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2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呼吁
 工业国应援助发展中国家
新华社维也纳11月18日电 (记者杨焕勤)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四届大会今天在这里开幕,该组织总干事夏松呼吁工业国不要在援助苏联和东欧各国的时候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
今年是工发组织成立25周年,本届会议显得热烈而隆重,来自1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奥地利外交部长莫克代表奥政府向大会致开幕词。
玻利维亚商业部长洛佩斯·科西奥当选为本届大会主席。
以经贸部副部长佟志广为团长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今天的开幕式。
联合国工发组织总干事夏松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减轻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环节,他希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双方建立一种新型的、合理的贸易关系。
联合国工发组织成立于1966年,1985年正式改为联合国专门机构,目前共有154个成员国。中国自1972年起,一直为该组织理事会成员国。本届大会将于11月22日闭幕。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科技展在巴西受欢迎
新华社圣保罗11月18日电 中国科学技术展览会17日晚在巴西最大的工商城市圣保罗结束。在为期7天的展出中,约有数万名巴西观众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展览。
展览会在圣保罗市安涅皮展览中心举行。这次展览是由中国国家科委主办的。来自中国国家科委系统和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所属的127家集团公司、企业和工厂参加了展览,共展出15个大类约2000多件展品,主要有纺织设备、机床、医疗器材、机电产品和轻工业产品等。绝大多数展品为近几年中国在冶金、轻工、纺织、机电工业等领域研制和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
展览会上,中国参展公司与厂家和巴西有关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谈,并与巴西一些商人就进口中国轻工、纺织产品、机械设备达成意向性协议。
这是中、巴1974年建交以来中国首次在巴西举办科学技术展览会。


第7版(国际)
专栏:

  城镇治安缉毒和防止犯罪国际会议开幕
新华社巴黎11月18日电 关于城镇地区治安、缉毒和防止犯罪的第二次国际会议18日在巴黎开幕。来自50个国家和地区的市长、城市学家、法官等共1200人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由城镇治安欧洲本土团体论坛、美国市长会议和加拿大城市联合会联合发起,目的是加强在城镇治安、缉毒和防止犯罪活动方面的国际合作。会议的讨论结果将提交11月21日至23日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关于防止犯罪和刑事司法部长级会议审议。150个国家的内政和司法部长或他们的代表将出席这次部长级会议。
据报道,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犯罪的方式也有新的发展。各类犯罪行为的发案次数已由1975年的3.5亿起增加到1990年的5亿起。青少年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尤其令人忧虑。据统计,在某些国家,青少年罪犯占各类罪犯的比例高达60%到70%。在西方发达国家,青少年首次犯罪的年龄已下降到13岁到14岁。
法国内政部长菲利普·马尔尚在开幕式上说,失业、不稳定、环境的恶化、无知和各种形式的排斥和隔离是犯罪率上升的原因。


第7版(国际)
专栏:

  英国教育面临的难题
陶杰
英国一直是个重视教育的国家,著名的高等学府牛津、剑桥两所大学在世界上有很高的声誉。可是近年来,由于诸多原因,英国教育遇到了越来越大的困难,引起许多有识之士的忧虑。
英国物理研究所所长罗杰·布林—斯托伊尔教授说:“英国的未来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有才干的学生。如果继续像现在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将会陷入优秀科学家短缺的严重困境。”
可是如何让教师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学生呢?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长期困扰英国教育界的老大难问题——教师短缺。英国教师工会人士指出,英国不是没有师资,只不过缺乏愿意当教师的人。据一项民意测验,英国有1/3的教师希望改行,近2/3的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造成这一状况的因素很多,但根本原因在于教师薪金低、待遇不高、负担过重,以及得不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在欧共体国家中,英国教师的工资是最低的。十几年来,英国其他行业薪金平均增长110%,而教师的薪金只增长了56%,这使得这个受人尊敬的职业越来越缺少吸引力,许多长年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被迫改行,另谋他路。
教师队伍削弱,自然影响教育质量。据统计,在西方国家中,英国中学生毕业后接受高等教育或就业后继续进修的人数最少。
英国《独立报》撰文谈到英国的教育时说:“英国教育制度的根本毛病在于,它的目的只是造就少数有良好教育的尖子,而不是培养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这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英国教育存在的另一弊端。
众所周知,英国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按不同等级进行的。从一个小孩子踏进校门开始,按等级挑选的进程就开始了。大多数英国儿童只能进一般学校,只有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才能进入教学条件优良但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因此,有关专家说,这种传统和制度,实际上损害了大多数人的教育。
英国科学促进协会主席克劳斯·莫泽爵士说,英国教育最糟糕的方面是,大多数少年在16岁就离开学校。据调查,在英国有机会升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比例只占15%,为此,克劳斯爵士强调,英国教育现状急需改变,他呼吁政府把90年代定为“英国教育的十年”。
英国教育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经费不足。近年来,由于英国经济发展迟缓,政府财政出现困难,教育拨款受到影响,学校助学金实际数量减少,这自然直接影响到许多正在就读的大学生。据爱丁堡大学学生会统计,该校每8个学生中有1个因支付不起生活费而中途辍学。
为了改变英国教育江河日下的状况,英国社会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全社会重视教育,彻底进行教育制度改革,使教育面向全民,以造就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为此,英国社会近年来兴办了更多的“开放大学”之类的业余学校,使大批因条件限制未能进入正规大学的学生也能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尽管英国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改善教育现状,但由于问题太多,积重难返,要想改善目前的状况,恐怕还需时日。


第7版(国际)
专栏:

  千歌万曲寄真情
新华社记者 冮冶
十一月十六日晚,富丽堂皇的东京艺术剧场座无虚席,一曲“大海啊,我的故乡”揭开了义演音乐会的帷幕。
今年五月至七月,中国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消息牵动了全球中国人的心。在扶桑岛国研修和学习的三十三名中国青年演员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向日本观众献上了这台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为灾区重建登台义演。
蓝蓝的海水闪动着粼粼波光,十二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青年男女手拉手唱起了故乡情。“大海啊,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你的身旁。”
韵味醇厚的民歌民乐,潇洒利落的京剧武打,尤其是那节奏欢快、活泼的《花鼓灯》,动作刚劲、舒展、奔放的《弓舞》、《剑舞》以及那美如彩云、轻柔似水的《飞天女》、《白孔雀》等中国民间舞蹈,让日本观众拍手叫绝。
以陈丽卿、吴晓敏为首的在日中国青年演员们筹划举办的这次东京赈灾义演,得到了中国驻日使馆文化处、新华社东京分社、人民日报东京记者站等驻日机构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同时也得到了日本新闻媒介、日中友好团体以及众多日本民间友好人士的热情帮助。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读卖新闻》、《每日新闻》、《东京新闻》等新闻媒介播放和登载有关这场赈灾义演的消息后,几百个电话打到义演筹委会,两千余张门票销售一空。
一些居住在东京以外的日本友人闻讯后,打电话表示:他们虽不能亲临剧场观看演出,但也要捐上门票钱,向中国灾区人民献上一份心意。
以帮助中国留学生闻名的日本朋友五十岚胜,亲自出人出车,为赈灾义演义务运送道具和乐器。在台前台后,剧场内外,还能看到许许多多中国留学生在为义演奔忙。
义演临近结束时,中国青年演员们一同登上舞台,在鲜花和彩带的簇拥中齐声唱起了《我的祖国》:“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
参加义演的演员们表示,他们要将义演所得约二百五十万日元的微薄收入尽早送往灾区,并希望用这笔钱帮助灾区的某所学校修复被洪水冲毁的校舍,让灾区的孩子们能早日回到课堂。     (新华社东京十一月十七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苏将调整国际列车票价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8日电 苏联交通部副部长布特科18日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从明年年初开始,凡去国外的火车票需用外汇或按卢布对外汇的拍卖比价折算的卢布数额购买。
目前,在苏联国家银行的外汇拍卖会上,1美元相当于75卢布。1张从苏联西部边境城市布列斯特到巴黎的火车票,将上涨到3万卢布(约合400美元)。
今年上半年苏联交通部曾作出过去国外的火车票要用外汇购买的决定,但由于反应强烈而不得不取消。


第7版(国际)
专栏:

  联合国第一委员会强调
 保护南极大陆环境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8日电 联合国第一委员会今天开会,就南极洲问题展开讨论,强调保护这块洁净大陆环境的重要性。
许多发展中国家代表在会上对继续把联合国排斥于南极条约之外表示关注。
南极条约于1961年6月生效。条约规定南极只能用于和平目的,禁止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不能成为国际争端的场所和目标。签约国保证在1991年前冻结它们对南极洲的任何主权要求。
马来西亚代表库沙里指出,南极是人类的共同财产,因此保护南极是人类共同义务。
德国代表认为南极条约是有效的;他表示南极条约组织能解决有关南极的政治、科学和环境问题。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哈雷彗星的彗核含有二氧化三碳
法国天文学家发现,哈雷彗星的彗核含有地球上不存在的一种分子——二氧化三碳,其根据是在彗星的红外线光谱里发现了小小的隆起。
据英国《新科学家》报道,法国巴黎默东天文台的雅克·克罗维索及其同事们,是在对苏联维加Ⅰ号宇宙探测器提供的数据进行研究以后提出上述发现的。这些数据是当哈雷彗星1986年春季靠近太阳时,由维加Ⅰ号探测器所收集的。
地球上并不存在二氧化三碳,因为地球环境里的氧原子的供应通常只足够中和所有碳键的需要。但是,天文学家曾预言,在哈雷的彗核里有可能发现这种原子,并认为它是碳原子和一氧化碳的来源。后来,科学家在哈雷彗星的大气层里探测到了这两种原子。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伽利略”号拍摄到小行星照片
美国“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10月29日首次飞越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名叫加斯珀拉,呈马铃薯状,长约18公里,宽约11公里,高约10公里,距太阳3.3亿公里,距地球4.08亿公里。
美国宇航局最近展出由“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拍摄到的这颗小行星的第一张照片。
照片表明,这颗小行星是一些大行星发生一系列灾难性相撞的幸存者。上面两个最大的陨石坑直径分别约为8.5公里和5.3公里。
(除署名外均为新华社稿)


第7版(国际)
专栏:国际科技

  最大的高空大气层探测卫星
由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9月15日释放的科研卫星是迄今最大的高空大气层探测卫星,其探测重点是平流层,特别是其中的臭氧层。它将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臭氧消耗的原因,进而对人类活动给大气所造成的影响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估。
卫星上面的10台精密仪器将测量平流层风、平流层的化学成分、太阳能和高能粒子以及臭氧层的臭氧浓度和温度。美国宇航局将利用气球和在地面及飞机上的仪器进行辅助测量。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它观察到南极臭氧空洞在秋季形成和消失的情况。
美国宇航局目前利用一颗已在太空运转13年的“云雨”—7号卫星监测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1987年,它曾测出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臭氧浓度下降了45%,1989年又测到同样数字。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说,那颗旧卫星只察看了有关臭氧层的零零碎碎情况,而这颗新卫星将察看到有关臭氧层的各方面情况。 
                       (张文学)


第7版(国际)
专栏:

中国抽纱制品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举行的第60届伊兹密尔国际博览会上颇受青睐。
图为土耳其顾客在选购中国抽纱制品。
新华社记者 郑金发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