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我国再度进入人才需求黄金时期
有关人士指出,我国继70年代末、80年代初之后,已再度步入人才需求黄金时期。
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不同的是,那时对人才的大量需求,根本原因是“人才断层”间隔时间太长,从而出现供不应求;而现在的人才需求却是受多方因素影响:
其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确立,使许多企业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命运的作用。从目前要人单位看,绝大部分是大中型企业、新兴产业和乡镇企业。
其二,“八五”、“九五”期间,我国五六十年代毕业的知识分子将进入退休高峰,有战略眼光的领导者意识到了补充年轻人才的迫切性。据中国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的一份预测,“八五”末期退休的高级职称人员约45.2万人,占现有同类职称人员的48.4%;到2000年,约80%的高级知识分子要退下来。另据国家劳动部的调查,我国技工类人才需求量大大超过供给量。
其三,我国经济形势好转,启动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中国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出,一个国家和地区,其人才拥有量的发展,大致可分为积累、成长、饱和三种时期。与之相适应,经济发展也会出现成长、起飞、稳定增长三种状况。我国目前的人才发展正处于“成长期”,人才投入增长率与经济产出增长率大体持平。经济形势的好转和进一步发展,无疑刺激了对人才的需求。
(1月21日《北京青年报》胡富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用中国人名命名的科技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国际上用中国人名命名的科技成果有:
“黄方程”(固体物理学家黄昆);
“修氏理论”(女医学家修瑞娟);
“陈氏定理”(数学家陈景润);
“吴文俊公式”(数学家吴文俊);
“华—王方法”(数学家华罗庚、王元);
“龚氏物质”(生物学家龚立兰);
“朱—刘算法”(数学家朱永津、刘振宏);
“夏道行函数与夏不等式”(教授夏道行);
“吴氏通用理论”(工程热物理学家吴仲华);
“侯氏定理”(数学家侯振廷);
“童鱼”(生物学家童第周)。
(1月2日《组织人事报》胡琴芝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天窗字的韵味
现代翻印的古版书,对古书中已模糊不清的字句,或是不便见诸现代读者的内容,往往用天窗字(□)来代替。除此之外,有时作者为了某种原因,在诗文中故意留下若干天窗字。所以我们欣赏古今文学作品碰到天窗字,很可以猜测把玩一番,细细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
唐朝诗人王勃,留下了最著名的天窗字故事。王勃年幼苦读,七八岁就会写诗,十几岁就做了援朝散郎,但不久就受到豪门贵族的迫害。他寻父南下,在滕王阁登高望远,写成了千古绝唱《滕王阁序》,紧接着,他又一气写了《滕王阁》诗,最后两句是:“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自流。”写毕,将笔一扔,扬长而去。在场的不少人平日也称得文章妙手,却也弄不清这个天窗字。有的说可填“水”,有的要写“独”,有的猜是“一”,但都未见神韵,被众人否定了。后来他们派人骑马追问王勃,已飘舟江心的王勃告诉来人:“那个字不是空着吗?那就是个“空”字呀。”这样,诗人把对长江秋水的凭祭、对不学无术诸公的睥睨、对怀才不遇的牢骚,统统放到了一个天窗里。
(1月25日《新闻出版报》朱怀兴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注意研究“延安毛泽东”
在许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青年毛泽东”、“晚年毛泽东”的时候,延安大学副教授郭必选提出要重视对延安时期的毛泽东研究。
郭必选说,延安时期(一九三五年十月十九日至一九四八年三月二十三日)正是毛泽东四十二岁到五十五岁年富力强的时期。一九三五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十年后一九四五年在党的“七大”毛泽东思想被规定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方针”。延安十三年跨越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三个时期。这正是中国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不断成熟、丰富、发展的时期。
郭必选说,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主体是毛泽东创造的。《毛泽东选集》(一—四卷)百分之七十都是在延安时写的。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在延安时期形成的。
郭必选说,延安精神代表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品格,是中华民族性格的最高体现。全方位地研究延安时期毛泽东,对今天深化中国革命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社会科学报》华迪康摘)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胡俨和生肖诗
每到送旧迎新之际,雅兴甚浓的文人墨客总要以生肖为题发上一通宏论,啥年说啥,沸沸扬扬,众多精华杰作,丰富和发展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生肖文化”,但把十二生肖写进诗句的才子只有明朝文人胡俨。
一年新春,胡俨春风得意,诗兴大发,信手把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生肖全部写进一首诗里。诗云:“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实为累。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徙忿嚏,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自老林邱。舞阳屠犬沛中市,平津放豕海东头。”
全诗十二句,虽两两相对,只能算作一首不太工整的七律诗。诗中首联的“鼷鼠”即水鼠,“牛女”即牛郎织女。第三联中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珠”。第四联提到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用角去撞篱笆。第五联说的“祝鸡”指呼唤鸡。第六联的第一句,指被汉高祖封为舞阳侯的名将樊哙,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的丞相公孙弘,这位丞相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
胡俨先生的“生肖诗”以历史典故写十二生肖,为新春佳节添了点古色古香,也使年轻朋友在人生的征途中少一点“月中取兔”的浪漫,多一点“赤手南山缚猛虎”的勇气。
(1月17日《今晚报》翁竹山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三国演义》的主题
四十年来,在《三国演义》的主题研究上,除了认为该书“无主题”、“主题模糊”之外,又大致分为以下几种观点:
1.“拥刘反曹”说,又称“正统”说。认为《三国》以蜀汉为正统。
2.“忠义说”。认为《三国》以忠孝节义为道德水准,并由此评判其它。近年又出现了“忠义变异”说,认为《三国》反复强调“贤臣择主而事”,宣扬“忠”的相对性和可移性,不同于“愚忠”;“义”的地位在“忠”之上,是贯穿全书的灵魂。
3.“总结争夺政权经验”说。认为作者探索了在群雄逐鹿的乱世,什么样的人才能图霸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取得胜利。
4.“总体说”。认为通过对三国时期斗争的描写,鞭挞了昏君奸臣,歌颂了明主贤臣,从而揭示出兴亡盛衰的历史教训。
5.“人才说”。认为功业成败关键在于能否得天下英俊之才,用济世安邦之士。
6.“分合说”。认为《三国》表现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历史辩证法及“天下归一”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7.“悲剧”说。认为对封建政治起支配作用的力量,是邪恶、权诈。蜀汉集团的悲剧,是悲剧时代所诞生的我们民族的一部悲剧。
 (1992年第1期《文史知识》)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活火山的功绩
目前,地球上有500余座活火山,一年来就有数座活火山相继爆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冒着浓烟的魔鬼”——活火山,往往让人们联想到恐怖与灾难。其实,活火山虽然有时会摧毁建筑、吞噬生命,但也可造福人类。
火山可把地下大量有用的金属和非金属带到地面,形成矿床。据地质学家鉴定,我国的鞍山铁矿的“造物主”就是海底火山。南京的梅山铁矿、马鞍山铁矿、浙江的明矾石矿,其形成也归功于火山的搬运。意大利西西里岛的一座活火山,每天喷射出的气焰中含有金、银成份。我国云南的腾冲火山,每年要输出5000多吨硫磺。
曾于公元前79年毁灭了意大利古城庞贝的维苏威火山,已成为几家大型化工厂的天然原料仓库,意大利人利用仍在活动的火山喷出的化学气体制造硼酸、氨水和硫酸化合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也在州内的火山区兴建了数家这种一本万利的“火山化工厂”。
意大利在相对安全的活火山区建造了一座火山蒸气发电厂。每年大部分时间为严寒所笼罩的冰岛,已有五分之一的家庭使用了通过管道送来的火山蒸气,以供取暖。
火山灰中含有多种能促进植物生长的化学物质,它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一些“脚踏实地”的商人正在大量收集火山喷出的浮石,这种浮石可用来洗涤牛仔裤以达到“石磨蓝”的效果。(1月23日《新民晚报》赵景明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铁锅——“补血器皿”近年来,在世界经济发达的国家,家庭主妇对炊具的选择往往是我国的铁质炊具。因为传统的中国铁锅与防治缺铁性贫血有关,世界卫生组织为此向世界推荐我国铁锅烹调方法。
铁是一种金属元素,主要参与人体血色的形成,人体内一旦缺铁,随之会出现头晕、耳鸣、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据统计表明,世界上约有15—20%的人有缺铁的现象。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铁约12毫克。尤其是小儿生长发育以及孕妇更需要铁。
使用中国铁锅对于弥补缺铁之不足确是行之有效的。锅与铲之间的磨擦会产生许多微小的碎屑,在加热烹调的过程中,铁会溶解于食物之中,使饭菜更加可口,更能使铁、磷、钙等营养成分含量上升。
(1月22日《消费时报》宋建新文)


第8版(每周文摘)
专栏:

比亿还大的数词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不少以一为倍数的数词,如目前仍为人们所经常使用的个、十、百、千、万、亿等。但比亿大的数词还有吗?答案是肯定的。
据汉代徐岳所著《数术记遗》和《数理精蕴》记载,古代命数法分为三等:“下数十十变之”(如十百为千,十千为万);“中数万万变之”(如万万为亿);“上数数穷则变”。又称:数凡十等,为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因此,据“上数”变法,则一亿亿称为兆,一兆兆称为京……一正正称为载。一载该是个多么大的数字呀!
但由于“三等命数法”造成数词上的定义混乱,亿以上的数词已很少使用。如现在在某些专门学科中仍在使用的“兆”实际上是指“一百万”,比现在概念的“亿”指数还要少。这大概仍是沿用汉代应劭所著《风俗通》的计数法吧。该书称:“十万谓之亿,十亿谓之兆,十兆谓之经(同京),十经谓之垓”。(见《太平御览》卷七五○)。《孙子算经》、《书·五子之歌》孔注、《太平御览·数术》皆采用以上“十十变之”命数。《算经十书》采用的则是“万万变之”:“万万秭曰壤……万万正曰载”。而《礼记·内则》、《数术记遗》等书则都将算法分为上中下三等。
(1月10日《齐鲁晚报》张继平文徐建国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