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月2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岚山依在
朱守道
这里依然清翠如洗,樱枝舒展,枫叶遮天,蜿蜒的山路上繁花簇簇。这山对面是清澈的桂川水流,鳞鳞波光中泛起百舸千桨。水蓝山青,草木贲华,这是日本京都著名的风景胜地——岚山。
许多人来到京都,都被古城别致的建筑风格和它特有的古朴气质所吸引。这座号称拥有1600座寺庙的古老城市,石塔林立、殿堂相连,城内构筑一如中国洛阳古都的格局。何以如此?考古者、旅游者在此钩沉探隐、注疏诠释,留下许多美好的联想和传说。京都之古老、胜迹之繁多,许多地方可以不去,岚山却必须要来的。远道而来的宾客对岚山那种潜藏于心、发自肺腑的敬意,与当地人民产生强烈的共鸣。岚山秀丽妩媚、静如处子,但仅仅是作为一个风景点。自从1979年周恩来总理纪念诗碑在这里隆重树立之后,岚山上春意盎然,风光无限,中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在这块沉重的巨石上镌刻出深深的印记。这个永垂青史的记录,光照千古、世代相传。这诗碑,是山之魂魄,山之精神。
我们在访问京都的当天下午怀着崇敬心情来到岚山,触摸着沿山开放的杜鹃花,走近绿荫拥围着的周总理诗碑。诗碑前,一把色泽尚带鲜嫩的花枝斜斜地放置在基座上,不知是什么团体或个人来此敬献的。宽大的基座、巍峨的巨石,闪射出凛凛然不可动摇的浩然之气。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不同肤色不同语言南来北往的匆匆过客,都要在这里停留,情不自禁轻轻抚摸这诗碑,或献上一朵小花,或注以尊敬的目光,以各种方式表示内心的敬意。前几年,岚山诗碑也经历过一段不平静的时期,尽管如此,巍巍巨石依然矗立在岚山上,其真刚玉质和恢宏气概,长留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
我们将鲜花敬献在诗碑前,深情地望着诗碑上由廖承志同志手书、日本著名老艺人精心镌刻的《雨中岚山》诗行。那是1919年,年仅21岁的周恩来东渡日本留学,回国之前,他特意来到京都岚山观赏樱花,写下了“雨中二次游岚山,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的诗句,时光过了整整60个年头,当1979年邓颖超同志赴日访问前往岚山为纪念诗碑落成剪彩时,四月的樱花粉蒸玉琢、如霞似火。邓大姐满怀深情地说:“绚丽的樱花在自然法则的作用下,万树千花同时开放,又豪迈地无所留恋地谢去,对青年时代的周恩来追求人生真理曾给予很大的启示。诗碑为日本古都名胜锦上添花,也把周恩来和中日两国人民永远紧紧地连在一起。”
周恩来总理致力于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殚精竭虑,死而后已,受到广大的日本人民和各界日本朋友的无限尊敬和信任。原日本航空公司总经理冈琦嘉平太先生曾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多次到中国来,周恩来总理同他亲切交谈,并送给他一张照片。冈琦先生比总理大一岁,却把总理称为“人生之师”,把总理送他的照片一直揣在怀里。他说:“人世间如果真有观音菩萨的话,那就是周恩来。”临终前,他微笑地告诉妻子:“我就要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在那里我就要见到周恩来先生。我要带着他的照片去找他!”第二天,冈琦先生安详地离开人世。前来吊唁的人们闻知此事,不禁热泪盈眶、浮想联翩。周恩来总理与日本各界朋友的深厚情谊,久久激动每个人的心扉。
放眼岚山,满目葱郁。中日两国人民共同培育和浇灌的友谊之树,风神俊逸,勃勃向上,具有长青不败的生命。


第8版(副刊)
专栏:品书札记

  成功的选择
——读《赖宁之歌》
张厚余
冯云、翟生祥合著的长篇叙事诗《赖宁之歌》,前不久由希望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不仅是向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好读物、好教材,而且,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好作品。
赖宁短暂而光辉的生命如彩虹横空、流星耀天,其本身就是一首令人感喟不已的诗篇。敏感的冯、翟二君选择诗歌这一文学样式,将本身就具有诗的内质的题材加以恰如其分的表现,说明他们有一双艺术的慧眼,善于寻找形式与内容极为贴合的审美视角。
题材的总体选择是关键的一步,但也仅仅是第一步。下一步便是从总体中进行具体题材的选择。赖宁的一生虽然极其短促,但其言其行亦非常丰富。作为叙事诗只能选择那些具有诗的内质的闪光点,即选择既能表现其精神面貌和内在气质又具有形象性和抒情性的典型情节和典型细节,以及孕育、培养其成长的环境氛围等等,从而获得以一当十、文约而意丰的艺术效应。在这一点上,长诗的作者是作得非常出色的。如诗人一开始,就在序曲中以深沉的激情,描绘小英雄成长的环境:那“威震横山”“手捕凶虎”的“打山青年”,那“大渡河上”“力挽狂澜”的“摆渡老翁”,那“扫荡凶顽”的“石达开的铁骑”,那“抢渡天险”的“十七勇士”……英雄的山河世世代代哺育着“生命摇篮”中“敢飞越九霄”、“敢万里远航”的“凌云大志”……这便深刻而又十分诗意地写出英雄出现的必然:他决不是一个偶然的孤立的存在,而是英雄的土地上开不败的英雄之花。诗人写英雄的成长也是非常饶有趣味而又诗意盎然的,善于以跳荡的音节,流畅的旋律,细腻地渲染环境氛围,借以突现小赖宁的稚气和勇敢。诗人没有把英雄写成一个一本正经的小大人,他们依据生活的本来面貌写出赖宁成长过程中的顽皮乃至恶作剧,而这正是他倔强个性的一个活生生的表现,也使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可爱。
从长诗的高潮——关于英雄扑火护林献出宝贵生命的描写,我们更可以看出诗人在美学上的选择。他们懂得朴素是最高的美,最动人的感情是无声胜有声的含蓄,浓墨重彩的渲染往往事倍功半。我国传统美学讲究诗要“隐秀”、“蕴藉”,这就是要能“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对长诗高潮的处理正是本着这一美学原则,这里没有夸张的描述,没有铺张的渲染,没有高调的夸饰,没有唏嘘的感叹,诗人把深沉激越的感情都凝聚于人物的质朴实在的行动之中,让读者咀嚼吟咏,从而更见催人泪下的悲壮效果。同时诗人还深谙艺术的“间离效应”,即推开一段时间的距离再来观照往事,尤能产生艺术魅力。你看那个精彩的“尾声”:“我顺着赖宁的足迹/找到了那棵小树/它已笔挺笔挺/撑起了一片绿荫/那满目青山/更有一片清新/在春风中/荡着歌声……”既是怀念,又是象征,这深沉的礼赞如此含蓄,如此藏而不露,才显出更加感人的功力。
总之,长篇叙事诗《赖宁之歌》是一部成功之作,成功的选择是其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8版(副刊)
专栏:

  仁布玉石
宁世群
西藏仁布县蕴藏着丰富的玉石资源,有绿白色,浅绿色,深蓝色多种,是传统的玉器产地。用仁布玉石制作的器皿,偏重实用,如玉石碗、酒盅、酥油茶碗、烟灰缸、香座、蜡台、灯盏、盛碟等等。供欣赏用的则有马、狮、鸟、猴、菩萨、神像等工艺美术品。仁布的玉石器具,雕技精湛,经济耐用。器具上“雕花刺绣”,经反复打磨,再涂上油漆粉饰,更显玲珑剔透。
那一年,我去参观仁布县玉石厂。制品异常精美,尤其是藏族民间老艺人明久雕刻的作品,仿佛天上人间的美景都幻化其中。
面前的这个茶壶堪称一绝。壶高六十厘米,壶身宽处直径约三十厘米,是用一尊长方形玉石雕刻出来的。茶壶呈浅绿色。最令人赞叹的是中上部雕有一双对称的石耳和石环。石耳生在茶壶上,石环套在石耳中。石环小拇指粗细,环形有中拇指半握那么大,活像一道光洁的手镯可以自由转动。可以想象,制作这样的玉石制品,难度是很大的,作者一定是个身经百“战”、胸飘银髯的老雕刻师。不出所料,他就是年届七旬的明久先生。
看着这件精湛的工艺品,心里十分高兴,想必它的灵秀山水,养育了聪慧的民族。因此,他们加倍热爱生活,在艺术创造中以辛勤的劳动奉献自己。这件玉石茶壶,说明仁布玉石的雕刻工艺又上了一层楼。
明久老人摇摇头:“不见得。这雕刻虽然独一无二,但还算不上珍品。”
经他一说,我猛然想起玉石厂前那个雕工细腻的玉石狮子,管理科同志讲过它的来历。
那是一九八四年秋,一连数月急雨,山洪暴发。后来雨歇河瘦,山谷空明。明久老人在仁布县德吉林乡一条洪水沟里,捡到一块浅绿色的玉石,质细硬度大,形状酷似狮状,便因石雕凿,刻出一尊活灵活现的石狮。国家扶持地方民族手工业,给半工半农的仁布玉石厂投资七万元,明久老人便把这件心爱之物,送给扶持他们发展的地区工业局手工业管理科。
明久从怀里摸出一块绿白色的玉石给我看,并说:“仁布玉石中要数绿白色的最稀罕。这是一块真正的绿白色玉石,不可多得的珍品。”
我小心翼翼接过来细看,绿白玉被磨得光滑圆润,拿到手中仿佛会从指缝滑出去似的。平面上的天然图景变幻莫测,时而像喷泉汹涌不息,时而像白鹤在展翅,或者银浪翻滚,或者雪花飘飞。总之,想象它是什么就是什么。
明久的生涯颇有传奇色彩。西藏和平解放前,他已是一位著名的雕刻匠,雕饰一些玉石戒指和手镯。除了西藏,他常带些工艺品到锡金、不丹、印度去交换。仁布玉石质地好,明久手艺又高,他加工过的玉石特别走俏。据说他手中那块绿白色玉石是他解放前从普松乡雪山深谷中的一个夹石槽里挖出来的。后来雪崩,夹石槽被大雪掩埋,后去的人均一无所获。明久却说,普松乡以前,有个山洞,直通雪山深处,洞里的玉石特别好。仁布人也因这个宝库发了财,很富裕。当时的西藏嘎厦政府看到有油水可捞,便无休止地给仁布老百姓摊派差税徭役,害得百姓叫苦不迭。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当地百姓堵死山洞。改革开放以后,仁布县各级政府为了寻找治穷致富的门路,多次动员明久带徒弟,去找那神秘的山洞,但终未找见。
明久专注于雕刻事业,却也经常叹息:如今的玉石都是从地面捡来的,质粗色暗易碎;有些已经风化,远不如从地层深部开采出来的好。因此只能以长补短,在雕刻技艺上下功夫。一九八五年,他带领四个徒弟,在一块巨大的玉石上雕了一座布达拉宫,参加中国尼泊尔边境贸易展览会,备受赞扬。
去年,明久不幸去世。但仁布人仍然坚定地相信,仁布的雪山深层有玉石藏库,这是事实而非传说。
我觉得,明久就是一块美好的玉石,用仁布玉雕刻出来的天然成趣的神品。


第8版(副刊)
专栏:

  “负疚感”情话
许志杰
读了张光曙的事迹,竟在敬佩感动之余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不解。他是济南军区第88医院的副院长,又是我国著名的骨科专家,几十年如一日,待病人像亲人,无数次妙手回春,从死亡线上救出上千的病人。应该说,张光曙是尽到了一个医生的职责的。可他却说,我是一个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是份内的事,没有什么值得说的。倒是每每想起许多患者在我的手下未能摆脱病魔的缠绕,心中便不安起来,负疚感沉重地压迫着自己。
我的不解在于张光曙的“负疚感”。作为医生总有回天无力的时候。生老病死乃人生之常规,如果所有的病人都能起死回生,大自然将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尽管人们对医生的期望没有止境,生命的尽头却无时不在,这是棍打不走的真理。
看来,张光曙的“负疚感”不仅道出了一个医生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重要的是表达了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深情。记得周恩来总理建国后第一次重返延安,当他看到这里的面貌在解放二十几年了还没有多大变化时,眼睛湿润了,哽咽着对延安人民说:对不起大家,作为国家总理我深感内疚。这种“负疚感”更是彪炳青史,永垂千古。
可见,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仅仅用尽职尽责来要求是不够的,还要有强烈的进取心,保持一种旺盛的革命热情。生活中,许多事故的责任者,往往推诿于“我尽责了”。乍听起来,这话颇有说服力,可不嘛,人家尽责了,还能怎样。其实不然,很多问题恰恰发生在“我尽责了”之后。譬如说,有的几省交界处,环境复杂,犯罪分子常常利用这种特殊的条件作案,作案后跨省跨县逃避打击。假如公安机关只考虑隶属和行政区划的关系,“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各尽其责完事,一些犯罪分子就有可能逍遥法外!另如,近期发生在华东几个省市的人民顾全大局、共同抗洪的事迹十分感人。不管是安徽,还是上海,江苏,都没有仅限于“我尽责了”,只要本地区不受大灾就行了,而是团结协作,奋尽全力与涝灾作斗争,因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有人说,如果具有张光曙的“负疚感”的人多了,不但社会风气会加快好转,各行各业的工作也会大为改观。我想是这样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那支歌
宋曙光
每一个音符都凝结最庄严的情感
即使季节出现冰凌
风雪抽打着绿色的生命
那支歌的韵律
仍是鼓舞力量与美好的憧憬
因为是战士在冲锋中
以整个生命创作了那支歌
每一句歌词都记载最难忘的经历
尽管岁月匆匆而去
稚嫩的面庞早爬满生活的皱褶
那支歌的旋律
仍伴随我们踏向未来的旅途
为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而献身
因为我们正当年轻的时候
用生命唱过那支歌


第8版(副刊)
专栏:

白云深处(套色木刻) 黄丕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