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克莱斯勒陷入困境
仓立德
今年66岁的艾科卡在美国企业界称得上是位“人物”。11年前,正当全美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濒临破产之际,他受命于存亡之秋,以总裁之职彻底整顿公司,改善经营方式,终于力挽狂澜,使克莱斯勒“起死回生”,80年代连续7年出现盈余。一时间,艾氏的传记、自传、访问录、经营之道满天飞,声名远播海内外。
岂料克莱斯勒好景不长。自1989年第四季度转盈为亏后,一蹶不振。加上美国去年下半年经济衰退,汽车市场萧条,克莱斯勒老本蚀尽,不得不猛砍产量,狠裁雇员。据统计,3月中旬美国汽车销量较去年同期锐减11.1%;今年首季美三大汽车厂商预计亏损30亿美元之巨,裁员总数已近6万人。这里的原因之一是来自日本同行的激烈竞争。日本汽车所占美国市场份额已由1986年的23%,提高到目前的约30%。去年,日本国内汽车市场不旺,欧洲市场疲软,今年初增加了对美出口,并削价促销。对克莱斯勒而言真是“屋漏偏逢连天雨”。
为挽救公司颓势,艾科卡一年多来使出浑身解数,走了三着棋。
一曰“促销”。艾科卡抱怨国内传播媒介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频频在全国电视网中亮相,夸耀克莱斯勒汽车的优越性。尤有甚者,自去年底开始,克莱斯勒竟在《花花公子》杂志上大登广告,引起普遍反感,该公司两个月便接到五六万封来自车主、雇员、推销商的抗议信,有人甚至扬言要组织抵制行动。
二曰“拆台”。艾科卡去秋指责日本在美开设的汽车厂偏爱白人,歧视黑人等少数民族,违反了美国企业必须遵守的种族政策。此语既出,舆论大哗。后来国会一些黑人议员就此展开调查,但至今未见下文。内行人认为,艾氏的责难有失公允。
艾科卡的第三计曰“告状”。今年3月6日,艾氏致函布什总统,并两度拜访白宫要人。为壮行色,其中一次还拉上了通用、福特两大汽车公司的董事长。艾氏请求联邦政府设置限额,进一步裁减日输美汽车量。但这回白宫只对“汽车业进入某种困境”表示理解。自然,白宫也有难处。日本厂商自1981年起已对输美汽车采取“自动限额”措施,由每年260万辆降至160万辆左右。同时,日本汽车业在美国各地设厂,投资总额已达五六十亿美元,并使2.7万余名美国人就业。目前这些厂年产能力达150万辆,与日每年输美汽车量相伯仲。设限不仅会使两国的贸易纠纷更趋复杂,而且将影响日汽车业对美投资及美国从业者的利益。自里根以来的历届共和党政府一向标榜“自由贸易”,因此白宫难以接受艾氏的建议。
克莱斯勒境况愈来愈糟。目前美国各银行已对该公司的信贷十分谨慎,并提高了标准。最近克莱斯勒与38家银行组成的银团签署的协议明确规定,公司每笔超过5亿美元的借贷,必须以其工厂及其他财产作为担保。换言之,一旦克莱斯勒到期不能还债,银行将立即清算其资产。
艾科卡当年励精图治、大刀阔斧改革克莱斯勒的豪气,如今已踪迹难寻。据说艾氏预定年底告老还乡,克莱斯勒公司看来还得另请高明。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日本的将棋
将棋,是日本式象棋,其流行程度在日本仅次于围棋。将棋的弈法与国际象棋有些相似,却又有诸多不同。其中最主要的是,在下将棋时,被对方吃掉的子不出局,而是变为对方的“俘虏”,被置于最富有进攻性的位置上,为对方效力。因此将棋比赛十分激烈,因为对一方来说,每失一子就意味着双重的损失,不仅自己少了一个兵员,而且敌方由此增加了一份力量。日本将棋最流行的地方是北部的小城天童,人人都十分喜爱下将棋。日本许多优秀将棋棋手都出自天童。
天童人不仅爱下将棋,还善于制作将棋。一个多世纪以来,天童人造出的将棋销往全国各地。     
                  王纲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红色贵族”与中国
吴瑞钧
西园寺公一先生是日本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也是开拓中日友好事业的“掘井人”,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老朋友。他现已85岁高龄,身体衰弱,行走不便,但仍深切地思念中国。今年年初,他的回忆录《红色贵族春秋》中文版在中国出版,被列入“国际友人丛书”。
西园寺先生素有“红色贵族”之称。这是从他坎坷的战斗生涯中得来的。他出生在世袭贵族家庭,祖父西园寺公望曾担任日本内阁总理,钦封“元老”。但他从小对封建世袭教育十分反感,自愿报考普通中学,毕业后考入英国牛津大学政治系。留学回日后不久,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为阻止事态扩大,他改名换姓奔赴上海,秘密会见宋子文。为阻止德意日联盟,他又奔走于欧洲各国,从事反战运动。在日本法西斯势力猖獗的日子里,他因参与进步活动而遭逮捕。由此被称作“日本贵族中的布尔什维克”。
日本投降后,西园寺先生全身心地投入了保卫世界和平与争取日中友好的运动。1952年他以参议员身份出席了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会议,深为新中国代表争取和平的诚意和谦逊博大的品德所感动。会后,他经莫斯科踏上了新中国的大地,进行了近3个月的访问。1958年他毅然携全家定居北京,至1970年才回国。他在北京生活期间,做了大量促进中日民间友好的工作。当时从日本来中国访问的朋友,一般都要去他家作客,与他就日中友好工作商量筹措。他屋里的灯光常深夜不熄。每当毛主席与周总理会见日本外宾时,总请他参加。周总理誉他为“民间大使”,大家都按中国习惯亲切地称呼他“西公”。他同周总理、陈毅副总理、郭沫若、廖承志之间的深厚友谊已成为中日友好的佳话。周总理曾到他家作客。陈毅副总理也常去看他,并喜欢在他家里和日本朋友下围棋。廖承志同志与他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共同为中日友好事业呕心沥血,成为毕生的挚友。
西园寺先生品德高尚,不求名利。他拒绝接受世袭爵位,甘心过清贫生活。他严以律己,虽然爱喝酒,但规定自己每日下午5时前决不饮酒,连啤酒也一滴不沾,以免影响工作。吸烟本是他的另一嗜好,但他却发誓,不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决不吸烟,为此他戒了10年烟,直到1978年两国政府交换缔结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后才又吸了起来。他平时对工作要求很严,不了解他的人怕他,熟悉他的人喜欢他。每到岁末,他都要准备丰盛酒席,慰劳身边的工作人员,这时西园寺先生不但给每个人敬酒,还主动表演他最拿手的口技,引得人们捧腹大笑。
西园寺先生把中国称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曾说,在北京生活和工作的12年半,是他一生中感到最充实的时期。1970年回国前夕,周总理设宴为他一家饯行,邀请他以后每年访华一次。
1987年后,由于健康原因他未能再来中国访问,但每逢10月1日仍在家中与亲朋举杯遥遥为中国祝福。令人高兴的是,近来他身体较好,不久将应中日友好协会邀请再次访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已决定授予他“人民友好使者”的光荣称号。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新崛起的花卉大国——肯尼亚
杨幽燕
提起花卉大国,人们不由地会想到荷兰。其实荷兰对世界花卉市场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几年来已被一个第三世界国家打破。愈来愈多的肯尼亚鲜花出现在西欧、北美国家的宴会厅、会客室里,在异国他乡争妍斗艳,展示风采。1990年肯尼亚共出口4亿枝鲜花,花卉出口已经同旅游、咖啡一起成为创汇的三大支柱,而且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创汇产业。
肯尼亚花卉种植场主要分布于东非裂谷地区的内伐夏湖畔。那里的赤道高原气候特点是日照充裕,昼热夜凉,特别适于花卉生长,而且供水极方便。这一地区原来种植的都是咖啡。这些年来世界咖啡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降,肯尼亚最大的咖啡企业布洛克·邦德公司便成立了苏尔马克子公司,专营花卉种植与外销。
在肯尼亚中央银行的支持下,公司招聘了一批学习园艺学的大学生,开发花卉种植新技术。他们用杂交的办法成功地使鲜花延长寿命,并且能适于长途运输,因为公司的目标是打入西欧、北美市场。
公司开始以种植玫瑰花为主,后来又根据西方市场的需要以石竹花为主。现在世界各国大部分用覆盖法种植石竹花,成本很高。而这家公司利用当地自然条件的优势露天种植,并从荷兰、德国请来专家指导。现在该公司已成为世界最大的石竹花出口商。
劳动力便宜也是肯尼亚的一个优势,工人工资平均每月40美元,但效率很高,如花卉分档工一天可处理2600枝,最高可达6000枝。
花卉质量高低的关键是保鲜性,因此各个工作环节特别强调速度。采集工只摘采含苞待放的。采下后立即放进地头路边的箱子里。不断巡回的装运车辆随时将箱子运往大厅,分档工首先将花束浸泡在注有保鲜剂的水桶里,24小时后按质分档、扎束、包装,再送到冷藏室待运。密封车用3—4个小时将成品运到首都内罗毕机场,直接空运到德国纽伦堡,再从那里转销各国,其中包括荷兰。
现在肯尼亚的鲜花以其鲜艳持久、价格合理在国际市场创出了牌子。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奈良速写两幅   姜延新作


第7版(国际副刊)
专栏:

荷兰民间艺人制木鞋 吴金光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