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过年》下乡记
李德润
星光闪烁,蟋蟀奏鸣。
伴随银幕上戏剧性情节的展开,阵阵笑声飘洒夜空。
京郊密云县河南寨的广场上,男女老少两千多人,坐着的,站着的,骑着墙头的,密密麻麻,正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新故事片《过年》。影片导演、编剧、演员此刻就在他们中间,感受他们的起伏情绪,收获自己的耕耘成果。
《过年》是著名中年导演黄健中继《龙年警官》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试映中颇受记者和专家好评。影片通过商品经济透视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矛盾,多层面地反映了今天的现实生活。那些活跃在银幕上的不少优秀演员都在本片中担任重要角色,他们性格鲜明,各展风采。
“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首先应该得到农民的认同,农民是不是喜欢?”正是带着这个问题,广电部总编室和北影厂近日共同组织了这次有意义的活动——他们冒着酷热,驱车百里,把新片《过年》送到农村放映,听取农村干部群众意见。
影片放映一结束,一些眼尖的影迷们便在拥挤的人群中发现了在影片中扮演母亲的赵丽蓉和扮演父亲的李保田。“杨三姐他妈!”“葛掌柜!”……随着这惊奇的喊声,聚来了许多人,一双双热情的手向他们伸过来:“你们演得太好了!”一小伙子追上“钻天豹”——在《过年》中扮演大川的申军谊,激动地说:“我就喜欢看你的戏!不过大川演柔了一点,应该揍你大姐夫(葛优扮演)一顿才解气!”编剧姜一、北影厂宣传处的同志在人群中跟踪“调查”:“你喜欢吗?”“喜欢,挺棒的!”;“你爱看吗?”“挺好看的,演得够意思!”……
10年前,电影局曾带着《喜盈门》、《月亮湾的笑声》等影片到这里征求意见,新华社还为此发表评论员文章《倾听人民的呼声》。10年后的今天,北影厂又把新片《过年》送到这里,县上村里干部群众都很感动。在座谈会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情绪十分热烈:“这戏编得好,演得好,有情趣,反映的生活就好像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一位文化馆的干部话音刚落,一位自称是“标准业余文艺爱好者”接着说:“好像演员都在生活中,不像是在演戏,真实可信,感到是那么回事。不像有些反映农村生活影片闭门造车,跟咱农民生活隔得太远。”一位中年妇女看后觉得“心里酸酸的,不光引人发笑,还引人深思。”“要说意见么,就是反映咱农村生活的好影片太少,希望大家辛苦一点,多拍点好影片,前一阵子武打片太多,都让人腻味了!”好几位农民都这么说。
发言正在热烈进行中,突然电话铃响了,找赵丽蓉。只见赵老师满面笑容,连声说:“谢谢,谢谢你们的一片热情!”她放下电话告诉大家:“一位在4公里之外的女青年说她和许多青年朋友昨晚都看了电影,都觉得好,影片里出现那么多他们仰慕的优秀演员,使他们大饱眼福,太高兴了,欢迎大家到他们村里去……”就在这时,一位老农民闯进来,要求说几句话。“您演得太像了,你那《杨三姐告状》我是百看不厌。”他有些拘束地站在赵丽蓉老师面前,开始了一段有趣的对话:“您今年多大岁数?”“63。”“我也63。”;“您几月生?”“2月,那年闰2月。”“我也是2月,对,那年闰2月。”;“2月几日?”“12日。”“我也是12日。”真是太巧了,逗得满屋人大笑。“那么谁个高,谁为长”有人风趣地插话。“我叫您大姐”老农民抢着说。“贤弟!”赵丽蓉握着老农民的手:“欢迎你上北京找大姐来!”屋里又荡起一片笑声……


第8版(副刊)
专栏:

  鹿城花市
厉夫强
鹿城八月,正是流芳溢蜜的季节。
来自西伯利亚的云,滑下高耸的大青山之脊,带来了多情的雨水;来自巴彦淖尔的风,送来了河套金瓜的甜意。在瓜果盈城,薰风遍地之中,又迎来了鹿城包头180万各族人民的花季。
徜徉在钢铁大街,15公里长街是绿玉的江流编织的飘带。在花丛与绿树之间,在夜风与星光之间,哪一对恋人的笑脸不是绽放的蓓蕾?!在月光鳞动的劳动湖上,红莲青荷纤影婆娑;在彩练般的街巷双侧,大丽花、小丽花芳姿婀娜;在每一栋屋宇的窗口,鲜花正向你招手;在每一所庭院,累累的“玫瑰香”或“马奶子”正争相诉说……这一切的成熟,这一切的优雅,这一切的安逸与愉悦,只是一部乐章的起始,真正的高潮如浪扑面,那便是近年来才兴起的八月花市。
晚炊一毕,人们一齐走出各自的居所,涌向花市,涌向遍布市三区的花的溪流。
噢,市府之前的阿尔厅广场该是花溪之源吧?先是市树市花,后是花节花市。广场之中间歇突涌的音乐喷泉不正是花市的心脏么!红花绿坪,蜂忙蝶舞。宽阔的广场如同鹿城人民的胸怀,装下了古今中外。
“一川石头大如斗,风吹遍地走。”那是从前的包头。
“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那是鹿城的往昔。
在库布齐沙漠的威逼与大青山光秃秃的重荷之下,当了主人的包头人积40年之艰苦卓绝,终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森林之城,鲜花之邦。
一夜怒放花千树,疑是南国塞外来。
180万包头人用汗之河血之江终于灌育出了自己的鹿城花市。
“不信绿色唤不回!”倔犟的包头人自有倔犟的信念,今夜的花市便是证明。
一月如钩,称得起多少思索?!


第8版(副刊)
专栏:

  养马岛散记
李树友
正值暑气逼人的7月,我离开中原腹地来到景色宜人的海滨城市——烟台。从烟台坐汽车东行30公里,经牟平县城北行7.5公里,驶过纵跨渤海的十里长堤,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的面向大海昂首奋蹄的白马石雕,基座上写着“养马岛”三个草书大字,这就是早已令我神往的养马岛旅游开发区所在了。
人民日报报纸副刊研讨班所在地——人民日报休养所坐落在养马岛的东端,依山而建,状若蝴蝶,怀抱浩淼无边的渤海,岸边的丈岛和海中的象岛在此遥遥相对。这里,天是蓝的,海也是蓝的,海天一色,浑然一体。海风吹来,碧波荡漾,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劳顿皆忘。
今日养马岛虽然再也看不到秦皇牧马时群马奔腾的场面,但的确是度假休养的好去处。白天,你可以到万亩海水浴场戏嬉于碧波之上,在海滩上尽情地赤足踏浪捡拾七彩贝壳,或在岸边任意挑选图案意境俱佳的雅石;你可以到饮马湖公园、白马广场、天马广场徜徉流连;你可以随意深入渔家或在船头和渔民亲切攀谈;你还可以到国内一流的赛马场一展英姿,或作环岛游,或观大浪淘沙于观澜亭。晚上,有电视、象棋、舞会在等着你,你不会感到寂寞;有现代化气息极浓的海岛夜市供你观光;有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奇景供你一饱眼福;尔后,你安然地伴着细小的波涛声入眠。黎明时分,从海洋深处隐隐约约传来的“砰砰砰”的机船声将你从甜梦中叫醒,催你早早起床,或晨练、或晨读,但最美的要数看海上日出了。
我曾在山顶看过日出,在海边看日出,平生还是第一次。因此,我的兴致极高。
记得在泰山、黄山、华山看日出,都要半夜起来,在养马岛渤海边上看日出,却方便极了。你可以足不出户,凭栏远眺,也可以伫立海边礁石之上,静观等待。
在平原,我们一般在七八点钟才能看到日出,在海边却要早得多。5点时,东边海天相连处出现一抹绯红,与淡淡的云彩若即若离。5点20分,淡云和红霞融为一体,组合成一片橙黄横铺天宇。5点35分,桔红色的太阳圆顶悄悄地一点一点地露出水面,开始是椭圆形的,渐渐地变大变圆,待其完全跃出水面时,上面还附着一道黄线。眨眼间黄线消失,一轮通体散发着红光的太阳飞速上升,万道霞光映红海面。这时,回望西天,碧蓝的苍穹上还高悬着一轮淡淡的圆月,正和我们一起注视着太阳的升起。但只消片刻,它就无影无踪了。这种日月遥相呼应同起同落的景观,如果不是身处渤海湾,恐怕是难以见到的。
面对朝阳的冉冉升起,我的思绪也在不停地旋转着。我又一次感到自然的壮丽,祖国的伟大。地域不同,获得的美感也不同。这种美感将长久地留在我记忆的屏幕上,永不消失。(转自7月24日河南《人事新闻报》)


第8版(副刊)
专栏:

  第二季度杂文“金台奖”揭晓
第二季度杂文“金台奖”近日揭晓。本季度获奖者除获得奖金、证书外,还有奖品若干。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3名
颜教授的“隔岸观”(5.20.)苏天生
重读《羊脂球》激起的愤怒(5.10.)高扬
也要学会“长考”(4.19.)谭健
二等奖6名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4.29.)庄敬
话说荣誉感(5.27.)彭波
“耻恶衣恶食”论(4.16.)刘金
消费的“误区”(4.13.)周迅
竞争促繁荣(5.22.)赵国政
《焦裕禄》、国际评奖及其他(5.25.)王昌定


第8版(副刊)
专栏:

  乡音
张军
乡音是在桑树上抽芽的
乡音挂出一树树桑椹
放牛娃把山歌
搓成一根响鞭
年复一年,乡音依然年轻
初次进城的表妹
把乡音清晰印在花布衫上
而今,她光着脚丫
坐在从未易道的泉水边
搓洗乡音的杂尘
乡音是什么时候从我齿缝滑落的
清泉边我寻觅它的倒影
清清喉咙 进入乡音的意境
操起那套金色的乡音啊
唱得大伯旱烟杆里
也袅袅升起乡情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草原知青的心歌
——读《草原启示录》
潇雨
“把燃烧的青春年华都熔化在草原的朝阳和晚霞之中了。”
翻开《草原启示录》(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一股青春的气息、草原的气息、“史无前例”年代的气息扑面而来。数百位二十年前在内蒙古牧区、农区、生产建设兵团奋斗过的知识青年,以他们的散文、日记、诗歌、书信,生动地再现了那特殊年代的特殊群体,在特殊地域的特殊际遇。这是一代青年真实的心歌。
这里吟唱了他们青春的理想。青年人朝气蓬勃,富于理想和幻想。每一代青年的理想都必然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那一代知青自然也不例外。写血书誓去草原,背亲人偷赴边关,那样坚决,那样执著,纯真火热的革命激情,对祖国前途、人类命运“舍我其谁”的高度责任感,恐怕永会令人感奋。
这里吟唱了他们艰苦的磨难。青年人需要长身体,可是为了吃一个馒头、吃一口肉,竟然要付出酸楚的代价;青年人渴求知识,可是却不得不忍受精神饥饿的熬煎,为了读几本名著,要冒着莫大的风险;青年人需要爱情,可是爱情却被当成十恶不赦的东西加以禁锢;青年人需要心灵健康的成长,可是许多人却背着沉重的家庭政治包袱,前途茫然……而深尝过种种苦滋味的老知青却说:“苦不必忆了,乐却要记”,还是那样乐观、昂扬。
这里吟唱了他们赤诚的奉献。在绵延数千里的大漠、青山,数十万来自大城市的高、初中毕业生,加入牧民、农民、兵团战士的行列,放牧、种植、基建、垦荒,构成一幅战天斗地、建设边疆的壮丽长卷。在漫天遍野的白毛风中,在肆虐逞凶的荒火中,有多少知青为了保卫国家和集体的财产而奋勇拚搏过啊,其中有些人把年青的生命永远留在那片苍茫古老的土地上了,人们永远记着他们的英名。
这里吟唱了他们同蒙古族农牧民深厚的情谊。民族不同,语言不通,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差异巨大,并没有把大城市的汉族青年同草原戈壁的蒙古族农牧民分隔开来。同属中华民族大家庭,老阿爸、老阿妈善待知青如同对自己的子女,知青爱护农牧民老乡也像对自己的亲人。在那样一场使许多纯朴善良的蒙古族老乡受到伤害的“挖肃”中,理智的知青尽力保护蒙冤者,鲁莽的知青则犯了痛心的错误。胸怀像草原一样开阔的蒙古族父兄坦然大度,对知青一如既往,关怀爱护。
或许,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当年草原知青的许多想法和做法是荒唐的、可笑的,甚至有浓厚的悲剧色彩。但是,这毕竟是历史,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事。作者们之所以要把这些写下来,并非要为自己竖一座高大的纪念碑,而是要给历史留下一个真实。今天的青年,将来的青年,是不会有那样的命运、那样的遭遇了,但是以此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生参照系或许不无益处。草原知青处逆境而不消沉,遇厄运而不低头,坚韧不拔,奋勇前行的精神,对今人,对后人,都会有激励,有启迪。


第8版(副刊)
专栏:

松鹤(书法) 王志刚


第8版(副刊)
专栏:

野卉(中国画) 裘辑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