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富有成果的一年
——联合国在新形势下发挥积极作用
刘楚
近年来,国际形势动荡多变,充满不确定因素。面对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普遍希望联合国这个当今最重要的政府间国际组织能有所作为,为建立国际新秩序发挥积极作用。过去一年,联合国不负众望,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作出了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成果喜人
1,当前,世界正处于一个新旧格局交替的过渡时期。建立什么样的国际新秩序,是各国人民十分关切的问题。作为最具权威性的国际讲坛,联合国已成为探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的最佳场所。今年第46届联大和各职司委员会的讨论无不包含这一内容。大会一般性辩论中有近90个国家的代表在发言中阐述了本国政府的看法和主张。绝大多数国家认为,在过去的40多年中,两极对抗,世界一直遭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侵害,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将要建立的新的国际秩序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并具有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等特点。今年联大六委还决定在第47届联大“设立第六委员会工作组,负责发展有关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法原则和规范”。
2,今年联合国活动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件事情,一是选举埃及副总理加利为联合国新任秘书长,二是接纳了朝鲜北、南双方以及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等7个新成员。加利的当选,是第一次由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人出任联合国秘书长,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愿望,而一些西方国家也面对现实,表示接受。朝鲜北南双方加入联合国不仅有利于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也表明联合国的普遍性和权威性有了进一步的增进和提高。
3,继续推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是联合国今年取得的另一成就。在联合国的积极推动下,柬埔寨问题巴黎会议正式签署了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冲突的协定,并决定成立柬埔寨过渡时期联合国权力机构。这为消除东南亚地区的紧张和冲突、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联合国的努力也促使南部非洲形势继续走向缓和。安哥拉两派经过16年内战后,终于签署了和平协议,并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实现了停火。继纳米比亚独立之后,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斗争又获得重大胜利。南非当局已宣布正式废除一系列种族隔离的支柱法律。
西撒问题经过联合国多年的努力,终于使联合国的解决计划开始得以实施。在拉丁美洲,联合国派往该地区的观察组的工作促进了有关国家内部冲突的政治解决。在海湾地区,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继续本着维持和平和人道主义的精神积极开展工作。
4,为了加强联合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和大会都在就经社改革问题进行讨论,积极寻求改进办法。联合国还积极关注改善全球环境问题。今年,联合国为将于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积极进行广泛的准备工作。此外,联合国在禁毒、紧急救灾、保护人权等人类共同关心的领域也在积极开展活动。
我国的贡献
我国一贯重视联合国的作用,遵守并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道积极倡导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钱其琛外长在今年联大一般性辩论发言中全面阐述了我国政府对建立国际新秩序问题的主张,明确提出,未来的国际新秩序应该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应该以体现宪章宗旨和原则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国一如既往,积极参加了联合国的各项工作,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合作,作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在海湾危机期间,我国坚持原则、主持正义,积极参加了安理会对海湾问题的二十几项决议的磋商和审议,还参与了海湾危机的善后工作。我国积极参加了历次柬埔寨问题的常任理事国磋商和巴黎会议,并协助组织了今年7月的北京磋商,为全面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作出了极大努力。在经济领域,今年6月,我国成功地发起并主办了“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为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作出了有益的贡献。我国正在为承办明年的第48届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年会积极做准备。在社会领域,我国积极参与了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的筹备工作,今年被选为首届筹备委员会主席团5名成员之一。
任重而道远
新的国际形势既给联合国带来了诸多机遇,也使它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在新形势下,广大发展中国家热切希望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某些西方势力却想依仗其实力推行它们的价值观,力图建立一个以它们为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这必然会使世界陷入新的动荡和纷争。在经济领域,由于一些西方国家继续坚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使得南北经济差距越来越大,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也是孕育各种冲突的可怕渊源。联合国如何面对诸如此类的挑战,是对其新的严峻考验。然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只要联合国履行其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就能够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取得更大的成就。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安哥拉结束内战迎来和平
  徐德文
1991年,久经战乱的安哥拉迎来了和平。在这一年中,打了16年内战的安哥拉敌对两派,签订了和平协议。此后,协议的各项规定也得以逐步实施,为安哥拉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创造了有利条件。国际社会欢迎安哥拉出现的和平新局面,认为1991年是安哥拉历史发生重大转折的一年。
安哥拉和平曙光的出现,是由多种内外因素促成的。但主要的因素是人心思和,不愿打仗。安哥拉长期内战使30万人丧生,百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达百亿美元,因此,“要和平,不要战争”成了安哥拉各族人民共同的心声。这就促使交战双方不能不考虑这一现实问题,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了16年,谁也没有打赢,如果再坚持打下去,又能有什么结果?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能真正实现安哥拉问题的政治解决。
其次,美、苏两国从过去各支持一派转为支持葡萄牙政府出面参与和谈,并从中斡旋;非洲国家为促成安哥拉和谈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国也积极参与了安哥拉的和平进程。正是在这些内外因素的推动下,安哥拉政府和争取安哥拉彻底独立全国联盟(简称安盟)在今年2月举行的第六轮会谈中相互作出了让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安政府承认安盟作为一个政党在停火后自由展开活动,安盟承认在大选前的过渡期由现政府领导和管理,它不要求在这期间分享权力。在4月举行的第七轮谈判中双方又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双方在联合国监督下实行停火;双方军队整编,组建新的军队;1992年9月至11月举行大选;成立“联合政治、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停火至大选期间所有的政治和军事问题。这次谈判结束后,5月31日安哥拉总统多斯桑托斯和安盟主席萨文比一起来到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共同在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协议上签字,同时宣告内战结束,协议立即生效。
这次和平协议签署后,获得有关各方的大力支持。美苏两国决定在停火后停止向两派运送武器,古巴政府提前36天撤出驻扎在安哥拉的5万名军队;监督和平协议执行情况的联合国核查团已进驻安哥拉;多斯桑托斯总统与安盟主席萨文比在首都罗安达,共同商议在执行和平协议方面的问题;“政治、军事联合委员会”已开始工作,双方军队已按指定地点集合等待整编,双方组成的排雷小组已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进行排雷……这一切表明由于有关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和平协议得以实施,从而使安哥拉和平进程能够顺利发展。
由于安哥拉实现了和平,过去因战乱而外逃的安哥拉难民陆续返回家乡,厂矿重新开工,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经济生活也开始活跃起来,因内战而遭破坏的安哥拉运输大动脉——本格拉大铁路正在修复,安哥拉人民为能在和平环境中建设自己的国家而感到由衷的喜悦。
安哥拉从战乱走向和平,不仅有利于这个国家的重建,也会推动南部非洲的局势继续朝缓和的方向发展。对本地区另一个葡语国家——莫桑比克的和平进程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南斯拉夫:冲突分裂的1991
本报记者 严正
1991年是南斯拉夫走向分裂、冲突的一年,持续了5个多月的无情战火已经吞噬了数百亿美元的财富,上万人付出了生命;造成了40多万背井离乡的难民;战火还破坏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重要设施,使整个南斯拉夫经济面临严重困难。据统计,今年南的社会生产要比去年减少30%,通货膨胀率达247%,国际收支赤字20多亿美元,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
南斯拉夫分裂和冲突是在南共联盟解体,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诸多矛盾发展基础上演变而成的,尤其是关于未来国家体制之争、领土之争和边境之争,两种抉择尖锐对立,最后发展到诉诸战争。
为了实现所谓的民族自决权,从去年年底至今年11月,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和马其顿3个共和国先后举行全民投票,并根据其结果宣布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还通过宪法程序已经或正在完成分离出南斯拉夫联邦的过程。波黑共和国占居民总数58%的穆斯林族和克罗地亚族的议员也于今年10月15日通过了《关于确定自己的共和国为独立自主的主权共和国的备忘录》。它们都表示原则接受欧共体海牙和会提出的协议方案,彼此间组成主权共和国的松散联盟,即“自由的联合体”。
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以及位于其它共和国境内、主要是克罗地亚和波黑共和国的塞族居民决定继续生活在共同国家,即未来的南斯拉夫联邦内,并认为这个新的共同国家应是目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继承者。
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以及广大塞族居民认为:南斯拉夫是已经存在70多年的主权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积极的成员国之一,在全世界和不结盟运动中享有崇高威望,因此任何国际讲坛甚至它的政府和领导人都无权取消它的存在,只有建立这个国家的南斯拉夫人民才能通过全民投票对它的命运作出决定;塞尔维亚民族是南斯拉夫最大的一个主体民族,根据各民族享有的自决权,它也有权继续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国家里而不愿成为某个分裂出去的共和国的少数民族,愿意留在南斯拉夫内的居民占南目前人口的50%以上,这种抉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障;南斯拉夫原各共和国虽有自决权,但不是主权国家,更不是国际法主体,彼此间的边界仅是一个联邦国家内的行政划分线,而不是正式的边界,当某些共和国分裂出去时,这些内部边界必然要变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去年以来,塞族居民先后在克罗地亚和波黑共和国自行建立了一些自治区,它们建立起自己的政府机构,只采用南联邦、塞共和国的宪法和自己制定的法律,实际上都已成为脱离了母体共和国的独立政治经济实体。12月19日,克罗地亚境内的部分塞族居民又宣布建立塞尔维亚克拉伊纳共和国。波黑共和国的塞族议员还建立了自己的人民议会,并于今年11月10日组织塞族居民全民投票,表达生活在共同国家的意志,马其顿的塞族居民也提出只有留在南斯拉夫内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从今年8月12日开始,塞尔维亚、黑山共和国的领导、波黑共和国的塞族领导以及克罗地亚塞族自治区领导、南人民军领导还多次举行了维护南斯拉夫的多边或双边协商会议,并开始采取统一的行动。对于塞族居民的自治活动,克罗地亚共和国代表、南联邦主席团主席梅西奇和克总统图季曼等人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只有各共和国或各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享有民族自决权和分离权;非主体民族,如克境内塞族居民占多数的地区可享有自治权,但不能分离出克罗地亚共和国;南宪法规定的各共和国的内部边界也是不可变动的。为了“捍卫自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克武装力量与塞族武装和原先曾保持中立的人民军部队之间终于爆发了激烈的武装冲突,至今仍未停止。
南斯拉夫的分裂和武装冲突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欧共体和欧安会等有关机制不断举行紧急会议,发表声明和宣言,并三番五次地派出代表团和观察员到南斡旋、调解;主持召开了讨论南斯拉夫前途的海牙国际和会;联合国安理会也作出决议,呼吁南冲突各方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我国政府代表也多次表示希望南通过自己的内部协商结束冲突,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稳定。在外界的帮助下,南有关方面先后达成了14项停火协议。但是国际上的各种努力和国内谈判都未能解决引起南分裂的冲突的实质问题,因此克境内的战火不但没有熄灭,而且已出现了蔓延到其它共和国的危险。同时,国际上承认斯、克独立的趋势也在发展。
最近南冲突各方都表示愿意接受联合国派驻和平部队,但是他们对可能派遣的和平部队部署在何处意见对立。塞共和国领导认为应部署在克境内塞族居民区的边界上;而克领导坚持和平部队应部署在克共和国与塞和波黑共和国的交界线上;其分歧的实质仍是塞族居民区的归属问题。看来,南斯拉夫围绕国家体制的矛盾和冲突短期内难以解决;它有可能演变为长期的领土之争、边界之争。


第7版(国际)
专栏:年终专稿

9月25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部长级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南斯拉夫局势的决议。
新华社记者 刘心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