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7日人民日报 第1版

第1版(要闻)
专栏:

  人大会议主席团举行第四次会议
 决定将民事诉讼法涉外税法等草案提请大会表决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主席团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次会议。
会议由主席团常务主席万里委员长主持。主席团成员113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听取并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汉斌作的法律委员会关于民事诉讼法(试行)修改草案和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决定将报告印发全体代表。会议经过表决,决定将民事诉讼法草案、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印发各代表团审议,提请大会表决。
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决定将草案印发各代表团审议,提请大会表决。
会上,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邹瑜作了内务司法委员会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审议结果的报告、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通过了这两个审议报告,决定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印发各代表团审议,提请大会表决。
根据这次大会的选举和决定任命办法,各代表团共推选出监票人32名。会议通过了总监票人、监票人名单草案,决定将名单印发各代表团审议,提请大会通过。
会上,大会副秘书长曹志向主席团报告了这次大会代表提出的议案和建议的处理意见。会议通过了这个报告,决定将报告印发全体代表。


第1版(要闻)
专栏:

  首季工业经济出现好势头
 总产值达5142亿元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加快
能源工业实现开门红钢铁生产明显增长
本报北京4月6日讯 国家统计局今天提供的最新统计材料表明,在“八五”计划第一年首季,伴随着“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旋律,我国工业经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
——工业生产保持稳步增长好势头。1至3月累计,全国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142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7%;其中轻工业产值增长15.9%,重工业产值增长11.6%。
——“国家队”在工业生产增长中的主导和骨干作用得到了初步发挥。在集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全民所有制工业有所加快。1至3月累计,全民所有制工业产值达34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6%;全民所有制工业净增产值占全部新增产值48.3%,大中型工业新增产值占全部新增产值41.7%。
——市场需求对工业产品结构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随着市场消费需求的回升,一些轻工业比重大、消费品生产和外向型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生产增幅较高,主要消费品生产增长加快,如全国彩电、录音机、电风扇、洗衣机、电饭锅、空调器、呢绒、啤酒等产品比上年同期有较快增长。而一些原材料、基础工业比重大、外向型经济尚不发达的地区,生产仍低速增长。
全国能源生产一季度开门红。煤、电、油、气比去年同期全面增长。到3月31日为止,全国生产原煤23228.5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2%,其中统配煤矿生产1225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28%。全国生产洗精煤1643.53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0.12%。
一季度全国产钢1648万吨,产铁1567万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2%和10%。一季度全国生产钢材1267万吨、焦炭1289万吨、铁矿石4212万吨,均比去年明显增长。
据了解,今年以来钢铁产品结构趋向协调。钢材品种亦有所改善。
国家统计局同时指出,今年一季度工业生产也有令人忧虑的问题,主要是企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进展迟缓,使经济效益低、资金周转慢等矛盾仍未得到明显缓解。因此,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扎扎实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各项措施,很好地把握住当前的工业生产节奏,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努力开发和增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避免盲目生产,造成新的积压。


第1版(要闻)
专栏:

  点亮十年航程的灯塔
——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诞生记
新华社记者 李尚志 何平
十年,又一个十年。
中华民族站在一个历史的新的起点上。
从温饱奔向小康,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党中央的决策,亿万人民的企盼,即将由出席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两千六百多名代表进行庄严表决。
北京,人民大会堂。这里凝聚着十一亿中国人的意志,回响着九十年代的最强音。
   高瞻远瞩的决策
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即将胜利完成之际,党中央高瞻远瞩,把目光投向本世纪的最后十年。
如果说,建国后的前30年里,由于种种干扰,经济建设未能始终一贯地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那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为我们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一个黄金时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分为三步走,这正确地反映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大国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进程,也表明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国情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实现作为承上启下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将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正是从国家的百年大计、民族的千秋大业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对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这一宏伟蓝图极为重视,为之运筹帷幄,殚精竭虑。
1990年元旦刚过,根据党中央的决定,勾画这一蓝图的起草工作正式开始。在讨论蓝图的总体构想时,中央领导同志明确提出两点意见:
一要把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结合起来。根据今后十年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和奋斗目标来确定五年计划,可以把眼光放得更远一些。
二要先研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基本思路,看清国际国内的总形势,从大的方面把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方针、政策确定下来,然后再具体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
把五年计划同十年规划结合起来制定,在共和国的计划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有为祖国前途、人民利益深谋远虑的高度责任感,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
   精心绘制的蓝图
去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把起草计划纲要的任务交给了国家宏观经济主管部门——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征集综合了各部门、各地区和有关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国家计委开始着手起草关于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
与此同时,江泽民总书记邀请长期从事经济工作的老同志、经济部门的负责人、经济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厂长经理座谈,听取他们对经济工作以及制定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意见,集思广益,博纳良策。
夏秋之交,一份两万四千多字的《基本思路》的草稿交到中央领导同志手中。草稿列举了八十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主要问题,论述了今后十年和“八五”期间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了深化改革的方向和主要措施。
不久,江泽民总书记、李鹏总理分别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对这个《基本思路》进行讨论修改。
根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总理办公会议上大家提出的意见,又对《基本思路》作了补充修改。9月中旬,党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经济工作座谈会,讨论了修改后的《基本思路》。出席会议的中央各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负责人,对《基本思路》的总体设计给予肯定,同时对充实完善这个《基本思路》,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在此基础上,再次对《基本思路》进行了补充和修改。
10月初,中共中央决定,在年底前召开十三届七中全会,提出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为此,又组建了专门的起草小组。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工作,起草小组提出了“建议”的草稿。
去年12月6日,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逐字逐句地对“建议”草稿进行讨论、推敲,作了上百处修改。这次会议决定,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召开之前,再一次广泛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军队各大单位,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对“建议”草稿的意见。
12月17日,江泽民总书记邀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一些无党派人士到中南海怀仁堂,当面听取他们对“建议”草稿的意见。这些党外人士各抒己见,就“建议”草稿的修改坦诚进言。
与此同时,各地、各方面的修改意见也汇集到中南海。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共收到书面意见150多份。起草小组对这些意见逐条进行研究,对“建议”草稿又作了400多处修改。
1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对“建议”草稿进行了讨论修改,予以原则通过,并决定把它作为草案提交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
12月25日至30日,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了李鹏同志对“建议”草案作的说明。全会对关系到我国今后十年发展前景的宏伟蓝图进行了认真的审议,并一致通过了这个“建议”。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个“建议”是我们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91年元旦刚过,李鹏总理就主持召开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研究部署了经济工作和迎接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召开的准备工作。会议决定,根据中共中央“建议”的指导思想,尽快编制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同时起草国务院关于纲要的报告,一并提交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
2月上旬,报告草稿送到李鹏总理处,李鹏总理在春节期间,对报告进行了审阅修改。
2月底到3月初,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分别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报告草稿进行了讨论修改,并于会后将报告和纲要的草稿提交国务院全体会议讨论,并印发到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再一次广泛征求意见。
3月15日,在征求意见基础上修改的报告,提交到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会议原则通过了这个报告。
数易其稿的报告,被印发到每一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手中。3月25日,李鹏总理在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出席会议的两千六百多位代表和出席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一千八百多位委员,经过反复审议、认真讨论,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国务院又对报告作了近百处修改。
从《基本思路》到“建议”,从“纲要”到“报告”,可以说是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过程,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实践挑战的回答
“我国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提供的经验是非常丰富的。集中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李鹏总理在报告中的这段论述,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生活之树常绿。伟大的理论只有同伟大的实践结合,才会具有持久不衰的生命力。
四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使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四十而不惑。我们已经变得成熟起来。现在,是该对实践向我们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作出明确回答的时候了。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建议”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进行了总结,概括出十二条基本原则。这十二条原则,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勾勒了一个基本轮廓,既涵盖了社会主义的普遍特征,又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在这十二条中,有些是我们几十年来所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充实了新的内容;有些则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的结晶。
这十二条原则,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大厦的十二块基石。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在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荣辱的这一严峻的问题面前,中国共产党人再一次警醒起来: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建国四十多年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给予我们的深刻启示,这是全党在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中取得的共识。
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报告提出的今后十年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导方针是: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的方针。
五个“坚定不移”,这是我们党在对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指导上进一步成熟起来的标志。
国内外舆论普遍注意到,李鹏总理的报告多处强调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
无论国内外风云如何变幻,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改革开放路线,在中国共产党新一代领导集体身上继续,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延伸。
本世纪末的最后十年已向我们走来。
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人民共和国的长治久安,都将在这十年里经受严峻的考验。
航程已经开通。
灯塔已经点亮。
曾经为人类贡献了四大发明的中华民族,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新的历史征程上,必定能建立无愧于前人的千秋功业。


第1版(要闻)
专栏:

  用青春的智慧汗水塑造绿色丰碑
 青少年绿化表彰动员会在京召开
本报北京4月6日讯 新华社记者胡晓梦、本报记者袁建达报道: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表彰动员大会今天在京召开。国务委员陈俊生在会上说,全国各族青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击队,也是绿化祖国的突击队,党和人民殷切希望青年担当起绿化祖国的重任,继续站在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前列,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塑造绿色丰碑。
他说,青年要担当起绿化祖国的重任,就要带头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带头参加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带头学习、运用和推广林业科学技术,带头争当森林卫士。
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宋德福也在会上讲了话,他要求共青团组织在“八五”期间,要继续把青年绿化作为重点工作紧抓不放,更加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青少年绿化活动,为发展我国林业,加速国土绿化作出新的贡献。
据悉,自1985年以来,我国每年有2亿多青少年参加植树活动,共建设有一定规模的青年绿化工程5500多个,工程绿化面积达2300多万亩。特别是我国青少年在建设和改革中创造了青字号绿色工程,以其宏大的规模和良好的效益赢得了社会的赞誉,成为青少年绿化祖国的一大创造。
会上,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决定,表彰甘肃省万亩青年林工程等106个优秀青年绿化工程,安徽凤阳县凤阳乡团委等331个全国青年绿化祖国突击队,江西铜鼓县丰田乡南溪村林业专业户谢义兴等370个全国青年绿化祖国突击手。
共青团中央、全国绿化委员会、林业部号召广大团员和青少年,向受表彰的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队和突击手学习,发扬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用青春和汗水谱写新的绿色篇章。
宋任穷、彭冲、王任重分别为这次大会题了词。


第1版(要闻)
专栏:

  西藏召开民族团结表彰会
48个先进集体65位先进个人受嘉奖
新华社拉萨4月5日电 (记者卓玛、杨全新)西藏各界人士今天隆重集会,表彰全区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贡献突出的48个先进集体和65名先进个人。
和平解放40年来,西藏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藏、回、汉、门巴等22个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和睦相处,共同建设着自己的家园,涌现出一大批致力于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今天被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的在反对分裂斗争中成绩显著;有的为西藏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成绩;有的是以边疆为家,长期扎根西藏、建设西藏。在今天的表彰会上,自治区号召全区各族人民,以这些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共同奋斗。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总理会见中山外相 说中日合作有广阔前景
本报北京4月6日讯 记者张健报道: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了日本外务大臣中山太郎一行。
李鹏总理对中山外相访华表示热烈欢迎,并对海部俊树首相和日本政府为恢复和发展中日关系做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评价。李鹏总理相信中山外相此次来访将有助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中山外相说,明年是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20周年,值得庆祝。
李鹏总理表示同意。他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日两国政治家和民间友好人士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20年来,两国关系的发展来之不易,值得两国共同庆祝。李鹏总理说,中日两国应进一步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加强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交流,这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也有利于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李鹏总理强调指出,中国政府一直把中日关系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我们诚心诚意希望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李鹏总理说,今后十年中国将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一系列重点发展领域,中日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中山外相说,日本政府历来重视对华关系,衷心希望中国稳定发展,愿意为发展扩大两国合作关系继续做出努力。
在谈到国际形势时李鹏总理指出,美苏关系的缓和对某些国际问题的解决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从根本上来说,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安宁。相反,世界形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海湾战争就是一个实例。
中山外相说,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的情况下,日中两国更应加强接触和磋商,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和稳定作出贡献。
李鹏总理表示欢迎海部俊树首相在他认为适当的时候访问中国。
(附图片)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日本外务大臣中山太郎。
            新华社记者 王传国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应杨尚昆主席邀请 秘鲁总统将访华
本报北京四月六日讯 外交部发言人今天宣布,应杨尚昆主席的邀请,秘鲁共和国总统阿尔韦托·藤森和夫人将于四月九日至十二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


第1版(要闻)
专栏:

  半个世纪后的聚会
本报记者 孟晓云
4月6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老干部俱乐部传来欢声笑语,当年延安女子大学在京的200多位校友在此聚会。52年前,一群十七八岁的少女为了共同的追求集合在宝塔山下。如今,这些年逾古稀的“老奶奶”,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70周年即将到来又欢聚一堂。
握手、合影、叙旧,在延安窑洞中结下的革命情谊是那样纯洁和真挚,彼此在皱纹和白发中辨认着半个世纪前的你我她。贺龙的夫人薛明向记者描述着自己兴奋的心情:“多年不见了,真有说不出的亲切和欢乐。”有人上台唱起了女大校歌和《延水谣》,歌声勾起了女大校友们对战争岁月的无限思念,著名电影演员于蓝说:“当年我像是一滴水,投进延河的怀抱,一门心思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
创建于1939年的延安女子大学,曾用两年多为党培养了近千名妇女干部,她们大部分来自国统区,有的来自敌后,有的是长征女战士,也有的是陕北高原的女学生。她们住窑洞、吃小米,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接受革命洗礼,学员们满怀深情地把延安女大比作“母亲”和“太阳”。
“当年我们是隔河相望,我是党校的,进你们女大的门也不那么容易,如今我们都七老八十了,想见面,就聚到一起了。”
廖汉生同志的一席话引得满室欢笑,他今天是作为女大学员的女婿被请到贵宾席的,入贵宾席的女婿还有王恩茂、马文瑞。当年女大的教员李清、刘明夫、何锡麟、朱仲丽、徐一新等也入贵宾席。
当年女大的“大指导员”韩光、赵毅敏同志在会上即席讲话。
韩光说:“李商隐有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想把‘只是近黄昏’改为‘晚霞放光辉’,送给女大的同学们!”不知哪位校友呼应了一声:“谢谢!”接下来便是热烈的掌声。
回首往事,这些用延安精神培育出来的巾帼英雄议论最多的话题是延安精神。新中国第一任女大使丁雪松说:“我领会延安精神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它,我们便可以在大的风浪中临危不乱。”校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补充着:“延安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做奉献”;“延安精神的可贵之处是在物质生活匮乏的条件下人们有着丰富的精神生活,在艰苦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情同手足”;“在革命中学习革命,在建设中学习建设,我们需要用新的内容来发展和充实延安精神”。与会的校友们以她们共同拥有这笔精神财富而自豪。
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马文瑞向大会致贺词,愿和各位大姐携手共勉,发挥余热,共同弘扬延安精神,着重在理论建设、党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 (附图片)
延安女大校友相见有说不出的欢乐,她们的心永远是年轻的。
本报记者 蒋铎摄


第1版(要闻)
专栏:

  李鹏接受日本电视记者采访
 阐述中国改革开放成就、发展战略、外交政策等
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记者柴世宽)国务院总理李鹏今天下午在中南海接受日本广播协会电视记者组的采访,回答了记者提出的有关中国改革开放1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90年代发展战略以及中国的外交政策等问题。
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长艾知生采访时在座。
日本广播协会《九十年代中国的展望》电视记者组自2月中旬起在中国进行了40多天的采访。在北京,他们采访了国家副主席王震以及一些部、委和省、市的负责人;在外地采访了上海市市长朱镕基、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以及上海浦东开发区和广东的合资企业、乡镇企业。
他们制作的介绍中国的专题节目定于5月18日在日本播出。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漫议

  居安思危 警钟长鸣
王善顺 徐光荣
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翼之一,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这已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共识。因此,当有些代表和委员在两会上提出对敌对势力搞和平演变的一手不能放松警惕,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时紧时松,抓抓放放”时,就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确实,只要我们搞社会主义,敌对势力就不会改变它们的“和平演变”战略,只不过时起时伏、时隐时现罢了。遗憾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曾一度出现“软”的状况,没有做到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对方的“起伏”与我方的“松紧”是有密切关系的。当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削弱了,“和平演变”恶浪就掀得更高;而一旦我们抓紧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平演变”的浪头就会低下去。在这方面,我们是有经验和教训的。前年的那场政治风波,就值得我们牢牢记取。
今后十年,我们要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要通过改革开放使我国人民走上小康之路,这就要求我们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抓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手也要硬起来,要在精神文明建设上做到常抓不懈,紧抓不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