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漫笔

  说“冒”
  王守荣
凡有改革、创新、开拓,总得有人先去“冒”一“冒”的。敢于“冒”,这是我们向前迈步的前提,囿于陈规,不敢越雷池半步,不后退也只能在原地转圈圈儿。
“冒”,是要担些风险的。
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冒”。如果类人猿不“冒”出来直立行走,说不定人类还在地上爬哩;如果当初没人去“冒”吃螃蟹,怕是这鲜美的东西至今仍摆不上人类的餐桌的。安徽省凤阳县后杨村农民杨锦礼。十四年前,他与十一位“泥腿子”在“秘密承包保证书”上签字画押,要是没有点“冒”的精神,他是不敢为这天下先的。
如今,需要更多的杨锦礼那样有胆识的改革者去“冒”,去打破一些地方、一些单位的沉闷空气,从而使人们的思想活跃起来,在改革的舞台上演出威武雄壮的活剧来!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龙乡在腾飞
——读《古今黄陵》有感
白烨
不管有无什么名胜,故乡在人们的心目中,无疑都是最美好的。我的故乡陕西黄陵因有轩辕始祖黄帝陵,更在美好上平添了许多分量,使我无论回故乡和思故乡,都常在亲切感中生起自豪感,自豪感中又泛起崇高感。
日前,接到在黄陵兼职的陕西作家高建群寄来的由他主编的《古今黄陵》一书,惊喜之中备感亲切,终于有一本书写我魂牵梦萦的黄陵,还用到幻境中去发思乡之幽情了么?
读《古今黄陵》这本书,越读越觉得有意味。它由轩辕黄帝的传说和黄帝陵历史的钩陈索隐,龙乡在改革年代的新变纪实和历代以来的祭祀纪事与祭文选录三部分,向人们真实而扎实地介绍了“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建业与安息之地的过去和现在。那不只是一古一今的史实记述,它分明还包含了华夏从原始文明到现代文明的历史演进,浓缩了民族五千年不懈进取的巨大身影。这里既有“人文始祖”的最古老遗迹——黄帝建都时期的东宫院址以及黄帝陵和黄帝庙,又有当代中华的最新异的演进——城乡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村改革的突飞猛进,民族文化的“源”和“流”都于此汇聚,这是多么奇妙而又多么具象的华夏历史博物馆啊!
尽管我由这些年为数不多的回乡中真切地领略了故乡的巨大变化,对乡亲们盖起的鳞次栉比的小洋楼倾羡备至,对家家实现了电器化惊叹不已,但读到《古今黄陵》中对家乡在改革中致富情形的描述仍不免感慨万端。在70年代还“耕地牵不出牛,干活选不出头”的曹家峪村,因政策放松后利用煤炭资源迅速致富,人均收入已达2200元以上;而黄陵县在改革的十年中大踏步前进,从1988年起便甩掉了40年吃国家财政补贴的帽子,实现了财政收入两年翻两番的目标,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1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这样的巨变怎能不叫人惊喜呢?说实话,黄陵如果只有一个黄帝陵得以赢人,那光彩也只能属于先人,现在乘改革之风改颜换貌,才真正不愧为龙乡人。
书中有关曹家峪村组织老农旅游团的小故事也是我回家时听到过的。说是村里由穷窝窝变成了富裕村后,年轻能干的村长刘启明把劳累了大半辈子却从未见过世面的60岁以上的老人拉到西安临潼等地去参观名胜和游览市景,有了钱的老农们观景逛市时并未购买别的东西,纷纷买回了成串成辫的辣椒和大蒜,直惹得城里人诧异,乡里人讥笑。然而这个故事却使我思想了好多问题。一直埋头种地、自给自足的老农们,如今变得跟城里人一样去享受游山玩水的乐趣,并拿钱去买他们过去不用买的东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这种角色的变异,不正是时代进步的一个生动例证吗?昔日轩辕黄帝开创了民族之伟业,今日黄帝的子孙又在搏击历史之新潮。


第8版(副刊)
专栏:建设之歌散文特写征文

  依然是步履匆匆
  王常顺
你生在白洋淀边,长在文安洼。这是个满地碱巴,涝年收蛤蟆,旱年收蚂蚱的不毛之地,穷得连兔子都不屙屎的地方。生活在这块盐碱地上的父老乡亲似乎连做个美梦都是非分奢求了。然而还在孩童时代,你曾就有过一个美好的梦:梦见自己千里迢迢来到抱阳山,拥抱了太阳神,得到灵性沐浴。于是你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成为神奇的征服者,赶走了文安洼的穷魔……梦醒了,你带着孩子的稚气把这传奇美梦说给屯里一些人听,他们仰天大笑:“这是洼里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哩。”你默然了,从此再也不向人们提起这个梦,只把梦牢牢记在心底,埋下了笃信和希望。
  40年后,你的梦终于化为现实,像熠熠闪光的星座,你已是这块土地上瞩目的农民发明家。我曾慕名到过白洋淀边你创建的生产各种异形钢材的冷拉钢厂。走进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仿佛步入现代化殿堂。雄浑的韵律俘获着我的心,惊异使我近乎于痴呆。
你研制的50吨冷拉钢机,竟能巧夺天工,拔出各种异形优质钢材如拉面条一样轻巧。这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冷拉机,主体上竟铸着“安里屯”自制的字号。
异形钢材生产是举世公认的硬骨头。这种钢材有菱形、鼓形、梯形、扇形的,也有圆扁形、扁六角形的。过去不得不借助于刨床、车床、钢锯、钢锉反复打磨……大量优质钢材化为粉末,大量的人力随着钢屑流逝,多少人为之心焦!
然而,就这样困扰钢铁业的难题,征服它的佼佼者竟是你——农民发明家苏志英,首创世界冷拔钢材的新工艺,终于获国际发明世界尤里卡金奖的殊荣。
这确是一个美好的梦,充满天方夜谭神话意境。你为追求这个梦活得很难、很累。然而想不到和你一见面竟会是这样一种场面:没有寒暄,没有亢奋,似乎使声音都凝固。你清癯疲倦的面容,悠悠岁月悄悄地给你刻下生活五线谱,像一棵枯树支撑着精瘦身躯。坐下来,彼此无言,似乎该说的话都说了,只有心灵在沉默中沟通。
当初,你为了研制异型冷拉钢机带着妻子织席编篓挣来的几十块钱,带着洼淀人的土气和骨气,踏上了遥遥征途。没有工程师,更没有熟路可循,你一头钻进机械王国里,多少个日日夜夜过去了,黑土地感应大潮最深刻的悸动,第一台冷拉机像初生婴儿呱呱落地了。而你几乎成了一尊会移动的塑像,因过度疲劳眼疾由淌血到流脓,你终于倒在病床上。
抱着对那斑斓色彩梦幻追求,你有一颗永不安分的心。面对冷拉六角钢一次成型新工艺,心驰神往,方钢为什么不能一次成型?全世界没有的先例,我为什么不能试一次?瓦特看见水开壶盖动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你也从生活汪洋中受到类似的启示,包饺子的方面团,用手按扁就自然变成圆形,用圆水桶提水,桶面没有什么变化,而方水桶提则桶的平面内瘪。这现象使你顿开茅塞……
几度春风暖,几次秋风凉。寒来暑往。在实验室里你和你的助手们干得如醉如痴,驾驭昼与夜疾驰,多梦的泉水浸润着成功的种子。几个冬春过去了,经过上千次实验,成百次失败,冷拔方钢一次成型新工艺终于脱颖而出。世人瞠目,行家咋舌。世界上的最先进国家,冷拔方钢的道次拔制变型率最高只有36%,而你的新工艺一举达到48.4%。新工艺成功惊动了省会、首都的专家、学者,考察者接踵而来。你的成果走向全国,获得国家专利,农业部颁发“科技进步奖”。打出了国门,飘洋过海于1988年秋参加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办的“国际发明展览会”,一举夺魁,捧回世界“尤里卡”金杯。
皇冠上的明珠光彩照人,色彩斑斓梦幻变为现实,而你却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没有炫耀,没有庆典,依然一身布衣,依然是步履匆匆。
(作者单位:中共保定市委办公室)


第8版(副刊)
专栏:

  悼邓大姐
  魏 巍
邓大姐前几年两次惠赠我《周恩来选集》,甚感之。昨日忽闻她逝世消息,悲痛难禁。她的临终遗言,尤其感人肺腑。这无异是对全体中国共产党人的殷殷忠告,谁能无动于衷?今特作短诗以表悼念之意。
  女杰崛起亚洲东,
  玉洁冰清共产星。
  身历千难万险地,
  长征几陷草泽中。
  无儿无女无私产,
  临终复敲警世钟。
  闻君忽乘青烟去,
  拭去清泪望碧空。
1992年7月13日晨


第8版(副刊)
专栏:

  颐和园
  马砚菲这山让人看着就醉这水真想捧起喝一口画船竞走山水竞秀小舟钻进藕花楼台高枕云头长堤如黛长桥如梳长廊如袖石舫船耐不得寂寞摇桨摆舵也来画中走走


第8版(副刊)
专栏:

剪 影
姜子国你在收油菜籽我瞧见黄昏叫你收进了簸箕收油菜籽的日子你最爱扬簸箕你灵巧的双手一颠一簸苦艾随风飘去了留下实实在在的富足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鲜樱桃”与五音戏
  马承龙
邓洪山,艺名“鲜樱桃”,在山东农村几乎家喻户晓。他7岁开始学戏,在五音戏舞台上整整度过了76个春秋,有“五音泰斗”之称。他曾与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一道在北京受到过周恩来总理的接见。离休后仍壮志不衰,一直致力于五音戏的研究和发展工作。
五音戏,又叫“肘鼓子”戏,是山东农村为群众所非常喜爱的地方戏之一。今年春节前,邓洪山老人从报纸上看到桓台县陈庄乡南郭村在中断了十余年后重新上演“肘鼓子”戏的消息,非常激动,决定亲自前去观看并予以支持帮助。
“鲜樱桃来了!”“鲜樱桃来了!”南郭村这个仅有600多口人的村庄为之轰动。一大早,人们就聚集在村头自搭的戏台旁,翘首观望。用锣鼓和鞭炮,用笑语和掌声欢迎了这位五音戏的老前辈。
戏剧开演了。寒风中,邓洪山坐在观众群里与农民兄弟一道看戏。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点头赞赏。一个多小时后,村里人怕他年纪大了吃不消,劝他到村委办公室休息,他说:“要看完,早走影响观众,不礼貌。”就这样,老人家一直坚持到看完中午散戏。
中午,在农民秦茂永家的院子里,他开始对上了妆的演员亲自辅导。小院里人群挤得水泄不通,只腾出一小片方寸之地。他端坐在一把椅子上认真指点,儿子邓吉利则一招一式地手把手教。74岁的农民秦茂德上场前紧攥着邓洪山的手说:“邓老啊,俺们打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看你的戏,可面对面这还是第一次。”邓洪山满脸皆笑,当他看到演员中年纪最大的近80岁,小的只有十几岁且600多人的村子竟有50多人演“肘鼓子”时,十分高兴,说:“50年前毛主席他老人家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叫咱扎根群众,咱地方戏就是有这个好处,离不开群众。五音戏200多年历史了,它后继有人就是证明。党的政策这么好,现在演戏的条件这么好,要珍惜,要提高五音戏的演出水平。”
在南郭村,邓洪山老人还亲自赠送了五音戏剧本、他亲自画的国画,并捐款1000元表示对村里演“肘鼓子”戏的支持。临行前,邓洪山对乡亲们说:“等夏天暖和了以后,我还要再来南郭村住些日子,为了五音戏的发展共同研究、探讨……”


第8版(副刊)
专栏:

  绍兴水乡(中国画) 郑叔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