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8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我国核反应控制技术取得突破
使用水力驱动控制棒技术可完成核反应堆功率调节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记者王呈选)我国首创的获得国家专利金奖项目——水力驱动控制棒技术又有新的突破。它能够在最大摇摆倾角达45度的条件下,将控制棒精确地保持在给定的位置上,完成对核反应堆的功率调节,并可以依靠重力使控制棒顺利下降,实现反应堆的紧急停堆。
这项由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与有关部门合作完成的高技术成果,7月10日至11日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进行演示,并通过了由国家教委主持的技术鉴定。
鉴定认为,这项研究成果,是世界上第一次进行的控制棒水力驱动系统的摇摆性能试验,无论从其规模,还是试验的难度和水平,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驱动机构采用水力学原理启动控制棒,实现核反应堆的功率调节,具有运行可靠、安全、经济等优点,并能显著地降低反应堆总体高度。这项技术的试验成功为把水力驱动控制棒技术推广到其他核动力领域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会见香港企业家吴光正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晚上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香港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吴光正一行,同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
吴光正是香港已故著名企业家包玉刚的女婿,此次应国务院港澳办的邀请,来内地与有关部门探讨经济合作的新领域。
李鹏在会见时欢迎香港企业界到内地来投资,参与开发,进一步扩大两地经济、技术与贸易的合作。
李鹏说,我们要搞好沿海、沿江与沿边的开发开放,这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对双方都有利,不仅促进了内地的经济发展,也有利于香港的繁荣与稳定。
他希望香港工商界在这方面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会见后,李鹏总理设晚宴招待吴光正一行。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等会见时在座。
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今天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也会见了吴光正。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天津向北京企业出让土地
天津市土地管理局决定将天津市河东区的一块33333平方米土地,出让给北京市天龙股份有限公司,期限50年。签字仪式昨晚在天津举行。
这是天津市首次向兄弟省市出让土地。北京市天龙股份有限公司将利用这块土地在天津高科技园区注册兴建生产厂房,并建设为生产配套的办公、科研用房及单身宿舍。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广州近三成可售公房售出
广州市近三成可以出售的公房已经售出。今年上半年广州市共售出公房三点七万多套,建筑面积二百二十七点五万平方米。广州市房改三年来,已累计售出公房四百一十八点二万平方米,共六万九千三百四十四套,回收资金五点三九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人工孵化白头鹤成功
我国第一只人工孵化的白头鹤最近在齐齐哈尔龙河公园诞生。白头鹤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并被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列入《红皮书》濒危物种之一。目前全世界动物园饲养量不足百只,人工孵化白头鹤在国内还无成功的先例。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上海设立“科技功臣奖”
上海市为鼓励科技人员在经济建设中作贡献,近日设立“科技功臣奖”,获得“科技功臣”称号的科技人员可获奖金五万元。“科技功臣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六至十名。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无锡市郊上半年三产收入14亿
一支2.6万人的农民大军,从仅有16万农村人口的无锡市郊区农村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无锡市区,办起了商场、酒家、旅馆、出租汽车公司和宠物中心等第三产业。今年上半年,无锡市郊区第三产业营收已达14亿元。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国产卫星天线用于卫星地球站
上海市长途电信局与机电部39所通力协作,完成上海印度洋卫星地球站工程建设,国产直径20米的卡塞格伦巨盆状卫星天线,首次成功地用于国际卫星通信(A)标准地球站。该站投产后,可发射接收卫星方向国际电视各两路。(陈建国)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简报

河西走廊公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
甘肃河西走廊1100多公里三级公路的升级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再稍经完善,到9月初首届中国丝绸之路节举办时,全线技术标准可实现部颁平原微丘区二级路指标,设计车速由每小时50多公里提高到85公里,兰州至敦煌的行程将由22小时缩短到13小时,游客可少受9小时乘车之苦。(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


第1版(要闻)
专栏:

邓颖超同志遗体昨日在京火化
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医院送别
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等护送灵柩上灵车
遵照邓颖超同志遗愿骨灰将撒在天津海河
本报北京7月17日讯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邓颖超同志的遗体今天在北京火化。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北京医院为邓颖超同志送别。
送别室里悬挂着邓颖超同志的遗像,黑纱下的横幅上写着:“沉痛悼念邓颖超同志”。邓颖超同志安详地静卧在鲜花翠柏丛中,遗体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这位深受人民爱戴的老革命家身着一套三十多年前的黑色西服,肩上披的头巾也是她已经用过多年的。邓颖超同志遗体前安放着她身边工作人员敬献的花圈,花圈的缎带上写着:“邓颖超同志千古”。
上午8时30分,在低回的哀乐声中,江泽民、杨尚昆、李鹏、万里、乔石、姚依林、宋平、李瑞环、薄一波、宋任穷、温家宝、陈慕华、方毅、洪学智等同志缓步走进送别室,向投身革命七十多年、深受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的邓大姐三鞠躬。江泽民等同志与邓颖超同志秘书赵炜、高振普握手,表示慰问。
8时35分,人民解放军八名礼兵抬着邓颖超同志的灵柩走出送别室,江泽民等同志护送灵柩上灵车。8时40分,灵车徐徐开动,江泽民等同志目送灵车离去。
李鹏、温家宝、陈慕华、洪学智等同志和邓颖超同志身边工作人员护送遗体到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从北京医院到八宝山18公里长的大街两旁站满了为邓颖超同志送行的人们。
遵照邓颖超同志遗愿,邓颖超同志骨灰将撒在天津海河。(附图片)
7月17日,邓颖超同志的灵车驶往八宝山革命公墓时,人们自动聚集在路旁,目送灵车远去。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党和国家领导人为邓颖超同志送别。   本报记者 王忠家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放开手脚 外引内联
福州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本报福州7月17日电 本报记者潘帝都、新华社记者褚言义、蔡珪村报道:近几年来,福州市抓住扩大对外开放良好机遇,开大城门,放开手脚,外引内联,让内资、外资、国家、集体、个体“五个轮子”一齐转,发展第三产业。
据有关部门介绍,目前全市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已有40多万人;第三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由1985年的28%上升到40%以上;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每年都以20%的速度递增,增长速度位居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前列。
对外开放以后,福州市委、市政府根据要把福州建设成为“商贸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闽台经济交流中心”的战略目标,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列为扩大对外开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头等任务,并采取了用地规划优先、审批手续放宽、资金投向倾斜、政策措施扶持等办法,激励第三产业“出头”、“冒尖”。
发展第三产业需要资金,福州市委、市政府专门制订多项优惠政策,用以吸引、鼓励海内外客商和全市各行各业(无论国营、集体、个体),多管齐下兴办第三产业。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年5月,全市仅投资房地产的外商企业就有82家,投入资金1.38亿美元;投资第三产业的国内企业涉及20多个省、市、区,兴办项目数百个,投入资金7亿多元;全市每年投入第三产业的资金达15亿多元,其中集体、个体的投资占1/3以上。放宽政策和广开门路的结果,使全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保持良好的势头,5年来,第三产业各种服务网点每年都新增上千个;市民的吃饭难、住房难、行路难、打电话难等,已基本上得到解决。
为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最近,福州市又相继制订和完善了一系列新的优惠政策,并推出一批新机场、码头和市区高架桥、大型商业服务楼以及旅游文化设施等项目,供海内外财团投资建设。目前,已有两个现代化高尔夫球场、两家超级商贸中心和一批五星级宾馆以及合资金融机构等与外商正式签约,有19座28层以上的大厦由外商筹建。


第1版(要闻)
专栏:

泪洒长街送大姐
新华社记者 孙本尧 邹爱国
洁白的花朵,黑色的挽幛,低回的哀乐,半悬的国旗……
邓颖超走了。从北京医院到八宝山,18公里长的大街两旁挤满了向这位敬爱的大姐送行的人。
历史纪录着这一刻:公元1992年7月17日上午8时40分,缀着黑黄两色绸带的灵车载着邓大姐的遗体,从北京医院开出,沿着人流缓缓西去……
大姐去了。人们不会忘记她投身革命七十余年,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光辉业绩;不会忘记她在艰苦的环境中坚贞不渝,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大姐去了。人们不会忘记她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平易近人,始终保持人民公仆本色的崇高品德……
大姐去了。她一无所求。
人们无法想象,灵车上的邓大姐身上的黑色西装竟穿了三十多年。病重期间,邓大姐对秘书赵炜说:“我走了,你们就给我穿那套黑西装,我喜欢。”跟随大姐30多年的赵炜理解地点点头。
大姐逝世后,赵炜从柜子里取出那套黑色华达呢西装,心都碎了:衣袖全破了,里子补了三处,扣眼全脱了线;裤子补丁更多,裤腰全散了……工作人员拿起针线,含着满眶的泪水,怀着深深的敬意,最后一次给大姐缝补衣服……
8时45分,灵车经过天安门广场。广场上来自各地的群众肃立着,目送灵车西行。此时此刻,邓大姐终生只讲奉献,对党和人民一片忠诚的情操,不知感动了多少人。有人深深鞠躬,有人不停地落泪……
去年8月她病重昏迷,十日未醒,但是嘴里还念叨:“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毛泽东思想要代代相传”。秘书高振普听了直掉泪:“大姐,你真是共产党人的楷模!你病成这样,心里想的还是党的事业……”
在医务人员的抢救下,大姐醒来了,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来看她,她却说:“谢谢你们,你们工作很忙,以后不要来看我。”她对大夫和工作人员说:“我住在医院,不要搞特殊。你们不要都守在我这里,要多关心其他的同志。”
躺在病榻上,她仍然惦记着外面的一切: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沿海地区的改革开放形势,首都的住房改革、蔬菜供应、交通问题……她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我老了,眼睛不中看,耳朵不中听,你们要做我的眼睛、耳朵,要把外面发生的事情告诉我。”她坚持听广播,请人给她念文件、报纸。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们要加强学习,政治上要不断进步。”
在医院,她多次对医生说:“我不能工作了,活着是个负担,你们就让我‘安乐死’吧!”在她逝世前五天,她醒来看到两个护士守在她身边,非常不安。她紧紧拉住护士的手说:“这么多人来照顾我,我心里很难过,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庄严的新华门,灵车驶过……
工人、干部、学生、市民,老人、孩子,默默地站立在街道两旁……
中南海的警卫战士们知道,北京的市民们知道,许许多多的人都知道,中南海有个“西花厅”,那是敬爱的周总理和邓大姐工作和居住的地方。大家多么想去西花厅,悼念总理和大姐,可是,邓大姐在“遗嘱”中特别提到:“我所住的房舍”是“全民所有,应交公使用,万勿搞什么故居和纪念等”。
几名来自外地的工人说:“邓大姐高尚的品德使我们敬佩:生前,为工作使用西花厅,临终,归还人民。”
灵车经过民族文化宫路口,距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是全国政协机关。许多党外朋友记得,在任六届全国政协主席五年间,邓大姐不顾高龄,不辞辛劳,积极工作,为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们记得:五年间,几乎所有的政协大会和常委会,她都出席。1984年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她与委员们广泛接触,不是参加小组讨论,就是主持座谈会;不是会见委员,就是邀请新旧朋友到中南海作客。在10多天的会议里,她的日程表排得满满的。很多委员说:从邓大姐身上,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党的好传统。
人们记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用自己的赤诚之心和一言一行赢得了党外朋友的尊敬。有一次,胡子昂副主席想到她的住处来,和她谈工作,大姐的回答是:“你岁数比我大,我应该来看你!”说后,登车就走。钱昌照副主席的夫人因病突然去世,她握着钱昌照的手说:“她离开了你,你担子就重了,要多保重。”钱昌照听了大姐这席话,泪水直流。钱昌照知道,其时,邓大姐亦在病中。
灵车缓缓西行,公主坟路口人群涌动。几位挤在人群中的姑娘齐声喊道:“邓奶奶,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9时10分,灵车驶进了八宝山。在送行路上强忍着泪水的赵炜、高振普,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任泪水朝外流:“大姐,让我们再看你一眼……”


第1版(要闻)
专栏:

沉痛悼念邓颖超逝世
日本朋友专程来华吊唁
新华社北京7月17日电专程来华吊唁的日本朋友7月16日到中南海西花厅,沉痛悼念邓颖超逝世。他们表示要实践邓颖超的遗愿,世世代代为发展中日友好而努力。
这批日本朋友有:1957年访华曾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的新制作座剧团团长真山美保;京都岚山周总理诗碑建设委员会实行委员长吉村孙三郎的女儿吉村启子一家;被称为“民间大使”、为促进中日友好作了大量工作的西园寺公一的代表南村志郎;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冈崎嘉平太的儿子冈崎彬,日本前外相园田直夫人园田天光光的代表松谷天星丸等。
这批日本朋友今天还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为邓颖超送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