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姹紫嫣红“小百花”
钱法成
浙江省第二届戏剧小百花会演最近在杭州揭幕,历时半月。205位来自全省各地的“小百花”候选演员,代表本省越、婺、绍、调腔、甬、姚、瓯、京、话、滑稽等10个剧种,共推出15台178个节目,公演28场,群芳争艳,目不暇接,使观众大过戏瘾。拥有2000座位的两所剧场天天同时开演,戏剧观众持续踊跃,而且越演越热。
“小百花”起因来自1982年的全省第一届戏曲小百花会演。当时,经“文革”摧残后的浙江戏曲事业复苏不久,演员队伍严重青黄不接,为了大胆提拔新人,省文化局决定举办全省戏曲学员会演。几位局领导一起想了个“小百花会演”的名称,比喻学员和小演员是初放的小花,稚嫩却有光彩。第一届“小百花”会演有341名学员和小演员,评出了优秀小百花50名,小百花150名。这些获奖演员深受观众喜爱,一夜出名。
为了发挥“小百花”的优势,振兴浙江的越剧,省里又把近30名获小百花奖的越剧小演员集中到省艺校培训一年后,成立浙江省小百花越剧团,赴香港、上北京,获极大成功,被称为“无名小卒,一鸣惊人”。来自茅盾故乡——桐乡的茅威涛,学小生,扮相俊美,有书卷气,做唱俱佳,3年后即被评为全国梅花奖榜首。来自瑞安市的陶慧敏长得很秀丽,又含蓄内在,几年来成为越剧舞台和影、视三栖演员,电影《红楼梦》的林黛玉和电视剧《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小白菜均由她扮演。昆曲武生林为林一出《界牌关》轰动京华,婺剧花旦陈美兰在婺剧精品《断桥》等戏中的出色表演备受各方赞誉,均获梅花奖殊荣。现在,“小百花”成了优秀青年演员的代名词,全省还出现了6个以“小百花”命名的专业剧团。而且,“小百花”的浪潮还波及全国和海外,越剧“小百花”在欧洲、新加坡和港澳等地都有影响。
参加第二届戏剧“小百花”会演的演员平均年龄21岁,其中表演最突出的是绍兴县小百花越剧团的青年演员。这些绍兴姑娘们,一个个文武双全,英姿焕发,改变了从来越剧能文不能武的状况,大大丰富了表演手段。陈飞、吴凤花、吴素英等优秀青年演员深受观众喜爱。今年国庆前,她们在上海演《陆文龙》连满18场,这次会演又获优秀小百花奖,并在最后评“十佳金艺奖”时捧走了3/10的奖牌。古老剧种新昌调腔培训班的14名学员,平均年龄只有16岁,却异军突起,令人刮目。其中16岁女小生蔡浙飞演《北西厢·请生》的张君瑞温文儒雅,接着却出人意外地演出《挑滑车》,非凡的腿功、大将的风度,激起全场阵阵喝彩。她不但获得优秀小百花奖,还被破格列为“十佳”。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和杭州越剧院一团参演的青年演员,都是省艺术学校越剧班毕业的高材生,周艳、龚利、陈晓红等荣获了优秀小百花奖和“十佳”。观众很高兴地说:享誉海内外的省小百花越剧团后继有人,她们和艺术上走向鼎盛时期的茅威涛等,已形成了小百花的梯队。


第8版(副刊)
专栏:

  风流人物的神韵
南振中
杨武敏的摄影画册《风流人物》集出版了。这些照片是他近十年间为科学家、艺术家、工人和战士拍摄的。一张张形神各异的人物照片,组成了一代风流人物的群像。这些照片有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不仅“形真”,而且“神似”。
当我翻阅这些有鲜明性格特征的人物照片时,不禁联想起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同著名画家巴拉苏斯的一段对话。苏格拉底问巴拉苏斯在绘画里是否描绘人的心境,描绘人的精神方面的特质。巴拉苏斯最初的回答是:“那怎么可能呢”。可是,苏格拉底终于说服了巴拉苏斯,使他相信艺术不但可以摹仿美的形象,而且可以摹仿美的性格。我认为,杨武敏人像摄影的可贵之处就是善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再现人物的“美的性格”。《好爷爷——儿童文学家叶君健》,是杨武敏到叶君健家里采访时抓拍的。叶君健的小孙女在书房里缠着爷爷玩,叶夫人叫小孙女回卧室睡觉。小孙女突然扑到叶君健怀里,亲吻着,说:“好爷爷,再见!”这张照片,把儿童文学家叶君健对儿童真切的爱形象地揭示出来了。
人物的性格要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和情节来表现,而这些动作、表情和情节无论多么复杂,到了画面上,只能有一个“瞬间表现”。抓住了“典型瞬间”,照片就耐人寻味;抓不住“典型瞬间”,照片就平淡无奇。为了捕捉“典型瞬间”,杨武敏有时要下很大的功夫。《华罗庚扇面记瞬思》的构思和拍摄过程,就足以说明抓取“典型瞬间”的艰难。
杨武敏与华罗庚相识多年。华罗庚有着惊人的思维能力,无论在旅途中,还是饭前会后,凡能利用的零星时间,他都用来思考问题,一有所得,立即动笔。他身边的烟盒、请柬、信封,常常被用来记录思索的成果。杨武敏在随华罗庚采访的日子里,曾多次想揭示这种勤奋拚搏的治学精神,但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未能如愿。一九八五年六月一日,华罗庚赴日访问前夕,到北京科学会堂出席中国电子计算机学会成立大会。会后,华罗庚在小花园的长椅上休息。忽然,他拿出一把扇子,在上面记下数论方面的问题。杨武敏敏锐地发现了这个典型情节,立即用长镜头拍了下来。这就是华罗庚教授生前在国内留下的最后的典型的一瞬。


第8版(副刊)
专栏:

  构思精巧 寓意深长
 ——评姚剧《强盗与尼姑》
王文章
由民间说唱艺术衍变发展起来的姚剧,作为祖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个地方剧种,以表演朴实风趣,唱腔流畅清新而深受宁波、绍兴一带观众喜爱。在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之际,浙江省余姚市姚剧团赴京演出的新编近代历史剧《强盗与尼姑》,使首都观众一睹姚剧的舞台艺术风采。这个戏艺术地再现了辛亥革命大潮中,被孙中山先生誉为“东南一英杰”的王金发,从率军进入绍兴任都督到被捕牺牲的经历。剧作构思精巧,情节生动,观后发人深思。
《强盗与尼姑》所表现的故事,鲁迅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曾经提到过。绍兴都督王金发捉住了杀害光复军领袖秋瑾的谋主——绍兴大地主章介眉,本来要杀章以替秋瑾报仇的,然而终于又将那章介眉释放了。“但等到二次革命失败后,王金发却被袁世凯的走狗枪决了,与有力的是他所释放的杀过秋瑾的谋主”。把近代严肃的历史题材和真实的历史人物搬上舞台,往往容易流于平直。但《强盗与尼姑》的作者在把握大的历史和人物真实的前提下,根据王金发做过“强盗”和其夫人住过庵堂的史实,推衍出一段王金发与沈月娥曲折动人、悲欢聚散的爱情传奇,作为贯穿全剧的主线,在爱情纠葛中把政治斗争扭结进来,使戏情节丰富,引人入胜。戏的开端就有很强烈的戏剧性。微服私访自称“夏少爷”的王金发,搭救了被假王金发侵扰的“绣花西施”沈月娥,二人遂有爱意。恰好沈月娥堂房叔公章介眉为笼络王金发,间接威逼其与之成亲。沈月娥不知“夏少爷”就是真王金发而决意抗婚,一旦与之成亲的竟是真王金发时,既出台上沈月娥意料,也出台下观众意料。继之王金发诱捕了杀害秋瑾的谋主章介眉,沈月娥向丈夫求情释放叔公,得到应允;后来王金发被捉,沈月娥又向叔公求情释放丈夫,却加速了王金发走上断头台。这种强烈对比,加强了剧作意蕴的深刻性,使王金发的妥协和章介眉的毒辣,更加发人深思。戏中对王金发这个人物没有作简单化的表现,而是通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系列矛盾冲突,揭示人物的悲剧命运。特别是戏中揭示了王金发面对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内心情感世界引起的回应。他放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其“只打猛虎,不打落水狗”是重要的思想根源。由此导致的王金发的死,不只是他个人的悲剧,实际上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妥协性的必然结局。《强盗与尼姑》在结构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中,把鲁迅痛打“落水狗”的主张作为全剧的思想支撑点,无疑加强了该剧主题意义的深刻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台戏的演员阵容整齐。演员们注重从精神气质上把握人物,表现人物复杂感情变化分寸准确,毫无拘谨造作之感。作为一个县级剧团,这些演员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不容易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车过灞桥
叶公觉
濛濛细雨中,我在西安车站广场上了旅游车。往东行约10里,突然见一条白色的中国古典风格的石桥,横跨在宽阔的河流之上。远看去如一条白玉腰带,玲珑地扣在河水柔软的腰间。在濛濛雨雾中,又宛若一条通往仙境的玉带桥!
我急忙在旅游图上按图索骥:啊,这就是有名的灞桥!春秋时期秦穆公欲彰霸业,改滋水为灞水,水上之桥,便叫灞桥。
灞桥历经二千年,重修无数次。有人说,如今这条白石灞桥是隋文帝开皇三年造的。也有人说,这是唐朝尉迟敬德造的,大石条还是从终南山上开凿来的。但我只知道,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造的。那400多根桥柱,圆石排垒,异常坚固;那十二孔桥洞,跨度不同,使人想起有名的“赵州桥”;那白石栏杆古色古香,图案简洁,雍容大度;那桥面宽阔平坦,车行平稳。今天,我们的汽车就从这古意悠悠的灞桥上驰过。当车行桥上时,我一边看着从两边匆匆闪过的白石栏杆,一边在心里闪过一个个历史的镜头:
秦朝时,王翦伐荆,秦始皇亲自送他到灞桥;
西汉元年十月,沛公刘邦就是从灞桥上西入咸阳;
汉时灞桥上设有稽查亭,检查来往行人,大将李广和一随从夜经灞桥亭,未带路凭,被灞陵尉喝住,不许夜行,身为将军的李广也只得在亭下住宿一夜,天明才得过桥;
唐时杨贵妃到华清池去洗澡,龙舆凤辇,就从这条桥上过去;
抗战初期西安事变时,两排爱国学生平躺在灞桥上,挡住张学良从华清池开往西安城的小汽车,非要他当众表明抗战心迹,不然宁可被汽车压死在灞桥上……
灞桥,记下了中华古国的多少英雄业绩!刻下了神州大地上多少风云变幻!
汽车在灞桥上缓缓驰过,我忽见灞桥堍、灞水边,古柳婆娑,新柳披翠,绿云匝地,在濛濛雨雾中更显得水灵灵的,似烟似雾,笼碧合翠,意境幽然。
我的心头忽然飘过一句有名的词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灞桥折柳赠别,是古时习俗。如今的灞桥边,杨柳依旧,翠色喜人。人们已无古人惜别的悲伤之情。在辛勤劳动之余,来古都长安旅游,来灞桥寻觅烟柳佳景,这真是人们的赏心乐事呀!如今,也无人折柳赠别了,因为铁马飞鹰、电报电话已把时空拉近。现在无论在祖国的哪个角落,可以说是朝发夕至,人们有的是漫游祖国大地的欢欣,何来愁绪如柳丝缠绕呢!
车过灞桥,载着一车历史的沉思,载着一车今日的欢笑……


第8版(副刊)
专栏:艺文短波

  艺文短波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单位发起并承办的“国际减灾十年艺术系列‘九一纪念演出’”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港台演艺界同仁同台献艺,表达了防灾减灾、造福人类的共同心愿。 
 (晓渡)
△山西晋城矿务局声乐培训班近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汇报演出。来自七个省、市、自治区和晋城矿务局的学员,经过四个月的专家培训,演唱水平有明显提高,受到观众好评。 (李治) 
△由解放军报等单位主办的电视专题片《国魂》观后感征文活动日前结束,共评出获奖作品十六篇。 (文讯)
△戴亚笛子独奏音乐会近日在北京音乐厅举行。戴亚在浙江从师于赵松庭先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后又师从曾永清先生,他的笛子演奏风格基于南派的典雅、华丽,又融入了北派的高亢、激昂,在继承民族音乐传统风格的基础上,又使竹笛这一古老的乐器的演奏技巧有新的发展。
  (文一)
△徐竹影诗集《拾起一派希望》已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收进这本诗集的近百首诗作,都是作者近十年的作品。诗中写人记事,描景咏物,寄言抒怀,或感于时事,或感于亲身经历,给人以启迪。 (艺文)


第8版(副刊)
专栏:

好爷爷——儿童文学家叶君健
杨武敏摄


第8版(副刊)
专栏:

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像(雕塑)
曹崇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