和《深山船家》。前者用追踪写实的手法,反映五位从安徽农村到北京打工的少女的经历。这一日常平凡的题材,一旦放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的背景下,特别是摄制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观察和揭示她们生活、思想心理的变化,节目就具有了很强的典型意义。节目朴素自然,紧贴现实的风格内容,获得了评委们的普遍认同。
二、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也会有不同。我国的参赛片应该坚持自己的价值尺度,只要是具有真正的艺术价值和崇高的道德理想的作品,是能够唤起人们共同的心灵感应的。
在评议四川电视台选送的电视剧《山梁上的太阳》时,评委们争论十分热烈。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但是对于两位教师一心扑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忽略了病中的孩子,加上山区治疗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抢救设施,致使孩子病死的悲剧,看法分歧很大。英国评委认为,首先顾及自己的孩子才是人之常情,为别人牺牲自己简直不可思议。日本评委平山武之的看法就和我们比较一致,他说,片中表现的奉献精神是极可贵的,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变得淡漠,利己主义倾向日益突出,传统的道德价值被抛弃和遗忘,电视艺术保留和展现传统美德非常必要,很有意义。通过友好的争论,几位西方国家的评委也对该片的道德内涵表示理解。但是平心而论,这部作品在悲剧的处理上是粗了一些,如果更细腻、更充分地刻画主人公在学生与孩子之间的复杂感情和内心矛盾,使人物的奉献精神更易为人们理解和接受,它所展示的道德理想无疑会具有更强的征服力。
三、了解掌握当代电视节目制作走向,学习先进的电视制作技术和表现手法,摆脱窠臼,使我国电视制作跟上世界电视艺术的发展步伐。
各国选送的纪录片不仅反映出制作者的勇气胆识和极其艰苦的艺术劳动,同时还可以看到,许多国外纪录片运用了先进的摄制技术,充分发挥了先进制作设备的作用,使制作者如虎添翼,才能和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如法国考斯蒂影业公司制作的《千河之旅》,调集了各种先进设备,用空中远拍、水下近拍种种手段反映亚马孙河的考察探险活动,花了巨大代价,效果也不同凡响。
纵观各国的电视节目,表现手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我国电视界经过10来年的锻炼培育,已经涌现出不少卓有成就的电视艺术家和一批好作品,但仍需广采博纳,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电视文化。就纪录片而言,这次国外选送的节目,很多采用与生活同步的写实手法,相当流畅自然,朴素如生活本身,编导者的意识如水中著盐,毫无印迹地融入到生活情景之中。这种手法很容易为人们接受。而我国的纪录片有相当部分套路陈旧,手法单调,就是某些锋头很健的片子也难脱窠臼。用国外评委的话说,是“处处感到监视器的存在”,即人为痕迹很重。如果不注意吸收借鉴,闭门造车,我们的节目是难以立于世界电视艺术之林的。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高扬爱国主义精神
——读历史小说《杨虎城》
潮涌
作家周骥良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杨虎城》,是作者献给杨将军100年诞辰的厚礼,也是作者对双十二事变57周年的最好纪念。
该书最大的特点是篇幅浩大,气势恢宏,高扬了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作者不顾年迈苍苍,体残多病,耗时十余载,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广泛搜集材料,写成了这本81万字的大著。它多层面、大角度地描绘了杨将军苦难而又辉煌、英勇而又悲壮的一生。它对杨将军的爱国主义言行的描述,心灵的刻画,特征的描摹,故事情节的叙述,都比较深入、细致和具体。读罢该书,仿佛杨将军就活灵活现地显示在自己的眼前。他那爱国的心思似乎连接着广宇,使人惊叹不已;他那悲壮的死,使读者止不住潸然泪下;他那些豪言壮语,使广大青少年会激发起爱国主义的热情。
该书又一个特点是艺术地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描写历史题材、历史人物、真实事件的文艺作品,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需要作者以严肃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创作,而不能离开历史的真实,去任意胡编乱造。该书在重大的历史背景、人物的基本脉络上,没有什么凭空捏造、虚虚假假的东西。因为它毕竟是一部小说,所以又不能不作艺术上所允许的情节虚构,语言夸张。即使这样,作者也是坚持以历史的真实为根据,艺术真实地再现了当时、当事人物的历史风貌。例如,蒋介石派人接二连三、三番五次“劝降”杨虎城的这一情节,作者虽然进行了一些虚构和夸张,但基本情节却完全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再如,曾鼎和杨富贵这一正一反两个人物,纯粹是由作者虚构出来的。但他们的原型,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都是真实地存在着的。至于贺剑这个人物,则是郭坚这个真人的艺术形象再现而已。对于杨将军本人和我党我军的重要历史人物,作者基本上都是忠于历史的真实进行如实描写的,虚构的地方极少。它同目前那些胡编乱造的所谓纪实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不可否认,作者在描写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中,描绘许多重要历史人物时,不一定时时、处处、事事、个个都把握得很准确,挖掘人物的心灵不一定都是很深的。为了纪念杨将军100年诞辰,作者又不得不抢时间,把它赶写出来,来不及再细细加工、修饰和润色。但我预料,作者再版这本书时,一定会拿出一个更加精美的艺术品,来让读者玩味的。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为何“文稿东南飞”
胡德培
前些年,流传一句话:“孔雀东南飞。”这是说各方面的人才纷纷奔向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省份。后来,各类物资、材料、燃料、科技以至银钱等等,也都大量向东南汇聚。全国各地都瞩目于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东南沿海的报刊财力雄厚,各类版面十分活跃,实在诱人。尤其是他们先后突破了一般的稿酬标准,主动出击,组织到全国许多知名作家的文稿。最近,深圳的文稿竞价和拍卖,更是炒得十分火热。因此,一些作家坐在家里就经常接到外地打来的长途电话,编辑急切地催稿、索稿。多数作家本来收入不高,自然愿意应朋友之约,写稿以贴补家用。这样,许多学识宏富、功力深厚、艺术娴熟、创作力旺盛的作家和理论家便纷纷给东南沿海地区的报刊撰稿,写连载,搞专栏,一篇接着一篇,喘不过气来。所以,有人慨叹说:近来,“文稿东南飞”的热浪高涨起来了!
这种现象,说明我国以大搞经济建设为龙头,许多先进科技和物质生产已逐渐与世界发达国家接轨,这无疑是改革开放一步深化的良好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中外文化的对撞与交流,相互的影响和浸透日渐加深了。东南沿海报刊业的发展,与当前我国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显然是密切相关的。
但是,也有令人担忧的地方:为偿还文债,作家们疲于应付,有的放下自己的小说创作,去写应时的篇什;有的将重点作品写作挪后了,去应朋友之约搞专栏;有的竟把多年构思、规模宏大的写作中途停止了,去为报刊抓住读者、较有可读性和通俗性的作品用力;有的使一个大计划破碎了,化为一些零七八碎的短文随笔……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沉思:有的作家本来有可能写出非常宏伟而深厚的辉煌巨著来,而却将其破碎为一些相当刺眼的玻璃碎片;有的理论家本来有可能写出材料翔实、具有相当理论深度的研究专著来,现在却变成了空有愿望和计划的不能派上用场的一堆素材;有的作家急功近利,抬高自己,一般的文稿竟贩卖高价,将严肃文学搞得很不严肃,……
我还要说一点,是不是可以这样:有的作家可以去搞连载,写专栏,而有的作家仍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计划,或者写长篇小说,或者写自己多年生活、多年构思的其他作品,不必要大家都往“东南飞”,就跟文人们不必要都“下海”经商一样呢!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文艺信息
△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近日召开了全省文艺评论座谈会,结合福建正在实施的“繁荣文艺创作的百花计划”,热烈讨论了行将出台的繁荣福建文艺评论的新举措。包括加强文艺评论、设立福建文艺评论奖和建立“百花文艺人才培养基金”。
 (根)
△由河北省文联等13家单位共同发起的河北省企业界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最近在石家庄宣布成立。该团体将致力于河北省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动企业文艺的繁荣发展。
 (王闻)
△’93曹禺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研讨会由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湖北省文联和湖北省作协联合主办。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日本、韩国的曹禺研究专家、学者50余人,围绕曹禺剧作与中外文化的关系,曹禺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曹禺研究的深入和拓新,曹禺戏剧的传播,以及曹禺少为人注意的作品进行了讨论。
 (张)
△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最近在道教名山武当山举行。与会者对道教与现代文化建设的关系、武当道教的历史沿革、道教音乐、道教与中国古典文学的关系、道教文化与西方文化比较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立志)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大地书讯
△董保存的《毛泽东和世界风云人物》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傅溪鹏、刘海虹编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纵横谈》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谢望新的文艺评论集《历史会记住这些人的名字》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
△厉以宁、何伟主编的《走向市场经济丛书》(《市场经济新观念》、《市场经济新体制》、《市场经济新机遇》、《市场经济新秩序》)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戴知贤著《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唐曼珍著《毛泽东与中共党史学》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柏杨译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之四十一《突厥可汗》已由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郜文斌、褚国刚主编的《公务员实用写作》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殷志静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学习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文件讲话》已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王洪涛诗选》由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