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副刊)
专栏:

  中国赋
——写给共和国第四十二个秋天
陈亚东
有一片湛蓝的天空
一种宁静一种光彩一种神圣的空间
有太阳以鸟羽的光泽
飞掠天安门飞掠敦煌飞掠长城大雁塔
有东方银杏之树
植于唐人街植于京都植于塞纳河畔
有一匹横空跃世的汉血马
踏过一九四九踏出封锁踏上第四十二个秋
 天
有一颗耀眼的星座
系在银河缤纷深邃的飘带上
茶的沁香瓷的晶亮丝绸的色泽
摇荡起地球上的中国潮
有一组旷世亘古的编钟古乐
歌于楚辞颂于屈原悠扬华夏之魂
有一条生死不息的灵魂之河
古黄河流入伟岸之躯注进奔腾的血液
有一种猎猎迎风的鲜艳旗帜
举起她就举起了理想之火夜航之灯精神之光
仰望她就走回了南昌城黄洋界长江天堑
抚摸她就感触了母亲脉搏故乡故土和银杏
 之根
有一条涂满太阳般色彩的巨船
启锚于雾月试航于滩林礁丛之间
曲曲折折的江水终于领略了太平洋的风景
惊涛骇浪中露出了崭新的窗口
五颜六色的信息鸽子般布满甲板和宽敞的
 天空
世界在一位老船长的眼里成为玫瑰
有一个闪烁十亿颗星星的国度
在太阳的光芒里
收获甜蜜与智慧的向日葵
在古文化的绿树上
制作东方的琼浆醉人的佳酿
在古色古香的丝绸之路上
扬起中国的马蹄现代中国的豪放


第8版(副刊)
专栏:

  英语京剧及其它
徐城北
不久前美国夏威夷大学戏剧舞蹈系和音乐系师生继英语京剧《凤还巢》之后,又以新排的《玉堂春》再度来华访问演出,引起中国观众的极大兴趣,也引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兴致。由中国人用汉语演给同胞看的京剧,是我们司空见惯、已经觉得平淡无奇的事情;由外国人抑或中国人用英语演给它的观众(中国人或外国人),就会分别出现四种情形。下面分别论述。
一、中国人用英语演京剧给同胞看,既不属于文化交流,也不是为了普及英语,大约只是为了“出奇制胜”,让不懂得英语的同胞哈哈一乐。然而这只能让同胞乐一次,下次再请他来,他必会和你“拜拜”。
二、外国人用英语演京剧给中国人看,那又要看拿什么样的英语京剧给什么样的中国人看。如果是把在国外业已获得成功的英语京剧,拿回到它的故乡,让原来的主人“也开开眼”,那么当然属于文化交流的性质;如果中国观众基本上是京剧界人士,那就难免要“品头论足”,要“横挑鼻子竖挑眼”,要从“唱”、“念”、“做”、“打”各个单项上逐一品味,看“老外”到底“变通”得怎么样,甚至会追问“十六岁开怀”和“苟且之事”在英语里怎么翻译……
三、外国人用英语演给使用英语的国家的观众看,那么首先有一个“中菜西吃”的问题应该解决。因为京剧是产生、发展在中国的封建主义时代的艺术,“翻译”到西方去恐怕不能单纯从形式着眼。像《拾玉镯》这出着意体现虚拟表演的小喜剧,外国观众除了惊讶表现方法和演员本领的高超之外,更因男女主人公在爱情上的犹疑踟躇困惑不解。他们会询问陪同看戏的翻译:“你们中国人真奇怪!这对青年人既然如此相亲,放开胆子去爱就是了!女方的妈妈为什么不放心女儿,更为什么会让女儿如此担惊受怕?如果这位老太太真的反对,这对恋人不可以私奔吗?……”所以,当外国的表演艺术团体如果当真把排演京剧当作一项传播异域文化和艺术的崇高使命的时候,就不能不把如何阐释剧本的内容放在首位。当然,夏威夷大学喜剧系的师生所以要“揽下”《玉堂春》这样具有空前难度的“瓷器活儿”,大约首先还是从京剧艺术本体与西方戏剧艺术本体之间的区别着眼的。他们要让自己在艺术实践的比较中,掌握不同戏剧体系的不同特征;他们要把东方艺术中显然独特的东西,“化用”到以往熟悉的西方戏剧形式中去。我想,基于这样想法的实践,我们除了赞扬之外,是不能做任何苛求的了。
四、如果是中国人出于文化交流的鲜明目的,把自己排演的英语京剧拿到使用英语的国家,给异国观众去品味的话,那么在我们面前的道路还很长很长。40年来,我国派出了大量的京剧团体,把大量的舞蹈和武打戏献给了异国观众,目的中就包含着这一点。但是由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过去没有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去要求它、实现它。我们满足于使世界尽可能多的区域,都晓得中国有这样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满足于外国人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而没有首先在京剧的内容与外国戏剧内容的沟通方面着意努力。比如《玉堂春》,外国文艺当中和它情节最为相近的,莫过于列夫·托尔斯泰的长篇小说《复活》。二者能不能比?我以为,只要不是非得“一决雌雄”的话,比一比还是有好处的。比的结果不必强求一致,就我个人来讲,只“比”出了两条心得:一,论深刻和真实,数人家的《复活》;二,论艺术和民众关系的水乳交融,那咱们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乐感文化”,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也比不了的。如果我们自己把《玉堂春》改编为英语京剧,并且准备向外“隆重推出”的时候,就不能不根据我们从文化比较得出的认识,首先在内容上做出重要而审慎的变动,然后力求在内容和形式的结合上有所追求。由此可见,要想搞好英语京剧之类的文化交流,不仅需要优秀艺人的继续努力,而且需要专家学者介入,共同在“学通中西”上下一番苦功。因为从历史的角度看,要想使京剧艺术在世界三大戏剧体系的对比中熠熠放光,负有责任的还是咱们自己。


第8版(副刊)
专栏:

  林炼风姿
门瑞瑜
车子在松嫩平原上飞驰。脚下是大庆丰饶的土地。司机忽然眼睛一亮,放开嗓门,大声说:“看,我们的炼油厂到啦!”他神采飞扬、自豪地说,“林炼!”
人们都习惯这样简称林源炼油厂。它是中国石化系统近万人的先进企业,一座现代化花园般美丽的油城。
“林炼”,一个诞生童话的地方。
20年前,这里是一片荒原。除了风,还是风,那时人们说,这里“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六个月”。
难忘那个风雪弥漫冰凌花待放的时节,英雄的开拓者们踏着铁人王进喜的足迹闯了进来,他们是兵团下乡知识青年。青春的歌声唤醒了沉睡多雪的大荒野,支起的第一顶帐篷,八面透风,难挡严寒,一双双脚板踏碎了地上的冰碴,挥起了第一锹冻土……荒原沸腾了。
花开花谢,20个春秋,这片土地翻了个个儿。中国版图刻上一个崭新的地名:“林炼”。一座城市诞生了。绿树,花坛,马路宽阔,洁净如洗。街心公园里,艺术雕塑林立。以“四季馆”命名的室内花园,春夏秋冬,流水潺潺、鸟语花香,处处可见现代化建筑群:新的办公楼、住宅楼、图书馆、游泳馆、影剧院、电视台、青少年宫、音乐厅、报社、舞厅……而那中学、小学、技工校、幼儿园的楼房、操场教学设备应有尽有。街上行人,脸上禁不住笑意,流露着从容、欢乐的神情,那不是他们那“美谐严实”厂风的写照吗?早就听说“林炼”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先进单位,经济、社会效益年年双丰收,整个企业充满无穷的活力。
“你们企业咋这么好?”我问一位普通工人。
他点点头、笑着说:“我们企业搞到这个份上,不容易,全靠领导好,有个叫得响,受人拥护的领导班子。”他讲了一个小故事:厂长很晚很晚才下班,骑自行车回住处,咣当一声,车人一起摔倒在路边……
“为什么不坐轿车?”
“党委书记和厂长上下班从不坐轿车,习惯骑自行车。他们脚打后脑勺的忙,睡眠太少,骑车能不摔倒?”
被那颇有风趣的谈话所吸引,我很想见识一下党委书记于湖芳和厂长于海龙。我没找到于海龙,但却和于湖芳邂逅在幼儿园里。今天他来幼儿园“现场办公”。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童话风情的小楼,孩子们的乐园。于湖芳的现场办公,当场拍板,给幼儿园解决的问题是:批了6万元的经费,用于增置幼儿乐器和补贴幼儿伙食营养。
于湖芳,今年41岁,精明强干,平易近人。他是军垦老兵的后代,知识青年,18岁就当连长,北大荒的风风雨雨磨练了他,给他以智慧和才干,他活泼而深沉,潇洒又稳重,做事从容不迫,胸有成竹,会工作也会休息。周末他进舞厅和普通女工跳舞。还喜欢打桥牌,参加过职工桥牌比赛,并受聘担任厂的桥牌协会名誉主席。
“‘两鱼跳龙门’,你们书记、厂长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他不假思索:“三句话:‘一是社会主义企业班子的团结;二是在一起共事不易,要珍重感情,互相信任;三是用必要的制度约束我们。简单说六个字:原则,感情,制度’。如果说领导是鱼,群众就是水,鱼靠水才能活。”
于湖芳说得多好!不久前北京来的一位领导在这里说:“南有‘共青’、北有‘林炼’”,赞扬一代知识青年的业绩,把“林炼”与南方知识青年建设的“共青”城相媲美,使这里的人们深受鼓舞。今天创业辉煌、成就斐然。那么明天呢?未来的林炼一定会更加美丽多姿的!


第8版(副刊)
专栏:

  两种“导读”
王向东
一本有严重失误的辅导读物在报纸上被公开批评以后,我忽然发“思古之幽情”,从书橱里找出那本数十年来视若珍宝的辅导读物来。发黄的封面上,《〈实践论〉解说》依然十分醒目。拿着李达同志差不多在40年前写的这本导读,想想报纸上人们批评的《〈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导读》,心里颇有感慨。
李达同志的《〈实践论〉解说》,是一本旨在帮助基层干部群众学习毛泽东思想的辅导读物。解说的第一部分,首先在1951年第3卷第6期《新建设》杂志发表,广泛征求意见。解说的第二部分,作者直接寄呈毛泽东同志审阅。毛泽东同志于当年3月27日给李达的信中说:“这个《解说》极好,对于用通俗的言语宣传唯物论有很大的作用。”“关于辩证唯物论的通俗宣传,过去做得太少,而这是广大工作干部和青年学生的迫切需要,希望你多多写些文章。”这就可以看出,无论是毛泽东同志,还是李达同志,都是把编写解说这种辅导读物,当成是一件十分严肃的工作来看待的,对编写工作都持一种十分严谨的态度。
可惜,这种对待理论问题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一些人身上早已荡然无存。近几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鼓吹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学派论”之类的奇谈怪论一时甚嚣尘上。从实际情况看,国际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一天也没有放松过,国内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实践每天都在向我们提出新问题,在这种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是多么需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也是多么盼望能有一些认真而不是敷衍的、理论联系实际而不是东抄西摘、剪剪贴贴拼凑而成的辅导读物啊!遗憾的是,现在,常常是领导同志的讲话尚未发表,学习这篇讲话的“导读”的征订单就一级一级发下来了。更奇怪的是,对同一讲话的辅导,中央一级有人编了,省一级的还继续编;市一级的也照编印不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固然如报上有同志批评的那样,是出于利用行政征订扩大订数来达到赢利的目的。不过,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我以为正可看出我们已经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好学风丢到了何种程度!
毛泽东同志在《整顿党的作风》中说:“我们要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世界风云变幻的今天,在这“第一个重要的问题”面前,我们应该交出一种什么样的答卷来呢?重读一遍李达同志的《〈实践论〉解说》,我们当会得到有益的启迪。


第8版(副刊)
专栏:

  艺文短波
△回族青年画家买莘民、李辉最近在北京举办了《穆斯林风情画展》,近四十幅作品色彩绚丽、墨泽浓润,表现了西域穆斯林古朴独特的民俗风情。(雪)
△继《二十八年间——从师政委到总书记》之后,上海文艺出版社又出版了《续编》。它着重记述了邓小平在太行山、大别山和组织指挥淮海、渡江作战的领导活动,如实描绘了这位杰出的战略家的革命品格和生动形象。
△由《中国青年》杂志社和西安工商银行投资信托公司联合举办的“青春的风”诗歌征文已经结束。《歌唱腰鼓》、《仰望国旗》等九篇诗作获奖。这些作品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青年人所特具的敏捷,在艺术上也都颇具创意。 
(刘新平)
△国画家张朝翔先生,为赈灾挥毫抒写了四十二头充满朝气、甩尾狂奔的精神之牛,题名为《精神之歌》。并在卷尾题诗一首:“这是一股欢乐之风,这是一股野性美之风,这是一股时代之风,这是民族精神之风,劲吹吧,春天的野风。”画家张朝翔将高一米、长八米、气势宏伟的群牛长卷,捐给了国家民政部救灾救济司,该司负责人为画家张朝翔举办了捐赠仪式,并向画家颁发了荣誉证书。


第8版(副刊)
专栏:

灾区速写——新课堂
秦恩锦 程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