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光彩一页

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1989年10月,韩旭担任了我市东辽县粮食局局长后,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拿原则做交易。一次,一位犯了错误的同志想蒙混过关,给他送了一个“红包”,不但“红包”被拒收,并且挨了他一顿批评。最后,这个同志还是受到了处分。1990年,粮食局负责安排47名退伍军人,人还没到,一些走后门的条子、电话就来了。韩旭马上召集局领导研究决定:局机关和铁路沿线粮库一律不留;一律到缺编多的单位去;一律到第一线。三条决定一出,那些为子女、亲属走后门的人都不说话了。3天之内,47人全部分配到位。由于粮食平议差价大,不少人找局领导或粮库负责人批条子,套购平价粮。韩旭发现后,立即制订了“一支笔”审批制度,而且这支笔他不要,由主管供销工作的副局长掌握,谁违反规定乱批乱供,由谁补齐差价。仅此一项,每年为国家减少损失近20万元。
在韩旭的日程表里,没有8小时、节假日的概念,他每天早来晚走,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先后提出成立“粮食结算中心”;实行“粮油收储一条龙”责任制;精简非生产人员、清理混岗工、压缩临时用工;统一购买资材、煤炭等四项改革措施,给国家节省开支上千万元。
他的心血没有白费,他的两项改革经验已在省内外粮食系统推广。去年,东辽县粮食系统平价商业甩掉了亏损帽子,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粮食局党委被中共吉林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他个人被中共辽源市委、中共东辽县委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模范干部称号。
吉林辽源市委宣传部 华永平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吴家沟水库灌区工程管理加强
你报去年十二月三日发表题为《花钱买叹息》的照片后,省政府、省水利厅领导立即责成镇原县水利局进行了调查,省水管局也派工程师前往现场进一步调查和落实。
阎阴庄倒虹吸工程本身没有破坏,倒虹吸两侧的人行桥栏杆先后被人盗走钢筋约一百米。倒虹吸桥下护岸工程于一九九○年夏季被洪水冲毁,下半年水利部门已安排投资新筑了护岸。阎阴庄支渠位于水库上游,属引水渠延长段的灌溉支渠,是一条尚未衬砌的土渠,担负着阎阴庄二百多亩地的正常灌溉任务,一九九一年春有六十亩地未能灌溉,但不是由于工程问题,而是由于河流没有来水造成的。吴家沟水库灌区,是一个没有正式列入基建的工程,工程较简陋,设施不完备,工程标准低;管理单位又是刚从乡管转成县管,虽然县、乡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他们仍对管理业务不够熟悉,有待加强、改进。
甘肃省水利厅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答复反应

接受批评虚心解决问题迅速
你报4月25日第五版发表我写的题为《一种药两种说明 病患者无所适从》的来信,对吉林浑江市第二制药厂进行了批评。随后,该厂质监科先后两次来信,就药品用法用量说法不一的问题,向我致歉,并对出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分别作了答复。该厂还同时给各地销售网点发了便函,作了说明与更正。对库存的有文字差错的装药铁筒,厂里也已作了相应的文字修改。
辽宁东沟县黄土坎镇广播站 孙寅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8床破被已换为新被
你报5月12日第五版“耳闻目睹”专栏刊登的题为《烂絮军被》的图片情况属实。经查,去年从我县入伍到云南建水县驻军新兵共80名,其中有8名同志给发了此种不合格的被子。原因是在新兵被服发放中,有一包被子(8床)和我县人武部同时从军事单位价拨的其中一包(8床)错发。从外表看,这两种被子没有区别,因而没有引起有关人员注意,以至造成这一严重后果。此事在4月21日我部已知悉,4月24日给这8名同志全部换发了新军被。造成错发的当事人作了检查。
安徽省祁门县人民武装部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重视山区建设
目前,我省部分贫困山区人口不断外流,如鄂西北山区一个县就有16个乡镇人口向外流。山区人口外流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生活困难。如何治理贫困山区人口外流?根本出路是组织发展山区经济,改善山区生活条件。希望各级领导同志重视山区工作,带领广大群众把山区建设好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 易应忠 严发明 雷永胜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保证打工汇款能兑付现金
据我市部分乡镇邮电局反映,近来在广东、黑龙江等地打工的劳务人员汇往家乡的打工钱,由于当地金融部门资金等原因,致使收款人难以在邮局兑付到现金。
邮政汇款兑付,国家早有明文规定,本无可非议,更何况每年数以百万元的打工钱通过这些身在异乡的打工妹、打工仔汇回家乡,大大增加农村市场的活力。仅我市接官乡今年6月份就收到打工钱汇款10万余元。我们的外出人员抱回了“金娃娃”,为什么还要为难他们呢!
湖北安陆市邮电局 于平钧 黄欣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农业剩余劳力的出路何在?
——四川大竹县10万农民外流引发的思考
本报记者王传伟闻佳平
1992年春节过后,正当春耕大忙开始之际,一条引人注目的信息摆在了四川大竹县各级领导面前:截止到1992年2月底,全县已有107035名农民到外地务工经商,占全县农村劳力的24%,并且这个比例还有上升趋势。
为何外流?
为了全面准确地把握全县劳力外流的情况,大竹县人民政府曾对农民外出务工状况进行过一次全面调查。从调查结果看,各区、乡、村外出人数相当悬殊:凡是乡镇企业比较发达、多种经营开发比较好的乡村,农民外流的就少,甚至不外流,否则外流的人员就多。外出最多的观音区约占劳力总数的40%,白塔乡灯塔村90个劳力走了68个。而清河区外出人数只占13%,有的村不但没有人外流,还招收了数百名外地民工。
大竹县位于四川东北部,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人口逾百万,面积207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只有1.1亩,劳动力多活路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由于地方工业、乡镇企业不发达,多种经营没有充分开发,全县农村剩余劳力约20万,因此,剩余劳力外流就成为必然的趋势。县委和县政府领导认为,在目前,特别是在较贫困的山区,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人才,乡镇企业尚未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农民到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务工经商,是一条致富的门路。
利在哪里?
农民外出务工经商,不仅解决了当地剩余劳力的出路问题,也给农民家庭和当地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农民外出打工月收入一般200到400元,高的700到1000元。据不完全统计,1991年,大竹县外出务工农民通过邮局汇回的款就达5000万元以上,相当于全县农业总产值的9%。1988年以来,周家区483个贫困户中,有307户由于外出做工脱了贫,160户盖了新房,近60%的户在银行存款千元以上。
农民购买力提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据了解,外出农民挣的钱大多寄回家乡消费,80%用于建房、办婚事,带动了当地建材业和商业的发展。据1992年4月份的抽样调查,农民储蓄余额达1.6亿元,这个巨大的潜在购买力,是促进当地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因素。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外出农民返乡后,不少成了个人发家致富和带领其他农民共同致富的排头兵。观音区双清村共产党员张寿儒,外出务工成为远近闻名的“万元户”。1991年,村里办工厂缺资金,他主动出钱支持。他还经常借钱帮助贫困户发展生产。
信息灵通,致富的门路多了。大竹县地处内陆山区,消息闭塞,现在这么多人去广东、福建、深圳等地务工经商,来来往往,带回大量经济信息,农民的商品生产意识浓了,眼界开阔了,致富门路多了,这对发展本地经济非常有利。
有何弊端?
从大竹县今年2月底的调查看,在外出的10万农民中,90%以上年龄在18到40岁之间,其中党员600多人,团员2800多人,村组干部近300人,还有2600户全家外出,给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也带来一定不利因素。
不利农技推广。一些乡村由于劳力外出过多,致使有些生产任务难以完成。如灯塔村主要劳力都走了,留在家里的多是老弱病残,半旱式插秧、挖干田等增产措施就无力实施。观音区今年水稻插秧比要求时间晚10天左右,而且质量普遍比往年差。
影响承包田转包。由于劳力大量外出,一些地方开始出现承包田撂荒现象。石桥铺区截至1992年2月底有415户全家外出,共退耕地1199.9亩,其中有310.31亩没有落实转包或托人帮耕。清河区有59户农民的承包田既不交集体,也不转包,一走了之。石河区荒芜土地35亩。
给农村一些常规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冲击。如收农业税提留款、计划生育、出义务工等难以正常进行。受冲击最大的是共青团的工作。白堤乡共有486名团员,外出务工者就有380多人,许多团支部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
基层干部工作不安心。一个农民外出务工每月可挣300元左右,而一个村干部辛辛苦苦一个月才能拿30元的补贴。经济收入的悬殊,使一些村干部人心思走。仅石河区就有141名村干部外出务工。周家区滩石乡有一个村党支书,其邻居以每月400元的工资聘他到广东一建筑工地当保管员,虽经区、乡领导多次做工作,最后还是下了广东。另外,由于大量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外出,致使村干部,特别是团支书和民兵连长选配难。
根本出路在哪里?
农村劳力剩余是一个现实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剩余劳力会越来越多。现在,四川外出农民有数百万,其他省、自治区也数量不同的存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劳力资源,如何加强引导,积极开发本地资源,发展乡镇企业,就地消化一部分剩余劳力,使单纯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力向林、牧、渔多种经营发展,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已成为当今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性的重大课题。
农民要摆脱贫困、要发家致富,这种愿望和要求天经地义,这种积极性也是极为宝贵的。但如何领导农民致富,各人的看法也许不尽相同。我们通过这次调查,就大竹县的实践看,对一部分农民个人来说,外出务工经商也可以致富,但从整体上看、从长远看,要根本改变一个地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全面提高农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关键是要把当地的经济建设搞上去。清河区粟家村和盐井村的实践经验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粟家村是大竹县富裕村之一。这个村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采煤、种养、运输、加工、服务五业齐上。1991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230万元,人均纯收入1700元,集体积累30万元。去年这个村拿出20多万元修学校、办福利、减少农民负担。村办的8个企业不仅吸收了全村的所有劳动力,还从外省、外县招聘了400多名民工。
劳动力没有外流的盐井村更有说服力。这个村不是依靠煤炭资源,而是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依靠对农业的“立体”开发来增加农民收入,吸收剩余劳力。1991年,全村种柑桔140亩,栽桑54亩,养猪2200头,养鸡12594只,养鱼20万尾,种植、养殖业总收入达93.3万元。种养能手何胜乾一家4口人,承包了7人的土地,还承包果园种柑桔,再加上养鸡养鱼,一年收入1万多元,人均2600元。该村党支书蔡之祥对记者说,只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搞好多种经营,就可以脱贫致富。
上述事例说明: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乡镇企业,搞好多种经营是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力的根本途径,但这并不排除农民外出务工。劳务输出,特别是有计划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无论现在或将来,都是需要的。大竹县委、县政府为加强对劳力外出务工的管理,正在进一步采取措施,力争使这一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耳闻目睹

鸟巢高筑
在某部队不大的营区内的高压通讯电线杆上,竟有8处有鸟筑巢,这样的“建筑”难道不怕引起电流短路,酿成灾祸?
甘肃平凉市驻军某部朱志斌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耳闻目睹”图片专栏上半年评奖揭晓
“耳闻目睹”图片专栏是广大读者关心喜爱的一个栏目。为了进一步提高这个栏目的质量,本部曾于今年1月4日第五版《1992致读者》一文中敬告读者,“耳闻目睹”图片专栏将定期评奖。
截至6月底,本报共收到“耳闻目睹”图片稿551件,发表47期86幅。经由各方面人士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选,从已发表的作品中评选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获一等奖的作品是:《甘作文盲》(作者:江苏南京市江苏邮电报周文旺)、《无可奈何的护理者》(作者:浙江舟山市卫生局俞卫国)。
人民日报群众工作部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有问有答

不按出版合同付稿费怎么办?
问:前年,我们与某出版社签定了一份出版合同。合同规定图书出版后,出版社“按学术著作的最高稿酬标准支付编著者稿酬”,但是这家出版社却以这套丛书印数较少(5000册)、赚钱不多为由,只按合同规定标准的半数支付稿酬,而合同中并没有规定印数少就可以少付酬的条款。
请问,学术著作的最高稿酬是多少?出版社因为赚钱不多就可以不按出版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稿酬吗?这起出版合同纠纷该如何解决?
北京 任宇法
答:现对人民日报群工部转来的任宇法读者来信所问,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答复如下:
现行稿酬规定,初版的书按字数支付著译者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两项,著作稿基本稿酬一般为每千字10到30元,从优付酬者可以适当提高,但每千字不超过40元;印数稿酬根据印数而定,印数在10000册以内的按10000册付基本稿酬的8%。由此可见,最高稿酬的限额是每千字基本稿酬最高为40元,印数稿酬每千字为基本稿酬的8%,即每千字3.2元,两项相加为43.2元。
关于稿酬的支付方式,根据著作权法规定,可以分为一般规定和另有约定两种。所谓一般规定,也就是根据国家有关的法律规定支付;所谓另有约定,则是指编著者与出版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而订立的出版合同。来信人所反映的编著者与出版社签订的出版合同,也就是属于“另有约定”的一种,双方应当按所订合同的约定执行。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印数的条款,出版社却以“印数少,赚钱不多”为由拒不按原合同约定标准支付稿酬,是没有法律根据的。
当然,如果编著者方面谅解出版社提出的理由,同意协商解决,那也是可以的。如果双方不能通过协商解决,也可以提请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决。
国家版权局法律处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建议与要求

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管理
今春以来,大竹县外出务工的农民达10万余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24%。这些外出务工农民的月收入300至1000元,对繁荣本地经济有很多好处。但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也带来了土地转包难、农业技术推广难等问题。建议国家针对劳务大市场的新形势,制定有关法规,使各地管理起来有章可循。
四川大竹县政府办公室李言畏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民工潮提出的挑战
近些年来,每当春节一过,来自田野、山林、水乡的农民弟兄,像潮水般地涌向城市,各自寻找着致富的门路。民工潮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深化农村改革的话题之一。为了广泛了解民工潮给农村带来的影响,本报群众工作部最近派出记者,分赴湖北郧西县、四川大竹县、山东枣庄市和章丘县的山区进行调查。这里,先将记者对大竹县的调查发表出来,供各地参考。
民工潮现象,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民对农村建设的关心,对发家致富的渴求。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1.2亿到1.5亿人,到本世纪末还将翻一番。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四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必然不断地要向非农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例会逐步下降。因此,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科学的规划、合理的安排、有效的管理,则是农村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抓好了这件大事,不仅会推动城市各项工作的改革,而且会直接带动农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尤其可以使长期贫困的地区尽快摆脱贫困现状,跳跃式地发展,赶上经济发达地区。
从记者调查和各地反映的情况看,民工潮向各级领导部门提出了如下的挑战:
一、如何处理好农业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与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问题。许多地方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不够(如山林、水面、草原的开发),形成了当地需要劳力而劳力又外流的矛盾。因此,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农业内部挖潜力,为剩余的劳动力找出路,这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
二、如何处理好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和向城市转移的问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使剩余劳力“离土不离乡”,就地消化势在必行;对进城做工的“离土离乡”的劳力,要结合本身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输送,防止“盲流”。
三、如何处理好农村劳动力数量大但素质低的问题。民工进城,一般搞体力劳动、简单劳动的较多,而许多真正需要有专长人的地方却找不到人。所以各地要注意在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专业技能和社交艺术上,对民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四、如何处理好农村劳动力“走出去”与“再回来”的问题。许多打工仔、打工妹周游四方后,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然后有计划地让他们再回到原地。不少地方经验说明,这些人回到原地后,成为改变农村面貌的开拓者和骨干力量。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点,各级领导要有充分估计,具体工作一定要抓,而且要抓细,抓好,抓出成果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