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6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奏响改革开放时代的主旋律
  仲呈祥
改革开放是当今中国人民的宏伟大业。作为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电视剧艺术,理应不负人民的重托,在荧屏上奏响改革开放时代的主旋律,以激励群众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历史的前进。
近一年来,伴随着改革的深化,电视剧界旗帜鲜明地倡导更多的电视艺术家以更大的热情把镜头对准沸腾的变革现实、对准改革大潮中各种人物的心灵世界,荧屏上结出了表现改革题材电视剧的累累硕果。
首先,艺术家驾驭改革题材,视野越来越开阔,气势越来越宏大,镜头的穿透力也越来越强劲。以反映工业战线的改革生活为例,只消把第5届“飞天奖”夺得桂冠的《走向远方》与新近问世的《出路》稍加比较,便不难看出:前者着眼于改革大潮中一家街道小厂,借一斑以窥全豹,透过这家小厂的兴衰来折射整个时代的变迁;而后者则把镜头转向了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骨干企业,直接为改革大业的主人——产业工人及其知识分子传神写貌,大气磅礴地展示了伟大时代的风云。应当说,这两种驾驭改革题材的切入角度都是成功的,但就其审美把握的难度而言,恐怕当数后者更甚。而今,艺术家知难而上,努力使荧屏表现的改革生活更加广阔,更富有力度。尤其是进而创作出一批以反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题旨的作品,如《走出沼泽》、《亚细亚人》等,使主题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上得到了深化。
其次,艺术家在艺术构思上,更自觉地突破了那种以描述改革事件的过程为轴心、以阐述改革见解为意念的模式,把具体的改革事件和人物的情感浪花置于整个社会的宏大背景中,着意于更全面、更深刻地形象展示连结着过去与未来的现实生活的复杂网络,透示出变革时代活生生的社会心理、人生心态和人物命运,从而更有力度地揭示出历史运行的必然趋势。当年有些作品在艺术构思上尚未脱出描述改革事件过程的框架,总令人感到尚未水乳交融地活化到生动形象的艺术思维中去。如今有些作品则开始较为彻底地摆脱了按具体事件进程和理论思维框架上建构的社会矛盾模式去图解改革生活的毛病,而把镜头的焦点对准了新旧交替、除旧布新的改革时代中被剧烈震荡的社会心理,从而使荧屏形象蕴含了更丰富的历史内涵,给观众以深刻的思想启迪。
再次,艺术家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既注重塑造叱咤风云的改革英雄形象,也注重刻画改革大潮中普通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及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女人们》描写改革大潮中一群普通纺织女工的婚姻、道德、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李小娥分家》发人深思地用喜剧形式揭示出当代普通农民紧随改革时代的步伐不断调整、更新自身的家庭伦理观念和价值取向准则的心灵轨迹。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艰难的抉择》颇有力度地正面描写了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那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伟大历史变革,讴歌了广大普通农民群众在这场变革中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人”的胆识和魄力,也准确地表现了党在领导这场变革中的重要作用。《艰难的抉择》无疑是一次可喜的突破,所以具有更深沉、更雄浑的历史感。因为改革的时代不仅呼唤英雄,同时也呼唤亿万普通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外来妹》之所以从南到北吸引了广大观众的浓厚兴趣,重要的缘由正在于此。这部作品在塑造小芸形象时,将人物置于南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新环境中,从历史、文化、心理诸方面进行审美观照和价值筛选,既表现被历史文化塑造的小芸,也表现创造历史文化的小芸。这样,这位来自偏僻农村的普通姑娘如何被南国改革春风的洗礼和培育,以至成长为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出类拔萃人才的真实进程,被展示得入情入理、栩栩如生。
最后,纵观改革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历程,还不难发现:伴随着这些作品社会内涵、思想力度的强化和题材领域的广泛化,其艺术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如果说,较早问世的《新闻启示录》、《女记者的画外音》等,主要都还是以纪实手法取胜;那么,到了《太阳从这里升起》、《白色山岗》和《师魂》等作品,艺术家便不仅较熟练地操起现实主义手法,而且还博采多种非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熔于一炉,大大增强了荧屏形象的审美表现力;再到如今的《外来妹》等,艺术表现的手法更趋多样、也更臻娴熟了。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时代意识与精品意识
邱卓涛
电视剧艺术的蓬勃兴起和推广,在我国还不到10年时间。我们广州电视台于1988年才创建,电视剧制作起步更晚,但晚也有晚的好处,可以避免或者少走前人的弯路,力争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从12集连续剧《商界》,到10集连续剧《外来妹》,之所以赢得社会和观众的肯定,一是凭借天时,遇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气候;二是依赖地利,我们脚下的这方土地充满生机、日新月异。
我们策划电视剧生产,主要功夫就用在组织艺术家正确认识、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独特优势,把镜头牢牢对准大变革中的现实生活,努力创造更多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南国电视剧精品。
毫无疑问,为了满足广大观众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电视剧生产理应百花齐放,在题材、样式和风格上,不宜作划一的硬性限制。然而,作为某一个具体的电视剧制作部门,却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财制宜,规划并确立自己的优势题材、主体样式和特色风格。
广州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制不足20人,资金极其有限。对于耗资大、阵容强的古典历史题材、战争题材,显然缺乏承受力。而广州地处南大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在广州,改革开放之风已吹进每户家庭,任意打开一扇窗户都会跳出一个乃至几个生动的故事和人物。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源泉,正是我们电视剧制作的题材优势。对此,我们要求艺术家强化时代意识,面对关系国家命运的改革大业,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冷嘲热讽。唯有积极参与,才能感应时代脉搏,体察万众心声。我们勉励艺术家深入生活,既要持续不断,又要始终保持对现实的生活感受。
我们和艺术家一起探讨,寻求共识:为了更本质地表现新的时代,就要注意开拓新的题材;为了更有效地发挥题材优势,就要全力塑造新的人物;为了创造令人信服的新的人物,就要善于运用独到精致的艺术表现手段,展示人物心灵深处的新的观念。电视剧制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要在某个环节上处理不当,便会酿成失误。在创作中我们帮助艺术家具体把握各种关系。比如,在表现新的时代时,有人求快,导致浮光掠影,其实关键在于“准”;在开拓新的题材时,有人偏爱猎奇,往往疏离了本质,其实关键在于“深”;在塑造新的人物时,有人注重外在时髦新潮,其实关键在于“真”;在体现新的观众时,有人钟意清谈牢骚,其实关键在于“度”;在革新艺术语汇时,有人玩弄花招耍噱头,其实关键在于“精”;而在争取新的观众时,有人依赖一时的哗众取宠,其实关键在于“引”。我们大胆支持艺术家创新求精,又希望他们做到“胸中要有生活,手上要有艺术,眼里要有观众。”
电视剧艺术确实是遗憾的艺术。回顾4年多的电视剧制作实践,我们尚有明显的差距,远未能跟上迅速变革的时代风云,也未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我们有信心朝着“洋溢时代精神,发扬南国特色,坚持艺术品位,拥有观众效应”的目标,在今后创作数量更多一些、质量更高一些的电视剧,为繁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做出贡献。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全面·深入·翔实
——《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编选和注释的特色
宋贵仑 罗君策
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核批准,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一书。
这本书是在1983年第三版《毛泽东论文艺》的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的。增订本保留了原版的基本内容(如《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新民主主义论》中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各节、《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节,这些都是毛泽东论文献的经典之作),又在原来基础上增补了大量文稿,因而内容更丰富、更全面了;同时删去了原版中论述一般文化、理论、新闻问题而没有直接涉及文艺的7篇文稿,因而主题更集中、专题性更强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出版工作取得了新进展,陆续发表了毛泽东的许多单篇文稿和文集。增订本所增补的文稿中,有39篇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陆续公开发表的。
比如,《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是1979年9月9日为纪念毛泽东逝世三周年由《人民日报》首次公开发表的,1986年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新编本。这篇谈话,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了文艺的民族性、多样性和时代性及其辩证关系,是毛泽东论文艺的又一篇经典之作。增订本增补了这篇重要文稿。
比如,在鲁迅诞辰10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1981年9月22日)发表了《论鲁迅》一文。这是1937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鲁迅逝世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记录稿。毛泽东在许多文章中谈到鲁迅,但专论鲁迅,这是唯一的一篇。其中一些论述,如说鲁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以及对“鲁迅精神”的概括,是很引人注意的。增订本当然没有忽略这篇著作。
又如,1982年5月23日,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40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发表了1939—1949年《毛泽东同志给文艺界人士的十五封信》,在广大文艺工作者中引起了很好反响。1983年《毛泽东书信选集》出版,又发表了多封毛泽东给文艺界人士和关于文艺问题的书信。增订本增补了这些书信,还首次公开发表了6封这样的书信,总共选了34封,单独编为一辑。这些书信,是毛泽东文艺理论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毛泽东与文艺家的广泛交往和毛泽东对文艺、对文艺工作者的关心和支持,是既有思想价值又饶有兴味的宝贵文献。读一读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前毛泽东给文艺家的那几封信,包括收在题解中的给诗人艾青的几封信(因为原稿已在“文化大革命”中丢失,根据艾青记忆提供的这几封信不好收入正文,只能放在题解中),对于了解《讲话》的产生经过、理解《讲话》精神,是会有帮助的。
在增补的文稿中,还包括一些重要题词和批示。如:“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1939年5月《为鲁迅艺术学院周年纪念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1年《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1964年9月27日《关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批示》)等等。它们言简意赅,体现了党的文艺工作方针。增订本没有忽视它们。
除前面提到的6封书信外,还有9篇文献在这个增订本中首次正式公开发表的。其中有5篇建国前曾在党的报刊发表过,建国后未再正式发表,因而不大为人们所熟悉;有10篇则是从未正式公开发表过的。
比如,《在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大会上的讲演》(1936年11月22日),是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文艺问题向文艺界所作的第一次讲话,曾发表在1936年11月30日《红色中华》报《红中副刊》创刊号上。讲演首次强调了革命文艺工作在革命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大众服务的思想。增订本增补这篇文稿,而且作为全书的开卷篇,应该说是很合适的。
又如,《统一战线同时是艺术的指导方向》(1938年4月10日),是毛泽东在鲁迅艺术学院成立大会上讲话的一部分,柯仲平记录的,经毛泽东亲笔订正过。这篇文稿,生动地指出了“亭子间的人”(来自上海等地的左翼文艺工作者)和“山顶上的人”(来自革命老根据地的文艺工作者)各自的长短处,简明扼要地指出艺术的指导方向是统一战线。增订本增补了这篇长期被忽视了的文稿。
再如,1949年7月1日《中共中央给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贺电》,毛泽东在审定时对原稿作了大量修改,因而增订本把它作为毛泽东文稿补入。“贺电”提出:“革命胜利后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和发展文化教育。”“广泛地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文艺工作,使人民的文艺运动大大发展起来,借以配合人民的其他文化工作和人民的教育工作,借以配合人民的经济建设工作。”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文艺要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方针,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增订本的选稿就是由这样三部分文稿组成的:原版中的保留11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陆续公开发表过的增补39篇、在本书中首次正式公开发表的15篇,共计65篇。这65篇文稿上起1936年、下至1976年,包括了毛泽东从遵义会议后到逝世整整40年的科学的文艺著作,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
原版《毛泽东论文艺》题解、注释甚少。增订本除了采用《毛泽东选集》(第二版)修订过的注释,《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中有关文稿的题解和注释之外,还增加了一些新题解和新注释。
比如,《关于画裸体模特儿问题的批示》曾以《致陆定一等》为题收入《毛泽东书信选集》。增订本增加了题解,介绍了毛泽东批示的背景材料,为读者了解批示的原因和意义提供了帮助。
又如,《致萧三》(1941年1月29日)中说:“诗读过了,很有意思。报纸既不登,就在街头发表好了。”街头发表是什么意思。编者在这里增加了一条注释,介绍了当时延安广泛开展的街头诗运动的盛况。了解了这段历史,疑问便可迎刃而解。
另外,增订本还纠正了一些史实错误。比如,“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毛泽东题词墨迹选》等书中说,这是1952年毛泽东给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的题词。这个判断是不准确的。其实这是1951年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题的词。增订本纠正了这一错误,并收入了毛泽东这个题词的完整手迹(包括抬头和署名)。又如,《致刘大杰》一信,在有关材料中,毛泽东写信时间被定为“8月12日”(1975年),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审核增订本时,经有关同志仔细辨认手迹,“8月”为“2月”之误,写信时间应为1976年2月12日。这一点可以由刘大杰来信的时间(1975年8月)和毛泽东复信的口气(奉复久羁)来佐证。
总之,《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文献编辑工作的一个新成果。它为广大读者学习、研究、宣传毛泽东文艺思想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更为完善的版本。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文艺信息

文艺信息
△为弘扬长城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将编辑出版《长城百科全书》。该书拟以百科全书形式介绍长城的有关知识和丰富内涵,预计将于一九九三年底出版发行。
(杜人舟)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第五届全国书市将于一九九二年十月十一日至二十二日在四川成都市举行。预计此届书市规模大、品种全,将向社会各界提供五万种图书,七千种音像制品,以展示近两年来全国出版界的新貌。(王闻)
△蔡仪学术研究会日前在京成立。几十位专家学者缅怀蔡仪的为人为学,赞扬他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所做的贡献。
(文一)
△“杨兰春编导艺术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杨兰春曾创作过豫剧《朝阳沟》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剧,与会者对其编导的艺术特色进行了认真的总结。研讨会是由中国剧协、河南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
(文一)


第5版(文艺评论)
专栏:

  创业者的艰辛与辉煌
  ——简评《辉煌的黑土地》
  田珍颖
《辉煌的黑土地》,这部近40万字的报告文学集,是一曲关于黑土地的歌。
总后政治部组织22位作家创作的这部书是沉甸甸的。从人物事件之繁多,从如潮如涌的力度、深度,它都显示了自身的分量。
《辉煌的黑土地》的作者们,首先去寻找历史。黑土地的历史,写在荒原篝火跳动不息的火焰上,写在严冬寒风的呼号中。历史的字里行间,都写着“艰苦卓绝”四个字。但垦荒者的心里,还有一部更真实更深刻的历史——神圣的使命感所书写的历史。
读一读《船夫曲》、《黑土情》、《刻在北大荒大地上》、《被融化了的冻土地》,历史从50年代末向你走来。荷负着大饥饿年代的沉重,垦荒者要在这荒原上,用青春、血汗和生命,为饥饿中的民族,种出粮食;拓荒者向荒原的宣战书,是几万官兵的艰难壮举。
历史,在艰难的沉重中,透出庄严的神圣,因为,黑土地的开拓者们,有一个装下祖国版图的胸襟。读罢《这里少了一片冻土》、《拓荒者》、《生也独秀》,历史在作者的笔下流动。连同《五月的达紫香》、《干杯,为黑土地上的庄稼兵们》和《土地的生命》等几篇,历史的河流变得宽展而流畅。这些篇目,陆陆续续地展现了在几万庄稼兵们的战场上,“堡垒”是怎样一个个被攻破;两亿多斤粮食是怎样和着10万官兵的汗水,从黑土地奉献到全军全国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标志——烘干塔是怎样破天荒地高耸在这边陲的黑土地上;浸油厂蓝色的罐体是怎样奏起工业生产的旋律……
作者们饱蘸激情,写出了历史和岁月的流程,写出了从艰难走向辉煌的必然过程。读着昨天的历史,那艰苦让你流泪;读着今天的历史,那辉煌也让你热泪盈眶。然而,令人称道的,是作者们从历史的长河中,敏锐地看到了一条闪亮的光带——科学技术和人才织成的光带。《荒原多情》、《黑土地这样告诉我们》等,几乎全书中每个篇章,都描绘了这条光带的灿烂。它是伴着第一代垦荒者的火把来到黑土地的。30多年来,它是智慧,是营养,更是一条道路。嫩江基地就从这条道路,走上了通向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峰。
读着这些记录了“科技兴农”的篇章,不禁赞叹嫩江基地的主人公们的大智大慧的头脑,和远大的眼光。而这恰是庄稼兵拓荒史中的精华。时间检验和保留下的这份精华,使这部报告文学集,面对今天奔腾而来的改革的又一个高潮,并未蒙上岁月的积尘而显出黯淡。相反,却由于它描绘记录了嫩江军人在经济大潮中的特殊经历,而使这部书更具有现实意义。
写创业者的足迹,写艰苦奋斗的题材,这类作品俯拾皆是。有些则因枯燥的说教,使人读之无味;有的则因缺乏个性,而使人有千人一面之感。《辉煌的黑土地》的作者们,力戒此弊,努力在笔下创造出一个个活灵灵的人物,努力去展现人物在同一历史流程中的不同个性,努力去描绘在大背景下,人物层次交杂的情感世界。《船夫曲》、《永恒的财产》、《北极光,你在哪里》、《莫旗江边升起的星》等篇中,人物的活跃,是全篇的灵魂。
作者们笔下展现的一些人物,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艰苦奋斗者。他们的特点,在于他们是以机械化集群生产为标志,又具有军队特点的现代化大农业生产中的人物。他们的历史位置是军人,但他们的现实责任,又是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的组织者。他们早已在经济大潮中学会了游泳,他们早已懂得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经济,而科学技术早已在他们的手中变为第一生产力。这些人物,是嫩江军人的精华,也是社会的精华。
还有那些堪称基地栋梁的各场的指挥员们,有的坚如铁塔,有的快如风火,有的斯文稳健,有的温厚博大。他们如黄钟大吕,自成一个特殊的层次,在经济大潮中,他们是勇而智的弄潮儿,是积极进取的一群。他们建树着共同的事业,却各显其不同的个性。在这部厚书中百数之多的人物中,他们是最有声有色的一群。
在《有这样一个兵》、《永远的黑土地》、《三个志愿兵》和《这里,冬天没有河流》等几篇中,作者动情刻画的是普通的士兵。他们的质朴,如黑土地一般芬芳,因而另有一番感人的力量。他们牵肠挂肚地思念千里之外的亲人,却又甘愿把汗水洒在黑土地。
与格局宏大的篇章比肩而立的,是《基地的基地》、《秋色凝重》和《没有主题的乐章》。这三篇以深沉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纯净的令人怦然心动的情感世界:军人的妻子们,坚韧而宽容地面对着偏远的基地和丈夫的事业;军人的孩子们最早懂得的是自己父辈们豪迈而无私的奉献;而边塞的军人们,在这广袤的黑土地上的奉献,就愈显出它的豪迈,它的充实,乃至它的壮烈。
写如此的情状,写如此的人物,倘若汲取不来黑土地的激情,高手妙笔也难成文。而这部厚重的报告文学集里,却正是用黑土地给予的激情,记录了历史的流程,描绘出人物形象。它还传达表溢出一种情愫,一种境界,这情愫与境界,属于高尚的范畴,它是人类永恒的财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