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1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珍贵的四叶草
  郁泉锡
最近应邀来华的安娜·布雅蒂女士,是意大利一位自强不息的汉学家。安娜已经年过半百,精神依然健旺,目光深邃而又炽热,额上微显的几道皱纹是她勤恳奋发的标志。安娜从50年代在罗马大学潜心攻读中文起,就立志研究中国文学,把翻译中国名人的著作,当成自己的神圣职责和终生事业。几十年来,安娜以超人的毅力取得了超人的成绩。鲁迅、郭沫若、巴金、屈原、杜甫、李白的小说、散文和诗词以及毛泽东、陈毅的诗词,有的经她百折不挠的努力,早已翻译成册,成为不少意大利读者爱不释手的书籍;有的正在翻译出版。安娜在意大利已很有知名度。几年前,意大利百科全书出版社请她修改意大利语百科全书有关中国的人物和地名条目。这是一部60年代出版的巨著,现要按汉语拼音重新编排。安娜很快浏览了一遍,便发现过时的、不确切的和歪曲的东西颇多,应当赋予准确的含义。她认为,这副担子应由自己来挑,于是,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出版社的请求。手头缺乏参考资料,她四处奔波查寻,到处拜人为师。她说,“为了使意大利读者准确了解中国,不允许半点马虎”,而要力求做到“解说词精练,寓意深刻”。就这样,在罗马老区“鲜花广场”附近一个普通的公寓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安娜孜孜不倦,拚搏不息,她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伴着灯光迎来满天朝霞。在将要出版的意大利百科全书中有关中国部分的字里行间,她倾注了一腔真挚热情的心血!
安娜一心扑在事业上。交往中,我们从来没有见她穿过高雅华丽的时装,也没有听她谈过什么珍馐美味。走进她那套古色古香的公寓,只见堆得最满的“家当”就是书籍。而沙发、桌子、椅子和餐具都是祖辈父辈留下的“老古董”。身居罗马这座闹市,意大利的国营和私人电视台多达近千家,可这位汉学家竟没有想到要添置一台彩电,仅有的一台黑白电视机也被书籍挤到了角落里。安娜过着简朴的生活,决不是由于经济原因。她对自己很吝啬,对别人,尤其是对中国朋友却很大方。意大利的书籍价格昂贵,安娜得知有的中国朋友很需要某种书,她便常常走遍罗马书店挑选,抢着买书惠赠。
随着中意两国关系的发展,双方文化交流逐渐增多,作家、文联、友协代表团常往来不断。安娜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常常自愿为中国朋友当向导,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热情的讲解博得了好评。在意大利,从罗马、佛罗伦萨、威尼斯到那不勒斯,哪里有中国的文艺、作家代表团,哪里就有她的足迹和可掬的笑容。
安娜的双亲年逾古稀,头发斑白,他们曾在德国纳粹的牢笼里度过辛酸的岁月。多少年来的风风雨雨锻炼与考验了老人,他们嗅觉敏感,自有独特的见解。对中国和中国人民,老人的内心似乎有着倾吐不完的友情。这次安娜启程来华,母亲特意要她带上几棵“四叶草”。按当地风俗,这是“幸运”与“吉祥”的象征。几天前,我们在北京欢聚一堂,安娜取出“四叶草”相赠。望着那一棵棵压得平平整整的“四叶草”,不禁引起我们的一段回忆:在罗马远郊两位老人的住家,有个素雅幽静的院子。一次,老人一边同我们漫步聊天,一边还要寻找“四叶草”。“谁能找到,谁就吉祥如意”。可是我们找了半天也没见到“四叶草”。这时,贤惠豪爽、禀性淳厚的母亲抢着说:“没关系。我们在心中找到了它,衷心祝愿中国安定繁荣。”
小小的“四叶草”啊,它蕴含着安娜一家对中国命运的关切,也蕴含着意大利人民对中国人民的一片深情!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迈索尔掠影
  唐虔
不久前,我曾赴印度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一次学术会议,在其南部的历史名城迈索尔逗留了10天。主人对我们说:“德里不是印度,迈索尔才是真正的印度。”
迈索尔市容很漂亮,到处是成伞状的大树,其中一些树上盛开着鲜艳的红色花朵,远远看去,万绿丛中点点嫣红,煞是好看。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长着高大的椰子树,热带的棕榈树矗立在街道两旁。这里鲜见高楼大厦,大部分建筑为二三层的小楼。街上到处是门脸不大的小商店和各种小贩的摊位。迈索尔是印度丝织品和檀香木的主要产地,丝绸店里摆满色彩鲜艳的真丝“沙丽”,售价几百至几千卢比不等。檀香木雕等各种手工艺品四处可见。迈索尔还是印度南部的主要农业区,盛产各种蔬菜、水果。农贸市场上挤满肩挑车推的小摊贩,兜售香蕉、椰子、菠萝、芒果等各种热带水果。我们去迈索尔时正是椰子成熟季节,椰子在街上堆成了山。花上几卢比买一个,小贩用砍刀三下两下割出一个洞,插上根吸管就可以喝到新鲜椰汁。
在迈索尔逛大街是件很辛苦的事情,迈索尔人口虽只有50万,但由于街道较窄,街上的人显得特别多。一辆接一辆的摩托车呼啸而过,三轮摩托出租车似乎从不减速,公共汽车更以刺耳的喇叭声开道,使行人横过马路成了望而生畏的任务。陪同的主人“久经沙场”,毫不犹豫地在车水马龙中穿过,令我们这些外国人叹为观止。更有趣的是,街上居然还不时走过大轮子的牛车,有的还有篷子,就像电影《大篷车》时代的产物。时有穿着鲜艳沙丽的女郎驾驶摩托车飘然而过,与那些姗姗而行的牛车和赤脚的赶车人形成鲜明反差,构成一幅传统与现代结合的画面。
迈索尔街上汽车不少,但几乎见不到外国车。大多数小轿车是一种引进英国技术制造的“大使”牌,样式是50年代的,没有空调,坐上去感觉就像我们的老式“上海”牌。这种车在乡间公路上跑得也不慢。车子虽不豪华,但主人自豪地说,零部件是100%的国产货。印度近年来还引进了日本、意大利的技术生产汽车,但仍不进口外国汽车。人家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在迈索尔逗留之际恰逢印度举行全国大选,街上到处是本地区各党派候选人的巨幅画像。助选者的标语、口号刷得满墙皆是。广播车环城游走,用大喇叭呐喊拉票。北方几个邦为选举产生骚乱,死了近百人。接着就发生了前总理拉·甘地被刺的事件,给社会造成巨大震撼,使本来就不明朗的政治形势更加复杂。政府采取了非常措施,推迟选举,有些地区实行了宵禁。一些地方发生了骚乱,迈索尔地区一向比较稳定,没有什么意外事态发生。尽管如此,会议的组织者仍然囤积了食品,以防不测。在一个文盲占60%人口的国度中实行西方的议会式民主,这种动荡与骚乱恐怕是难免的。
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比较快,但是人口的飞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效果。据说现在印度人口每年要增加近2000万。“我们很快就要赶上你们中国了!”主人诙谐地对我说,脸上显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望着挤满迈索尔街头的人群,你不能不对主人的忧虑产生同情。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头巾语言”
位于加勒比海马提尼克岛上的妇女,也同世界上许多地方的妇女一样爱戴头巾。但是她们戴的头巾,除了用于遮挡阳光外,还有一种作用,就是传递信息。头巾按照不同方式打的结,就是当地居民人人都明白的“头巾语言”。如果头巾的结头只是向上露出一个尖角,这就表示,头巾的主人还未出嫁,正等待着男子向她求婚;假如某个妇女戴的头巾结头四个尖角向着不同方向,那就是说:“我是已婚妇女,但谁都可以请我跳舞。”
            (李有观)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苏丹粮仓”见闻
  童廷伦
从苏丹首都喀土穆乘车南行,经青尼罗河省省会瓦德迈达尼,往东走227公里,就来到号称苏丹粮仓的格达雷夫。
远远望去,格达雷夫市一片郁郁葱葱,在暑气蒸腾的荒芜平原衬托下,像是沙漠中的绿洲。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耸立在城北的一座由苏联援建的粮食加工厂和大粮库。城里市井繁荣,人群熙熙攘攘。商店虽小,货物繁多,货架上摆满了以英国为主的各国商品,日本的家用电器和手表、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生活日用品也时而能见。店门口的立体音响不断传来音乐,招揽顾客。露天市场的简易棚上挂着各式服装,地摊上铺满阿拉伯首饰及各类工艺品,叫卖声此起彼伏。有些小商贩手里拿着货物不停地在人群中来回兜售,价格随时增减,生意做得很活。
走在街上,不时闻到一股香味。循味寻去,只见一群人席地而坐,在品尝手中的红茶。木炭炉上架着金属壶,壶内开水沸腾。主人通过滤网将烧开了的红茶末汁冲进早已放好白糖的茶杯内,不停地给茶客递茶收钱。苏丹人很喜爱喝这种用印度红茶末冲出的糖茶水,据说因此苏丹是世界上有名的食糖消费国之一。
走近菜场,一股膻气扑鼻而来。菜场内挂钩上挂满了成片的牛肉、羊肉。肥胖的货主见到我们,立即笑脸相迎,并用手中的牛耳尖刀随手割了一小段发绿的牛大肠,熟练地用刀背将牛大肠内的粪便刮去,然后朝嘴中一丢,边嚼边冲着我们笑着说:“好吃!好吃!”
格达雷夫地区有3万余人口,以盛产高粱谷物出名。每当雨季,到处牛、羊、驼成群。游牧民一手拿鞭,一手拎着收录机,悠闲自得地放牧。
这里除了7、8、9三个月是雨季,其他时间均为旱季。雨季是种植庄稼的最好季节。每当雨季来临,农民纷纷来到地头,手持“红缨枪式”的铁尖木柄农具,把尖头朝地上一插,然后将高粱种子播在穴内,依次向前种去。偶尔看见也有用拖拉机耕种的。每年的播种和收割是大忙季节,而平时则很少看见有人搞田间管理。
有一次,适逢播种季节,我们路过地边,看见一个男子在前面挖穴点播,他的妻子在他身边唱歌跳舞。丈夫向前挪一步,妻子跟着舞一步,好像在鼓励丈夫,给他消除疲劳。等到午餐时,妻子将事先准备好的水和干粮送到丈夫手中,然后或陪伴丈夫席地而坐,或又手舞足蹈。我们戏称这一情景为“农家乐”。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他山石

  美国人的推销术
  刘宁燕
美国的许多企业刻意追求产品质量,注重产品推销工作。我随贸易小组访美期间,接触的所有商人都说,美国是个竞争十分激烈的国家,如果不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推销产品,企业就难以生存。在十几天的考察参观中,我亲眼见到美国人是如何推销产品、如何做生意的,他们确实做到了“用户至上”。
一天,我们参观了一个工程机械厂。接待我们的是既懂业务又很精干的M先生。他一个人,为我们开车,领我们参观,介绍各种工程机械的性能、型号,有条不紊地安排了全部参观事宜。
走进工厂大门,M先生请我们进入工厂的接待室,在那里,播放了介绍所有产品的录像,仅十几分钟,我们就对该厂的产品有了全面了解。这里的工程机械有大、中、小型推土机、挖掘机、铲土机、压路机、翻斗车,还有载重卡车等等。看完录像片,M先生发给每人一副眼镜,他说是为了防止金属切屑进入眼睛,又发了一顶安全帽,以防意外。随后,还给每人一个小小的接收器,连着一副耳机,当大家带上耳机,挂好接收器后,M先生开始讲话。他对大家说:“请调好音量,我们马上就要进去参观了,在这儿有资料介绍,可以拿去看。厂房内比较热,可以脱掉外衣,挂在衣架上。”小组里的几个人脱下西服外衣挂在了衣架上。一位同事说,你看人家想得多周到。我不假思索地说:“为了做生意嘛。”
实地参观了工厂后,M先生又带我们来到一个实验场。这个实验场非常讲究,若干辆工程机械车整齐有序地排列在实验场地,来参观的客人有专门的看台,看台从低到高,每排都设有舒适的靠背椅。整个看台前面镶嵌了茶色大玻璃,实验场内的灯光打开后,场内一切全部映入眼帘。待我们坐定,四个操作工人驾驶着小型挖土机,铲土机,推土机和翻斗车,从场地四角开到中心向客人们致意,然后,按照大、中、小的型号和挖土、铲土、装卸、平土、压路等工作程序依次示范。看完之后使人感到,示范表演不仅充分展示了各类工程机械的外观性能,而且其示范过程编排有序很吸引人,就是外行人观看,也不会因不懂行而感到枯燥乏味。
在其他工厂,我们同样受到了热情接待,每到一个厂,主人都详细介绍产品情况,介绍他们的设计能力和生产条件,有的工厂甚至牺牲了星期天的休息时间接待我们,全方位宣传自己的产品,从参观工厂到示范使用产品,千方百计使客户满意。
我想,这也许是美国某些工业品能打入国际市场进而占领市场的诀窍之一。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童裙式女时装
今夏,美国时装杂志和妇女用品商店展示了一种仿照60年代儿童裙式样而设计的女时装。服装设计师卡罗琳·罗姆设计的一种童裙式夜礼服,由丝绸布料制作,配以棕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图案,背上系一个很大的蝴蝶结,每件价格为3000美元。服装设计师希望利用这种时装所体现出的60年代那种乐观主义精神,来激励人们正视90年代经济衰退的冷酷现实。一位社会学教授认为,妇女的服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他说:“面对经济衰退、无家可归、艾滋病、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人们有一种不安全感。而这种表现青春活力的童裙式女时装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孙卫国)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图为罗马帝国大街上古罗马重要民政中心的断墙残垣。在现代马路的陪衬下,此街景别有一种残缺的美。 
                     薛小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