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1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星光

  蒙山小院的故事
  周胜平
除夕,爆竹的炸响声此起彼伏,整个小城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此刻,蒙山脚下的那座小院却显得冷冷清清。年轻的妻子忙里忙外,一个人张罗着包水饺,女儿燕燕趴在凳子上,专心地做作业。良久,燕燕抬起头:“妈妈,爸爸又回他的‘家’了吗?”妻子一怔,随后轻轻点了点头,又去忙她手里的活计。
记不清多少回了,反正来小城以后,全家就没过成一个团圆年。清晨,空气中已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硝烟味,家家户户开始演奏锅碗瓢盆交响乐,郑成福又和往年一样跨出了门,重复着说了好几年的那句话:“职工们牺牲了节假日,坚守在岗位上,我不去就不团圆了!”
团圆,团圆,在女儿的记忆里,你就知道自己那个“家”的团圆。小时候,每当逢年过节,看到别人家的小朋友穿着新衣裳跟着爸爸走街串巷那个尽兴劲儿,女儿多想也能让他陪着放一串鞭炮,但她回回都失望。每当这时,女儿总噘着小嘴,送给妈妈一双泪眼,妻子便百般哄她:“爸爸忙他的‘家’,咱忙咱的家,妈妈陪你玩!”
这里,便是他的“家”了。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厂房,一座座机器轰鸣的现代化车间,一条条国内最先进的行列制瓶生产线,一张张充满自豪和喜悦的脸……多么亲切呵,看到这些,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多少酸甜苦辣,多少悲欢离合,都被这为之奋斗的事业冲淡了。十六年前,郑成福还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的优等生,学生联合会主席,老师再三挽留这得意门生留校任教,热心的同学也替他联系了北京某科研单位。而谁也没有想到,郑成福竟选择了父亲曾抬过担架、打过蒋匪的沂蒙山。
沂蒙山,英雄的山,也是穷困的山。郑成福不知想过多少回,才作出了那样的选择。
夜深了,他又踏上了熟悉的泥土路。半个多小时后,在距县城三十多里外的分厂,职工们奔走相告:“厂长又来看我们了!”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他燃放了喜庆的烟花,与职工们一一寒暄,握手拜年,直到晨曦初露,又赶回总厂慰问职工。斗转星移,春节当班的职工换了一拨又一拨,他看望了一拨又一拨。职工们动情地说:“有这样的领头人,我们怎能不加劲干呢?”
新的一年到来了。在郑成福的小院,妻子庄重地斟满一杯酒,恭恭敬敬地端在父母的遗像前:“爸、妈,原谅成福吧,他实在……”
那是两年前的事了,1988年秋,正是新项目建设最紧张的时候,郑成福接连收到了家中拍来的加急电报:父病危。他看看厂里投资523万元扩建的抗生素瓶车间,毅然把电报掖进了兜里,悄然回到了工地。就在这年年底,厂里的扩建项目正式投产了。1989年,这个车间实现利税560万元,当年收回了全部投资。这,就算对为革命抬过担架的老人最好的报答吧!
“砰砰”,有人敲门。拜年的来了,妻子忙不迭地招呼,一边道着歉意:“每次都是你们来看成福,而他却不在家……”对这些,大家并不计较。但当看到老人像前那杯水酒和孤孤单单的母女二人,一位来客显得很激动:“就算成福不懂人情世故,怎么对老人孩子也如此狠心?”
但是,许多人却说,郑成福是一位好党员,是党的好干部,沂蒙山的好后生。当听到这些暖人的话语,当看到山东药用玻璃总厂在全国同行业夺得了四个第一,率先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时——
郑成福只是憨憨地一笑。


第8版(副刊)
专栏:

  秋天里的音乐
  晓晴
缓缓地抚响土地之琴
蓝雀是高山流水跳跃的音符
积木组织起的森林木屋里
贮满一窟欢畅的音乐
何其美何其妙
歌流琤琮淹没不了声声鸟语
山壁复出清澈的泉韵
碧水倒映岸上的丽影 
圆圆的红叶蓦然间放飞
放飞翩翩舞来
一只只红蝴蝶
一万只、十万只红蝴蝶
在绿涛上舒展金翅
亭亭舞姿徐徐变幻
一任柔波起起伏伏
分娩自由的旋律
秋天的颜色染红了乐曲
红得耀眼,红得深沉
红得滚烫
韵律中摇弋出司春之神


第8版(副刊)
专栏:

  并非“旧帐”
  理宏
在外窜的动乱“精英”中,刘宾雁可算是表演得淋漓尽致的一个。
此人在其面目未彻底暴露之前,委实是很风光了些年头。他以痛恶共产党内腐败为由,行挖社会主义墙角之实,以“刘青天”自居,自夸每天向他写来的告状信有半麻袋之多云云。兜售所谓“第二种忠诚”,最后连他亲手树的“第二种忠诚”的典型也卷而怀之,背国而去。他惑言不惭,倡导报告文学可以虚构,以致在他笔下,诬正为邪,变恶为良的事故层出不穷,他却摇笔鼓舌,无所收敛。他自命为“廉正”的化身,横矛乱戳,诱骗不识者上当,究其实他自己是想做而且也实际做了不受任何法纪约束的特殊人物……
在一定的时期内,他这一套也确实蛊惑了一些人,在作协某次大会的选举中还捞取了不少选票,这种现象看来难解,其实也很简单。在事物发展的进程中,某个小阶段被严重扭曲也是时会发生的。往小处说,有的“书法家”借投机伎俩走红,一时求字者趋之若鹜,所书牌匾大街小巷比比皆是,其实完全是花架子描摹功夫;极言之,一个反动会道门的首倡者凭其并不高明的妖术,却能在一时间骗取千百善男信女甘愿被其恣意捉弄。刘宾雁也者,比起上述弄蛇者或许还要“高明”一点,获得某种短期效应,有何怪哉?
其实,就是在他走红的年头,他的一些文章和言行也是破绽百出,经常“手被捉”的,他写的东西,无一不因失实而受当事人及知情者的指责与抗议。他的一些报告文学中若干颠倒黑白之处,受到正当的批评后,他往往以指鹿为马的手法加以反诬,再靠个别拉偏手的舆论阵地帮忙,以致造成正为反,反为正的不正常现象。此君平时不是经常高唱“人道”痛恶“不公正”吗?这就是他的“人道”与“公正”虚伪本质的一个侧面观。
在刘宾雁一度达到走红的顶点时,许多场合下都是一副舍我其谁的派头,颐指气使的势头。在作协的一次代表大会上,他主持一次会议,浙江省的一位代表在发言中稍稍提出了一点不对他心思的意见,他立马粗暴地将这位代表的发言打断,并恶言挖苦逐下台去。事后刘还在刊物上以日记的形式不无歪曲地记述这段经历,流露出狼啮弱鹿般的洋洋得意的骄态。刘宾雁平时不是自命为“民主斗士”吗?他的真正的民主素质又在哪里?他除了要为“民之主”而外,又何曾肯给别人一丝一毫的民主?
仅举以上两端,即不难看出,刘宾雁为代表的动乱“精英”们的贪婪、虚伪、残忍、霸道的本性。当他们认为必须那么做时,他们便可以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他那时之所以能够如此“走运”,也是借助了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邪风。后来,他在党内受到了理所当然的处理,实在是非常必要。但他并没有“放下屠刀”,随后不久在动乱中以至最近的疯狂表演,又使他达到了另一个“峰巅”。
本文重笔追述此君在过去一些年“走红”而实是极不光彩的经历,并非完全是“旧帐”。因为:第一,这些帐至今也未得到清算;第二,几年前的“旧”与1989年春夏之交以来的“新”,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不能截然断裂开来,只是更恶性的发展,更彻底地暴露而已;第三,揭露今日以刘宾雁为代表的动乱“精英”们的丑恶行径,理应追溯其源头,挖掘其本质,才能使曾经受其欺骗蛊惑的人彻悟:所谓“刘青天”也者,其实也似会道门头子的香案桌布,背后蒙着的也是一些见不得人的货色,只是标竿更加现代化一点,无非是多了几个“民主”“自由”“人权”的斗方大字。其实在他们那里,他们“自己”倒是“由”了,他们自己和他们一小圈子的人也着实是要“主”要“权”,而别人呢?最广大的公众,最广大的善良的人们呢?对不起,只可骗之不可予之而已矣!刘宾雁之流的“自由”、“民主”、“人权”,不知害那些正派正直的人有多苦。
通过刘宾雁之流这些年来的越来越充分的表演,凡有头脑有良知的人们也是越来越清楚地看出其庐山真面目;如果至今还有人望其“第二种忠诚”之类的祭幡而黯然垂泪,如果不是同病相怜,那只能是愚不可及了。


第8版(副刊)
专栏:

  大哉陶子
——教师节遐思
  王晋堂
教师节至,每每想起陶行知。人们尊他为陶子、陶夫子,是与孔子、孔夫子媲美为万世师表了。
几年前,我曾到过慕名已久的南京晓庄师范。踏进这位伟大教育家耕耘过的校园,不由不对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肃然起敬,不由不对他身体力行为人师表的崇高品德由衷感佩!这里说“耕耘”并非象征笔法。晓庄师范的礼堂被他命名“犁宫”,书楹联曰:“和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对稻粱菽麦黍稷下功夫”;他自己则住在农民家,与水牛“同铺”。他说乡村教师一要有农夫的身手;二要有科学的头脑;三要有改造社会的精神。他这样说也这样做。这位留美归来的大学者,放弃高官不做、厚禄不取,脱下西装革履,走进贫穷落后的农村大地,一心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意欲以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且亲身到民间去打几个滚,“一闻牛粪诗百篇,风花雪月都变节”。这可歌可泣的抱负和艰苦备尝的业绩,怎能不使人无限激动,直呼:大哉陶子!
陶行知说常见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的教育家,他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的教育家,他只会读书、教书、作文章;一种是经验的教育家,他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陶先生认为第一流的教育家,一要敢探未发明的新理,二要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敢探未发明的新理,即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即是开辟精神。创造时,目光要深;开辟时,目光要远”。“大丈夫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岂宜随便过去!”这不由让人想起他掷地有声的铿锵诗句: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陶先生自己就是倾毕生心血,做一大事去了。他为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大众教育、生活教育、国难教育、战时教育直至民主教育鞠躬尽瘁;他为创办晓庄实验乡村师范、燕子矶乡村幼儿园、安徽公学、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等奔波劳碌、殚精竭虑;他为中国的和平民主富强与几千年的愚昧贫穷落后与黑暗的反动势力战斗了一生;他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们留下了300多万字的宝贵精神财富。立德立功立言,陶行知先生成其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万世师表,他是当之无愧的!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的、民族的。我甚至想:今后每到教师节,我们能不能颁发“陶行知奖章”,奖给那些献身祖国教育事业、做出卓著贡献的教育工作者?
晓庄师范校园很美。荷花池畔一尊汉白玉的青年女教师的塑像似乎沐浴在陶行知先生谆谆教悔的晨曦之中,容貌文静秀丽、神态热情坚毅,在倾听在学习在思考。朝气蓬勃的男女师范生徜徉在新一代教师摇篮的天地间。校园里不时传来的琴声,仿佛回荡着郭沫若1947年写的《大哉陶子》之歌:
大哉陶子,陶子陶子,
陶子以前,无一陶子,
陶子以后,亿万陶子,
大哉陶子,陶子陶子……


第8版(副刊)
专栏:文艺短波

  文艺短波
管桦所著《生命的呐喊与爱》经作者增订20余篇新作后,最近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再版问世。人们称赞“这是一本别具特色的诗、画、散文集,连同装帧设计整个儿是件艺术品。”       (闻力)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运石船(水彩画)
丛如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