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13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我代表在联大一委员会上指出
 应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
新华社联合国11月11日电 (记者杨跃华)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金永健今天在第46届联大社会、人道和文化问题委员会讨论难民问题时发言指出,只有消除产生难民的根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
金永健说,在过去一年里,尽管国际社会,特别是联合国难民署为解决难民问题进行了多方努力,世界难民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不少原有难民问题尚未解决,新的难民又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致使世界难民总数又有大量增加,目前已高达1700多万人。这一严峻的现实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的深切关注和忧虑。
他认为,目前难民问题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有三点十分突出,即范围广、人数多、持续时间长。例如仅阿富汗难民人数就高达500多万,而非洲难民、巴勒斯坦难民等问题已持续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得不到解决。
金永健表示,解决难民问题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提供人道主义救助,二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这是中国所坚持的一贯立场。他说,难民问题是战乱冲突和动乱的产物。从当今世界难民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大批难民是地区热点问题和来自外部的武装侵略和内部的武装冲突等原因造成的。
他指出,促进国家间根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睦相处,建立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从根本上解决难民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7版(国际)
专栏:

  拉美经济体系常任秘书表示
 争取实现拉美地区内自由贸易
新华社加拉加斯11月11日电 拉美经济体系常任秘书阿里奥拉11日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市发表讲话,希望拉美国家加紧努力,争取在1996年实现地区内自由贸易的目标。
阿里奥拉是在第23届伊比利亚—美洲商会协会大会开幕式上提出上述目标的。总部设在加拉加斯的拉美经济体系在此间公布了他的讲话。
阿里奥拉在讲话中强调,拉美地区内的自由贸易应在小地区一体化的基础上实现。
近一年多来,拉美小地区经济一体化取得了进展。安第斯集团5国已达成协议,将在1991年底以前建立自由贸易区;中美洲5国决定恢复原有的中美洲共同市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和巴拉圭决定在1994年底以前建立南锥体共同市场;墨西哥、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3国集团也在为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谈判。
阿里奥拉指出,拉美一体化协会在实现小地区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将起指导和促进作用。他要求伊比利亚一美洲商会协会同拉美一体化协会和拉美经济体系交流经验,以便更好地推动拉美一体化进程。


第7版(国际)
专栏:

  孟加拉国服装出口增加
本报记者 任毓骏
近年来,孟加拉国服装出口有较大幅度增加。一九九○至一九九一财政年度尽管国内发生多起停工停产事件,服装出口值仍达三百三十亿塔卡(三十一点二五塔卡约合一美元),比原计划超额百分之十。今年四五月份的风雨灾害,使许多服装加工厂被淹,大批原料受损,但凭着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勤劳智慧,工厂灾后不久就恢复了生产。据孟加拉国服装生产与出口协会的专家统计,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二财政年度全国服装出口额可达四百多亿塔卡,创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
孟加拉国具有丰富的纺织资源,黄麻是孟加拉国的“国宝”,产量和出口都占世界第一位。孟加拉国还盛产优质棉花,近年来又大力发展蚕丝业。由于孟加拉国生产的服装多以棉、麻、丝等为原料,因而在西方受欢迎,每年都接到欧洲国家的大量订单。
近年来,孟加拉国的国营和私营服装业都发展迅速,在沿海的几个出口加工区中,建起了许多合资服装企业,这些合资企业在出口创汇方面正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些技术和设备都较先进的服装厂中,有的用本国原料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高档服装,有的搞来料加工,按照订单要求生产新潮时装。这些厂家的产品都很走俏。
孟加拉国服装生产与出口协会主席穆罕默德·哈森先生认为,孟加拉国已拥有一批服装设计师和熟练工人,又有廉价劳动力和优质原料,为大力发展服装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今后如能在资金和设备上得到政府的支持,技术上不断求新,孟加拉国将在本世纪末或下世纪初成为世界服装出口大国之一。


第7版(国际)
专栏:

  亚行向我国提供贷款
新华社马尼拉11月12日电 亚洲开发银行今天在马尼拉宣布,该行将向中国发放1.0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项化纤工程。
与此同时,亚行还同意拨给该项目50万美元赠款,用于技术帮助。


第7版(国际)
专栏:

  乌拉圭回合谈判可望近期恢复
据新华社日内瓦11月11日电 据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秘书处发言人11日宣布,被称为“乌拉圭回合”的第8轮全球多边贸易谈判7个谈判小组的主席,在上周对各小组的工作进行了综合评估后于11日恢复活动。
这位发言人说,各谈判小组主席今后将分头与有关各方磋商,以期在今年年底之前达成一项“均衡的协议”。谈判的最高机构——贸易谈判委员会随时都可以举行会议。这意味着乌拉圭回合谈判可望在近期内正式恢复。


第7版(国际)
专栏:

  马德里治理垃圾有成效
据西班牙《国家报》报道:近年来,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在治理垃圾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以前,由于人们对垃圾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在马德里市及其所在的省,随便倾倒垃圾的现象十分普遍。尤为严重的是,某些单位和个人随意倾倒有害有毒的工业垃圾,使之变成了威胁群众生命安全的“危险化学反应堆”、“定时炸弹”。
自1989年以来,马德里省环保部门采取了“向垃圾开战”的一系列措施:一、制定环境保护法,治理垃圾,违者罚款;此外,环保部门还与有关单位签定环保协议,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二、环保部门经常通过传播媒介向公众进行环保常识和良好行为教育,并动员群众与环保部门配合,共同搞好环保工作。环保部门还设立了“绿色”电话,为群众检举破坏环保法的行为提供方便。三、增设封闭式垃圾站和垃圾箱。3个大型垃圾站已动工兴建,另外7个正进行可行性研究。四、增设垃圾分类箱,方便废品回收。仅去年一年,马德里省所属的178个区,新增的垃圾分类箱近1400个,其中,玻璃回收达3800吨。五、引进处理垃圾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回收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齐书学编译)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佩克石油产量上升
新华社尼科西亚十一月十一日电 据《中东经济研究》十一日报道,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十月份的石油平均日产量达二千三百八十五万桶,比其确定的第四季度的平均日产二千三百六十五万桶的限额高出二十万桶。
同九月份相比,十月份阿联酋和伊朗的石油平均日产量分别增加了十万桶和六万桶,达到二百四十三万桶和三百二十六万桶。


第7版(国际)
专栏:

  德国的贩卖儿童案
本报记者 许宏治
一起国际犯罪集团贩卖儿童案最近在柏林被揭露,成为此间传媒广为报道的新闻。
10月8日夜间,在柏林斯潘道区一处外国难民收容所,一个名叫马特的一岁男孩被人拐走。马特的父母立刻向警方报了案。10月10日,警察在持荷兰护照的可疑人物鲁道维库斯的旅行汽车里找到了马特。汽车里还有一名两岁的女孩。经查,这个女孩就是警察一直在寻找的9月21日在下萨克森州不伦瑞克失踪的那个女孩。警察当场逮捕了几名嫌疑犯。同日,拐骗马特的两名罪犯之一、罗马尼亚人约阿希姆被抓获。他当时正在难民收容所向申请避难的外国人询问,有没有人想卖孩子。
接着,警方又连续发现数起买卖婴幼儿事件,共逮捕嫌疑犯17人。据报道,贩卖儿童的罪犯从申请避难的外国人那里拐骗或购买孩子,然后把他们倒卖掉。一名幼儿的“收购价”最高约1.6万马克,出售价可高达5万至7万马克。
10月14日,警方宣布,这些都是一个大型国际犯罪集团所为,该集团总部在巴黎,总头目可能是44岁的商人约瑟夫·科隆巴。
贩卖儿童案在报上披露后,在德国社会上引起震动。
《柏林日报》报道说,贩卖儿童的交易在德国早已有之。过去德国对这类行为只处以罚款1万马克,人贩子根本不在乎,因为这笔钱在下次交易中就可以赚回来。从1987年起,法律规定对这类罪犯要严加惩处。人们本以为近两年来这种犯罪活动已经得到控制。但此案说明,这种地下交易至今仍十分“兴旺”。
据报道,德国目前约有2万对夫妇想收养孩子。但可供领养的儿童只有7000名,不能满足需要,一些夫妇只好收养外国儿童。收养儿童,包括外国儿童,本可通过合法途径办理。德国红十字会、慈善机构等均可代为物色,但是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且审批手续复杂。于是一些盼子心切的夫妇便企图走捷径,通过非法途径从人贩子那里买孩子。
据专家估计,目前德国收养的外国儿童中,只有1/3是通过合法途径的。其余2/3都是通过非法途径从国外买来的。在一些穷国,一些人为生活所迫养不起孩子,不得不卖儿卖女,这为人贩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有些儿童被收养后命运并不好。一些收养父母在没有孩子时想领养孩子,而领养后发现养育孩子并不如原来想象的那样轻松,于是这些孩子便受到虐待,或者被抛弃,进了孤儿院。
此间报纸认为,德国的“国内儿童交易”有可能发展。德国法律规定未经准许不得堕胎,一些怀了孕但又不想要孩子的妇女感到为难。有些人贩子便在报上登出“您怀孕了吗?我们来帮助您”的广告。他们“帮助”的办法便是出钱“收购”婴儿,然后卖给想要收养孩子的夫妻。
德国妇女和青年部长默克尔在接受《柏林晨邮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在德国杜绝贩卖儿童的现象,居民的配合是决定性的。只有这样,警察才能找到贩卖儿童的罪犯的踪迹。她还希望想收养孩子的夫妇都通过合法途径办理手续。
                      (本报柏林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匠心独运
埃及苏伊士清真寺。
张锡五摄
美国佛罗里达州迪斯尼乐园中的高尔夫球形建筑。
徐玉平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