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7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建设之歌散文特写

瑶山,孕育着新的希望
邓余保
百里瑶山胜似画。绵延起伏的群山,如大海汹涌的波涛,气势磅礴,令人惊叹。走在山中,只见满岭的青杉撩云,遍山的翠竹摇风;一条条清澈见底的溪河,日夜不停地把瑶山的欢乐带出山外,带去远方。到处充满盎然的诗意。但我无心观赏大自然的杰作。我的目光聚焦在山腰或谷底那一幢幢色彩鲜艳的楼房上。那是近几年来新建的钢筋水泥结构教学楼。这些耸立在林海中的新楼,如镶嵌在绿绒上的珍珠般引人注目。
我走进务江乡中心小学。它坐落在崇山峻岭中的水库岸畔,三面环水,风景优美。一座三层的教学楼和一座三层的学生宿舍,各据一方。楼前是水泥铺就的球场。教室的地面铺着水磨石花砖,上面吊着电风扇。红漆课桌摆得整整齐齐。仪器室里,有大彩电、放像机、投影器、感应起电机等价值一万多元的教学仪器。图书室里,书架油漆得锃光发亮,3000多册书籍摆得有条不紊。学生宿舍里,双层木架床上,被子叠得方方正正。看着这一切,我疑心自己不是在瑶山,而是走进了一所城里的中学。在我连声称赞时,江华县教委的同志说,像这样比较标准的寄宿制中心小学,在江华已不是一所两所,而是几十所。一些学校所在的乡政府还为寄宿的学生统一购置了毛巾、饭盒、口杯、牙刷等。
江华县的教育事业原来一直比较落后,办学条件很差。1985年以前,全县721所小学,校舍总面积16万多平方米,大多是土砖墙或干打垒,一、二级危房占27%。137个班没有教室,借住在破庙、仓库或民房里。10%的学生没有课桌。一个冷雨飘洒的冬日,新上任的县委书记下乡检查工作,在一个村里,看到老师打着伞讲课,学生戴着斗笠听课;他的眼泪顿时涌了出来:“太亏孩子们了,改造学校危房要当防洪抢险来抓。”不久,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发动群众、艰苦建校的决定,一个群众集资建校的热潮在百里瑶山兴起了。瑶族群众不再相信“埋石成金”之类的神话,他们需要文化和科学。于是,准备结婚的钱拿出来了,甚至卖鸡蛋的钱也拿出来了。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全县新建了442所学校,加上经过修整的旧校舍,总面积比原来增加了近一倍,而且大多数是钢筋水泥建筑。
改革开放以来,瑶族同胞的生活有了改善,但他们大多数还居住在杉树皮盖的简陋的木板房里,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不过,他们虽然居住在深山里,高山并没有挡住他们的视线。他们的外表像大山一样朴实,内心也像大山的蕴藏一样丰富。他们的心中,装着瑶山的未来,也装着祖国的未来。他们说,不等不靠,艰苦建校,培养孩子们读书,为瑶山争光。这就是他们的信念。有了这种坚定的信念,一切困难都在他们面前低下了头。
在瑶山,我听到了不少动人的故事。
上塘村民组12户人家,住在海拔1500多米的高山上。到了70年代,这个组还没有学校,孩子们读书要到乡政府所在地去,来回40多里。一个星期六,五个学生从学校回家,可在半路上天就黑了。孩子们便在树上过了一夜。父母们心疼了,只盼望自己能建一所学校。可那年月,饭都吃不饱,只得委屈孩子们了。改革开放以后,瑶山里的同胞手上有了一点积蓄。可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建住房,买电视机,而是建学校,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上塘村民组为了给八个读书的孩子和教师建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子,不仅人平均集资200元,而且男女劳力一齐到山下五六十里之外挑运河沙。那一张张带着微微体温的人民币,那一行行浸满汗水的足迹,含有多少情,多少爱,寄托着多少希望和期待!
终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落后的面貌有了明显的改变。1989年,全县普及了初等教育。如今,全县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均达90%以上。
谁说瑶山还没有摆脱愚昧的阴影,请来看看瑶山的学校吧。那是瑶山希望和未来的摇篮,瑶山的新一代正在那里茁壮成长。明天的瑶山,能不更加秀美迷人吗!(作者单位: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附图片)
新装 陈艳梅


第8版(副刊)
专栏:金台随感

喜闻“大娘爱穿花裙子”
程秋生
前几天,收到一封远方来信,拆开一阅,原来是20年前河北农村一位房东大娘的小女儿写来的。信中云:“由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咱们乡办起了乡镇企业,全家人除爷爷外都进了工厂。前年咱家造起了新楼房,购置了一套时髦的组合家具,还买了一台21英寸大彩电。这些年咱家还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就是咱娘也爱穿花裙子。苏州是丝绸之乡,你们那里盛产双绉、砂洗绸、素绉缎等丝绸产品,请您代我妈剪上几块真丝绸……”信还没读完,我那喜悦的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其实,所谓“房东大娘”年纪并不大,当年也不过四十左右。但由于生活贫困,经济拮据,清晨上山打柴,顶着日头种地,夜晚推着碾子磨棒子面,日夜操劳,人到中年就苍老得像大娘。于是,我们就大娘长大娘短地称呼她。远方房东的来鸿,如实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农村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绚丽画卷。多少年来,对于农民来说,只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世世代代靠耕作而生存。就拿那位貌似大娘实为大嫂的农村妇女来说,生活的贫苦,使她养成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习惯。而如今,花甲之年的大娘竟然爱穿花裙子,这本该不是新闻的新闻,怎不令人为之欣喜呢!
“大娘爱穿花裙子”,这虽然是衣着的变化,但却反映了当代农民观念的转变。近年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腾飞,农村面貌的变化,村庄都市化已蔚为壮观。影剧院、文化中心、卡拉OK、舞厅、农民乐园等文化设施应运而生,而时装表演、摩托比赛、音乐晚会,在农村也不鲜见。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大娘由当年穿蓝布褂改为穿流行时髦的花裙子,这应该说是观念变化的结果,也可说是顺应潮流而出现的可喜变化。“大娘爱穿花裙子”,是她热爱生活,愿自己越活越年轻的一种心态反映。“老来俏”,往往被看成贬义词。但细细琢磨,年轻时受苦,年老了俏一俏又何妨?如今的“老年俏”是党的富民政策所给予的,是勤劳致富而得来的。“老外”们到中国旅游,哪个不是穿得俏丽多姿的?那么,咱们中国农民富裕了,衣食住行改善了,“老来俏”也随之悄然兴起。正因如此,我由衷地说一句:“美哉,大娘爱穿花裙子!”


第8版(副刊)
专栏:

故乡
(外一首)
毕东海
故乡的头
靠着大山肩膀
故乡的脚
伸向清清水塘
每日三餐,故乡呵
一根一根
梳自己炊烟
淡蓝色的辫子
云 朵
远远卧着
小白兔一样
多少年了
从没挪过地方
总是专心致志
啃着故乡北坡上
那片浅浅青草


第8版(副刊)
专栏:

飞驰的舞台
  ——山东省聊城地区京剧团大篷车见闻
朱希江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艺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影视、歌舞、卡拉OK以及多种现代艺术的竞争和冲击,戏曲舞台的冷落给地方剧团带来诸多困难,在生存和发展面前,京剧团的出路在哪里?聊城地区京剧团的老团长刘石林,苦苦思索,会同剧团一班人经过缜密的论证分析,认识到:聊城地区京剧团有一批水平较高的演员,近十年来曾走遍大江南北七省二市近三百多个场地演出,在群众中享有较高的威望。城市剧场冷落,80%的农村观众却有着传统的欣赏习惯和渴望看到大剧团名演员的心理,京剧团下乡肯定大受青睐。于是,他们精心设计制作了一部特大型汽车,闯开了新时代剧团下乡的新路。
今年春节伊始,寒风料峭,一辆崭新的特大号汽车开出了鲁西历史文化名城聊城。高大的车身,俨然一节火车车厢,在鲁西大地上飞驰。紧跟其后的是一辆可容50人的大轿车。偌大个剧团,全体演职员,连同舞台、布景、道具、灯光、音响、锅碗瓢盆、服装被褥……全部行当,两部汽车就彻底解决了问题。
在远离聊城一百多里的康庄,汽车停在一个宽敞的麦场上。演职员们跳下车就忙碌起来:车厢的挡板打开了,高大的帆布篷牢牢地撑起来罩住总面积一百多平方米的前台和后台。不足两小时,一座现代化的大舞台,竟神话般地耸立在人们眼前,闻讯赶来的群众,指指点点,赞口不绝。
等到夜幕降临,锣鼓一敲,大喇叭一响,三里五乡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把舞台前挤得满满当当的,悠扬的音乐,色彩斑斓的灯光,演员们精彩的表演,为偏远的乡村带来欢乐和振奋;舞台前的人山人海,是对文艺工作者为群众的热心最好的报答和鼓舞。
从正月十四下乡演出,到麦收大忙,聊城地区京剧团这座飞驰的舞台,已经在临清、冠县、聊城、莘县巡回演出六十余场,在山东省百团下乡的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观众已达十二万人次。剧团不仅带给了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玉堂春》、《挑滑车》等,还为配合计划生育宣传,移植了七场现代京剧《传孙楼》,受到群众普遍欢迎。他们每到一地,还专门为敬老院的老人们演出。老人们感动地说:当年的庄户剧团又回来了。
聊城地区京剧团,为了党的文艺事业,在戏剧低谷中勇于开拓,走出一条成功之路。他们在演出收入减少,经费紧缺的情况下,调动了各方积极性,征得了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自己绘图、跑资金、跑工厂,特型车制成后,800米的帆布大篷,是演员们一针一线缝制成的;两座大车库,是演员们一砖一瓦垒成的。艰苦创业的精神和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发扬。
大篷车走出了一条智慧之路,它把演出舞台和运输工具融为一体,在流动与固定、临时和永久之间找到了结合部,收获的是千百万群众的欢乐,节约的是时间和财富!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0周年,总结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美术事业的历史,推动和繁荣社会主义美术事业,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由文化部艺术局主编,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了大型艺术画集《中国美术五十年》(1942—1992)。
 (文)
△由中国革命博物馆和南京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雨花石收藏家珍品展》,日前在北京举行。共展出山水、花卉、人物和抽象纹样等自然天趣的奇石400余枚。 (美)
△为了纪念《讲话》50周年,老诗人臧克家出版了一本《在毛主席那里作客》,内收诗文26篇。最前一首诗写于1945年,最后一文,发表于今年1月。集子中不少学习、研究毛泽东同志文艺理论与诗词的文章,曾在读者中发生了普遍的影响。不论诗文,笔下都充满了对毛泽东同志的崇敬亲切的感情。卷首,有毛泽东同志给作者的两封信,还有世人罕见的《毛主席手书“长恨歌”》手迹。
△河南省散文学会第四届年会近日于许昌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50余名散文作家、评论家和编辑,围绕在当前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如何发展散文创作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向 鸣)


第8版(副刊)
专栏:

夏日海滨“中国画”朱伯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