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7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思想纵横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卢相泰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一再号召全党在思考中国90年代的改革开放时,思想要更解放一点。这一号召既有很强的针对性,也充分体现了他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
作为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而解放思想作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精神,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是一个帮助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远保持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法宝。”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邓小平同志讲得一清二楚:“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可见,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的束缚,善于从实际出发,努力去开拓进取。换句话来说,之所以要解放思想,就是因为我们头脑中的某些观念、认识背离了客观实际,束缚了思想和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不换脑筋,能办成的事情也办不成。反之,脑筋换了,思想由脱离实际变成符合实际,路子就宽,办法就多,再难的事情也好办了。13年前,我们的改革开放在毫无经验的条件下起步时,就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一步步闯了过来。现在回头总结一下,人们都会由衷地感到,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我国经济建设和各项改革事业的大发展。而解放思想的威力所以如此巨大,就是因为它使人们的脑筋面向实际,原来的思路解决不了问题,就根据新的情况换一种思路,原来的条条框框和现实情况有冲突,就大胆地加以突破,从中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毫无疑问,解放思想将伴随建设和改革长期坚持下去。改革开放进行到今天,许多问题已进入攻坚阶段,思想不解放,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敢冒风险的胆识、气概,是很难打开局面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解放思想就是要敢于去破除那些至今仍在妨碍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的习惯势力和习惯做法,敢于去办好那些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事情。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上述三个“有利于”的大好时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思想不解放,迟迟按兵不动,事事等上级布置,必然会坐失良机。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脱离实事求是原则的倾向。更何况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本身就带有巨大的探索性,既要求我们解放思想,树立敢闯的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经济建设搞得好些、快些,又要求我们有一个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如果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我们仍然缩手缩脚,那么这种态度与实事求是就大相径庭了。当然,搞脱离实际的高指标、高速度,单凭主观愿望和一时热情冲动蛮干瞎闯的做法,不仅与解放思想不可同日而语,也有悖于实事求是的原则。
就是在反对错误倾向的问题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也是相统一的。现在影响改革开放的,有右的东西,但主要是“左”的东西。因此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我们所以主要防止“左”,是因为它根深蒂固,在党的历史上泛滥时间很长,影响很深。在建设和改革中要开辟新的道路,要改变妨碍生产力发展的原有模式和做法时,阻力常常主要来自“左”的方面(如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引进和发展资本主义,认为和平演变的主要危险来自经济领域,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反对错误倾向问题上,重点是防止“左”的倾向。同时也要警惕右的倾向。如果因为主要是防止“左”,就放松对右的警惕,其结果必然会既纵容右的东西,也难以真正防止“左”。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我们坚决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至于那种借口反对“左”而宣扬右的观点(如把动乱的根源也说成“左”等),就不是什么思想解放不解放的问题了。因为解放思想绝不能够偏离四项基本原则。“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
总之,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第5版(理论)
专栏:

驾驭九十年代人口变动趋势
田雪原
随着中国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陆续公布,未来特别是90年代总体人口和各年龄层人口的变动趋势,进一步明确起来。认识和因势利导驾驭这种趋势,对于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翻两番第二个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体人口继续增长的趋势。自70年代国家大力加强计划生育以来,控制人口增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受现有人口年龄结构制约,1986年至1997年将经历一次生育高潮。按照年龄结构推移,每年新进入23岁生育峰值年龄的女性人口在1100万以上,其中7年在1200万以上,90年代前3年在1300万左右,处于峰顶的1992年可达1320多万。尽管这一次生育高潮掀起的波峰可能不及1953至1957年、1962至1973年两次生育高潮为高,但随着人口基数的加大,每年出生和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却庞大可观。加上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流动人口急剧膨胀,人口管理难度加大等因素影响,控制人口增长任务变得更为艰巨。按照“八五”和“十年规划”人口年平均增长1.25%推算,本世纪末大陆人口总数将接近13亿,稍有不慎就会突破。进入21世纪人口还要继续增长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会停止下来,预计2050年可达16亿左右。
面对90年代人口数量增长仍较强劲态势,需要在全国人民中进一步树立人口意识,增强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的自觉性。需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运用和发展多年来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另一方面,从长远和发展观点考察,生育率下降的终极原因还在决定人们生育行为的内在因素,在于利益调节。要通过利益调节,使人们从关心自己利益得失上,通过孩子成本——效益比较,权衡生育子女的数量,自动选择少生优育道路,实现生育观念的根本转变。
生产年龄人口激增的趋势。与当前生育高潮并行且持续时间更长一些的,是生产年龄人口激增的高潮。1990年人口普查15—59岁生产年龄人口为72227万,占总人口的63.71%。预计1995年可增加到77765万,占63.96%;2000年可增加到82262万,占64.29%;2010年可增加到92575万,占67.14%。其后所占比例逐渐下降,到2020年可降至目前水平,2030年可降至59.45%,2040年可降至58.76%左右。
如何看待生产年龄人口变动的这一趋势?我以为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次机会。是挑战,在一个劳动力本已过剩的国度再来一次激增,就业压力继续增大,无疑增加了解决的难度。是机会,即随着生产年龄人口所占比例上升,在未来20年内将有一个从属年龄人口比呈较大幅度下降的特殊人口变动时期,堪称年龄结构变动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劳动力充裕且比较廉价,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劳动力和社会负担较轻,有利于增加积累,推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一些国家特别是亚洲经济比较发达国家,在它们经济处于“起飞”阶段无不充分利用了这一人口“黄金时代”,日本、新加坡等国尤为突出。我们亦应当紧紧抓住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的这一有利时机,结合改革开放,将建设的步子迈得更大一些。
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由于出生率下降和寿命延长,在总体人口、生产年龄人口增长过程中老年人口也增长很快,出现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1990年普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8.6%,预计1995年可上升到占9.3%,2000年可上升到占10.0%,完成由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过渡。21世纪前40年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所占比例2020年可上升到15.0%,2040年上升到最高峰值时可达21.8%;其后转而下降,老龄化程度有所缓解。
这是又一个人口挑战,“银色浪潮”冲击的挑战。应付这一挑战可否采取抬高生育率的办法呢?不可以。因为抬高生育龄并不能减少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只能在一定期间内降低老年人口比例,而这种降低是以总人口的增加,即以牺牲总体人口数量控制这个全部人口问题的核心为代价的,故不可取。恰恰相反,一定程度的老龄化不仅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必需的,是通向人口零增长的必由之路。但由于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较快,达到的水平较高等严重情况,需要未雨绸缪,尽早拿出相应的战略决策,首要的是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保障制度,顺利通过老龄化严重的历史阶段。
改革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和建立起新的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要求是:积极发展社会供养,这是发达国家应付老龄化“银色浪潮”冲击筑起的一道大坝,也是社会进步标志之一,我们也要这样做;继续提倡子女供养,这是由人口与经济发展“时间差”,社会供养发展赶不上老龄化速度决定的;适当组织老年人口自养,倡导老年人口继续从事力所能及和社会需要的劳动,使之成为前两种供养的必要补充。总之,建立社养、家养、自养互相补充、“三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基本思路。


第5版(理论)
专栏:加强党的建设

精心培护锐意进取的干部
史维国
毛泽东同志曾经高度概括地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大政方针已定,一百年决不动摇,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抓好落实。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与我们党培养和造就了千千万万勇于创新、敢于开拓、求实务实的干部是分不开的。
这就需要各级领导机关、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组织人事部门,重视保护思想解放、有棱有角、锐意进取、坚持改革的干部。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组织保证。对坚持改革的干部,一方面要大胆使用,精心培养;另一方面要敢于保护。
民主革命时期,夺取政权是全党工作的中心,武装斗争是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基本形式,为此,我们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冲锋陷阵,会打仗、能带兵的干部。今天,经济建设是全党工作的中心,改革开放是实现党的中心工作的基本形式,为此,我们同样需要千千万万敢于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冲锋陷阵的干部。没有这支队伍,改革的难点就不可能被攻克,旧体制就不可能被突破,新局面就不可能开创出来。
同打仗一样,在改革开放第一线冲锋陷阵的人,总是比较容易受到伤害,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他们、关心他们、保护他们。如果在他们需要理解的时候不理解他们,在他们需要支持的时候不支持他们,尤其在他们需要保护的时候不去保护他们,我们就会逐渐失去勇于冲锋陷阵的改革斗士,加快改革步伐的愿望,就会落空。
改革是新事物,没有坦途可走,坚持改革、锐意开拓的干部是难能可贵的,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他们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得比别人早,有强烈的改革意识和实干精神。在前进中,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有时还会有失误。因为有缺点和不足,因为有失误而不敢去保护他们,对领导机关和领导人来说,是最大的失误,这有可能使党丧失生机活力,使党脱离人民群众。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领导机关和主要领导人,敢于大胆使用和保护坚持改革的干部,是有党性和高度责任心的表现。在这个地方和部门工作的广大干部就不会感到受压抑,求实创新、锐意改革就会成为一种风气。反之,在这个地方和部门工作的广大干部就一定会感到压抑,无所作为,改革和建设也就没有希望。
有人担心保护那些有缺点、有失误的改革第一线的干部,会被认为是“官官相护”。这是一种糊涂观念。首先要相信处在改革开放第一线的广大干部,是经得起考验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优秀分子,经不起改革开放考验的只是极少数。其次,出以公心而在探索、试验过程中出现失误,与违法乱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问题,领导机关和领导人的责任之一就是严格区分不同范畴的问题,为坚持改革的干部排忧解难。
敢于保护坚持改革的干部有三层含义:一是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支持他们,在他们受到非难的时候替他们说话,在他们受到打击的时候给他们撑腰;二是理解他们的处境和苦恼,引导他们减少失误、少走弯路;三是对他们严格要求,及时帮助他们总结经验教训,克服缺点,修正错误。我们做好了这些,抓落实就有了组织保障,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有了干部基础,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加强党的建设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如何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马建堂在今年第六期《中国工业经济研究》发表文章认为,要加快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首先要进一步加大促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压力,通过保持和加大市场压力(亦即把企业真正推向市场)来刺激、推动企业的改革也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把经济体制改革重心转向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市场组织效率的提高。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一)大力发展现代化的规范的商品交易形式(如批发市场的完善、期货市场的建立和物资配送中心的发展)和尽快制订重要的市场规则;(二)加快证券市场的发展和银行体系的重组;(三)在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失业救济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劳动制度的改革,发展劳动力再配置市场。在某种意义上,要从过去那种初战阶段轰轰烈烈的权利分配,转向深化时期扎扎实实的组织创新。


第5版(理论)
专栏:报刊文摘

发展知识产业的一点建议
七月七日《深圳特区报》发表《知识产业在召唤》一文,作者傅小随指出:解决“脑体倒挂”的根本办法,应当是正确贯彻落实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使科技人员复杂劳动的价值得到体现和承认,从而获取相应的报酬。具体办法包括允许科研成果作注册资金,或者通过技术入股等办法来促进知识产业的发展。
知识产业就是生产和销售知识的产业,包括教育产业、科技产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发展知识产业,就是要让知识产品进入市场,成为人们消费的一部分,从而使知识产品的制造,尤其是科研成果同其他产品的制造一样,可以在市场上通过价值交换得到补偿,产生强大的发展动力。


第5版(理论)
专栏:

贯彻好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 布赫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4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日的内蒙古,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40多年的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从我区的情况来看,搞好民族区域自治,最基本的是坚持以下六条。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区的成立和发展,革命和建设,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无数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内蒙古各族人民的解放,就没有今天内蒙古的兴旺发达。毫无疑问,内蒙古自治区今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获得胜利。
二是坚持加强民族团结。我区革命和建设的每一项成就,包括成功地改造了王公、贵族、牧主和一大批国民党军政人员,各民族、各阶层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形成,都是在各民族紧密团结中取得的。加强民族团结,就要坚持不懈地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始终不移地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坚决摒弃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三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列宁曾经指出:“无产阶级在解决一切殖民地和民族问题时,不要从抽象的原理出发,而要从现实出发”。
我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推出的“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以及“扶助贫苦牧民”、“千条万条发展牲畜第一条”等政策,都是实事求是,从内蒙古实际出发制定的政策,因而,它大得人心。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区在牧区推行的“牲畜作价归户、私有私养、长期不变”的政策,以及“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等政策和措施,也都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过去内蒙古工作取得成绩的基本经验,也是今后在夺取新胜利的斗争中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李鹏同志指出:“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要充分注意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认真吸收内地和沿海地区的好经验好作法,又要防止盲目照搬、照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贵在“敢”字上。“敢”就要无私,敢就要排除“左”右干扰。没有“敢”的精神,“闯”的锐气,一切从实际出发,只能成为堂皇时髦的标签,安于现状的遁词。现阶段,最大的从实际出发,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他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能不能、敢不敢扭住这个中心不放,是对能否继续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严峻考验。
四是坚持大力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毛泽东同志说过:“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周恩来同志也说:“既然是民族区域自治,就要培养民族干部”。
在民族地区,民族干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骨干力量。民族干部土生土长,与本民族成员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熟悉本地区的历史和现状,大都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懂得本民族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对改变本民族地区的落后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有强烈的愿望,这些长处和特有的作用,其他干部是很难替代的。民族干部的状况,又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可靠保证;是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充分行使少数民族人民自治权利的关键;是坚持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加速民族地区“四化”建设,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迫切需要。
在注意大力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干部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和选拔汉族干部,充分发挥和调动汉族干部的积极性。民族地区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都享有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都是社会的主人翁,都有权积极参与管理本区事务,有权平等地商讨和决定本区大事。在我区汉族人口占大多数,因此在培养和选拔干部时就要注意汉族干部的培养和使用问题,这是我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一个优良传统,必须坚持下去。
五是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断进行民族政策教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从我区45年的历史经验看,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进行民族政策的教育和再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去观察和解决民族问题。
我们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观察和处理民族问题,在几十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的观点和政策。这些观点和政策,江泽民同志在1992年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上作了深刻阐述。从我区实际走过的路子看,为了贯彻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我区拟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教育和再教育。
六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两个文明”一起抓。我区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中,深感要加强各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必须在取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不失时机地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各族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最根本的任务。60年代,我区在牧区工作中提出的“千条万条发展牲畜第一条”的政策,就是体现了经济是中心的思想。
实践证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巩固和发展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最近的南巡重要谈话,把坚持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到了新的高度,即:“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又说“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要教育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牢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