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4月10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寓教育于童趣
——看儿童电视剧《妈妈不在的夏天》
梁光弟
我国有三亿七千万少年儿童,他们处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处在嫩芽破土的关键时节。他们的成长,关系着一代新人素质的铸造,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需要精心栽培,细心教护。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深入到各家各户的直观性很强的电视艺术,是最能吸引他们的文艺形式之一。近年来,儿童电视剧已经受到关注,涌现了一些好的节目。但是,为孩子们喜爱的儿童电视剧还为数不多,尤其是适合学龄前儿童的优秀电视剧更少。而今年春节期间,电视台播放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录制、吴韵琴导演的儿童系列短剧《妈妈不在的夏天》,则是一部难得的优秀作品。
《妈》剧是一部由互相关连而又独立成章的八集短剧组成的系列剧。贯串全剧的主人公是6岁的“小男子汉”策策。相依为命的妈妈到外地出差,关系生疏的父子之间将怎样融洽相处,父亲将怎样单独负起教养儿子的责任?第一集开头,就把这些问题摆在观众面前。学龄前儿童幼弱的心灵和智力难以承受过于繁杂的情节,但是儿童文艺作品又需要善于启动他们童稚的艺术情趣,打开他们天真好奇的心扉。《妈》剧编导在这方面显示了一定的功力。
创作儿童文艺,一定要牢记服务的对象是儿童,努力掌握儿童特点。缺乏儿童特点的儿童文艺作品和节目,当然就很难在孩子们当中找到知音。《妈》剧是一部儿童特点鲜明的作品。故事,真正是儿童的故事;矛盾,真正是围绕儿童发生的矛盾;语言,也是儿童的语言。要使儿童文艺作品富有儿童特点,重要的是塑造好儿童的形象。《妈》剧受儿童喜爱,很大程度上在于对策策这个6岁男孩形象的塑造。可贵的是,策策不仅具有一般学龄前儿童的特点,而且具有生动鲜明的个性。他在荧屏上的所作所为,不是个小大人,却是一个6岁的“小男子汉”。策策的扮演者,据说是第一次演戏,却把一个活泼、倔强的孩子形象演得十分可爱。导演对策策的戏用了不少特写和近景,小演员在摄像机前进退自如,应对和谐,未见紧张怯场之处,是颇不容易的。这除了小演员本身的努力和才能之外,与导演的启发诱导分不开。策策形象塑造的成功,有些地方还得助于导演对电视语言的运用恰当。例如第一集中,目送爸爸把妈妈送走,镜头渐渐拉远,策策倚栏大哭。导演在这里把伴音去掉,让观众在沉静中只看到策策的哭状。这是一笔巧妙的处理。
《妈》剧也存在一些缺点。第五集的题目叫“铁哥们儿”,讲策策为小朋友打碎爸爸珍藏的艺术品承担责任,谎称是自己所为。这固然情有可原,但是,我们对幼小的孩子还是要提倡说实话,培养诚实的品德。其次,音乐的旋律较为低沉苍凉,与这部儿童电视剧朝气蓬勃、愉快欢乐的气氛不够吻合。再次,同小演员的动人表演相比照,大人们的表演较差,好像进入角色不深。但瑕不掩瑜,《妈妈不在的夏天》堪称是一部富有儿童特点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优秀电视剧。


第8版(副刊)
专栏:剧谭

  笑声中露出机智
李春熹
人们坐在观众席上总在笑:韩百万骗亲的动机与效果的悖逆,郑八怪拒亲的目的与手段的乖戾,主人公那洋溢的才气和智慧,郑八怪夫妇那爽朗的性格和勇于自责的磊落襟怀,这一切都在引动着观众的笑——不过笑容总挂在嘴角,笑声只藏在喉间。这是只有那种高雅的富于幽默感的正喜剧才拥有的剧场反应。
《郑八怪联亲》(卢干编剧,李义田、张庆才导演,安徽省阜阳地区曲剧团演出)这样一出喜剧,其基本冲突是:地方首富韩百万毁约害婿,施诡计与知县郑八怪诗画联亲,而郑八怪上当后知错改错,以巧计拒婚并成全了原初的一对恋人。这个冲突及其发展本身造成了该剧强烈的讽刺和幽默的喜剧风格。冲突的双方一是诗画大家,一是也曾十年闻书香的商人。韩百万先以吟诗诱使郑八怪获得和诗、改诗的满足,继以烧酒狗肉使八怪误认知己,再以翠玉墨海衬托八怪墨画之无价,终使八怪上当联亲。而八怪在拒婚中除了巧计让李、韩一对恋人当堂斥责韩百万的无义,把韩的贿礼收作年轻恋人的嫁妆,以及掉包迎亲等,都是重要之举。这样,在这场设圈套和反设圈套的冲突中所展现出来的人物的机智和才气,给予了观众一种欣喜和愉悦的喜剧感受。
《郑八怪联亲》的喜剧特色还来自该剧的人物性格。“怪”无疑是郑八怪性格中的重要特点:他身为县令却不穿官服穿蓑衣;他喜欢酒后作诗画,常常就醉步蹒跚地作画、理案;他偏爱狗肉,结果就上了“狗肉朋友”的当;他知错就改,勇于自责自嘲,愿挨棒槌;为了惩治韩百万、成就有情人的美姻缘,他又不顾一县父母官的威严亲抬花轿迎亲……这种怪诞的性格和这一系列乖戾的行为,在让观众会心微笑的同时,也看到了一个愿“做黎民百姓的看家狗”的芝麻清官形象。郑夫人是一个爽快、泼辣的小家妇人。她知道被告不能审原告,竟然推老管家上座主审李子竹的冤情;她得知韩百万是毁约害婿的刁棍后,当即操起棒槌要率众衙役去追回彩礼;她拉着贪吃狗肉上了当的八怪让李子竹用棒槌责打:“先打他,后打我,再捣韩家老鳖窝”,等等。这心直口快、风风火火的性格,也在观众中产生了明显的喜剧效果。
《郑八怪联亲》的演出用戏曲的形式准确地体现了剧作的喜剧风格。这出戏的演员,无论是扮八怪、夫人、韩百万的,还是扮书童、管家、衙役的,共同的特点是一出场就给人一种喜剧的体裁感,既让人发笑,又含蓄,有分寸。这实在是只有较高喜剧表演素养的演员才能做到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今日“阿诗玛”
罗江秋
日之将夕,我们偏偏选了此时漫游石林。晚霞美丽如织,热红的目光轻柔地俯瞰着脚下座座峰峦。目光所及,黛绿的山川阡陌被深深爱过一般如灼如燃。桔红的树梢间鸟雀啁啾寻觅着归巢。暖暖的色调将这滇缅大地缠绵成一支缱绻温情的小夜曲。
我们正在一条小径上漫步。
哦,那荆钗布裙,那星月笑靥,那缠头的绣带好熟悉,好亲切哟。对了,这不恰似当年杨丽坤饰演的阿诗玛吗?
“白天你们可以走这条道,现在管理员下班了,那路也关闭了。”姑娘操一口标准普通话,笑语盈盈。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姑娘们依然面若春风,说是领我们走另一条小路,同样可到游览点。说话间已将背好的竹篓重又放回路旁售货铁架上。
悄悄地,面带几分羞涩,我问那位叫吉娜香的姑娘,如此一番导游要付多少钱?她仰起淡妆天韵不着矫饰的面孔嗔道:“哪能要钱,不要钱。我们每天义务导游三两趟呢。客人若高兴了,买一些我们的刺绣品,不买也不要紧。你们远道而来,我们不该陪客人看看家乡的好景吗?!”这下轮着我语塞了。
瞧,这是“凤凰灵仪”,那是“双鸟啄食”,姑娘们熟稔地“指点江山”,从容的神情实不亚于专业导游。“来,敲一敲吧,这钟石会响呢。敲一下一路平安,敲四下事事如意。”于是我们朝圣般肃穆地接过吉娜香递上的石块,钟石立刻响成一片虔诚的祈愿。
蓦然,我眼前幻现出善良的阿诗玛。古老悲伤的爱情故事使我怆然默立于阿诗玛石峰前。
“你有自己的‘阿黑哥’了吧?”我向吉娜香提出了一行人都渴望知道的问题。
姑娘的面庞立时灿若桃花,低头不语。一直哑女般跟在吉娜香身后的阿茶姑娘朝我们眨巴眼睛:“还是个好小伙呢!”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撒尼人来到小石林共度火把节。白天摔跤、爬竿、骑射,夜晚燃起篝火载歌载舞通宵达旦。此时,摔跤好手即成为姑娘们倾慕的“阿黑哥”。
暮霭逐渐聚拢,我们踏上了归程。身旁的吉娜香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哦,好姑娘,难道你还有什么心事?
是的,银屏间时时向我们展示着精采的外部世界。我们向往那儿的高楼、游乐场。我们相信,不久撒尼人也会有自己的游乐场,自己的高楼。不过,我们对城里人可有个好大的意见,干嘛把鸟儿都关在笼中?让它们自由飞翔多好。瞧这儿的鸟儿多动人。
依然是笑语盈盈,依然是软语轻声:“欢迎下次再来。今天晚了,不然可以去我家竹楼坐坐。不远,就那儿。”远了,撒尼姑娘的背影。近了,滇西古道上铿锵走来的古风犹存、满怀热望与自信的民族。他们的步履叩响着祖国的边地,这步履正一步步,走出一串串锦绣。


第8版(副刊)
专栏:

  荧屏里的军营文化
陈辉
有如天津卫的“狗不理”包子,天津电视台“津门子弟兵”专栏在天津可谓家喻户晓。
“太阳落西山,红霞映满天,阵地上的硝烟刚刚散,拿出吉他轻拨弦……”这是某团战士刘琳作词并演唱的《南疆的黄昏》。像这样发自战士心声、散发军营气息的节目,“津门子弟兵”常以驻津部队自编自演“一歌一舞”的形式,与观众见面。
炮火纷飞的战场,驻津某部排长张金生在堑壕里陶醉在新婚7天的妻子托天津慰问团捎来的录音带中。仅相隔几天,妻子又在他生日那天邮来一封印有“唇红”的家书,但收信的主人却已血洒南疆,为国尽忠。电视机中那印有“唇红”家书的特写镜头,不知使多少观众泪浸衣襟。
平津战役、天津抗洪、抗震救灾、引滦入津、外环线建设、煤气化工程,这一桩桩功在天津的业绩被拍成三集专题片《津城鱼水情》,情洒观众心田。
天津统计局电视台城乡收视率调查队统计,“津门子弟兵”专栏收视率达到29.6%,在天津电视台31个栏目中,居前6位,比“寰球20分钟”收视率还要高。天津市委书记谭绍文说:“‘津门子弟兵’我常看,办这个专栏对密切军民关系、进行国防教育很有益处。”
长期担任栏目负责人的是雷泽兵。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介绍了“津门子弟兵”的幕后情况:那是4年前,我们驻津部队的文化干部普遍感到,电视台里有关部队的文化介绍几乎是空白,而部队大量文艺骨干又少用武之地。于是,大家一合计,由警备区牵头,精选驻津部队师、团单位的录相设备和文艺骨干,与天津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津门子弟兵”专栏。“津门子弟兵”专栏中,与观众见面的主持人有3位,长相憨厚的赵玉柱是海军某研究所的工程师;眉清目秀的姑娘刘婷是某师业余宣传队的战士报幕员;颇有夏青播音风格的范余增是天津警备区的文化干事。
前年春节,“津门子弟兵迎春晚会”播出后,在天津市引起轰动。观众们哪想到这台大型节目是驻津部队200多名文艺骨干,仅用了4天时间就拍摄出来的。导演、录音、乐队、灯光、舞美、摄像、音响,都由他们独立完成。现场同步录音无设备,他们就用军用电话机代替。
4年过去了,“津门子弟兵”专栏拍摄专题片160多部,有20多部获奖片。如今的“津门子弟兵”专栏,已成为天津的热门节目和话题。


第8版(副刊)
专栏:

  侗族的赛芦笙舞
陈维刚
芦笙舞是侗族人民的一种自娱舞蹈,赛芦笙舞是他们娱乐、比艺、增进情谊的活动方式。
赛芦笙舞的形式大都是模拟人们劳动和鸟兽的各种动作姿态,基本程式常见的有割禾、打谷、伐木、采茶、围虎、斗鸡、燕飞、雀跃等,曲调以模仿蝉鸣、鸡啼、画眉叫、风吹树梢、小溪奔流、瀑布击石等声响配音。惟妙惟肖,逼真自然。
分布在广西、贵州、湖南三省(区)接边地带的侗家山寨,一般都有自己传统的芦笙堂(队)。凡逢民族传统佳节、地方上重大兴革事宜、喜庆丰收时,寨子之间盛行互邀芦笙舞。若某寨芦笙堂应邀外出比赛时,必须先由领堂者登上寨中的鼓楼或在鼓楼旁的石板坪吹“集堂曲”,曲声所及,堂员们即换上新的民族服装,并携带芦笙到石板坪集中。领堂再吹“上路曲”,大家即排堂出寨。途经别寨时大家齐吹“借路曲”,别寨居民便知道是过路的芦笙堂,不作接待。来到邀请的寨子旁边时就齐吹“通报曲”,示意我们已到寨旁。主寨的芦笙堂即应声齐吹“迎客曲”,出寨迎接。客堂进到石板坪歇息片刻,主寨盛装的姑娘便端来热呼呼、香喷喷的油茶招待客人。
客堂连吹“谢情曲”、“邀请曲”之后,比赛开始。主堂、客堂分别围成圆圈或列队数行边舞边吹。主堂吹的是“失迎曲”,表示歉意、招待不周、敬请包涵、技艺寻常、拜客为师;客堂则吹“赞誉曲”,赞扬主寨男女勤劳、种养有方、丰衣足食、技艺上乘。对舞对吹,乐声的魅力把男女老少从四面八方吸引来围观欣赏,热烈喝采。对乐曲很有研究的老人则到寨子高处静听,品评优劣。反复对赛三轮之后,由两堂的领堂、芦笙师傅及内行的老人共同评比。哪个堂舞的步伐整齐,姿态优美;吹的曲调流畅豪放,待人接物文明礼貌,便赢得优秀,对方就敬送写着“声震九霄”或“余音绕梁”红字句的新芦笙、新头巾,鼓励他们技艺精益求精。
评比结束,客堂吹“告辞曲”出寨,主堂吹“送客曲”。


第8版(副刊)
专栏:

澳大利亚梅丽·坦卡现代芭蕾舞团由5名才华横溢的女演员组成。她们在最近访问北京的两场演出中,以精采的现代芭蕾艺术赢得观众的掌声。
徐春来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