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中宣部、国家教委等召开座谈会提出
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记者魏玉凤报道:由中宣部、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联合召开的高校教书育人座谈会开幕式今天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学校教书育人的优秀个人代表和集体代表40多人和北京地区高校党委的负责同志共7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国家教委副主任何东昌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他指出,高校要把调动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作为学校工作特别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点。搞好教书育人,在当今不是很容易的。首先,要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大学教师有科研、教学任务,有些还有家庭负担,要搞好教书育人,需要花心血,需要教师对国家前途有很强的政治责任感。其二,要善于运用反面教材。其三,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当代世界矛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问题,解答学生思想上的种种困惑。其四,要学习、贯彻党的八中全会精神,组织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参加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了解人民,了解国情。
何东昌强调,党员教师应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有些关于鼓励教书育人积极性的政策,要落实好。要有正确的政策导向,政策要为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服务,要保证政治方向。
中宣部副部长刘忠德在讲话中希望,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意义。经济要上去,最关键的是科技进步,没有教育培养成千上万科学家、技术人员,培养数以亿计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科技就不可能变为现实生产力;社会主义大学教师不仅要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还要把其中的先进分子培养成为共产主义者,这样,党的事业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以极大的热情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于庆和也在会上讲了话。
据了解,从今年4月份开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高校广泛组织教书育人先进事迹报告团活动,先后报告500场次,直接听众10万余人次。在此基础上,召开了这次高校教书育人座谈会,请各省区推选出来的代表一起总结交流经验。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发展经济 教育先行
无锡县九年义务教育全面达标
本报讯 记者王锦鹄报道:今夏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江苏省无锡县,教育事业不仅得到迅速恢复,而且提前一年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达标的规划。目前,全县35个乡镇,共有完全中学35所、初中39所、中心小学34所、村小学460所、实验小学和聋哑学校各1所,在校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有93461人和50589人;小学“三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99.95%、99.99%和99.39%;初中“三率”分别达99.26%、96.26%和97.60%,毕业会考合格率达83.79%。
无锡县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去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14.6亿元,财政收入超4亿元。无锡县各级领导总结历史经验,形成一个共识:全县近年经济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建国40多年的基础教育为地方培养了近30万名各类建设人才,而今后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迫切需要大量人才。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他们把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奠基工程来抓,从1989年开始在全县分批实施,原计划1992年完成。为此,他们建立和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保障机制,县、乡镇、村各级领导分别签订达标“责任书”,一级对一级负责。由于上下认识一致,职责明确,出现了各级干部全力以赴、社会各界全力支持义务教育达标的新局面。1989年首批14个乡镇通过验收,去年又有9个乡镇验收合格,最后一批12个乡也于日前通过了验收。
无锡县实施义务教育舍得投资。近年县财政虽然十分紧张,各项事业都需资金,但他们总是优先安排教育经费。去年教育拨款3122万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29%。积极集资办学,社会各界和群众捐资助学也蔚然成风。3年来,全县为义务教育达标投入资金9370余万元,其中乡镇和村级拨款、筹款达7000多万元,社会各界和群众捐资1081万元,用于修建校舍,添置教学仪器和图书。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不可忽视的功效
——辽宁省中小学勤工俭学活动调查
魏运亨 邱正军
最近,记者对辽宁省中小学进行了深入采访,所见所闻使我们感到,勤工俭学已成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成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大效益 功不可没
辽宁省目前有校办工厂6851个,校办农林场1.5万多个。全省94.5%的中小学开展了勤工俭学活动,去年的总收入超过3.7亿元,名列全国第二。许多教育部门的同志和中小学师生谈起勤工俭学的效益,认为无可取代,功不可没。
一是育人效益。中小学勤工俭学为劳动育人提供了相当理想的场所。辽宁去年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达435万人,2/3的校办工厂和全部校办农林场在依靠职工进行生产的同时,都接纳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在沈阳市56中办的电话交接设备厂,记者看到有十几名高二学生正在参加为期两周的劳动课,学生们在师傅指导下干得很认真。据了解,这所中学的学生去年有1.17万人次参加了类似劳动,学校为他们编写了劳动课教材,选派了兼职劳动辅导员。沈阳市教委副主任张健告诉记者,别小看了这几周的劳动教育,它可以在学生心灵上打下很深刻的烙印。现在多数独生子女受家庭和社会溺爱过多,劳动观念、集体主义观念、艰苦朴素作风趋于淡薄,这种劳动育人的意义格外深远。
二是支持教育效益。辽宁省去年勤工俭学补助教育经费1.83亿元。用这笔钱建了22万平方米的校舍,添置了16万套桌椅,购买了1900万元的教学仪器,用于教职工福利和补充公用经费的款项分别是3818万元和8888万元。据介绍,辽宁近5年来用勤工俭学收入补充教育的经费,大体相当于同期国家财政拨款的1/10。
三是社会效益。辽宁校办企业一年上缴7000余万税金,安置14万多名社会待业人员和7500名教职工家属子女。勤工俭学最大的效益还在于它的“技术辐射作用”。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小学的校办农林场已成为当地科技示范场,学校干好一样,农民学会一样,效果极佳。
高速度高效益发展的诀窍
辽宁中小学勤工俭学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近5年来,其纯收入平均年递增15%,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又增加20.8%。是什么原因使校办企业蓬勃发展呢?
“不靠免税靠科技”,这是辽宁校办企业的一种共识。近几年,辽宁各地中小学的校办工厂下大气力更新改造,不断增强技术开发和新产品研制能力,从而形成了较好的规模效益。大连市111中学工厂,17年前以8000元起家,如今已拥有300万元的固定资产,年生产各种规格的手提干粉灭火器30万支,还能生产最新型的1211灭火器和大型干粉灭火推车。近几年,这家校办工厂每年人均创利7000多元,是辽宁省16家消防器材厂中效益最好的。新金县校办企业公司矿灯厂,新开发出的专利产品矿灯,重量只有旧式矿灯的一半,照明时间却更长,还装有瓦斯自动报警器,拿到现场试验,深受矿工欢迎,订单纷至沓来。
“不拘一格用人才”,这也是辽宁校办企业的共识。辽宁省各级教育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优惠灵活政策,千方百计为校办企业招揽人才,校办企业自身也强化了智力投资和职工培训。
坚持校办企业内部的改革和治理整顿,保证运行机制充满活力,也是辽宁的一条成功经验。校办工厂一律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人实行合同制;劳动报酬采用质量计件制;不追求产值,以销定产,始终顺应市场需求。这一切都使校办企业生机勃勃。目前,辽宁中小学勤工俭学收入超百万元的县区已有76个,利润超10万元的校办工厂已达463家,而亏损户极少。
再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辽宁中小学勤工俭学发展到今天这种规模,得力于各级党委、政府及方方面面的支持。但此间有关人士认为,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切实解决将影响和制约勤工俭学的进一步发展。
问题之一是思想认识有偏颇,有人认为勤工俭学是“不务正业”,认为学生上劳动课是“多此一举”、“影响教学质量”。个别领导干部认为校办企业与国营大中型企业争原材料、争市场,甚至觉得“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问题之二是校办产业的用人渠道不畅。现有的人事制度卡得死,阻塞着选贤任能的渠道。
问题之三是勤工俭学的管理体制尚需理顺,良好的外部条件尚需进一步完善。
辽宁省教委副主任郝庆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辽宁省中小学勤工俭学的纯收入近5年增长了2倍,今年预计可达到4亿元以上,这说明了勤工俭学的强大生命力和重要社会价值。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勤工俭学这条路要走到底。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第3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首都女科技工作者与新闻记者畅谈
妇女在科技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北京12月3日讯 记者温红彦报道:今天,国际广播电视中心会议大厅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首都近百位女科技工作者和新闻记者欢聚一堂,畅谈妇女在我国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慕华、雷洁琼,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中国科协副主席吴阶平,纺织工业部部长吴文英等出席了今天的座谈会。
话筒不断地从一个桌上移到另一个桌上,面对同是在事业的追求中饱尝艰辛的姐妹们,都想说说心里话。遗传育种专家胡道芬说,中国妇女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日益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她们在各自的事业中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往往要比男人多得多,她们渴望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中科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所长曹怡说,事业与家庭并不矛盾,很多学术上颇有成就的女科学家,把家庭也搞得很好。她认为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一个女人成功的助推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副教授毛剑琴说,在科研上,如果我们自己没有信心,就等于在平等的竞争中弃权。她希望新闻界对女科技工作者加以鼓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