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理论)
专栏: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纵横谈

  搞好政治培训 强化工人阶级意识
大连石化公司党委书记 金喜春
李鹏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所作的《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进一步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问题》的讲话中强调:“搞活大中型企业,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真正做到职工当家作主,使每一个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工作。”“要加强职工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和政治素质。”联系我公司近几年的工作实际,我们深切地感到,搞好政治培训,强化工人阶级意识,激发广大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是发挥政治优势,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重要环节。
一、明确历史使命,着眼于青年职工队伍的建设
我公司是一个拥有15000余名职工的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其中35周岁以下的青年职工占70%以上,而且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是生产车间的主体和骨干力量。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不仅直接关系到当前企业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企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通过对1989年那场政治风波产生原因的分析和对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总结与反思,更加深切地感到,不加强教育不行,教育不花气力不行。虽说我公司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获得了许多荣誉称号,“大庆精神”、“三老四严”作风在全体职工中,特别是在老职工中是扎了根的,但这些年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乘隙而入的错误思潮对职工队伍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失落感在抵消着使命感;二是“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在扭曲着向心力;三是雇佣观念在腐蚀着主人翁的意识;四是享乐安逸的风气在淡化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青年滋长起“不管什么主义,有实惠就是好主义”的思想。党委和党政领导分析了这种现状,深感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用社会主义的思想去消除渗进职工头脑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否则他们就接不好社会主义事业的班。特别是在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情况下,作为企业的党组织,如果不把一代又一代的青年教育好,不把接班人的问题解决好,就是放弃了思想武装,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无从谈起。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下决心对全体职工,重点是对青年职工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培训。
二、加强组织领导,区分不同层次,强化系统培训
为了确保培训工作卓有成效,我们从精心组织、周密计划、分层施教、认真讲评等方面作了努力。
为了加强领导,我们专门成立了政治培训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副经理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宣传部、组织部、党校、工会、团委、纪委、党办、教育培训中心、企管处、劳资处、人事处等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培训管理工作。同时,公司各二级单位也相应地成立了领导小组,设专人负责。这样,尽管培训工作人多面广规模大,但由于有了组织领导保证,培训工作却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为了解决教材和师资问题,我们采取上下结合、内外结合的办法,将中央、省、市编撰的教科书、辅导材料作为蓝本,联系本单位实际及职工队伍中所反映出的思想认识问题,重新撰写符合本企业特点的讲课提纲。然后由党校负责,用自己编撰的教材培养小教员,使轮训工作既系统深刻又有很强的针对性,授课效果较好。为了解决工学矛盾的问题,我们通过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生产潜力,实行五班三倒的办法,以整班组为单位轮换抽出来参加培训,既便于管理,又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
分层施教,是取得轮训效果的关键。青年职工中文化程度、政治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及理解接受能力参差不齐,所以轮训不能一刀切、一锅煮。我们在青年工人、1981年以来毕业的大中专生、后备干部等不同层次中,按不同内容施教。对青年工人,我们主要以基本路线、基本国情和近代史、革命史为主要教材,讲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以增强青年工人爱党、爱国、爱厂的政治热情,提高他们当家做主的自觉性。对于青年知识分子,我们着重从批判资产阶级人生观和价值观入手,结合深层思想认识问题,主要学习国际共运史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讲清为什么在中国不能搞议会民主,不能搞多党制的道理,从而使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对青年后备干部,要求更加严格,脱产培训的时间为6个月,学习的内容也较全面和系统,既有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又有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旨在全面提高他们的理论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近几年我公司共培训后备干部143人,使用率达97%。
实践证明,对青年职工实行政治培训是强化工人阶级意识,抵御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腐蚀,调动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社会主义企业继承人的重要方法。几年来,我公司青年职工每年参加脱产政治培训已成为制度。
三、克服一劳永逸思想,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总结几年来政治轮训的经验,我们认为收到的成效还是很大的。
一是青年职工思想政治觉悟普遍有了一定的提高。以往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部分青年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等重大政治问题有许多模糊认识。现据抽样调查,75%的职工轮训前思想中的模糊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解决,增强了社会主义信念。目前,要求入党的人数比轮训前增加了。现在我们的一些车间领导再提起这些青年职工,普遍认为,他们思想政治觉悟提高了一大截儿,关心时事政治,谈论起国家大事“上道了”。
二是主人翁意识有所增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重申要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在企业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有的青年工人讲:“说我们是主人,可我们听到的净是个体户如何,‘精英’们如何,给他们戴红花,发展他们入党,还不是谁有钱谁就是主人吗?”这种说法反映出在一些职工中对主人翁地位有失落感。为此,在政治培训中,我们将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历史责任作为一项重要教育内容。通过教育,许多职工都由衷地感到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在回归。尤其是一线的普通工人,他们普遍反映:让我们参加政治培训本身就是相信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干好本职工作。这种反映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着眼于培养青年职工的必要性。
三是光荣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作为石化战线的一个企业,我们一向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及“三老四严”作风引为自豪。在五、六十年代,这些光荣传统在我们企业里是有相当根基的,可这几年也有些淡化了。通过政治培训,这些光荣传统和作风又回到了企业。目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胸怀全局,为国分忧,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而努力工作等观念已深入人心。
总之,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给广大职工面貌带来了很大变化。全厂职工怀着为社会主义争气,为国营大中型企业争气的高昂士气,眼睛向内,努力建设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先后改造了33套炼油化工生产装置,使我们这个30年代的老厂面貌一新,成为年加工原油能力560万吨、年创利税6亿多元的国家大型骨干企业和我国重要的石油产品出口基地,人均创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改革开放以来,我厂产品质量先后获国家金、银牌15枚,1987年获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奖,1988年被全国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1990年公司石油七厂首批进入国家一级企业,公司被评为“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去年,我公司生产经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全年减利因素达1亿多元,形势严峻。全公司职工开展“企业有困难,我们怎么办?”的大讨论,群情激昂,全年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0103条,创造和节约价值1190万元,并圆满地完成了全年生产任务。今年以来,全厂职工再接再厉,在原油不足的情况下,找米下锅,炼油量增加20多万吨,全年消化减利因素4000多万元,利税总额可望比去年增加3.3%。在中央工作会议号召搞好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精神鼓舞下,我厂职工更加振奋,决心为重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雄风再立新功。


第5版(理论)
专栏:社科书讯

  社科书讯
▲高昆主编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100个“怎么办?”》已由红旗出版社出版。书中提出的问题大都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作者力求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给予解答。
▲叶卫平撰写的《西方“列宁学”研究》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展示了西方“列宁学”的思想起源及主要流派,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等领域批驳了西方“列宁学”对列宁主义的种种歪曲和攻击。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理论部编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发展》一书已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出版。该书立足吸收和概括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新成果,从较深层次上阐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论证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该书内容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学习》节目摘要播出。
▲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社会主义经济与审计监督》一书是研究我国改革开放、计划与市场、价值规律、价格以及审计理论与实践等问题的一部探索性文集。书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及审计工作的许多重要问题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反映了我国审计监督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张中秋撰写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近日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5版(理论)
专栏:县委书记县长工作研究征文

  为乡镇企业注入科技活力
中共江苏省太仓县委书记 周振球
目前,苏南乡镇企业已进入一个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完成这个战略转移的关键在于依靠科技进步。因此,大力提高乡镇企业的科学技术素质是当务之急。
太仓县的乡镇企业走过了十多年时间的发展历程。到一九九○年,全县已形成有一千零九十七家乡镇企业、十一点五万名职工、九点三亿固定资产和八大行业、近二千个品种的规模。这个规模的形成,包含着科技进步的成分,而更多的还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灵活的运行机制。应该说,我们的科学技术根基不深,加上一些乡镇企业领导热衷于“短期效益”,对当今世界激烈的科技竞争缺乏应有的危机感,因而乡镇企业技术低下的固有弱点经常会暴露出来。我们认识到,乡镇企业发展的出路是科技进步,必须在其灵活的机制上注入科技的活力。为此,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企业的技术改造,使科技进步的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推进乡镇企业的技术改造中,我们紧紧围绕产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把发展优势产业和培育优势产品作为我们工作的重点。凡属于出口创汇的、名优特新的、高附加值的拳头产品,我们都进行重点突破,分期分批地对这些企业进行设备、工艺的全面更新,着力引进一些关键性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使之成为科技进步的先行军。对一些基础较好的乡(镇)企业,则有计划地上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吸收新技术成果较快的重点项目,逐步构筑起技术水平层次较高的工业框架。
着力增强科技投入,不断给企业的科技进步提供必要的物质保证。科技进步需要物质保证,不管是新的增加还是旧的改造,都离不开资金投入。搞好科技投入,我们主要从“深化认识、优化投向、强化调控”上下功夫。深化认识,主要是针对某些乡镇企业领导对技改投入存在的怕担风险的畏难心理、小富即安的自满心理,选取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进行解剖对比,使大家认识到科技投入实际是求生存、求发展、求提高的必由之路,从而强化了投入意识,增强了投入的主动性。今年一至八月份全县用于科改的投入已达二点六亿元,而去年全年的投入只有一点五七亿元。实践证明,科改投入的增加有利于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后劲。对于优化投向,我们做到两手抓,一手抓从本地实际出发、扬长避短的“短、平、快、俏”的技术产品和科技项目,另一手抓培育和发展地方经济优势的项目,以形成多方位、多层次的科技产品结构。强化调控,主要是在资金的筹措和项目的审批方面加强领导。
进一步扩大联合,在联合中消化吸收科技进步的养分。我们县紧靠上海、濒临长江出海口,发展外、横、内“三向”联合是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到目前为止,全县兴办“三资”企业五十多家,同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往来,同城市的大企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建立了二百五十多个横向联合体。这些联合体已成为推进科技进步的窗口。在发展“三向”联合中,我们不但注重“硬件”的引入,如项目的开发、设备的引进、销售渠道的利用等;还十分注意“软件”的吸收,如获取国内外先进的科技市场信息以开拓视野,认准目标去改造产品,使自己在国内外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努力造就科技人才,不断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乡镇企业和城市企业相比,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明显匮乏,而这恰恰是科学技术能否注入乡镇企业的关键所在。为此,我们下决心通过内培外引,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科技素质,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管理人才的队伍,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技术水平。现在,全县已建立起县、乡(镇)、企业三级培训基地和网络,从多途径培养各种技术人才。迄今为止,全县获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各类科技人员已达一万二千七百七十人,百名职工拥有科技人员二点七名。这些人才的脱颖而出,为充分发挥各种先进设备的作用,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