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1月1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国际)
专栏:

  阿以双方在中东和会开幕式上发言
 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立场
本报马德里10月31日电 (记者丁刚、徐平)报道:中东和会开幕式进入第2天,各方代表在会上发言,阐述各自的观点和立场。
约旦—巴勒斯坦联合代表团团长、约旦外交大臣卡迈勒·阿布·贾比尔在发言中回顾了中东地区长期战争状态给约旦造成的灾难性影响。他表示约旦是带着真诚的愿望来参加和会的。他说,本世纪初以来,中东一直被认为是不稳定、充满暴力的地区,现在是中东享受和平的时候了。和平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解决中东问题必须以联合国安理会第242、338号决议为基础,“以土地换和平”。
贾比尔强调,约旦不仅仅希望结束阿以间的敌视和战争状态,而是要实现相互理解的、公正的和平。他希望这次和会能成为解决所有难题的良好开端,不仅让以色列撤出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阿拉伯被占领土,同时也确定以色列的永久边界,最终实现真正和平。
以色列总理沙米尔在会上发言,用几乎1/3的篇幅来回顾二次大战及犹太民族的苦难和遭遇。他强调以色列的存在和以色列的权利应得到尊重。
他在今天的发言中,不提“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却仍强调土地对以色列的“重要意义”。以色列总理认为,如果这次和谈把焦点仅局限在领土上,那是令人遗憾的。双方最需要的是建立信任,消除冲突的危险,在尽可能广泛的领域里发展阿以关系。
关于和会开幕式以后的阿以双边谈判,沙米尔表示将会是长期的和困难的。他认为谈判的地点最好还是回到中东地区去,而不是在其它地方进行。
按原定日程,今天下午将分别由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的代表发言。开幕式将于明天上午10点半结束。第二阶段双边谈判的地点和日程仍未公布。
本报马德里10月31日电 记者丁刚、徐平报道:参加中东和会开幕式的各方代表团对美国总统布什昨天在开幕式上的发言持不同态度,阿以双方分歧依然如故。
以色列外交部副部长、代表团正式发言人本贾明·内塔尼亚胡对布什在发言中只强调中东和会的原则是242、338号决议,而没有重复“以土地换和平”原则表示高兴。他认为,布什总统发言中呼吁的“在领土问题上作出让步”,是针对有关各方的,也意味着阿拉伯的让步。
阿拉伯方面对此显然有不同的理解。叙利亚外长沙雷认为,布什总统的发言体现了美国仍然坚持“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叙利亚仍然坚持要以归还戈兰高地为条件,才和以色列进行面对面谈判。
巴勒斯坦发言人阿什拉维认为,布什讲话中没有重复“以土地换和平”原则是有意的,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刺激各方。(附图片)
张雅文绘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共体埃及代表呼吁以撤出所占领土
据新华社马德里十月三十日电 (记者李竹润)中东和平会议今天下午继续在这里进行。出席会议的欧洲共同体代表和埃及代表分别在会上发表讲话,强调和会应以安理会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为基础,呼吁以色列撤出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以换取同阿拉伯国家的和平共处。
荷兰外长、欧共体部长理事会现任主席范登布鲁克在讲话中说,欧共体认为有关各方应以联合国安理会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为基础进行直接谈判是至关重要的。他说,体现“土地换和平”原则的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是这次中东和会的基石。欧共体密切注视着中东地区的未来,并决心同有关各方一道共同努力,以实现这一地区的和平。
埃及外长穆萨在今天下午的发言中要求以色列从它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撤走。
他说,任何一方都无权在耶路撒冷地位问题上做出“单方面”的决定,耶路撒冷问题应该通过谈判得到解决。
他指出,任何中东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应以联合国安理会二四二号和三三八号决议为基础,同时也应以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为基础。


第7版(国际)
专栏:特写

  “了不起,年轻的中国人”
本报记者 吕网大
10月28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会议厅内灯火通明。马约尔总干事宣布,根据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国际评审委员会的推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1年贾乌德·侯赛因青年科学家奖授予中国年轻的博士陈章良。伴着热烈的掌声和闪烁不断的镁光灯,陈章良激动地接过了证书和奖章。这是我国青年科学家首次在国际上获得这一大奖。
这项大奖以印度著名科学家贾乌德·侯赛因的名字命名,由教科文组织每两年颁发一次,以奖励在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或科研中作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陈章良今年刚过30岁,是北大生物系教授,也是国家863高科技生物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中的最年轻的委员。1987年,他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获博士学位,由于他在蛋白质工程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美国几家公司曾出高薪聘请他。但陈章良不为金钱心动,毅然返回祖国,在北京大学组建了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起国家863高科技计划课题项目。几年来,他领导的实验室完成了一批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在植物基因工程,特别是作物抗病基因方面取得很大进展。陈章良有十几篇论文发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
教科文组织的官员、各国常驻代表团的代表及科学家们纷纷向陈章良表示祝贺:“太棒了,陈教授”,“了不起,年轻的中国人”。
陈章良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他对记者说,我是幸运的,但我的事业的成功体现了国内有关部门对我们留学归来人员的关怀和支持,使我们有了用武之地。有志的年轻科学工作者应当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奉献精神,使我国科学事业后继有人。(本报巴黎10月29日电)


第7版(国际)
专栏:

  约巴代表团巴方发言人说
 以色列必须停建移民点
据新华社马德里10月30日电 出席中东和会的约旦—巴勒斯坦代表团中的巴方发言人阿什拉维今天在这里说,以色列必须停建犹太移民点,以表明它对和平的诚意。
阿什拉维说,以色列停止在它占领的土地上建立犹太移民点并不是举行双边会谈的先决条件,而是中东冲突各方建立信任的一项措施。她说:“我们要求以色列认真参加真正的和平谈判。”
阿什拉维是在今天上午和会开幕式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番话的。
阿什拉维还否认了有关巴勒斯坦代表是受巴解组织控制的猜测。


第7版(国际)
专栏:答读者

  阿拉伯国家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内容是什么?
读者问:阿拉伯国家关于“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是如何提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以色列立国后,通过1948年、1956年、1967年和1973年同阿拉伯国家的4次战争,侵占了巴勒斯坦全境和大片阿拉伯领土,致使数以百万计的巴勒斯坦人流离失所。
1982年9月,第12次阿拉伯首脑会议提出实现中东和平的“非斯方案”,要点包括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加沙地区)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全面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独立、自决和返回家园的民族权利;该地区所有国家享有和平生存的平等权利。在1984年12月约旦国王侯赛因访问埃及期间,埃及、约旦和巴解组织3方共同倡议以“归还领土换取和平”的原则来解决阿以冲突,主张以联合国安理会242号和338号决议为基础,以色列撤出1967年以来占领的阿拉伯领土,恢复巴勒斯坦人民独立、自决、建立国家和返回家园的民族权利,进而实现阿以关系正常化。
自1967年6月战争以来,以色列占领的领土包括:巴勒斯坦的东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加沙地带258平方公里;埃及的西奈半岛6万平方公里(1982年已归还埃及);叙利亚的戈兰高地700平方公里;以及长约110公里、宽约12公里的黎巴嫩南部“安全区”。
以色列当局长期以来还在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扩建犹太人定居点,遭到阿拉伯国家和国际社会的谴责。至今,以色列当局仍拒绝阿拉伯方面提出的“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


第7版(国际)
专栏:中国人看世界恩威杯摄影比赛

民间艺术
美国夏威夷的波利尼西亚人勤劳勇敢,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螺文摄
马里的鼓手在击鼓。肖作良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