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孙中山谈饮食文化
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写的《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中谈及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对比,于我们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历史知识不无裨益。
中山先生认为:悦目之画,悦耳之音是艺术,而悦口之味为何不是艺术呢?烹调也是一种艺术。烹调术生于文明,非深孕于文明之种族,则辨味不精,辨味不精则烹调之术不妙。中国烹调之妙,亦足以表明文明进化之深。
中国发明的食物,大大超过欧美。中国烹调法之精良,也不是欧美所能比的。如中国人寻常吃的金针、木耳、豆腐、豆芽等物,是素食的好东西,而欧美各国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食品。六畜的脏腑,中国人以为美味,而英美人从前却不吃它,后来才视为美味。中山先生在广州时曾见到西方人对中国人吃猪血非常鄙视,认为是粗恶野蛮的表现。后经医学家研究,发现猪血含铁质特别多,是补身的上品。中国人其他许多食品,西方人不知道的不可胜数。再如鱼翅、燕窝,中国人以为上品,而西方人把中国人吃这些东西视为怪事。
在中国和西方未通商前,西方人只知道烹调技术方面法国为世界之冠;当他们一尝中国之味后,莫不以中国为冠了。华侨所到之地,中国饮食风味就盛传。
中国人的饮食习尚,暗合科学卫生,为各国一般人所望尘莫及。西方人为延年益寿提倡素食,但素食品不及中国的好,调味方法不及中国的精,故因营养不足反而伤生。
(6月1日《少年文史报》李中洲文张德润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十年生态农业成效显著
有关部门最近对全国的生态农业建设状况作了全面的调查和总结。据统计,目前全国28个省市已涌现出各类生态试点1198个。调查情况表明,在这短短的10年中,我国的生态农业试点,像星星之火,大有燎原之势。
自1983年国家环保局正式开展生态试点以来,类型丰富多样,有县、乡、镇、场、村等不同规模和形式。从试点形式上看,主要有5种:以“食物链”原理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类型,在同一地点合理利用时间和空间的立体开发多层利用类型,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时、空演替合理配置类型,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系统调节控制类型,以及综合利用类型。
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成功经验是有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如山东省1985年就发出大力加强“贸、工、农”结合的生态农业建设的号召,有力促进了山东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到目前,这个省已涌现出村级以上生态试点76个,取得显著的“三个效益”,农业总产值比建点前增长60%。其次是注意广泛宣传,推动了生态农业试点工作。三是加强了科技培训,提高了干部群众生态农业知识水平。许多省市举办多渠道、多类型的培训班,各地还兴办了生态农业技术学校,为农村培养大量实用技术人才。四是积极开展了技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几年来,国家和省市环保科研单位以及有关大专院校积极承担了一批生态农业科研课题,并建试点进行系统研究,边探讨,边实践,边总结,推动了试点工作逐步扩展。
(6月25日《中国环境报》高杰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字如其人的奥秘
书法与人的性格是密切联系着的。一般谨慎的人,字多端庄;轻率之辈,字多潦草。只要我们稍加留心,则不难发现:写字毕恭毕敬者,作事多谨小慎微;潦草涂鸦者,往往缺乏责任感;刚健有力者,则性格开朗豪爽;喜欢自成一体的人,可以断定他是一位锐意的进取者……这些都是书者的性格在字里行间留下深刻痕迹的缘故。
书写的顺逆往往要受到人们心理的制约。喜时挥毫,眉飞色舞;怒时之书,剑拔弩张;悲时之笔,神沮气丧……故而历代书法家的手笔,其气质、情感无不熔铸到书作里,蕴涵在笔迹中。譬如民族英雄岳飞书写的《出师表》,大气磅礴,力透纸背,笔势宛如淋漓泼墨,烟云奔腾,既表现出他的大将风度也显露了他“精忠报国”的愤激之情。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闲适之游的得意杰作,满幅游丝牵挂,“飘若行云”、“矫如惊龙”,一种曲觞流水的“快然自足”之情,跃然纸上。而唐代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则是作者面对亲人被害,一种悲痛哀情倾注笔下,凝刻心灵所书,字里行间溢露着凛然正气和沉痛彻骨的血泪挚情。
古人说,“书为心画”。现代学者认为,字是人们“心、神”合一、手脑并用的产物,也是人由脑传递到手,再由手指流注到毫端的无意识的思想——“脑印记”。人的脑部活动大多由手而设,手能通过许多方式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活动的状况。所以,素有“字如其人”之说。
 (6月25日《北京青年报》胡昌绪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世界每分钟环境灾难
耕地:每分钟损失耕地40公顷,每年损失2100万公顷;森林:每分钟有21公顷森林消失,每年损失1100万公顷;沙漠化:每分钟有11公顷土地沙漠化,每年沙漠化土地为600万公顷;泥沙:每分钟有4.8万吨泥沙流入大海,每年流入大海的泥沙为250亿吨;污水:每分钟有85万吨污水排入江河大海,每年的污水排放量为4500亿吨;人: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500万人因此丧命。 (6月8日《解放军报》王雪森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碑铭趣谈
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开元年间,有个叫卢奂的官,善于治世。他对待犯法的人,不单是严厉惩处,而且还把违法的事刻在石碑上,树在犯人家门口,以时时提醒他们。如果仍执迷不悟,那就处以极刑。若确能改过从良,则准予自行销毁。后来人们称这种石碑为“记恶碑”。
宋太宗登基后,即下令省、道、州、县衙门,都要竖立一面石碑,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帝难欺”的碑文。其旨在警诫为非作恶受贿贪赃的官吏,故名“戒贪碑”。
素有“包青天”美誉的北宋名臣包拯家中堂屋的东壁,竖立着一块石碑,其碑文云:“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墓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就是有名的“家训碑”。
在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有块碑刻,介绍了寺内后殿四壁原绘有精美的元代壁画,面积近400平方米,价值连城,但在1928年被乡绅、古董商盗卖到美国。1929年刻碑记录此事,后人谓此碑为“遗臭碑”。(6月19日《现代职工报》世忠文 刘振有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电脑正在进入家庭
随着人们对信息时代电脑地位的逐步认识,加上国际市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电脑产品的价格大幅度下跌,而人民收入水平却在提高,所以电脑进入我国家庭的时机和条件日趋成熟。
许多专家指出,购买家庭电脑是最理想的智力投资。电脑键盘的字母排列与英文打字机基本相同,但是电脑不仅兼有英文打字机的功能,还有普通打字机望尘莫及的汉字打印、编辑和排版功能。不少家长热衷于为子女购买游戏机,殊不知最简单的微电脑也可使用极其丰富的电子游戏软件。电脑还是一位称职的家庭教师,它能耐心地陪小学生练习拼写英文单词,拼对了,电脑还会热情祝贺。电脑内贮各种托福试卷后,你可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人机对话进行自我测试。邓友梅、陈建功、徐迟、史铁生等许多作家正尝试用电脑写作;78岁的老作家马识途创作了一部60万字的新书,出版社收到的并非成捆的稿纸,而是一片大约半两重的磁盘。
据国家商业部门预测,今后电器消费市场的热点将不再是彩电、冰箱,新星之一就是家庭电脑。
(1992年第6期《科学大观园》)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情系中华
一项由乔龙庆女士发起、世界各地炎黄子孙“资助中国农村学校图书室计划”,正在古老而广袤的中华大地上悄悄实施、延伸。
五十岁开外的乔龙庆,是美国教育部国际教育中心企划主任。她祖籍中国江苏省。22岁即从台湾赴美国新泽西州州立大学深造,获得图书管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学位。
读着一份关于中国教育经费奇缺的资料,乔龙庆心里很不安。她想得很多很多。
熟悉世界各国教育的她,深深认识到中国地广人多,且80%人口居住在农村及乡镇。中国的动力及资源主要在农村。要发展,想富强,没有捷径,必须先提高广大中国民众的智能,普及教育,更加重视基础教育,从农村的教育起始。她说,我们只有去充实中国基层的教育资源,才能真正帮助中国。
于是,她突发“奇想”:美国社会盛行领养孩子,为什么我们不能出资“领养”中国农村学校图书室,直接为基层民众提供知识工具?知识就是力量!
乔龙庆和她的中国代理人几经周折挑选了地处边远地区的湖南大庸市永红学校。这是一所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学校,文化设施奇缺。征得学校领导同意,将这所学校(已改名为大庸市民族旅游职业学校)作为第一个接受资助的受援点。由乔龙庆出资援助。
1990年。湘西大庸市民族旅游职业学校共接受捐赠图书1057册,大大充实了学校图书室的藏书。
当这批内容丰富的图书运抵大庸市这个文化设施奇缺的山城时,全城为之轰动。学校师生又惊又喜。赠书很快进行了分编,并设专柜,陈列在校图书室。
从1988年5月实施第一所受援学校至今,这项资助计划已伸延到小半个中国。涉及湖南、云南、贵州、河北、吉林、山东、四川、青海、广西等省、自治区,受援学校30多所。光湖南一个省,已资助11个校次。内蒙古自治区及上述省、自治区的多所学校,援助事务正在办理之中。
乔龙庆动情地说:“任何事,只要认真去做,坚持去做,积极奋发,务本求实,就一定可以做好。若是每一个人都能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积少成多,就是为社会、国家做了大事,立了大功。”
事实上,热情、认真的乔龙庆本人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她带头捐款,自费到中国考察,自费到世界各地筹措捐款,同美国、新加坡、香港、台湾以及中国其他省的志同道合者通信联络。她自己有工作,只好把业余时间、节假日全花在干这项事业上。
经过乔龙庆和她的朋友们不懈的努力,世界各地炎黄子孙纷纷献上一份爱心。
侨居美国的一位华侨,以祭亡夫做一件好事为由,寄来480美元,资助四川边远地区一所学校图书室。美国旧金山一位王姓华侨,把自己的480美元演讲费拿出来捐助,后来又寄来240美元。
援款来之不易,援助者不一定都是富人。家住台北市的一位普通女工,生活并不富裕。她从报纸上看到花一点钱即能帮助大陆上的学子有一个图书馆,立刻拿出她每月薪资中的1/10来资助。一次不能全寄出,就分成几次寄,月月如此。
在国内担当资助代理的都是些热心肠人,不辞辛劳,无偿劳动,不取分文报酬。
“但愿有一天,能使中国每一所农村学校都有一间属于他们的图书室,每一位有心想学习的农民及子弟都有书可读。”
一直默默无闻做着奉献的乔龙庆和她的朋友们,热切期待着这一天早早来临!(原载《解放日报》郭礼华文 吴牧华 孔庆宣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巍巍长城话关名
山海关——在河北和辽宁两省交界处。山海关北临角山,南靠渤海,山清水秀,山海相依。若是天气晴朗,登关远眺,雄奇秀丽的山色海景尽收眼帘。山海关由此得名。
嘉峪关——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只因该市有座嘉峪山,而此关建在山上,故随山而得名。多少年来,此关未遭战乱,又称和平关。
玉门关——在甘肃省敦煌县。古代,新疆和田出产玉石,而玉石运往内地又必须路经此关,故称玉门关。
居庸关——在北京市昌平县。史载,当年修筑长城时,官府把民工“徒居庸徒于此”,竣工后,人们便把这关叫作居庸关。
紫荆关——在河北省易县紫荆岭上。此关周围漫山遍野长满了紫荆树,由此得名紫荆关。
偏头关——在山西省偏关县。因偏关县地势不平,东头高,西头低,且又偏斜,偏头关由此而定名。
雁门关——在山西省代县的一条峡谷内。因此关两侧山峰陡峭,大雁到此无法飞过,只好飞下峡谷从关前穿过。雁门关由此而来。
娘子关——在山西省平定县。原名叫做苇泽关,后因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平阳公主率娘子军镇守此关,故改名娘子关。
(6月20日《中国交通报》张浩礼文 江仁昌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名闻遐迩的锦江菜
上海锦江菜,这个我国唯一以饭店集团命名的流派菜种,近年来在沪风行。每年春秋两度的上海锦江菜美食节,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宾客。
上海锦江菜是以我国最大的涉外旅游饭店集团——上海市锦江集团联营公司的名字命名的。锦江菜植根于中国八大菜系的沃土,又具有不同于八大菜系的独特风味,它是锦江集团几代名厨对中国八大菜系中的名菜名点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发掘、整理、改良、创新而形成的高品位的流派菜系,既融进了“清鲜馥郁、腴淡有致、百菜百味、突出主料”的巴蜀风味;又引进用料庞杂、善于变化、清而不淡、嫩而不生的粤菜和注重本味、讲究火工、擅长炖焖的淮扬菜等各大菜系的特点,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共有5500多个品种菜点,已经编写成谱的达2265种。
(6月1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刘士安 翁献钱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债券与股票有什么不同?
债券和股票一样,对发行者来说是一种集资手段,对购买者来说,是一种投资工具。但投资于债券和投资于股票又有很大不同。投资于股票者是买了发行股票公司的一部分,是该公司的股东。公司经营的情况和股东的利益息息相关。公司经营得好,盈利多,其股票行情也看涨;公司经营得差,股票行情就下跌。购买债券则不同,债券购买者和发行者之间只是一种借贷关系,前者握有债权,后者负有债务。购买债券的人关心的是按期规定收取利息,到期收回本金。至于公司经营是好是坏,是赔是赚,赚多赚少都与他的利益无直接关系,他无需过问,也无权过问。债券不像股票那样可获大利,它风险小,收入稳定。一旦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他有权最先索取本息。这是债券和股票的显著区别。
(一九九二年第六期《知识就是力量》)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离休前生病时来看的人比你多多啦!
(6月20日《讽刺与幽默》庄锡龙 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