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91-11-10

1991-11-10新闻联播 文字版

菲律宾报纸发表评论 驳斥西方“人权高于主权”论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菲律宾报纸发表评论<br/>  驳斥西方“人权高于主权”论<br/> 新华社马尼拉11月7日电 菲律宾《世界日报》今天发表评论,驳斥西方的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的论调。<br/> 评论说,西方国家过分关心其他国家的所谓“人权状况”,这是“别有企图”的。这些国家过去以炮舰政策征服落后国家,在炮舰政策因被压迫国家的觉醒而失灵后,它们又以“人权”和“经济制裁”为手段,企图整垮和孤立不听它们话的国家。<br/> 评论指出,按照“人权无国界”之类的主张行事的结果,一些小国弱国即使看到某些大国放肆地侵犯人权,也无力加以制止,而只有那些大国强国对小国弱国以所谓“侵犯人权”的罪名,为所欲为。因此,所谓“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不适用于人权问题”等等,只能成为一些国家借以推行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幌子,其结果是天下大乱。<br/> 评论认为,“干涉内政成为人类战争的最主要原因。经过数千年的互相残杀之后,人类终于觉醒,把不干涉内政视为国际关系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第二次大战后,世局之相对平静,固然得益于美苏之相持不下,但不干涉内政的国际道德观念,也起了相当的作用。”<br/> 评论说:“许多天真的自由主义者,只知有人权,不知有主权,只看到堂而皇之的借口,没有看到其真正的动机,结果使自己的国家成为帝国主义者的牺牲品。”<br/> 评论指出:“人权固然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但为了人权而招致外力干预,等于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我赠蒙首批物资运抵乌兰巴托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我赠蒙首批物资运抵乌兰巴托<br/> 新华社乌兰巴托11月7日电 (记者巴塔尔仓、李佳好)杨尚昆主席代表中国政府赠送给蒙古政府的首批物资——1000吨大米已运抵蒙古首都乌兰巴托。<br/> 中蒙双方于7日举行了交接仪式。蒙古贸工部副部长巴尔斯包勒德、中国驻蒙古大使张德麟、商务参赞冯继成等出席了7日的交接仪式。<br/> 巴尔斯包勒德副部长在交接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政府向蒙古赠送物资是蒙中睦邻友好关系进一步巩固的体现,蒙古将直接把这批物资分发到全国各地。张德麟大使讲话说,中国向蒙古赠送物资体现了中国人民对蒙古人民的友好情谊,希望这批物资能对蒙古克服经济困难有所帮助。<br/> 今年8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杨尚昆访蒙时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向蒙古政府赠送食品、轻工产品和药品等一批物资。所有这些物资将于近期内全部运抵蒙古。

委内瑞拉外长谈访华观感 中国到处蓬勃发展 指出两国合作前景广阔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委内瑞拉外长谈访华观感<br/>  中国到处蓬勃发展 <br/> 指出两国合作前景广阔<br/> 新华社加拉加斯电 最近刚刚访问过中国的委内瑞拉外长阿曼多·杜兰5日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中国从12年前开始实施发展计划以来,已经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他预料,到本世纪末,中国和东南亚将成为具有强大经济和贸易实力的中心。<br/> 杜兰说,在中国各地到处可以看到蓬勃发展的景象。他指出,委内瑞拉和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双边合作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两国的直接贸易可以有实质性的增长;委内瑞拉凭借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可以成为中国产品输入拉美的中转站;两国还可以加强能源方面的合作。<br/> 这位外长还宣布,为扩大同中国的联系,佩雷斯总统将于明年5月前往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汗水浇灌友谊井——记中国打井队在非洲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汗水浇灌友谊井<br/> ——记中国打井队在非洲<br/> 黄泽全<br/> 在非洲,提起中国打井队,人们总是交口称赞。这是因为,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打井队长途跋涉在二十多个非洲国家,钻井四千多眼,为干涸的土地引来清泉。当地居民称誉他们为送来“生命之水”、“幸福之水”的友好使者。<br/> 谁都知道,水与人类生活休戚相关,在非洲地区格外显得重要。气候炎热高温,降雨分布不均,沙漠面积扩大,地质结构复杂等因素,形成非洲大多数地区水资源缺乏,不少地方连人畜饮水都很困难。一九六五年十月,中国第一支打井队踏上坦桑尼亚国土。该国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每逢旱季,室外温度时常高达五十多摄氏度,湖泊干涸,河溪断流,人们只好赶着毛驴从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取回浑水饮用。严重缺水的状况,深深打动着中国打井队员的心。他们长年累月在高温下工作,风餐露宿,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帮助当地居民打出了一口又一口高质水井。当地老百姓看到中国打井队为他们引来了甘甜的地下水时,高兴异常,载歌载舞,甚至现场宰杀活牛、活羊,举行隆重传统仪式,向中国打井队员表达感激之情。<br/> 在马里前后不到五年时间里,中国地质工程公司派出的打井队完成四项承包工程项目,打井一千二百眼。一九八六年伊始,一支由三十三人组成的中国打井队到达马里,实施打井四百五十眼的任务。钻井作业地点属高温干旱地区,施工条件十分艰苦。一家西方国家打井公司曾断言中国打井队是无法完成这些工程的。然而,中国打井队硬是迎着困难上,终于提前三个半月完成任务。马里全国沸腾起来,欢呼中国人的胜利;那家西方国家打井公司在事实面前表示信服;资助工程的世界银行代表在验收工程质量时倍加称赞;在当时召开的西非国家水力工作会议上,中国打井队的速度和质量成了与会者们的热门话题。马里总理视察工程时赞扬说:“你们中国人有着一种特殊的精神,你们的国家正是靠这种精神繁荣富强起来的。”从此,马里政府不再进行国际招标,将一项又一项打井任务交给中国打井队完成。<br/> 尼日利亚打井市场环境较好,国际援助和银行贷款的打井项目较多,但强手如林,竞争激烈。一九八八年初,一支由二十二名成员组成的中国打井队抵达索科托州,按合同要求实施钻井任务,与在该地区同时承包打井任务的日本、加拿大两家公司展开竞争。该项目属世界银行资助的“非洲绿色计划”撒哈拉沙漠南缘工程的一部分。开钻一个月后,便遇上当地几十年少见的暴雨,两个月内一连下了四十场,当日本、加拿大打井公司停工休假时,中国打井队为了争时间、抢进度,照常坚持作业,克服了交通运输受阻、生活给养供应不上等诸多困难,十八个月内钻孔一千零十一个,成井七百三十八眼,超额完成标书规定的任务,成为最早结束施工期的一支打井队。消息传开,尼日利亚政府官员和老百姓十分钦佩,见到中国人总是握起拳头称赞道:“中国人真了不起!”<br/> 二十多年来,中国打井队以友善的态度、优良的服务和信得过的质量,赢得了非洲国家的信任和好评。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索马里、布隆迪、埃塞俄比亚等国都曾邀请中国打井队承担他们的工程。一批又一批中国打井队员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浇灌着中非友谊之树,使之更加枝繁叶茂、果实累累。

宫泽首相发表施政演说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宫泽首相发表施政演说<br/> 据新华社东京11月8日电 日本新首相宫泽喜一今天下午在众参两院分别发表了施政演说,强调日美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基轴,在亚太事务上日本不仅要在经济方面,而且要在政治方面积极发挥作用。<br/> 宫泽今天在施政演说中首先谈到了当前的国际形势问题。他认为,国际社会现在正在发生几百年才有一次的重大变化,标志着建立新的世界和平秩序的时代已经开始。他同时指出,在今日的世界,种种对立和武力纷争不会轻易地消失,世界和平仍然靠军事力量的均衡和控制来维持。<br/> 宫泽指出,日美关系仍是日本外交的基轴,日本和美国在基本价值观上有共识。他说,日本要通过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等形式,推进这一地区的多边合作。同时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作出努力,支持中国在政治、经济领域里的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同东南亚等国的合作关系,为这一地区的和平与繁荣开展积极的外交。<br/> 宫泽还强调日本谋求同欧共体在各个领域里的全面合作。<br/> 关于内政问题,宫泽着重谈了关于“政治改革”和“生活大国”的主张。他在施政演说中还强调指出了日本在和平宪法下“专守防卫”的方针。他说,根据日本不成为给他国以威胁的军事大国的“基本理念”,将有节制地整备防卫力量。

介绍中国悠久历史和多彩生活 《欧洲时报》推出法文周末版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介绍中国悠久历史和多彩生活<br/>  《欧洲时报》推出法文周末版<br/> 新华社巴黎11月8日电 (记者梁贵和)巴黎出版的中文报纸《欧洲时报》从今日起开始推出法文周末版《路》,它将成为在欧洲发行的第一家介绍中国的法文报纸。<br/> 《路》取意于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它以向法语读者介绍“神秘的”中国为己任,每期8版,通过“今日中国”、“生活秘诀”、“舒心漫步”、“艺术园地”、“读书一得”、“历史与哲理”、“青年天地”等栏目,生动活泼地展示中国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适应欧洲读者的需要,该报还专门介绍到中国旅游、投资和开展贸易往来方面的常识。

卢泰愚发表电视广播讲话 提出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区主张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卢泰愚发表电视广播讲话<br/>  提出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区主张<br/> 本报平壤11月9日电 (记者周必忠)报道:南朝鲜总统卢泰愚8日在汉城发表电视广播讲话,宣布了南朝鲜对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区的3点主张。<br/> 据报道,这3点主张包括:南朝鲜不制造、拥有、贮存和使用核武器,核能源只用于和平目的;南朝鲜将按照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尊重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协定,彻底接受国际机构的检查;为了全面消除生化武器,南朝鲜将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遵守国际间有关协议。

友好往来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友好往来<br/> ▲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11月7日在接受中国新任驻津巴布韦大使顾欣尔递交国书时说,津、中两国有着长期的友好关系。他希望津、中两国的友谊和合作得到进一步发展。          (本报专电)<br/> ▲中国新任驻尼泊尔王国大使邵炯初11月1日下午在皇宫向比兰德拉国王递交国书。<br/> ▲马尔代夫总统加尧姆10月31日说,马尔代夫非常重视发展同中国的友好关系。加尧姆总统是在这里接受中国新任驻马尔代夫大使张联递交国书后说这番话的。<br/> ▲由常务书记王哲人率领的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代表团一行3人,11月7日结束对摩洛哥为期8天的访问。访问期间,王哲人和摩洛哥全国报业公会秘书长穆罕默德·埃利阿兹吉签署了一项合作协定。<br/> ▲土耳其了解基金会会长凯米尔·巴伊塔什11月7日宣布成立土耳其和中国友好协会。该协会由著名的记者、作家、艺术家、商人等组成。                         (据新华社)

加勒比文化讨论会发表声明 要求美国取消封锁古巴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加勒比文化讨论会发表声明<br/>  要求美国取消封锁古巴<br/> 据新华社切图马尔(墨西哥)11月8日电 参加在墨西哥切图马尔举行的“加勒比文化讨论会”的代表要求美国取消对古巴实行的经济封锁,谴责海地军事政变。<br/> 有17个国家参加的“加勒比文化讨论会”于今天下午闭幕。会议发表的最后声明指出,“知识界人士、艺术家以及不同意识形态和不同政治倾向的代表都要求美国停止对古巴革命长达30年的封锁。”声明还谴责海地今年9月29日发生的军事政变。

南斯拉夫谴责欧共体经济制裁 认为制裁不是解决南危机的正确途径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南斯拉夫谴责欧共体经济制裁 <br/> 认为制裁不是解决南危机的正确途径<br/> 本报贝尔格莱德11月9日电 (记者严正)报道:欧共体昨天在罗马通过的对南斯拉夫进行经济制裁的决定,遭到了南斯拉夫的谴责。<br/> 由代表黑山、塞尔维亚、伏伊伏丁那、科索沃的4名南斯拉夫联邦主席团成员与南议会主席、南内务部长以及国防部、外交部副部长举行的专门会议指出,欧共体的经济制裁并不是解决南斯拉夫危机的正确途径,它只是毫无理由地威胁南各族人民的利益。<br/> 南斯拉夫外交部发表声明说,经济制裁沉重地打击了南斯拉夫的经济以及正遭受着战争和贫困灾难的无辜居民。<br/> 南新共盟—维护南斯拉夫运动发表公报指出,欧共体对南的经济制裁粗暴破坏国际准则,直接干涉南斯拉夫内政,侵犯南的国际法主体地位、主权及其统一。

寒冬到来苏联能源紧张 亚美尼亚对能源供应实行管制 哈巴罗夫斯克供热不足冻死人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寒冬到来苏联能源紧张<br/>  亚美尼亚对能源供应实行管制 <br/> 哈巴罗夫斯克供热不足冻死人<br/> 新华社莫斯科11月9日电 位于外高加索的亚美尼亚共和国9日宣布在能源领域实施紧急状态,对能源供应实行特别管制。<br/> 据塔斯社报道,亚美尼亚部长会议决定,除了保障向其他共和国伙伴供应急需物品和最重要的国防订货的工厂外,其余所有工业企业都暂停工作。同时,对用电和室外照明实行严格节约制度。电视台只在晚上8点到11点播送节目。<br/> 亚美尼亚所以采取上述非常措施,是由于它的近邻阿塞拜疆最近对它实行能源封锁。《消息报》今天刊登其记者发自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的一篇报道说,大家又一次感受到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丧失控制能力的滋味。<br/> 新华社莫斯科11月8日电 苏联远东地区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的一所养老院由于供热不足发生了有人冻死的事件。<br/> 据塔斯社8日报道,今年哈巴罗夫斯克不仅食品不足,供暖也无法保障。由于能源不足,三座火电站都不能正常运行。热水供应被迫中断,许多住宅和小区的供暖无法保障。<br/> 据报道,哈巴罗夫斯克的一些市民日前举着标语牌到市政府门前示威。标语牌上写着:“给我们暖气。孩子和病人要冻死了”。

萨洪两国总统签署联合公报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萨洪两国总统签署联合公报<br/> 萨尔瓦多和洪都拉斯八日发表联合公报,决定采取措施促进两国间的自由贸易和投资。<br/> 这项公报是萨总统克里斯蒂亚尼在结束对洪都拉斯的两天访问时和洪总统卡列哈斯签署的。<br/> 两国总统在公报中重申,他们同意在安全、军备核查和控制方面达成一项地区性协定。<br/> 洪、萨两国总统还重申执行海牙国际法庭将于一九九二年年初对两国边界问题作出的裁决的重要意义。

哥伦比亚总统改组内阁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哥伦比亚总统改组内阁<br/> 哥伦比亚总统加维利亚在接受外交、经济发展、矿业和能源、农业、教育以及交通等六名部长的辞呈后,于八日晚作出改组内阁的决定。<br/> 新内阁由十四名成员组成,其中七名是新任命的部长。

保加利亚组成新政府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保加利亚组成新政府<br/> 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八日晚通过表决,批准以菲利普·迪米特洛夫为总理的新政府的组成。<br/> 新政府中两名副总理是斯托扬·加内夫(兼任外交部长)和尼古拉·瓦西列夫(兼任教育和科学部长)。另外,内务部长为约·索科洛夫,国防部长为迪·鲁杰夫。新政府由十四个部组成。

南斯拉夫一铁路干线遭破坏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南斯拉夫一铁路干线遭破坏<br/> 据南通社七日报道,六日晚六时四十五分,在贝尔格莱德—巴尔铁路线上离比斯特里察火车站不远的一座铁路桥上发生严重爆炸事件,桥梁遭到破坏,铁路运输被迫中断。埋在两个桥墩下的炸药没有完全爆炸,公安人员在一个桥墩下发现四十公斤尚未爆炸的炸药。<br/> 塞尔维亚共和国交通部长佩希奇七日向新闻媒介发表声明说,破坏贝巴铁路干线是企图把战争转移到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

贝鲁特美国大学发生爆炸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贝鲁特美国大学发生爆炸<br/> 坐落在贝鲁特的美国大学八日凌晨三时四十分发生一起炸弹爆炸事件,致使校园内多座建筑物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四名黎巴嫩雇员受伤。<br/> 据警方的初步调查,爆炸物是一枚装有二百公斤炸药的定时炸弹。与此同时,贝鲁特的几家电台报道说,这是一起汽车炸弹爆炸事件。目前还没有人宣布对这起爆炸事件负责。

赞比亚结束紧急状态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赞比亚结束紧急状态<br/> 赞比亚实施了二十七年的紧急状态于八日午夜结束。<br/> 赞比亚自一九六四年从英国统治下获得独立以来,一直处于紧急状态。据报道,紧急状态主要为防止犯罪活动,特别是防止从南非潜入的人进行骚扰。

印发生六点三级地震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印发生六点三级地震<br/> 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八日晚发生里氏六点三级地震。到目前为止,尚无人员伤亡的报道。<br/> 据新德里地震办公室测定,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巴边境的杰尔瑟尔梅尔县。            <br/>              (据新华社)

巴解表示有条件接受自治过渡期安排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巴解表示有条件接受自治过渡期安排<br/> 新华社开罗11月8日电 据中东社报道,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的顾问纳比·沙阿今天在这里表示巴解组织有条件地接受在被占领土实行临时自治过渡期的安排。<br/> 沙阿在对这家通讯社发表的声明中列出了如下条件:必须保留巴勒斯坦人的自决权;对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被占领土实施安理会242号决议;以色列停建定居点;应恪守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沙阿还说,巴勒斯坦代表在马德里和会上已将包括上述要求的文件交给了以色列代表团。沙阿预计第二轮直接谈判将于11月17日至24日的一周内举行。

越南掠影(图片)

第6版(国际)<br/>专栏:<br/><br/> 越南掠影<br/> 图为河内胡志明博物馆。它以大量图片和实物向观众展示了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胡志明主席光辉的革命生涯。<br/> 新华社记者 侯鹤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