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28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生活纵横谈

  修枝更能结硕果
——评述纺织工业结构调整
本报记者 颜建军
我国最大的传统产业——纺织工业最近遇到难题:尽管很多企业开工不足,而总产量仍然大于市场需求;一些企业有了适销对路的项目,却缺乏技术改造资金。调整,在产品积压和技术改造之间徘徊。
    快板变慢板
今年1至7月,全国纺织职工流着大汗,使生产大幅度回升,但超计划产出的大部分成品还是压进了仓库,新老库存累计超过半年的内销量。
积压,不单在于银根紧缩、市场疲软、产品花色品种缺少变化等原因,更主要在于生产能力确实大大超过现有市场的容量。生产能力超市场容量发展,加上主要产棉区和一些沿海地区一大批计划外小纱厂与有开发能力、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高的大中型企业争夺棉花,又致使当前棉花紧缺。据了解,全国现有纱锭中,计划外纱锭就占了1/4多。这些纱锭如果全部开工,扣除化纤用量,所需棉花也大大超过去年所收棉花的数量。一方面棉花资源供需矛盾加剧,一方面纺织品大量积压,单是200多亿元库存须付银行的巨额利息,就压得纺织工业喘不过气。这种超产于国于民何益?因此,国务院领导同志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棉花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务之急是整顿计划外纱厂,坚决压缩纺织品生产总量,降低库存,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目前,纺织工业部正与各地协商,准备淘汰一批落后设备,并不准转卖给地方的小纱厂。江苏等地受灾被淹的陈旧纺机,也将就地“报销”,不让它再“吃”棉花了。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王曾敬说,对那些产品质次价高,已严重积压,仍在生产的企业,产品积压造成严重经营性亏损、近期扭亏无望的企业,生产性能落后或已明令淘汰的产品的企业,有的要限供、停供计划内原材料,有的要限发、停发银行贷款,限期整顿无效的企业要关、停、并、转,把省下的钱用于技术改造。
压了速度,赢得效益。在这里,急促的“快板”变为悠扬的“慢板”,音韵或许更加优美动听。
    蓄芳待来年
纺织工业的调整,实际上包括两大任务,一是减少积压品,二是加快技术改造步伐,转产适销对路产品。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今年要把减少积压品所收回的资金,用于扩大技术改造的规模,并相应增加一部分贴息贷款。这一办法一举两得,既促进了上述两大任务的实现,又调动起各地纺织界同志的积极性。据日前统计,各地纺织企业多渠道推销积压品累计金额可达40多亿元,这笔款若能及时到位,无疑能滋润纺织业这块久盼技改资金的旱田。
李鹏总理指出,棉纺业发展总方针是产销要基本平衡。眼下,压缩纺织品生产总量的作法就是发挥计划调控的优势,努力在不平衡中达到平衡。从长远看,这种平衡要更多地靠市场去调节。无论国内国外,纺织品市场潜力都很大,特别处在中国这样刚刚解决温饱、离小康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相当差距的国情中,可挖潜力更大。据统计,世界人均拥有纺织品纤维量7公斤多,其中发达国家人均拥有量为16至25公斤,而我国人均拥有量仅有4.1公斤。我国与世界的这段差距,正是我国纺织工业亟待开发的市场潜力,但靠现有的资源、技术、质量、品种,还不能胜任这一宏大的开发任务,只有加快发展资源、抓紧技术改造,才能逐步增加开发市场的能量。
技改方向可以这样设计:首先,调整原材料与产品结构,开发满足国内各层次需要的新产品。纺织品不仅可用于衣着消费,还可用于装饰和各个产业的消费,可开拓的领域十分广阔;其次,以深、精、高加工为主,以最终产品为龙头,发展出口产品;第三,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纺织机械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今后的发展战略可以这样考虑,棉纺初加工,逐步向产区转移。这样不仅可以减轻交通运输压力,还可以扩大当地劳动就业,释放农村生产能量,繁荣农村经济,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刺激生产发展;老的纺织工业和出口基地,重点要放在发展高新技术和产品的深加工上,根据产品的不同要求拉开档次,占领不同的市场;沿海和内地一些大型纺织基地,要重视同产棉区比较先进的小厂搞联合,大厂带小厂,先进带落后。
调整,贵在理清思路:眼前的压缩,是为了未来的开拓;眼前的整顿,是为来年的飞跃而秣马厉兵。
纺织工业,蓄芳待来年!


第2版(经济)
专栏:

  纺织部贯彻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精神
产量减下来 技术搞上去
本报北京8月28日讯 记者刘桂莲报道:把产量减下来,把技术改造搞上去,积蓄力量,让我国纺织工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是今天在纺织工业部贯彻全国棉花工作会议精神的厅局长会议上,纺织部长吴文英向纺织行业提出的要求。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到会并讲了话。
我国第一大产业的纺织行业,近两年来面临超产和积压两大问题。特别严峻的是,直到今年7月,某些产品的产量库存和产成品占用资金,仍然在增长。总量失衡、结构失调、产品严重积压、技术进步缓慢,经济效益下降,严重影响了纺织工业的发展。
在当前生产超过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库存最有效的办法是严格限制生产总量。根据全国棉花工作会议要求,纺织部采取强有力措施,严格控制地方和企业生产积压产品。纺织部制订了分省市限产压库目标,要求各地按月上报限产压库情况,并逐月进行通报。对于不能完成限产压库任务的地区和企业,纺织部将和银行等部门配合,及时采取限贷、停贷措施。同时,严格控制棉纺、毛纺、化纤抽丝生产能力,任何地区和部门不得自行发展。为搞好限产压库工作,纺织部对“控制、压缩、整顿”实施全行业管理。
目前,全国棉纺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9.6%,国内先进水平的36.7%,一般水平的23%,落后的达36.7%,纺织设备面临大规模改造。纺织部提出,今后技改工作,要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弄清楚究竟改造什么,怎么改造,不能盲目、重复,更不允许以改造的名义扩大生产能力;要发挥各地的优势,走自己的路子,搞出自己的特色;要集中力量突破一些技术领域,使纺织工业总体水平上一个台阶,开拓新的市场。


第2版(经济)
专栏:

  西藏边境地区日益繁荣
经济稳步发展 边民安居乐业
据新华社拉萨8月27日电 (记者孟唤、李志勇)记者从正在召开的西藏边境工作会议上获悉,西藏整个边境地区局势稳定,经济稳步发展,边民安居乐业。
西藏边界线长达4000多公里。长期以来,西藏边境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他们认真贯彻改革开放的各项方针政策,使社会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农牧业经济稳步增长。1990年,西藏边境地区农牧业总产值达1.35多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17.2%。
边民生活明显提高。近年来,边境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房越来越多,而且录音机、电视机等商品也开始进入边民家庭。交通、能源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到1990年底,西藏边境地区已有95%的县和70%的乡通了公路还建有县级电站14座,乡村电站214座。边境小额贸易和互市贸易日趋活跃,逐年扩大。目前,西藏边境地区已有较大的边贸市场27个。边境旅游业也正在兴起。


第2版(经济)
专栏:经济漫笔

  联营更得保质量
黄宪华
笔者向来“迷信”上海皮鞋,一因质量好,二因式样新。
然而,近一年内先后买了三双上海皮鞋,却均遭不幸。去冬,花156元买了一双软牛皮靴,穿半个月就脱胶。拿到修鞋摊,修鞋师傅说,鞋尖脱胶,粘不住,只能缝线。本人是唯美主义者,看着漂亮的鞋子,实不忍心又掰又缝,变型走样,只好让它躲进“深闺”。今春,花40元钱买一双系带皮鞋,一个月后,两只鞋尖又张开大嘴。第三双上海皮鞋至今虽未开胶,但鞋帮把双脚硌得生疼。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听一位在技术监督部门工作的同志讲,上海鞋总体来说,质量还是可以的,但是有些厂确实有问题,问题之一是出在联营太滥上。
上海市有的鞋厂和外地一些厂家搞联营。这些厂子制鞋工艺落后,缺乏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与方法。它们的低质鞋受到市场的抵制后,有的不但不思改进,却采取偷梁换柱的手法,与上海的皮鞋厂家搞联营,利用人家的牌子继续进入市场。而上海某些皮鞋厂,因有利可图,不惜冒砸自己牌子的风险,与这些鞋厂联营。
笔者并不反对联营,关键是联营要保证质量并提高质量,产品牌子是企业形象的一个代表,它就像一个人的脸,谁喜欢让人往自己脸上抹黑呢?
上海鞋的信誉是多年努力在消费者心中树起来的,如果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就不注意维护它,这至少是一种短视行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