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22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答复反应

  要以报纸的批评为动力
今年1月22日你报读者来信版刊出反映我市制药厂销售劣质药问题的群众来信后,我们及时采取了改进措施:一是市长办公会议对此进行了研究;二是抽调人员进驻该厂,查找发生问题的原因,现场解决问题;三是市政府有关领导人在全市工业系统大会上对该厂进行了点名批评,责成该厂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要在较短时间内,使产品质量有一个大的改进和提高。有关部门还依照规定,对该厂进行了经济罚款。在你报批评后,由于我们没有很好地对厂方主要领导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因而导致了该厂个别领导人对报纸批评采取不正确态度。对此,我们是有一定责任的。
最近,我们又专门召开了由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的会议,认真进行了研究,统一了如下认识:第一,报纸对制药厂销售劣质药品提出批评,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促使企业改进工作,我们应持正确的态度,积极采取措施,使其进一步改正错误;第二,市制药厂对报纸批评采取不正确态度,除了他们自身的错误外,企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我们是有责任的,应从中吸取教训,切实加强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三,鉴于该厂的错误,除过去已点名批评外,现责令其主要负责人在一定范围内作深刻的检查,以达到既教育本人,又教育大家的目的;第四,以报纸批评为动力,推动全市产品质量的提高。   中共三门峡市委办公室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编者的话

  应正确对待舆论监督
读者黎民、向明批评河南三门峡市制药厂有关领导人销售劣质药品的事实本来是存在的,可是该厂主要领导人非但不从中汲取教训,认错改错,反而制造假证,对读者来信进行颠倒是非的反批评,对实行正确舆论监督的报纸进行气势汹汹的责难,要求为之“正名”。这种违背事实、违背原则和违背党性的做法令人愕然,反映出当前在一些地区和单位出现的批评难、实行舆论监督难的问题,需要引起正视。
人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运用批评的武器纠正工作中的失误,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优良传统。对被批评者来说,首先要看到由于自己的错误,给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了损失,应该感到脸红心痛。但是既然错了,就要认错、改错,把工作搞得更好些,这样就对了。但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老虎屁股摸不得”、“背着牛头不认赃”的人,他们以为在社会风气还不正的地方,采取“倒打一耙”的办法大闹一场,就可以“化险为夷”、“扭转乾坤”,就可以“保全面子”、“保住位子”、“不受处理”,进而对批评者实行报复。对于这种恶劣的作风如果不制止,甚至姑息迁就,任其蔓延,带来的后果则不堪设想。
要解决批评难、舆论监督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必须正确地对待批评,不仅带头开展批评,而且要保护批评者。对那些对抗批评、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批评者的人,要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只有这样,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顺利开展。三门峡市委之所以能对该市制药厂拒绝批评的问题给予正确的处理,就是真正认识到了开展批评和实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本报读者来信版作为舆论监督的一个阵地,要力争反映好群众的呼声,搞好批评报道。批评报道的原则是:与人为善,治病救人,实事求是。希望大家都来关心支持舆论监督。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与思考

  拖欠公款的成因及对策
我市有个人口近6万的小镇,拖欠公款总额竟高达184.19万元,人均逾30元。类似情况在我市不少。为此,我们对拖欠公款的成因进行了专题调查,发现症结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思想认识有偏差。有些人认为拖欠公款不是原则问题:一算不上贪污,二定不上挪用。一个企业干部因违章建房被处以3600元罚款,他便向一家工厂借款,厂长大笔一挥,3600元公款借出3年多,至今无法收回。
执行制度有漏洞。对于个人能否借公款,借了公款如何归还,财务制度都有规定。但调查中发现,97%的借款条上无还款日期。有一张1967年的借条,上面写的是暂借,却一下拖欠24年。按说,谁签字借出去的款,谁就负有对公款追回的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只借不追的情况却大量存在。主管领导认为,我是当领导的,催还借款是会计的事。会计觉得,字是你领导签的,与我有什么相干。客观上形成了借出去的公款无人问的局面。有些实行承包的企业供销人员,借钱出去谈业务,但未形成经济效益,开支不予报销,可他又不肯结账还钱,从而形成拖欠。一些单位违背财务规定,搞土政策。例如某单位规定,每位供销人员身上可存放2000元的周转金,可这些人不担任供销员后又不及时归还。仅这一项,这个单位就拖欠公款2.4万元。
少数财会人员原则性不强,只要有领导的签字就借。这些借款有购建私房的,有为子女操办婚礼的,有的借条上连借款原因都没写。有些财会人员在职时对借出去的公款不追还,离职时便移交给下任会计。下任会计认为这是上任会计的事,不接受借据,或把借据束之高阁。就这样一任交一任,长期拖欠,部分借款有账无据,成了糊涂账。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按照借款额的大小,分别实行财务负责人审批、主管领导审批、集体会办审批、会计一人把好财务关的制度。单位主要负责人,上级财务检查机关,纪检、监察、审计机关也要对借款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会计离职时不得向下任会计移交欠款。否则不予办理调动或离退休手续。若欠款不能追还,审批者和会计共同承担责任。
             江苏盐城市城区廉政办 朱如章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光彩一页

  实地调查的好作风
今年夏季的一天,我省林业厅厅长马新高一行3人,冒着酷暑来到卢氏县文峪乡海拔1500多米的石牛山了解飞播区造林情况。县里的同志知道那里山高缺水,在上车前,悄悄地带了些易拉罐饮料。中午11点钟,当大家爬上石牛山主峰时,县里同志从提包里取出易拉罐饮料让马新高同志喝,他摆摆手,从自己带的小包内取出一瓶茶水说:“还是喝茶水好,易拉罐太贵了。”中午下山,县里干部张罗着到乡政府准备午饭,他说,午饭安排到农民家中。他们一边喝着玉米糁儿汤,一边和农民交谈,山里人看到省里来的这样随和,便无拘无束地谈起来。
为了能多掌握第一手材料,马新高不顾天气炎热,山高路险,坚持实地调查,并要求随行的同志每人调查一小片,逐穴查成活率,计算栽植密度,栽植质量及林种结构。在八宝山新造林区调查时,他们在一条大山的阴坡上查看后,马新高要到阳坡上查看。随行的同志说,不必再看了。他说:“看了阴坡不等于看了阳坡,工作马虎不得。”通过实地检查,发现阳坡的苗木不如阴坡的成活率高。马新高对在场的林业干部说:“我们下来不能光看好的,听好的,也要看差的,这样才能对指导林业生产心中有数。”10多天来,马新高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对卢氏县的林业生产作了新的部署,有理有据,使县里干部听了心服口服。
        河南三门峡市委 聂晓辉 张志卿 杨成武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观察台

  科技人员进入乡镇企业为何难?
我县191家乡办企业中,有技术职称的人员只有409名,平均每个企业2名。发展乡镇企业,需要大量科技人员,但科技人员进入乡镇企业又有许多障碍。这主要表现在:
政策不配套。有关部门对本地区、本系统的乡镇企业到底需要多少科技人员,需要科技人员的专业构成,高中低层次比例的要求等心中无数,常常出现“拉郎配”现象,使企业接受不了。有的优惠政策难以兑现,使科技人员顾虑重重。
领导有戒心。不少乡镇企业领导人的专业知识贫乏,怕被科技人员“取而代之”,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科技人员怀有戒心,不欢迎他们去。
科技人员不适应。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专业面窄,适应能力差,与乡镇企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不符。有的科技人员认为乡镇企业“低人一等”,到乡镇企业无形中有一种不安全感。
发展乡镇企业离不开科技。如何克服和消除种种障碍,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浙江龙游县 楼林峰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社会一角探幽

  “哑女”原来会说话
一天上午,两个20来岁的女青年走进我的办公室,双手比比划划,嘴里咿咿呀呀,递上一张印有“江西省××县聋哑学校”公章的介绍信。我从笔墨交流中得知,她们是来推销书画作品的。于是,我便拿出80元买下了她们的两幅字画。两个人收了钱便匆匆离去。
可当我收起书画走下楼时,却见刚才那两个“哑女”在一楼后门外一边数钱一边说:“今天还可以,现在就赚140元啦。”“哑女”原来会说话!我自知上当,正要上前问个清楚,两人却飞也似地奔出了我们驻军的营门。
          新疆库尔勒市驻军 吕凤君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耳闻目睹

有识之举
报纸及时贴
近几年来,不少城镇街头读报栏变成了广告栏。而重庆市沙坪坝邮局却坚持每天一早就将刚到的报纸贴进读报栏,供人阅读。
四川重庆井口油泵厂 郭汝修
喇叭入新户
我县县委重视农村广播网的建设。今年,县里投资10多万元,架设线路47公里,新装入户喇叭2300个,促进了全县的宣传工作。
广西贺县 李 辉摄于桂岭镇平安村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社会一角探幽

  冒充灾民骗钱财
近一段时间,常有些自称是安徽省或我省兴化等地灾民的人,到我们这里的一些乡办企事业单位和村组索要钱物,谁要给的钱少了他们还不满足;有的人还拿出劣质茶叶兜售。这些人既无身份证,也无地方政府证明信。8月10日,有个38岁的汉子拿到群众给他的钱后仍纠缠不休,后来发现他就住在离我地不远的地方,原来他冒充灾民骗取钱财。
为此,建议各地政府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不给那些行骗之人以可乘之机。
              江苏射阳县新洋乡 刘顶胜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街谈巷议

  盼望报纸“下基层”
“基层群众阅报难,机关干部看不完”。“车间人抢报,机关报淹人”。这类现象在一些厂矿企业确不少见。某矿一间5个工作人员的办公室,订报达20份之多,而下属300多人的采煤队,组织学习、办宣传栏却要到“上头”借报刊资料。
报纸是人们了解党的方针政策、了解社会、了解世界的重要“窗口”,是重要的精神食粮,应把报纸订到班组,满足基层群众的读报需求。
          四川重庆綦江县打通二矿 范文涛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油罐车司机倒卖汽油
8月4日下午,一辆红岩牌带挂斗的油罐车开进了我市某厂的院内,油罐车司机以每桶180元的价格出售汽油。据当地的一些汽车驾驶员反映,以前开油灌车的司机卖油大都在晚上找没人的地方进行,或者和饭馆、旅社的老板合伙非法销售,而现在这种活动已由地下交易变成公开交易了。
        新疆石河子市一四三团食品厂 李明轩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监督哨

  自费订报刊短缺太多
去年我自费订了十几种报刊,当年3月28日收到《中华儿女》第二期,而第一期却没有收到。我问德州市15段投递员原因,他说不知道。从此报刊经常短缺起来了。去年一年就短缺江苏《新闻通讯》二、五、八、九期,《中国律师》缺第六期,黑龙江《新闻传播》缺冬季刊1份,《青年记者》缺第五期,《山东青年报》、《德州日报》等短缺多期。今年4月5日,我校的报刊一份也没有收到。我在查找报刊时,发现投递员扔给我校去年第二期《求实》10多份、今年3月11日的《人民日报》两份。同时还送来《工人日报》等报刊多份,不知是哪个单位的。问投递员是怎么回事,他说乱套了。为了减少损失,今年我只自费订了5种报刊。
     山东德州市第九中学 李树颜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

  衡阳火车站秩序混乱
八月二十二日,我去衡阳火车站接人,见到几十个打赤膊的青年在站台上游荡。当一列客车到达后,有几位旅客下来洗漱,这伙人立即围了上去,将一个旅客包中的东西一抢而光,另一个旅客的衣服也被扯得稀烂,鼻子被打出血。我去问调度室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说:“这些人说是小偷,其实就是强盗,车一到就上去偷包,谁多嘴就揍谁。谁也拿这些人没办法。”
衡阳火车站的混乱秩序,应引起当地的重视。
中国纺机总公司销售公司 长沙经销部 许国宏


第5版(读者来信)
专栏:调查汇报

  岂能如此对待批评
本报记者 傅钉根 郑红深
今年1月22日,本报读者来信版以《制药厂赚亏心钱 出售被封劣质药》为题,刊登了一封署名黎民、向明的读者来信,批评河南三门峡市制药厂销售被该市药检所查封的劣质药复方胃友片的行为。来信刊出后,三门峡市制药厂立即致电本报,称该文“严重失实,纯属诬告”。1月26日,厂长贾宏伟等6人亲赴本报,称那封200多字的来信,“句句是谎言”,“造谣惑众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要求本报立即予以更正。本报群工部对被批评单位的来电来访十分重视,派记者赴河南、广东调查事实真相。
三门峡市制药厂是一个以生产复方胃友片、乳酶生、食母生等为主要产品的中型制药企业。
自1985年以来,这个厂违反药品管理法的行为时有发生。1985年生产的乳酶生不合格,一次损失126万多元。到1989年,三门峡市制药厂已负债584万元,是固定资产原值的3倍多。
1989年8月至12月,三门峡市制药厂生产复方胃友片123.215万瓶,经药检部门检测,这批药品质量全部不合格,其中51.285万瓶已流入市场,尚库存71.93万瓶。1990年1月11日,厂质检科封存了这批复方胃友片。3月20日,三门峡市药检所正式下文查封了这批劣质复方胃友片。同时,三门峡市卫生局决定没收这批现存的劣质药品,并对三门峡市制药厂处以制售劣药价值1倍的罚款。
1990年2月5日,调入该厂的贾宏伟同志开始负责全面工作(3月20日被任命为厂长)。5月13日,贾宏伟以企业已陷入困境为由,向市卫生局提交了申请免交罚款和把被查封的复方胃友片由厂返工处理的报告。市卫生局5月28日作出批复,把原来所做出的处罚减至2.3万元,并同意该厂返工处理这批劣质药的请求。
然而,三门峡市制药厂并没有对这批药品全部返工处理。在劣质药解封之前,1990年2月13日,这个厂就已将3000瓶劣质复方胃友片分别销售给河南陕县和卢氏县医药公司。解封之后,1990年7月和9月,又将14万瓶劣质复方胃友片销往广东普宁县某医药公司。
据调查,销往广东普宁县的14万瓶劣质药,三门峡市制药厂是作为兽药处理的。但作为兽药处理,三门峡市制药厂事先并未经过有关主管部门批准,在发票及药品内外包装上也未注明“兽用”字样,几乎是原封不动。他们的作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
除销售劣质复方胃友片外,三门峡市制药厂还将销售单位退回的食母生、乳酶生换上新的批号标签,重新销往外地。对这一点,厂领导一直矢口否认。可记者在调查时,还在厂里的药品仓库发现一批已换标签但尚未销出的食母生。这批食母生原批号为1989年8月,却被换成了1990年12月的批号,使药品的负责期延长了1年零4个月。至于退回的乳酶生、食母生是否合格,因时过境迁,查无实据。三门峡市药检所的同志认为,不论怎么说,这种擅自更换标签的作法是错误的。
对上述违法行为,三门峡市制药厂前任和现任的主要领导人是负有责任的。据一些职工反映证实,事情在厂内暴露后,一位副厂长在一次会上说,谁把这事说出去,就开除谁。之后不久,厂保管员、销售计划员先后被调离岗位。但厂领导认为,这几个人的调动与劣质药事件被揭发无关。而那位被调动了工作的保管员对记者说,她调动工作的要求早已提出,厂里一直不予理睬,可为什么偏偏在有人反映了问题后才调动她呢?
经过调查证实,本报1月22日刊出的读者来信属实。三门峡市制药厂对报纸的批评,本当实事求是,有则改之,吸取教训。但该厂个别领导人一味强调本厂利益,对报纸的批评有抵触。厂长贾宏伟等6人来到本报,提出无理要求。为达到为其“正名”之目的,他们弄虚作假,制造假材料,汇报假情况,组织不明真相的职工给本报写信,对报纸的批评表示“愤慨”。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的结果是错上加错。


返回顶部