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经济)
专栏:

  造就一批新的水利“巨人”
本报评论员
国家已决定“八五”期间投资近百亿元,兴建和续建淮河、太湖流域28项大型骨干水利工程。黄河和长江上的有关大型骨干工程,有的已经开工,有的正在积极筹备。一批新的水利“巨人”,将陆续崛起。
治国兴邦需治水,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占有量却排在第88位。降水量在地区上分布不均,东南部多,西北部少;在时间上也分布不均,多集中在7至9月份,年际变化也很大,丰水年和枯水年相差悬殊,加上多山的特殊地形地貌,很容易形成洪涝、干旱灾害。特别是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大江大河,在旧时代给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水来受淹,水过遭旱。新中国成立以前,尽管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带领民众修建了不少颇有名气的水利工程,但终因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局限,人民一直未能摆脱受制于水的厄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代人治理大江大河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个时期,我国都集中力量,修建一批治理江河的骨干工程。其中包括黄河干流上的三门峡等8座水利枢纽,长江支流上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和干流上的葛洲坝水利枢纽,等等。这些大型骨干工程像一尊尊巨人屹立在大江大河之上,在调蓄江河洪水、防灾减灾,发电、灌溉及其他综合开发方面发挥了无以替代的巨大作用。40年间,我们在治理大江大河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但是,与实际需要相比,目前我国主要江河控制性的骨干工程仍然不足,防洪基础设施还比较落后,防洪标准也偏低。我国1/2的人口,1/3的耕地和主要商品粮棉基地,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2/3的地区和发达城市,还未彻底摆脱大江大河洪水的威胁。像黄河下游、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地段,一旦溃堤,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从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加深对大江大河治理重要性的认识。要有紧迫感,抓紧对大江大河的治理。这件事不办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发展就得不到保障。
对大江大河,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修建大型骨干控制工程是其中最关键一环。大水必由大工程来管束,这个道理是不言自明的。骨干工程投资大、工期长,建成后直接影响多地区、多部门的发展,属于社会的基础设施。因此,它们一般都是由国家直接安排、组织建设的重点项目。为了人民的长远和根本利益,在一段时间内集中一定力量,确保这些重点是完全必要的。各地区、各行业都应该自觉服从全局,主动献策出力,甚至牺牲一些局部利益。
加快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也是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中小水利工程的作用。目前正在发挥作用的大型工程,大都建于五六十年代,近年建的不多。这一不足,已经在今年的洪涝灾害中显现出来。沿淮、太湖周边地区大片沟渠配套的高产农田,今夏尽被水淹,工程毁坏严重。这说明,没有足够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作为后盾,在大洪大涝面前,中小工程连保全都不容易,更谈不上发挥作用了。
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因其大,更需认真对待,确保建设好。要认真吸取建国40多年来,建设大型工程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努力做到科学决策,科学施工。首先要努力做好工程的基础工作,认真搞好工程设计。要严格按规定的基建程序办事,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工程施工。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跟上国际科技发展步伐,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新科技、新工艺,以保证工程发挥最佳效益。
在努力搞好新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现有工程的配套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不能走“重建、轻管”的老路。只有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并重、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并重,水利设施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


第2版(经济)
专栏:

  甩掉包袱 迎风击浪
——我国内地以新的姿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新华社记者 郭献文 张松青
自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后,奔腾不息的开放浪潮在沿海地区涤荡了传统产品经济的弊端,带来了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如今,当开放浪潮从广东翻越南岭,从浦东贯通长江,横跨我国内陆腹地向纵深推进时,内地也开始走出最初的困惑与责怨,以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和机遇。
湖南,与开放前沿广东一岭相隔。前几年,面对来自岭南一次又一次开放浪潮和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基本处于被动应付状态。从1985年前后的“生猪大战”,1988年对广东实行粮食禁运,到曾经鼎盛一时的郴州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由热变冷。当地虽然避开了一时的风险,但在市场发育、体制转换和经济发展上与广东的差距却愈拉愈大。改革开放前湘粤两省经济发展水平差不多,现在广东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出湖南1倍。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与沿海的邻省山东相比,反差也十分明显。两省不仅人口、原来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自然条件也相似,可近10年山东的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却比河南高出2.5个百分点。
内地背负着传统产品经济旧体制、旧观念的沉重包袱,比起某些沿海地区来,在开放过程中注定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经受更深的痛苦。但封闭保守只能导致越来越被动,只有咬紧牙关主动开放,才有可能最终带来发展与繁荣。学习沿海经验、总结自身经验教训,内地越来越多的决策者和经济界人士形成了新的共识。
今年,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再次南下广东考察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前一时期被省各部门以各种理由悄悄收回的改革开放自主权和优惠政策,经过补充完善重新放给郴州地区,一度冷清的改革开放过渡试验区又活跃起来。
“我们已经错过几次机会,这次再也不能坐失良机了”。地处长江中游的武汉市负责人道出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最近十年间,武汉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日益下滑,主要综合经济指标由10大城市的正数3—4位降为倒数3—4位。
武汉人决心加快对内对外双向开放,重振昔日雄风。建于东湖之滨的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今年以来软硬环境日趋完善,成为外商和外地投资的新热点。目前20多家科技型“三资”企业和百余家内联企业已在这里拔地而起。武汉港被批准直接对外轮开放后,配套的深水货运码头和两个保税区正抓紧建设、筹办。
对地理条件远不如沿海的内地来说,不可能完全照搬沿海一些地区主要靠引进增量开发发展的经验。如今内地经济界人士在开放热中已透出成熟的冷静。人们更多的注意力开始转向如何借鉴沿海开放改革经验,加速转变观念和机制,搞活现有国营大中型企业这个内地最现实的优势,也是最大的难点上。在全国出了名的郑州亚细亚商场,是一个由三家企业合股兴办的新型股份制企业,既无通常的行政级别,也无主管“婆婆”,招聘的总经理上对董事会负责,下对企业经营管理全权负责。责权利结合的新机制使它迸发出旺盛活力。开业不久,营业额和经济效益就赶上或越过了郑州的其他六大商场。从亚细亚商场受到启示,河南省有关部门正酝酿制订按商品经济规律组建新型股份制企业的有关政策。
开放不能拿新瓶装老酒。武汉市市长助理张代重说,不触动党政部门对企业的管理权限,不割断企业对政府的依附关系,新机制就难以形成。为此,武汉市已决定先推出10家基础素质好的国营企业,参照对“三资”企业的管理办法,放开手脚让其到市场竞争中去求生存、求发展。在四川、河南等内地省份这类试点也正在铺开。


第2版(经济)
专栏:

  洪来能排水 旱至可提灌
江都枢纽发挥巨大效益
本报讯 记者蒋亚平报道:经过今年洪涝灾害的严峻考验,江苏里下河地区农民深切地认识了一位水利“功臣”的巨大作用,它就是被人们称为“救命闸”、“救命站”的江都排灌站。
建于60年代的江都排灌站,是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今年夏季,里下河地区暴雨倾盆,雨量超过了1954年,被称为“锅底”的兴化县最高水位达3.34米,比1954年还高出0.26米。江都排灌站4个抽水站,33个机组,以每秒钟排涝水473立方米的速度,连续工作68天,向长江排出涝水27亿立方米,直至兴化县水位降至1.4米,大面积受涝地区才补种了一季庄稼。
资料显示,除开正常年景的排涝灌溉外,这是江都排灌站第三次在特大洪涝灾害中立下殊功。1978年,江苏遇特大干旱,淮水断流,洪泽湖干涸,江都排灌站连续开机222天,从长江抽送江水63亿立方米,自流引江水48亿立方米,相当于三四个洪泽湖的正常蓄水量,保证了这个地区1000多万亩农田的灌溉。今年汛期,118孔大闸门全部开启到顶,最大泄洪量达每秒1.12万立方米,至10月份,共排水520亿立方米,相当于把17个洪泽湖的有效库容洪水送进了长江。
江都水利工程建成20多年,已成为整个苏北地区的农业生产甚至整个经济发展的“稳压器”。素有“锅底洼”之称的里下河地区,面积达18000平方公里,历史上非旱即涝,年年有灾。自江都水利工程建成后,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区多灾低产的面貌。如今基本上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常年丰收。另一直接受益的徐州、淮阴地区,以前水稻面积不足200万亩。江都水利工程建成后,通过引江济淮,淮水北调,水源有了保证,灌溉面积已发展到1000多万亩。淮阴市的旱谷亩产以前只有100多公斤,现在达400多公斤,成为江苏省产粮最多的地区之一。


第2版(经济)
专栏:

  百家企业厂长经理在京呼吁
让国产精品称雄市场
本报北京12月23日讯 增强国产精品的竞争力,让国产精品称雄市场,百家企业厂长、经理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由本报和经济日报等7家新闻单位举办的“如何让国产精品称雄市场”座谈会今天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百家企业厂长、经理共聚一堂,探讨发展民族工业大计。
改革开放以来,国产消费品品种增加,质量提高,涌现了一大批受消费者欢迎的精品,但是,也有不少精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些厂长、经理提出要为国产精品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名牌产品行为,保护企业合法权益;打击走私活动,保护国产精品市场。同时,要加强舆论宣传,提倡国货意识。
厂长、经理们认为让国产精品称雄市场,关键是把企业推向市场。
国务院生产办公室副主任赵维臣出席了座谈会。
                          (景言)


第2版(经济)
专栏:

  摆脱森林资源枯竭的困境
乌尔其汉林业局向深加工要效益
本报讯 内蒙古乌尔其汉林业局变“靠山吃大木头”为“综合利用,多种经营”,向木材深加工要效益,为林区摆脱森林资源枯竭的困境闯出了一条新路。1991年,这个局仅木材深加工增值效益就达1500万元,10年产值、利税翻了10倍,成为全国木材节约代用的先进单位。
乌尔其汉林业局是木材采运老企业,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这个局的经济效益有所下降。为走出困境,从木材深加工求效益,这个局在1982年就投入30多万元资金,建立起劳动服务公司,组织林业局知青开辟财源,以木材剩余为原料大搞小料木材的深加工,以滞销的桦木为原料大力发展短、平、快系列产品,还不断增加投入,扩大生产领域,建起了胶合板厂、卫生筷子厂、雪糕柄厂、地板砖厂。现在产品已达几十个种类,其中旅游菜板已远销欧美等国家。
                     (傲腾 张万才)


第2版(经济)
专栏:

  山西煤矿彩灯漂洋过海
本报讯 山西煤矿工人制作的艺术精品——中国民间艺术彩灯,将漂洋过海赴马来西亚展出。目前,这批重350吨、30组的大型彩灯,已从太原运抵天津港,装入数十个集装箱启程前往吉隆坡。
这批彩灯是山西煤矿工人利用现代化科技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而造就的精品,其中有高达21米的唐代美女造型灯“麻姑献寿”;有气势非凡、表现《红楼梦》108个主要人物的“大观园”彩灯;有大闹龙宫的“哪吒闹海”彩灯;还有反映黄河文化的“黄河婚俗”彩灯等。
这次灯展会设在吉隆坡旅游圣地“绿野仙踪”,占地面积达8平方公里,定于明年1月25日展出。     (王文)


第2版(经济)
专栏:技改短讯

  南京职工技协活动成果斐然
本报讯 记者龚永泉报道:目前,南京已有基层技术协作委员会483个,会员7万余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9300多人,全国劳动模范22人,省劳动模范77人,形成了一支以先进工作者为骨干,能工巧匠和管理干部三结合的群众科技队伍。
近两年半全市职工技协共完成攻关项目4330次,创经济效益7573万元。
两年多来,全市有150万人次参加了技协组织的岗位练兵活动,20万人次参加操作比赛,同时,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460多班次,培训学员2.8万人次。


第2版(经济)
专栏:技改短讯

  滏阳化工厂科技兴厂连上台阶
本报讯 邯郸市滏阳化工厂把科技兴厂、内涵挖潜作为深化企业改革的中心议题,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连年增长,连续三年保持了河北省利税大户的称号。1991年1至11月份完成利税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5%。
这个企业每年在留利中抽出90%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围绕科学兴厂形成了四大资金投向,一是注重新产品开发。二是增加看板操作和现代化通讯设施。三是改造落后工艺。四是增加环保装置。
                 (贾丽荣 杨天富)


第2版(经济)
专栏:技改短讯

  淄博水泥行业微机应用全国领先
本报讯 淄博市36个水泥生产厂把微机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取得了厂容厂貌改观,节能降耗明显,产品产量、质量大幅度提高的好效果。
淄博市是国家批准的地方水泥厂微机应用试点城市。从1989年起,该市先后投入1200多万元资金,用于水泥厂的微机开发利用工作。目前,全市40个重点改造的水泥企业,已有36个采用微机控制生产;水泥生产微机应用工作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把微机应用于生产给企业带来良好效益。全市各厂累计节煤5.2万吨,节电达3200万千瓦时,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张金敖)


第2版(经济)
专栏:技改短讯

  纳爱斯公司致力高深度技术改造
本报讯 浙江纳爱斯香皂实业有限公司依靠自身力量,致力于高深度技术改造,追赶国际先进水平。近两年来取得7项重大技改成果,使企业直接受益达300余万元。
投资少,见效快,是纳爱斯公司技术改造的主要特点。他们只用了一年零一个月,就成功地制造出替代进口的真空干燥设备,总投资比进口同类型号的设备节约160多万元,其性能达到同类进口先进设备水准,稳定率上升0.2%,产量提高120%。革新改造的7个项目中,有一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两项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赵国瑞)


第2版(经济)
专栏:年终捷报

  湖北:加快邮电通信建设
据新华社武汉12月23日电 (实习生姜振宇、记者熊金超)今年以来,湖北省多方筹集资金,加紧邮电通信设施建设,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亿余元。目前,湖北省60%的县级以上城市进入了国内长途自动电话网,42个大中小型城市开通了国际长途直拨业务,整个电话网已开始实现由人工网向自动网、由模拟网向数模兼容和数字网的过渡。


第2版(经济)
专栏:

  简讯
▲本报讯去年曾创合同金额同行业之首的友联国际租赁公司,今年更上一层楼。今年累计租赁合同金额达到一点四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多百分之四十。                   (许青)
▲本报讯 块板型灯具呼吸器日前通过鉴定,并在江苏省无锡县前洲特种炭制品厂投入批量生产。该产品用于各种密闭型工矿用灯、投光灯、路灯等,可有效地吸附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和水蒸气,填补了国内元器件的一项空白。                  (纪扬)
▲本报讯 由冶金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所协助、湖南新化窑炉材料厂研制的JNJCAE—2型镁质高温补炉料,十二月十七日在湖南长沙通过省级鉴定。                 (吴兴华)
▲本报讯 山东省莱州啤酒厂利用法国政府贷款引进的法国诺顿公司啤酒酒糟颗粒饲料加工设备,正式投产,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规定标准。                 (高海洋 王芝希)
▲本报讯 一种适应于面粉、化肥及其它粉状、颗粒状物料进行自动定量称量的专用设备——DGJ—25自动定量包装秤,最近在青岛第二仪器厂研制成功。该产品称量速度快、精度高,操作使用方便。
                       (商名)
▲本报讯 沈阳油脂化学厂生产的“三威牌”超浓缩洗衣粉,最近在全国合成洗涤剂专业会上,白度、色泽、去污力等质量指标被评为首位。今年销量达八千多吨,比去年增长百分之五十以上。
                        (潘洁)
▲本报讯 海南省澄迈县咖啡厂与华南热作“两院”合作研制成功咖啡酒。这种酒以咖啡果肉酿造,属国内首创的产品,使以往咖啡豆加工后白白扔掉的果肉变废为宝。       (杜若原)


第2版(经济)
专栏:年终捷报

  北京:财政收入好于去年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徐仁杰)北京市今年工业效益回升,市场销售稳定增长,经济日趋活跃,头11个月,财政收入达69.5亿元,完成了年度预算的90.3%,比去年同期增长4.1%。今年北京市“三资”企业纳税户增加,使头11个月涉外税收完成10.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6.7%。


第2版(经济)
专栏:年终捷报

  贵州:“十年绿化”首战告捷
据新华社贵阳12月20日电 (记者林勇)自去年9月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十年绿化贵州大地的决定以来,全省共造林450多万亩,超计划20%,合格率为83.6%。全省森林覆盖率已由过去的12.6%提高到14.8%。


第2版(经济)
专栏:年终捷报

  甘肃:成为国际旅游新热点
据新华社兰州12月21日电 (记者王丁)甘肃省正在成为国际旅游新热点,今年以来接待海外游客已逾5万人,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目前,甘肃省旅游部门已与世界上5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长期联系。为了使丝绸之路旅游更具吸引力,他们开办了骑马行、骆驼行、摩托车、滑翔赛等特色的旅游项目。


第2版(经济)
专栏:年终捷报

  山东:电子工业提前完成计划
据新华社济南12月23日电 (记者王良俊、通讯员靖世宽)山东省电子工业优化产品结构,今年全行业生产、销售和利税计划已提前一个月完成。与去年同期相比,1至11月全省电子工业总产值增长32.7%,销售收入增长24%,实现利税增长15%。


第2版(经济)
专栏:

一个处于落后地位、百业待举的小城市,怎样处理好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的关系?湖北省老河口市探索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
小城之路
本报记者 朱剑红
记不清从哪天起,小城来了一批批参观的人,小城人对大小车辆接踵而至的情景已渐渐熟悉。
小城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历经战乱兵燹,古迹已荡然无存。今天,它以城市建设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而闻名遐迩。
它叫老河口,位于鄂西北汉江中游东岸,市区只有12万人,12.6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实的小城。
失去优势后的选择
有位同志回忆道,当初他分到老河口市工作时,提着行李下车,东转西转,却找不着城市。经人指点,方知就在脚下这片破破烂烂的土地上。
解放以来,老河口有过几次发展机遇。由于它扼鄂、豫、川、陕四省交通要衢,水陆交通方便,在历史上又是万商云集的物资集散地,曾有不少大中型企业有意到此地选点落户。但当时人们还认识不到此事对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反而以种种理由拒人千里。
1983年底,老河口市与光化县打破市、县分割的局面,合二为一,小城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但是,30年来,城市建设毫无建树,基础及公用设施严重不足,曾有“小汉口”之称的老河口,与后来居上的周围城市拉开了很大差距。历史的经验使老河口做出了一个明智的选择:狠抓城市建设管理,改善老河口的投资环境,以此作为振兴本地经济的突破口。
没钱有没钱的办法
湖北省一位领导同志参观了出名后的老河口市说,此行消除了他的两个担心。一个担心是,修路建城,会不会落一屁股债?另一个是,城市建设搞上去了,经济是否也能上去?
据老河口市市长樊建国介绍,这第一个担心,也是大多数参观者提出过的问题。
的确,老河口经济基础薄弱,市县合并前长期粮食吃供应、财政靠补贴,家贫,业小。就算后来日子好过一些,一年的城市建设维护费真正可用于城区的才180余万,只够城建部门的人头费和维护费。
没钱有没钱的办法,老河口结合市情采用了各种解决资金的方式:
——文化一条街方式。市政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将方案在电视、报纸上广为宣传,向个人公开出租,并预收租金用于建设。财政未出一分钱,全靠社会各方集资,不到半年就全部建成。现在这里成了优雅热闹的娱乐区;
——沿江路拆迁方式。“谁家的孩子谁抱走”,无论单位、个人都自己动手拆房子,市里适当补贴;
——郭家桥巷方式。此巷主道40多米长,每排房前都有泥土路,这家垫一块,那家垫一块,最后垫得外面比屋里高,下雨倒灌。改建时,市里拿出所需资金的20%,每家各出100元,办事处、居委会再筹一些,不到一个月,就修成了平坦干净的水泥路。目前,老河口市小街巷的道路、排水工程及日常卫生管理大都采用这一民办公助的方式。
诸如此类的办法还有很多,樊市长概括为“5个一点”:上级补一点、财政拿一点、驻市单位帮一点、受益单位筹一点、义务劳动省一点。7年来,城建投资4700多万元,其中上级补助占16.5%,市财政投资29.6%,受益单位占33.6%,义务劳动节资占20%。
至于第二个担心,樊市长回答道,老河口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的突飞猛进是同步的:
到1990年底,全市新建扩建道路43条;供水能力提高5倍;完成的排水工程受益面积占建成区的74%;人均住房面积翻了一番,达到7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5.7%;城市环境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
1984年到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两番,其中工业产值增长了352%,农业产值增长了109%,财政收入增长384%,成为全省县级单位的一颗经济明星。
高高抬起规划龙头
老河口城市建设的另一个特点:紧紧抓住规划的龙头。
一个城市的空间规划,犹如家庭居室的安排,要功能分明,布局合理。老河口有不少历史教训:70年代兴建了一个厂,效益很好,已是骨干企业。但美中不足,大烟囱竖在了市中心,就像炒菜锅支在卧室里;一个公司盖好不久的5层办公楼因为规划不好,修大桥路时不得不拆除,公司领导伤心地哭了一上午……
为了搞好规划,老河口10年中三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超前、适应和指导性能。同时,还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全社会的规划意识。
编制规划并不难,难在保证规划的权威性。老河口几任市长都重视规划,他们办公室的墙上都有一样共同的东西——城市规划图,他们手里的审批项目的笔也都握得同样紧。
老河口近年来连连在省、地城市建设及管理的评比中夺魁,1990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卫生城市,1991年被评为全国城市规划先进单位。
老河口的知名度大了,近几年先后吸引了1000余名各类优秀人才。但他们自己还很清醒:“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最重要的是,把经济搞上去,勿使城市建设的财源枯竭。”


第2版(经济)
专栏:

河北省邢台县化工机械厂生产的手摇玉米脱粒机,畅销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东南亚及非洲。  刘重刚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